序001-2

徐文靖公謙齋文録
昔徐文靖公為相□周時授官
翰林叨與門下士之未得受教
焉嘗見公論文大抵貴□容而
醇雅且病夫艱深刻削以為奇
者於是退而嘆曰善呼公之誨
人也何其正大而平易乎既而

序002-1

見公之制作則皆□□醇雅而
力去艱深刻削之病如所論者
焉當耑雖未獲多見然嘗鼎
一臠其味固可□矣公既卒三
十□其子中書舍人弘弼既□
其孫太學生文烱始輯其所
著謹齋集□□以傳而屬□

序002-2

周為序乃得而盡讀之則凡連
篇累帙皆如□所見者具其□
容而辭語謹嚴醇雅而議論超
邁不事雕琢意味雋永所□臺
閣之文氣象固如是也及其出
緒餘以為詩歌則又有清潤和
平之音焉茲其所以鳴

序003-1

國家之盛者乎昔□夢得嘗言
文章與時高下盖関乎氣運然也公自景春甲戍以進士及第
入翰林成化中□□禮二部侍
郎至
孝宗朝遂登相位歷官四十餘
年當

序003-2

重熙累洽之□其為文章也信
乎與□而俱盛矣然有德者必
有言謂非本乎德不可也公為
人篤于孝友居喪廬墓瑞感
鳩雁人比張曲江置義田以贍
宗族人比范文正其為相休休
有容一□質才必竭力引薦

序004-2

忠言嘉漠日贊襄
聖治而天下之人咸被其澤是非有德者呼未其言之春容而
醇雅者固如其為有德之言矣
□□淺陋無似奚乏以窺公之
突奧碩受知于公其序有不得
辭者遂僭書之而竊以托名其

序005-1

間為幸云
賜進士及第資善大夫南京吏
部尚書致仕前翰林院侍讀學

經筵講官兼脩
國史門生朱□□謹書

序005-2

徐文靖公文録
一卷
廷試策一道
奏章
題為救□事
奏為乞恩祭葬事
奏為辭免陞用事二本
奏為辭免加陞事
題為誥勅事
奏為乞恩休致事二本

序006-1

奏為請命保守義田事
題為發下揭帖復職事
奏為乞恩罷歸以□□□□
奏為乞恩休致□
奏為謝恩事
奉命撰三□□□□
奉為視朝事
奏為纂脩事
奏為考選庶吉士事

序006-2

五言律
題尚朴翁卷
菊莊為蔣翁題
終慕為王廷瑞題
風木卷為侍郎御父題
歸樂堂
贈華陽孫處士
五言排律
桃花眾禽為林教諭題
村菴為張原哲題

序007-1

題湖山遊樂卷
送錫山高貢士
送□繼銜還江陰
送魯揮使還雲南
送張憲副之浙二首
送王判官之廣□
送顧性之依親南還
送謝伯儀守開州
送航上人歸宜興
送龍伯溫還金陵

序007-2

送嚴宗源提督學政
送朱維吉還江陰
五言絕句
送張行人次韻
送唐醫官還苕溪
送黎知州還任
送張用光通判建昌
送鄒別駕之鳳陽
送尹正言南歸
送僧歸杭州

序008-1

送簫生還宜興
送蔣生還宜興
送琛上人歸宜興
五言古風
題買臣負薪圖
子陵釣魚圖
澹樂軒為孫都□題
一愚卷
題胡方伯雙玉圖
新淦蕭氏恒德堂

序008-2

南軒聽琴
贈陰陽訓術吳璉
百牛圖
愚樂菴為傅編脩乃尊題
題□城二蘇墓為□山吳方伯重修賦
七言絕句
奏制文武詩十四首
內閣一首
經筵
公侯

序009-1

戚禮
秋日朝罷二首
題扇景
枯木竹石為呉昉題
題竹
題畫四警
題顧永昇畫
題洪子經馬
題蒲石
題紅梅

序009-2

青雲交為司馬恂如題二首
松竹圖
題梅花
題鴝鵒圖
題梅贈潘栗夫僉事
題扇
題牡丹
茅亭撫琴圖
題鷺
寄芮惟詹乃翁

序010-1

題夏太常滿林風雨圖二首
題雪景
題望雲思親圖
題紅梅
題東坡竹
七言律
雪坡為李侍郎題
思親堂為張進士題
五榮堂為張進士題
梅堂為劉大尹題

序010-2

□山歸隱為彭僉憲題
竹梧書舍為蔣仲學題
滆湖書屋為王士贍題
梅月軒
春熙樓
松軒魏任廷芝題
耕樂
藥圃餘香
東皋草堂為王景昇題
賀王廷貴先生陞簡譜

序011-1

題呉尚書忠烈卷
石澗書屋
賦內閣二瓷缸
次同寅劉少師韻二首
疊芍藥咏荷
詔許歸省
虎丘寺
留別虎宜簡上人
內閣芍藥二首
壽鄉親蔣竹隱

序011-2

壽胡方伯
壽陸主政母
壽錢學士外舅蔣生
壽溧陽楊竹泉
送九江郡判鄭廷紹
送李學士南歸次韻三首
送平陽章自鑒授服寕司訓
送吳甥□養病南歸
送仲弟南歸率兒輦舉義田
送沈時暘之任

序012-1

送尹正言賦還太和
送齊經歷還嘉禾
送牟都憲改僉事
送莊進士養病歸金陵
送毛璿省兄南還
送夏都運之揚州
送丁巡檢赴任順昌
送高年兄侍郎督戌政酉州
送崔元吉

序012-2

送尹正言賦還太和
送齊經歷還嘉禾
送牟都憲改僉事
送莊進士養病歸金陵
送毛璿省兄南還
送徐士亨歸江陰
送夏都運之揚州
送丁巡檢赴任順昌
送高年兄侍郎督戌政酉州
送崔元吉

序013-1

送陳永明歸邑
送濮用明教諭
送周堯佐赴南京
送王維臣歸省
送江東之歸省
送彭彥實兄歸安成
送危教諭之□□
送張員外父南還
送王民望使□城
送李少卿還南京

序013-2

送尹先知歸寕波
七言古風
驄馬行春為尹侍御題
題雲山圖
大塘漁樂為韓訓大父題
雲鶴軒為韓司訓先翁題
題過廷章聽秋卷
瓊林醉歸圖為李大濟題
江湖取友為顧景德題

序014-1

滄洲圖為王郡題
題畫贈崔元吉
忠郎為王都督題
題紅梅花
□治承祥為方伯題
題桃花斑貓二首
題五老圖
□清樓並序
壽親堂為莫宗範題
送李應楨下□南歸

序014-2

送和二尹還任宜興
送徐上舍南歸
送楊司諫之南京
送蔣日章考最入廣信
輓詩
輓劉醫官
輓李翰林
輓同年方進士
輓同年趙克周乃祖
輓竹深章處士

序015-1

輓萬尚書祺
續刻
訓長孫文煥一律

卷一001-2

徐文靖公謙齋文錄卷第一
廷試策一道 魯孫男垚重刋
(臣)對(臣)聞聖人之治本於道聖人之道本於心盖心者萬化之原萬事之本也堯舜以是心而帝天下三王以是心而王天下惟其道本於心故聖人之道備惟其治本於道故聖人之治隆故凡欲求聖人之治者不可不求其道欲求聖人之道者不可不求其心董仲舒所謂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即此意也欽惟

卷一002-1

皇帝陛下聰明睿智足以有臨聖神文武自强不息紹祖德而誕膺天命應人心而中興邦家勤勵以親萬幾惇慎以弘萬化純孝之德播聞於宇宙之間仁厚之澤漸被於覆幬之下然猶慮負荷之艱而欲究弛張之善乃進(臣)等于廷降賜清問(臣)有以知

卷一002-2

陛下是心即堯舜 于衆好察邇言之心湯文用人惟已望道未見之盛心也其復隆古之至治而開萬世之太平端在於此顧臣愚昧何足以奉大對然敢不精白一心以對揚陛下之明命乎請因聖問所及而條陳之竊以家者一國之所視效國者天下之所取法而兵民又所以衛民生而固邦本者也陛下於齊家治國之道練兵安民之方皆已行之有其效矣兹猶欲聞至計何先切望何最(臣)願

卷一003-1

陛下正心以為家國兵民之本而祖述於唐虞三代之迹正倫理篤恩義如堯之親睦九族道以德齊以禮如堯之平章百姓則九族既睦百姓昭明而家可齊國可治矣修車馬備器械而時其簡教如成周之治兵大閱有定制制田里薄賦歛以給其衣食如成周之分田制賦有常法則兵農相資守養相益而用可利生可厚矣若夫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而教化又所以復民性而正民德者也陛下於制禮作樂之方敷教弘化之道皆已行之有

卷一003-2

其驗矣兹猶欲聞損益所宜隆替所係臣願陛下正心以為禮樂教化之原而憲章於唐虞三代之制典禮者如伯夷之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典樂者如后夔之八音克諧無相奪倫則損益適中而禮備樂和矣惇典庸禮敬敷五教如唐虞之教民者以教其民弘敷五典式和民則如成周之化民者以化其民則教化興行而有隆無替矣治者亂所倚也雖當治定功成之日茍或頃刻敬畏之不存則亂亡由是而至必如書之予臨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然後未亂之

卷一004-1

治可制(臣)願陛下心唐虞三代制治之心兢兢焉戒勅天命而無時少怠無微少忽則皇圖可保如磐石之固矣安者危所伏也雖當民康物阜之時茍或毫髮幾微之不察則危殆由此而生必如周之文王民已安矣而視之猶若有傷然後未危之邦可保(臣)願陛下心唐虞三代保邦之心業業焉儆戒無虞而罔逰于逸罔滛于樂則宗社可保如泰山之安矣書曰平康正直強弗友剛

卷一004-2

克爕友柔克沉潛剛克高明柔克詩曰不剛不柔敷政優優聖人撫世酬物因時制宜之良法也陛下誠如詩書所稱寛猛相制剛柔相濟則陽以舒之隂以歛之執其兩端而能用其中於民矣書曰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文以治内武以治外詩曰薄伐玁狁城彼朔方聖人安夏攘夷慎固邊疆之要道也陛下誠如詩書所載内修文德外嚴武備使頓兵以守務耕以食高城堅壘而能却其侮於外矣君

卷一005-1

子用則進其國於昌明小人用則降其國於幽暗人才賢否之由誠不可不知也陛下屢詔中外進賢退不肖矣兹猶欲聞賢否之由臣願陛下正心以為舉錯之公賢者必進而不肖者必退如孔子所謂舉直錯諸枉則奔競之途塞九德咸事野無遺賢矣賞必施於君子而後民勸刑必加於小人而後民威刑賞緩急之可誠不可不審也陛下申敕諸司嚴爵賞刑罰矣兹猶欲聞緩急之宜

卷一005-2

(臣)願陛下正心以為勸懲之本有罪者必刑有德者必賞如虞書所謂黜幽而陟明則僥倖之心沮百工惟時庶績咸熈矣人事有得失而災祥不能無徵應也陛下誠省身修德敬天勤民於上羣(臣)咸盡忠竭力奉法修職於下則雨暘順而百穀登禍亂銷而千災殄矣時政有治忽夷狄不能無窺伺也陛下誠賤貨貴德愛民好士為之本諸侯咸攄誠宣威練兵鼓勇為之用則信義立而強梗化夷狄

卷一006-1

賔而蠻戎服矣凡此數者何莫而非本於陛下一心之運用乎夫心固為致治之本而古又為致治之法傳說所謂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孟子所謂為髙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為政必因先王之道是也若使徒稽諸古而不以施於事則為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泥諸古而有不宜於今則為徒法不能以自行故必益之損之與時宜之如中庸所謂時措之宜乃可也陛下之策(臣)者(臣)既畧陳之矣(臣)於終篇竊有獻焉(臣)惟天地之所以能成歲功者以其常運之不

卷一006-2

已也帝王之所以能成治功者以其常德之不衰也陛下德配天地明同日月誠又存持乆之心秉有常之德則何所徃而不宜哉書曰常厥德保厥位將見四三王而六五帝叅天地而賛化育曆數衍億萬斯年之久聲名施中國蠻貊之遥皆在於此尚何負荷之艱之足慮哉(臣)荷蒙教育之恩來應賔興之詔學不足以博古識不足以通今誤辱九重之清問獻以一得之愚思干冐

卷一007-1

天聰不勝怖懼(臣)謹對奏章謹題為救荒事成化二十年九月初八日節該奏欽依着(臣)前徃山西地方致祭西海等神為民祈福臣仰惟皇上之心視民惟恐有傷保民真如赤子之盛心也斯世斯民何其幸歟臣奉命惟謹於本月十九日起程二十八日到於山西布政司行仰本司委官督屬將銀兩鈔貫轉行該府州縣照依時價兩平收買品物備祭隨擇本年

卷一007-2

十月初十等日如儀沐浴齋戒躬率各該衙門官員人等陸續致祭中鎮霍山之神西海之神河瀆之神祭畢仍行本布政司將給領收買過銀鈔品物數目徑自奏繳外(臣)自入山西太原府及抵蒲州盡其境界看得山西地方旱災于前霜傷于後太原一府汾州一州并所屬州縣今年秋成約有三四分熟此處人民今冬可過来春乏食平陽府迤北并潞遼

卷一008-1

沁三州所屬州縣今年秋成約有二三分熟此處人民冬初可過冬深乏食至如平陽府迤南所屬蒲解等州臨晋等縣及澤州所屬沁水等縣秋成全無即目人民已是採野菜剥樹皮度日扶老携幼遍於原野而流逋顛連塞於道路已嗷嗷待哺矣今冬加以寒凍所迫不知何以存活况聞山西地方連年薄收倉庫多空官司雖欲賑濟而莫知措手又兼邊事方殷饋餉惟急人民愈覺驚惶誠恐流移日衆嘯聚山林意外之虞又不能保其必無也洪惟

卷一008-2

皇上一德動天百神感格化災為祥行有日矣但此等民情皆(臣)目擊耳聞不敢隱黙縁奉欽依救荒祭祀事理為此具本親齎謹具題知謹奏為乞恩祭葬事(臣)原籍直隷常州府宜興縣人由進士除授翰林院編修天順元年恭遇皇上毓德靑宮先帝命(臣)兼司經局校書日侍講讀天順八年恭遇皇上嗣登大寳

卷一009-1

欽陞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講充經筵講官歴陞禮部左侍郎欽依照舊經筵講書成化十九年九月三年考滿欽蒙兼翰林院學士給賜誥命(臣)妻李氏亦蒙進封三品淑人舉家仰戴聖恩昊天罔極雖粉骨碎身不能補報於萬一也成化二十年八月臣妻李氏送男中書舎人徐元概回還原籍畢姻成化二十一年六月十四日不

卷一009-2

幸在家病故(臣)竊念立朝三十餘年夙夜在公未嘗得置一丘隴今妻喪於數千里之外子皆幼弱不能經理(臣)備員部佐又不敢以私情陳乞歸葬伏望皇上念(臣)侍從多年曽効犬馬微勞賜(臣)妻李氏祭葬(臣)舉家存歿不勝感戴天恩之至為此具本親齎謹具奏聞伏候敕音謹奏為乞

卷一010-1

恩辭免陞用事成化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吏部節該奉欽依某官云云欽此欽遵(臣)聞命戰競捫心惶懼謹具本辭免者切惟内閣乃朝廷宥宻之地内相實國家輔弼之(臣)固惟贊萬事之機尤湏極一時之選伏念(臣)學術荒踈才能謭薄偶與計偕遂登仕籍荷先帝之眷遇叨侍從之有年史館

卷一010-2

經帷愧乏論思之益儀曹選部徒懐鰥曠之憂況當陛下聖政惟新之始勵精圗治之時方求引退之未遑豈意超遷之遽及雖遺簮舊物曲賜甄收顧駑馬疲力實難驅策如蒙伏望聖慈俯矜愚悃亟寢新命俾守舊官庶得安於常分以免罪愆臣不勝激切俟命之至為此具本親齎謹具奏

卷一011-1

聞伏候敕旨謹奏為乞恩辭免陞職事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吏部節該欽奉敕侍郎徐(某)陞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欽此欽遵臣聞命驚惶省躬戰悚伏以學士乃論思之職而居内署者最為清近尚書實股肱之臣而得兼職者尤為寵榮茍非其人曷穪斯任竊念臣性質愚樸學

卷一011-2

自古忠節之士史必有傳廟必有祀所以表其賢報其功惟恐其人泯沒于世此人心之所公也雲南有廟始祀國信使翰林待制贈學士謚文忠金華王公□王公死後二年有湖廣行省叅政前刑部尚書宜興吳公雲繼使其地而死則未有祀之者豈惟未有祀之者且未有知之者矣予少則聞先君論公使事而心尚慕之既竊祿于朝嘗自念公之忠節人當表之報之予豈□鄉里之□而使其名不傳哉乃以書告於□□雲南都

卷一012-1

御史王君詔詔以為已責為奏請于朝始得與文忠並祀于廟仍蒙賜廟額曰二忠而公後且得追贈刑部尚書謚忠節於是公之名始傳於人而予數十年向慕之心庶少慰焉公之使事自當載於國史故李太僕應禎平日有惓惓於公者又傳以表公之賢至是予甥翰林編修吳儼復□其事為忠節録録成告予當序其首竊觀之使事豈直追及古人而已殆有過之者盖當洪武初天下既定獨雲南以險逺未下

卷一012-2

術空踈本一介之寒微荷三朝之眷遇位禄既厚常懷曠職之憂年力向衰徒有報君之志兹者伏遇大明既照聖政惟新(臣)以菲才宜居擯列而乃首蒙簡拔俾預政機顧辭讓之靡獲奚負荷之敢當豈期曽未踰月之久復叨進秩之榮雖天地大德務極其包荒而犬馬微誠不勝其懇切如蒙伏望

卷一013-1

聖慈俯垂矜察特乞追寢新命容(臣)照舊供職庶竭駑鈍少答恩私(臣)無任激切懇訴之至為此具本親齎謹具奏聞伏候敕旨謹奏為乞恩辭免加陞事近因纂修憲宗純皇帝實録成書謹已進呈伏望

卷一013-2

皇上以(臣)曽充總裁官特敕吏部加(臣)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學士聞命競惕莫知所從竊惟臣遭遇盛世獲以科第發身歴事累朝幾四十年于此方皇上龍飛之初復被擢置内閣叅預機務又及四年任重望輕位髙才短無補於世每愧於心况自近年精力愈耗疾病交侵特以受恩既深未忍求退因循度日食禄茍安兹者紀述

卷一014-1

成書固朝廷之盛典而奔走從事乃(臣)子之微勞方懼踈畧不文之譏敢萌優渥踰涯之望豈期寵命俯及凡庸盖宮保為崇髙之階殿學實清要之秩欲穪斯任宜得其人如(臣)之愚安敢當此雖循故事難冐新恩伏望聖明察(臣)愚衷追寢前命俾居原職公議始惬私心少安顧臣衰體尚

卷一014-2

可支持更當竭犬馬之力以圖報萬一於他日也(臣)不勝激切懇祈之至為此具本親齎謹具奏聞伏候敕旨謹題為誥敕事(臣某)等切惟文職誥敕乃朝廷之重典原係内閣掌行近年以来内外各衙門官員漸多比之

卷一015-1

國初不止加倍名職條例人各不同(臣)等叅預機務事體繁重不暇致詳别無專官管理前後委積動至數百道每譔進呈訖類送中書舎人書寫吏部奏請關給一年僅得一次多亦不過二次各官應給誥敕者多因父母年老日夜懸望欲沾一命不能猝得或朝不保暮遺恨終身誠為未便(臣)等看得正統年間王直王英俱係侍郎兼學士職事在於内閣專掌

卷一015-2

誥敕今推得(某官)歴任年深合無量陞一職令在内閣專管誥敕庶委任專一事不稽誤未敢擅便謹題請旨謹奏為乞恩休致事(臣)惟古者大臣以論道經邦爕理隂陽為職故凡隂陽不和雨暘愆若皆大臣不職所致載在周書誠非虛語(臣)本凡庸誤蒙皇上拔置内閣叅預機務自顧不堪夙夜憂愧屢欲引退自

卷一016-1

以受恩既深未能圖報萬一心竊不安兹者各處水旱相仍餓莩滿道已不忍聞况有星墜地震之異至於雨土飛蝗又所親見災變若此實(臣)不能修職所致當此之時更不引退豈惟負朝廷之深恩亦難免士林之清議而天意終無可回之時矣考之前代或遇災變策免大臣已有故事又豈始於今日乎且(臣)非但於理當去况稟受素弱兼之近年衰病日侵齒牙脫落

卷一016-2

眼目昏花又舊患腿膝濕病或時舉發則步履艱苦實難支持伏望皇上鑒(臣)實情非由矯飾放歸田里以盡餘年庶合周書官不必備之意然後别選賢才以居其位則(臣)且免妨賢病國之譏矣更望皇上側身修行如古人之弭災凡諸可行可罷之事斷自聖心率由祖訓則不獨天意可回且將轉災為祥而益隆億萬年太平之

卷一017-1

治也(臣)不勝惓惓懇祈之至謹奏為乞恩請命保守義田事伏念(臣)居直隸常州府宜興縣某里本族見在計若干房耕讀之外無他藝業生息日益貲産日分富少貧多勢莫能一其間嫁娶過時喪葬缺禮老而失養幼而失教者徃徃有之是雖服有逺近皆吾祖宗一體之所分也休戚所關不唯不忍忘亦有不能己者(臣)先父(臣)某每與(臣)言及此輒慨然長歎盖嘗修祠堂以申合族之義

卷一017-2

廣墳山以供掃墓之需顧於周卹之道尚有未備用是欲倣宋(臣)范仲淹義田故事量撥本房地畆贍給宗族之人以(臣)有職于朝特屬(臣)弟(臣)某經營其事不幸(臣)父(臣)弟相繼淪謝前議中止今(臣)累蒙先帝皇上簡拔承乏今官禄賜所入實有餘裕(臣)上思聖恩下念先訓勉終前議以酬夙懷乃於前年令(臣)男(某)撥地八百畝為義田歲收租稅除辦納

卷一018-1

國賦外另為掌管專一贍給前項宗族仍以仲淹舊規斟酌損益立為條約掲於祠堂期與墳山世傳不墜使徐氏子孫永永沾沐餘澤庶幾(區區)之志少盡萬一而往復因循倐忽三載近者(某)始將撥過(義田)數目私冊并所擬條約封寄到(臣臣)切以兹事之成實維皇上優渥之賜不然則(臣)身(臣)家僅能自供奚及人哉况(臣)才猷德學逺愧仲淹而誤承寵遇乃特過之(臣)雖至愚豈不知感是以不敢以

卷一018-2

私自諱謹昧死上聞(臣)又惟義田之置雖(臣)家事若條約不關於司徒數目不籍於郡邑誠恐他日子孫或視為度外則隣有所侵而不知或認為分内則族有訟而莫止分者肆强取之奸主者滋吝出之弊勢有必然所宜深慮伏望皇上鑒(臣)私情乞下戸部將(臣)後開義田數目私冊查看明白用印鈐記劄發(臣)本管府縣當官收架仍給一本與(臣)家存照永為遵守及行前項衙門若有他人侵占

卷一019-1

即與斷理其本族子孫妄欲爭分及各項違沮條約情弊即與禁治將見家法之存永賴國法而(臣)祖宗九原之慰子孫百世之休皆皇上今日之賜也(臣)不勝懇欵祈請之至題前日欽蒙發下揭帖一紙内閣欽天監致仕監正李華令(臣)等擬旨着復職管事(臣)等看得李華係傳奉官禮部叅奏行事乖繆致仕况以年老今一旦無上事忽然

卷一019-2

傳出著復職管事未免驚駭衆聽且皇上登極以來凡百除授陞遷俱是合于衙門題奏請旨未有自内傳出者今又輙開其端誠恐奔競于請之徒因而紛然復起後來難以止塞其於治道不無有損若李華果於選擇昌國公張巒葬地與有勞力亦當待工完之日量與賞賜為宜况本監見有監正吳昊掌印一衙門而設兩正官亦為繁冗(臣)等叨承朝廷委任一事不敢阿從易曰君子作事謀始盖

卷一020-1

凡事謀於其始則易為力倖門一開則引例希求者無所不至矣(臣)等愚見如此伏乞聖明採納不勝幸甚謹奏為乞恩休致事(臣)聞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仕夫既委質而出又乞身而歸者豈勤始怠終厭勞喜佚之謂哉盖七十之時精神耗散則見事每遲筋力衰憊則承事多慢雖欲勉強自效有不可得者於此而不知止足以致于妨政廢事則求以報國而寔所以病國矣(臣)由景泰五年進士歴官翰

卷一020-2

恩罷歸以弭災異事仰惟皇上頃因星變敕諭羣臣修舉政事引咎責躬不遑寧處聖心謙冲與古之明君遇災修德者同一揆也臣竊謂今之政事皆群臣之所奉行則今之災異亦群臣之所感召然群臣中如入內閣者自先朝至今俱令叅預機務故凡政事缺失軍民困苦責望必歸其罪尤重而臣素無學術不諳政體誤蒙

卷一021-1

聖恩擢厠其列碌碌度日已踰三年上則無以輔導不能増益乎聖德下則無以建明不能安利乎生民叨享厚禄於心有愧竊欲引退已非一日特以聖恩深重勉圖報效因循至今今則(臣)年益老筋力衰憊加以腿膝疼痛頭目昬眩諸病交作難以支持雖無災異亦當引退况此天意示警之時尚復貪戀不去其為無恥甚矣且以災異策免大臣前代已有故事亦非始於今日伏望

卷一021-2

皇上察(臣)愚衷非由矯飾特賜俞音罷歸田里俾無久妨賢路以清聖政以消天譴幸甚臣不勝惓惓懇切之至謹奏為乞恩休致事近該臣具本陳情再乞休致欽奉聖旨(云云)欽此(臣)聞命之餘無以自處展轉思惟感懼愈重竊念君臣之義實同父子之親茍非甚不得已孰敢言私以違

卷一022-1

上命况如(臣)者仰頼寵榮久叨任使揆之於義尤當委身圖報雖有疾病其何敢辭但(臣)素稟薄弱又當年老元氣一虧百證俱作(臣)前所陳腰腹疼痛腿膝酸麻眼目昬翳盖其大者自此之外所苦尚多態狀百端不能具述此皆元氣向衰之故縱善調理僅不即死非如少壯之人偶有所感可以旬月俟其平復也是則(臣)之一身已成痼疾已為棄人决不能趨朝行禮决不能入閣供事徒使天下之人以為

卷一022-2

聖明過念老(臣)而久妨賢路夫亦何取於(臣)哉(臣)蒙皇上天地之恩至矣極矣凡(臣)之所能為者敢不自效(臣)今所請非敢以微軀自愛非敢以引逺自髙非敢以不才自避盖恩重於身若斯三者皆為得已今視無所見跬步之間難於自致則身且不能保矣而况有事於禁近之地乎此(臣)所謂甚不已者也伏望皇上憐(臣)病勢如此察(臣)衷情如此早賜俞允容(臣)生還鄉里(臣)當仰遵

卷一023-1

聖諭善加調理茍延一日是皇上一日之恩也茍延一歲是皇上一歲之恩也即有不虞死且不朽矣(臣)無任惶恐迫切之至為此具本謹奏為(臣)昨以齒及七十兼有疾病不能事事具疏陳情懇乞休致竊伏聽命未蒙俞允乃賜勉留仍假優禮

卷一023-2

聖恩於(臣)可謂極厚矣顧(臣)之所請非謂年力至此援例一辭以應故事而已(臣)愚自知(臣)實有不得已者(臣)自數十年來積有痰濕之疾甚為所苦盖痰氣發則胷膈飽滿嘔吐不止濕氣發則腿足酸楚呻吟不勝一歲之間一月之内凡有幾發發必服藥數日始得平復頃以年力未甚衰憊未至狼狽然一發之後元氣一損屢發屢損至于今兹其發愈數其損愈甚加以飲食衣服稍至失節天時六氣乗間以入新感舊患合而為一徐行安坐尚或失措豈有精神心思上贊

卷一024-1

機務(臣)不足恤如誤事何(臣)之所請實出於此不然(臣)雖愚敢上忘國恩茍圖自全也哉再念(臣)學術空踈才識寡陋誤蒙知遇簡任過分極知叨冐未敢乞辭止縁年力尚可支持庶幾圖報萬一今年衰力憊疾病侵凌雖有(區區)犬馬之心何以自盡徘徊偃蹇妨塞賢路此(臣)前所謂欲報

卷一024-2

國而反病國者也况風雨寒暑免朝之典此宜施於碩德重望之人如(臣)愚者不惟不敢當受抑恐寵數日隆則慊愧日深慊愧日深則疾病日益亦何補於國哉夫人臣事君進退惟義語黙以誠(臣)愚平生用此自誓向使(臣)無諸種疾病固不敢以任使弗效欲求引避若(臣)能少有禆益亦不敢以疾病之故便其身圖今者外觀内省進瞻退思宥宻之地有(臣)無臣不為輕重在(臣)之身一去一留實係軀

卷一025-1

命是以再瀝肝膽上瀆天聰伏望皇上以義處(臣)以誠體(臣)容(臣)退歸田里歌詠太平則陛下之容(臣)乃全(臣)終始(臣)之自全實尚賢以圖報於陛下也惟哀矜(臣)愚早賜俞允(臣)不勝感幸之至謹奏為乞

卷一025-2

恩休致事近該(臣)奏乞休致節奉聖旨宜留心勉進藥餌用副眷懷所辭不允欽此(臣)伏枕聞命感懼交集雖知年當衰邁病已積成不能遽療然仰懷天地之恩未敢自弃乃益請醫檢方製藥朝夕服飲不憚瞑眩以圖幸全以答明命自聞命至今又踰一月矣腿膝之酸麻加劇腰腹之疼痛加數眼目之昬醫加重故寤寐呻吟之餘每以

卷一026-1

上負聖恩不能終報無可奈何念惟速退以尚賢能是亦圖報之道不免再陳懇乞俞旨盖(臣)自入官以來荐歴清要四十五年至於供事内閣亦餘十載榮光寵數凡人臣之所難得者(臣)皆得之(臣)雖至愚豈不知委質之義而固求一退以自便適哉顧(臣)之事君必資耳目手足而後可以有為(臣)足既病於寒濕目又病於熱邪二體交病雖有才猷亦

卷一026-2

難自效况(臣)之愚復何所為且皇上留(臣)一日竊一日之禄負一日之責内慚外悚病將愈深其於皇上求舊之懷恐無以仰副萬一也(臣)之再陳實非得已伏望皇上鑒(臣)愚衷憫(臣)老病容令退休則(臣)未死之年實惟皇上之賜(臣)與(臣)之子孫隕首捐軀不足為報矣瞻望闕廷無任懇切願望之至

卷一027-1

謹奏為謝恩事(臣)昨者奏乞休致欽蒙聖旨云云欽此(臣)負疾請命已及三月忽得俞旨感激無已雖在床褥亦竊瞻望拜稽祝天穪壽顧不能進造廷陛面致一辭用是慊然實悚實懼竊念(臣)才質庸下學術荒踈識雖通今行多愧古而遭際明時忝厠科甲一命為編修兼校書再命為庶子兼侍

卷一027-2

講三命為少詹事四命為太常卿五命為禮部侍郎六命為吏部侍郎俱兼翰林學士居位因循無所禆益日分遲朽久甘退休伏遇皇上登極之初特拔(臣)於具寮俾入内閣供事(臣)之知遇誠有出於尋常萬萬者既而恩榮寵數日加一日十二年之間四進階勲名列師傅兩受誥命光賁祖宗兼學士歴三殿之崇領尚書躋六

卷一028-1

卿之長月賜歲頒晨叅晝接駢蕃隆渥不能具悉(臣)之榮幸又有出於尋常萬萬者(臣)雖至愚亦思少竭駑材以圖報穪但任既踰分力每違心老境侵尋疾病繼作(臣)於去歲常以年滿七十具本求退比蒙聖恩留(臣)供事且有免朝之旨(臣)勉疆就列循至今年有此痼疾乃敢懇請乞

卷一028-2

賜餘生得遂所圖已為萬幸復荷聖恩念臣微勞重之以倚任之褒申之以調理之諭至於再三纔得俞允不惟降敕以示優崇而又給驛以行差官以送代勞有夫助養有米且念及(臣)子錫之以官盖皇上篤求舊之誠惇勸忠之義以至如此顧(臣)之愚不足以當之也(臣)今老矣何以圖報於

卷一029-1

皇上哉自(臣)而後子子孫孫或為儒以仕或為農以耕庶幾樂育清化以繼續(臣)心於無窮而皇上求舊勸忠之意天下之人奮發興起以副明德者固有在矣非(臣)之所能報也(臣)感恩深切不知所云無任慙悚惶懼之至縁係謝恩事理為此具本令義男徐某抱齎謹奏聞奉命撰三清樂章奏(臣)等切惟天子祭天地夫天至尊無

卷一029-2

對故禮以少為貴祭不過南郊時不過孟春特不過牲牛漢祀五帝儒者非之况三清乃邪妄之說謂一天之上有三大帝乃以李聃居其一是以人鬼列于天神非禮也至于郊祀樂章皇祖舊製今所傳樂章雖載永樂大典是書博采弗精不可以黷禮臣等誦習儒書若邪說俚曲尤所不習且初設文淵閣命學士居之者實欲其謀議政事講論經史培養本源闢正闕失非欲其阿諛順旨以取容悅也為此具本奏聞

卷一030-1

謹奏為視朝事伏覩陛下臨御之初講學修德敬天勤民無所不至天下之人皆以為堯舜之治可指日而俟也近年以來視朝甚遲或日髙數丈殊非美事(臣)等已嘗屢言不敢瀆論内閣奏事舊制每日二次若有緊急事情不拘時奏聞今止一次遂以為常批答之出動經累日各衙門題奏本或稽留數月或竟不發出事致壅殢不得即行且本朝列聖自洪武以至天順年時常面召儒臣咨議政事

卷一030-2

今朝叅之外不得一望天顔所以通達下情者惟在章奏又不以時斷决其於政體實為有礙至於經筵日講所以明義理是非之端陳古今治亂之迹成就君德禆益治道惟在於此今每歲進講不過數日去年春夏日講止得三次秋冬經筵止得一次較之初政似有不同(臣)等竊聞人君之心必有所繫不繫于此必繫于彼正士既踈則邪說得以乗間而入向來頗聞有以修齋設醮燒丹煉藥之說進者夫齋醮之事乃異端惑世求利之術聖王之所必禁宋徽宗崇信道流科儀符録一時最

卷一031-1

盛及金亰圍城方士郭亰猶誑穪作法卒使乗輿□遷社稷失守求福未得反以召禍今内庭禁地修建不時賞□無算黜退道官復陞真人賜以玉帶恩寵服色過於公卿逺近傳聞無不駭異至若燒煉之事其害尤慘盖金石之藥性多酷烈一入肝腑為禍百端唐憲宗藥發致疾遂殞其身雖杖殺栁泌何救於事惟漢武帝始雖迷惑終知悔悟謂天下仙人豈有盡妖妄耳於是文成五利之徒相繼誅死故雖海内虚耗亦以壽終今龍虎山上清宮神樂觀祖師殿及内府畨經厰皆焚燬無遺

卷一031-2

神如有靈何不自保天厭其偽亦已甚明况依方而煉計日而待所成者何丹所驗者何藥如其無效則聖明所照亦可以洞悟矣若親儒臣明正道行善政自是以感召嘉祥培益聖壽永享和平之福何假於彼異端之說哉且自古奸臣佞人蠱惑君心以自肆其欲者必以太平無事為言禍患一來悔之何及唐相李絳有言憂先於事可以無憂事至而憂無益於事今承平日久溺於宴安自目前觀之似乎無事然工役繁興科

卷一032-1

泒重疊財穀耗竭兵馬罷敝生民困窮日甚一日愁□之聲上干和氣熒惑失度太陽無光天鳴地震草木妖異四方奏報殆無虛月將然之患誠為可憂陛下深居九重言□之官皆畏罪隱黙(臣)等若復不言誰肯為陛下言者伏願陛下嚴早朝之節復奏事之期勤講學之功優接下之禮逺奸佞之人斥誣罔之說則聖德日新聖政日理億萬年太平之業可保無虞矣為此具本奏

卷一032-2

聞謹奏為纂修事(臣)等奉敕纂修書籍必湏斷自宸衷賜以名目有司曉然知聖意所在纂修者有所依據承行者有所遵奉為此具本奏聞謹奏為考選庶吉士事據給事中凃旦建議欲選新進士

卷一033-1

改庶吉士入翰林院讀書惟庶吉士之選自永樂二十年以來或間科一選或連科累選或數科一選或合三科同選初無定限每科選用或内閣自選或禮部選送或會吏部同選或限年歲或拘地方或採譽望或就廷試卷中查取或别出題出試亦無定制自古帝王皆以文章關乎氣運而儲才於館閣以教養之本朝所以儲養之者自及第進士之外止有庶吉士一途凡華國之文與輔世之佐咸有賴於斯然而或選或否則有才未必皆選而所選者又未必皆才若更拘于地方年歲則是

卷一033-2

已成之才或弃而不用而所教者或未必皆有成請自今以後立為定制一次一開一次選用待新進士分撥各衙門辦事之後偶其中有志學古者各録其平日所作文字如論策詩賦序記之類限十五篇以上於一月之内赴禮部呈獻禮部閱試訖編號封送翰林院考訂其中詞藻文理有可取者按號行取本部仍將各人試卷記號糊名封送照例於東閣前出題考試其所試之卷與所投之文相穪即收以預選若其詞意鈎棘而詭僻者不在取列中間有年二十五以下果有過人資貭雖

卷一034-1

無宿搆文字能於此一月之間有新作五篇以上亦許投試若果筆路頗通其學可進亦在備選之數每科不必多選所選不過二十人每選不必多留所留不過三五軰如此則所選者多是已成之才有所論撰便堪供事將來成就必有足賴者如是則預列者無狥私之弊不預者息造言之謗(臣)等皆出自此途引進後賢儲之館閣以報國厚恩乃其職也為此具本奏聞

卷一035-2

詩 五言律
題尚朴翁卷
太古云已逺斯人獨返淳有書閒白日無夢落紅塵鳥跡平沙晩花香小徑春澹然保終始不愧葛天民
菊莊為蔣翁題
有地唯栽菊無心種百花泉香儗甘谷徑僻是陶家但得客常醉何妨酒屢賖物情與人意相對樂年華
終慕為王廷瑞題

卷一036-1

椿萱凋謝久孤子獨遐思宰木烏啼夜空庭月落時尋常來夢寐彷彿見容儀無限傷心事相看淚亦随
風木卷為 侍御父題
賛政居蓮幕承恩進柏臺竟違三釡養徒抱百年哀古樹庭中植凉風天際來飄蕭殊未歇虛枕夢初回
歸樂堂
十年游上國此日賦歸歟倦却風塵路來尋水竹居山行

卷一036-2

春載酒門掩晝翻書薄暮投林鳥相看意自如
贈華陽處士孫以信
句曲幽棲處分明小洞天浮生空富貴幻跡自神仙梅月閒中詠松雲醉後眠何時尋舊約重泛剡溪船
五言排律
桃花衆禽為林教諭題
碧桃在天上緋桃巖谷中巖谷深且僻夭夭自春風乃知造化恩一一皆至公衆鳥且有託飛集左右同虞羅既無恙飲啄聊可充人生亦如斯出處

卷一037-1

當時雍苟或失其所寧不感吾衷
朴菴為張原哲題
隱居逺城市踪跡謝紛華有室能容膝無園可種花養親唯菽水留客只茶瓜坐榻全無足欹簷欲墮牙借書尋舊友賖酒仗隣家清世真堪樂豐年亦可誇葱湯并麥飰一飽卧烟霞
湖山遊樂卷為薛楹題
公子南遊日湖山興最長鳯臺芳草緑鷺渚落花香銀甲來紅袖瑤琴出錦囊煙霞登碧獻風月泛滄浪對景開詩卷追歡送酒觴五雲天只尺回首

卷一037-2

思茫茫
送錫山髙貢士
九龍鍾秀色萬卷富才名觀國酬初志還家喜此行平蕪烟渺渺喬木鳥嚶嚶望裏雲山近吟邊野鶴迎儒流重經濟文運属昇平再養如雲翮騫騰九萬程
送石繼賢還江隂
萬石推先世多才邁等倫劍光横白日文采照青春喜作橋門客仍懷梓里人綵衣雖可樂黄卷亦宜親瞻眺君山表行歌驥水濱他年拜華秩鳴佩

卷一038-1

侍楓宸
送魯揮使還雲南
虎拜覲龍顔匆匆又逺還寸心思補報萬里任間關歲宴雲連塞天寒雪滿山柳營千騎簇天闕五花頒韜畧心方切琴尊興未慳青年立竒績節序易闌珊
送憲副張來鳯之浙
憲體從來重如君更老成胸涵滄海濶心與玉壺清峻擢新承

卷一038-2

寵髙科舊擅名行行南浦恨戀戀曲江情雪路□旌發雲霄一劍横到官吟思好臺柏對春情
送王判官之廣平
廣平今大郡别駕共穪賢書最銓曹裏承恩禁陛前天香凝宦節山色上離筵送酒青雲客揮毫紫閣仙春光殊冉冉别恨各懸懸拭目重來日勲階不次遷
送顔性之依親南還
楚楚賢關士翻然乞假歸思親驚節序飛夢繞庭幃未解通金籍先容舞綵衣騫騰終有待報答願

卷一039-1

無違寒雪孤松操春陽寸草暉停雲千里外莫遣信音稀
送謝伯儀守開州
賢哉三謝後分命守開州□□才聲重循良政績優論交當早歲惜别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驛樓由來今刺史即是古諸侯屈指三霜後榮遷拜 冕旒
送航上人歸宜興并感舊
憶昔青蓮宇相依玉□山禪心自消歇塵跡幸躋攀錫向峰頭卓杯浮日下還隔溪烟樹緑滿地雨

卷一039-2

花斑坐久渾忘世吟看共解顔因思亰國别回首五雲間
送龍克温還金陵時携姪襲百戸職
金陵有佳士小阮共之宗閥閱承華胄詩書擅令名論交酬夙願叙别動深情草色連天逺槐隂過雨清三秋及流火一月計歸程千里遙迎睇征鴻如寄聲
送嚴宗源提督學政
昭代崇儒教于焉敕憲臣斯文資振作吾道属經綸肅政推烏府清

卷一040-1

光覲紫宸暌違當此日良晤卜初旬握手情無限同年意更親槐隂燕市上草色潞河濱去去巡南甸懸懸仰北辰明當膺竣擢人物荷陶甄
送朱維吉還江隂
落落澄川老青雲早乞身有懷尋水石無夢動星辰祖席燕臺下歸舲潞水濱已能酬壯節何必問通津杖履髙軒晩鶯花别墅春塵途試回首多少未歸人

卷一040-2

五言絶句
送張行人次韻
天騎發深春官途不動塵重臨分手處俱是宦遊人芳草情何逺流鶯語更新停雲千里外幾度憶清真
送唐醫官還苕溪
西風來白鴈有客欲南旋吟詠真吾事勤勞獨汝賢賞花燕市酒載月米家船他日苕溪道相尋水竹邊
送黎知州還任

卷一041-1

偉矣黄堂客皇都報政還年光何荏苒世事亦艱關五馬雲邊道雙旌雪後山董生才望重指日簉鵷班
送張用光通判建昌
旴江風俗淳佐郡鷺袍新弦誦千家月桑麻到處春訟庭公牘簡齋閣賦詩頻會見旌賢日綸音出紫宸
送鄒别駕之鳯陽
雄才試名郡歴歴聞政聲北闕既拜命南風搖雙旌濠梁逺入望淮水還□

卷一041-2

清使君入城郭竹馬爭相迎念昔龍飛地人文秀而明催科政仍拙報答攄忠誠
送尹正言二親受封南歸得拜字
吉甫有雲仍玉堂好風□嚴慈及高年褒封際昭代迎養極驩虞言旋事行邁祖席臨路岐春明擁冠盖暑雨過川原凉風吹沆瀣艤舟滄江邊尋盟白鷗外玉立諸兒孫家慶繞膝拜
送僧歸杭州
超然薝蔔堂瞰彼下天竺形勝良足誇髙僧瑩如玉飛錫來亰華捧檄言旋速歸將率緇流丕釐昕

卷一042-1

夕祝翻經飛雨花傳燈續膏馥細和道林詩白日坐巖谷
送蕭生還宜興
青年事逺遊邂逅長安道東風多落花夜雨足芳草胡為遽分携使我傷懷抱一杯臨短亭雙鴻向晴昊還家有餘師功名湏奮早課罷西疇耕遺篇細論討贈言致殷勤貞白永相保
送蔣生還宜興
同里君少年由來負竒氣仗劍千里行翻然動歸思炎雲作膏雨凉颷颯然至潞水一帆輕黄鵠飛

卷一042-2

天際桑梓及鄉園箕裘念家世三徑勿投間功名湏自勵
送琛上人歸宜興之福源
陽羨昔相見雨花吹滿臺都城復邂逅坐使塵襟開捧檄即歸去叙别仍徘徊雲中振金策水上浮木杯白日洒甘雨青山響法雷松枝若寄我絶勝江南梅
五言古風
題買臣負薪圖
憶昔會稽守負薪行讀書穿林經莽蒼度嶺復縈

卷一043-1

紆至道心應味清貧日自劬一朝官五馬光彩溢門閭向來肉眼婦慙愧徒嗟噓丈夫當立志富貴在斯湏
子陵釣魚圖
羊裘足自蔽奚以玄纁為富貴重五鼎輕若一釣絲假令棄名節憑誰戒澆漓客星九天表獨有太史知一片桐江石萬古無推移
澹樂軒為孫都閫題
至澹古所尚至樂人罕同何如貴戚里却有顔巷風一尊注玄酒五絃調素桐俯仰兩無愧坐覺塵

卷一043-2

慮空余懷企古澹此道嗟未充願言分所樂一笑看冥鴻
一愚卷
人皆趨敏慧世路方紛紜勞形已堪惜况復斵其真百為亦徒爾一愚良足珎黙黙鄙郡夸蚩蚩同衆民心君苟無累萬物皆陽春所以顔氏子陋巷能安貧予方厭機巧何年歸卜隣
題胡方伯雙玉圖
薇垣退食處移植猗猗竹春雨雙龍孫穿破堦苔緑南薫籜自踈翠色秀可掬造化良所鍾因之比

卷一044-1

雙玉美哉諸孫子讀書志科目頭角當嶸崢雲霄湏奮逐雙玉信有徵厥德庶以續勁直君子心歲寒宜自朂清時兩鳯凰和鳴向朝旭
新淦蕭氏恒德堂
蕭君妙醫術恒德克自持風雲有變態日月無停馳回視金川水浩浩常東之承羞固足恥歴久良弗隳種杏日接踵易粟頻資饑活人以萬計千載高名垂
南軒聽琴

卷一044-2

南軒地云僻遁叟心亦間游心太古上寄興絲相間知音渺何處流水復高山黄鶴或相和白雲自飛還蹇予無郢曲聞此徒厚顔
贈隂陽訓術吳璉
羲和古曆學之子紹家傳仰視日星象胸中具周天一朝膺鶚薦簮紱成蟬聯晝行耀閭里平秩歸才賢功名此發軔及時湏勉旃
百牛圖
我觀百牛圖天機妙無迹豐草翳長林群然縱遊適畵史豈無意徒爾呈水墨牛於家蓄中勞逸相

卷一045-1

十百尚論益物功當與坤元匹盡瘁向阡陌粒我蒸民食引重服上箱百用勞其力力盡誰復矜庖刄方俟隙骨角亦異處待之何太刻不見青史上往覽存歴歴胥忠伏屬鏤信傑就鍾室施報乃如此目之三嘆息
愚樂菴為傅編修乃尊題
惟愚心自樂巧詐徒自勞居然山澤間逺謝世俗交鳴琴既無譜酌酒亦用匏冲襟付寥廓萬事無復淆白駒在空谷冥鴻逸青霄再歌愚樂詩令人思有巢

卷一045-2

題郊城二蘇墓為眉山呉方伯重修賦
悠悠郊城隅繚繞惟長路路旁土巍然云是兩蘇墓兩蘇生眉山崛起真寡助遙從泉翁來瑞鳯莫敢附文章壓曽王光燄追李杜才高衆口讒屢斥同黨錮流落天之涯氣節窮益固何况友愛情死塟亦相顧惜哉今何存宿草但零露上頽登樵牧旁穿走狐兎行人每經過感嘆復悲慕到今五百年起廢良有數一朝為鳩工周垣更重戸種樹鬱青葱風雨泣昏暮依然彭城時飄泊似前度方伯今名臣好義夙所負惓惓仰止心豈為鄉黨故陽

卷一046-1

羡有田園曽枉長公歩我生不及從夢寐若平素高墳無由謁拙句聊自賦
七言絕句
奉 制文武詩
百官分職重諸曹夙夜精勤可憚勞應抱丹心酬寵遇肯將辛苦負青袍
其二
楩楠杞梓總良材盡是先朝雨露培今日廟廊掄大用棟梁榱桶一時來
其三

卷一046-2

斷金自古貴同心要識君臣氣誼深蒙古當時猶進諌也湏隨事託規箴
其四
百官俸禄總膏脂戒石亭前有訓辭看取漢家青白吏寸心惟許老天知
其五
毎閱遺編慨古今股肱元首義何深共看四海無虞日要識虞廷警戒心
其六
覆載中存報

卷一047-1

主身廟堂湏用讀書人民胞物與皆吾分一視應同萬里仁
其七
四海頻年水旱多民貧如此欲如何爲予持取光明燭不向春風照綺羅
其八
百二山河壯大邦三千貔虎盡無雙只湏坐鎮邊疆靜不用高城築受降
其九
百年養士蓄兵威齊向元戎聽指揮直待邊塵清

卷一047-2

不起却銷金甲巻征衣
其十
四海無虞豈偶然也知匡輔藉才賢鷹揚虎拜皆臣職曽兆周家八百年
其十一
累朝勲業繼重華四海車書正一家好振皇威宣帝德直從暘谷到流沙
其十二
要識簪纓盡

卷一048-1

寵嘉莫將紈綺事豪華百年留取丹心在信是忠臣出將家
其十三
萬年宗社比金甌千里長城豈壯謀長史在廷根本固蠻煙瘴霧一時收
其十四
莫道兵家不是儒太公韜畧勝孫呉試觀大易師貞戒仁義從来是逺圖
内閣一首
仁義相資在格君書中一德舊曽聞經綸事業無

卷一048-2

多讓共策
清朝不世勲
經筵
聖經賢傳豈徒言民物由來總一原講幄儒臣勞啓沃直從濂洛遡羲軒
公侯
剖符開國重元功簮組蟬聮奕世封莫道將門惟富貴一心圖報在精忠
戚里
戚里光華接

卷一049-1

帝閽爭看列戟擁高門千年共際亨嘉運一飯休忘富貴恩椒房富貴有誰同保守多因訓戒功同向清時重名爵祗將清儉作家風
秋日朝罷二首
苑樹層層倚翠綃忽看桐葉向秋飄香浮寳鼎齋宮靜漸覺人間暑氣消秋到猶如溽暑時夜來雨過溢龍墀遙憐南畝多禾稼載頌周家七月詩
題扇景

卷一049-2

一曲滄浪兩葉舟杖藜二老足清遊何當借取謝家屐直上東山最上頭
枯木竹石為吳昉題
露葉霜柯帶晩隂崑崙骨冷蘚花深吳剛老去倫倫死誰識儲材造化心
題竹
蒼梧風雨送春寒翠輦分明夢裏看千古神游應不逺短篷虛枕聽珊珊
題畫四景
一聲啼鳥春林曉轉覺草堂深更幽底事東風太

卷一050-1

相狎飛花吹滿硯池頭看書小閣無虛日閣外水聲流不休領得無窮川上意此心如水澹無求舟行多為愛明月况值高秋風露凉鼓枻滄浪歌一曲紅塵不到水中央向時載酒江東去今日山隂載雪回一片閒情誰解得晩風溪上破踈梅
題顧永昇畫
野竹差差碧樹連小橋流水拂輕煙遲遲歸步乘明月童子候門應未眠

卷一050-2

題洪子經馬
逐電追風矯若龍千金骨相世難同露華吹濕黄羅帕行過春風便殿東
題蒲石
竹鶴老人神仙徒漫寫九節青青蒲一掬寒泉浸山骨小窓相對真蓬壺
紅梅
自是清寒第一花玉容春醉暈流霞羅浮迢逓三千里却與桃源共一家
青雲交為司馬恂如題

卷一051-1

十年忝作青雲佀氣誼如公落落然昨夜看花出城去同歌伐木醉春筵青雲交態紛如雨誰念山中看白雲歸到西齋正風雨一尊燈火漫論文
松竹圖
槎牙不動蒼龍角散亂無文彩鳳毛夢入三湘忽驚覺海門風急巻秋濤
題梅花
萬玉玲瓏琢不成坐來詩思十分清一枝記得西湖上獨鶴翛翛瘦影横

卷一051-2

題尹先之雊鵒圖
星作雙眸鐵作衣不同江燕共差池飛揚若得東風便湏借上林春一枝
題梅贈潘栗夫僉事
玉節新恩出建章臺臣心事有氷霜百花潭上春消息都屬詩家錦繡囊
題扇
閒向江頭倚大蘭西風回首鴈聲寒不知浮世奔馳者滚滚紅塵沒馬鞍
題牡丹

卷一052-1

瓊樓高起彩雲端愁絶東風十二闌眼底看春春欲暮玉人消息鳯笙寒
茅亭撫琴圖
樹底茅亭十尺寛苔花秋雨翠生寒風塵不是鍾郎耳只恐焦桐空自彈
題鷺
杜若花香水滿洲柳風輕颺頂絲柔從來懶逐鵷鴻佀萬里滄江狎野鷗
寄芮惟詹乃翁
函亭山色帶青霞門掩松風處士家誰道

卷一052-2

鸞書降空谷白頭猶得帶烏紗
題夏太常滿林風雨圖二首
太常胸次三湘濶一灑滿林風雨聲移向鴻山讀書處頓令炎氣變秋清琅玕年來不入貢散作人間彩鳯毛風雨一畨龍茁角坐看蒼翠拂雲霄
題雪景
雪滿前山路欲迷誰傳春信到南枝想應兀坐幽窓下正是新詩得句時
題望雲思親圖

卷一053-1

英英白雲在天際一度看來一惘然膝下綵衣何日着明朝花甲又經年望雲不得隨雲去黄鵠南飛萬里秋只尺太行山在目此心千古共悠悠
紅梅
玉人被酒歸来晩帶得春霞滿臉紅幾度冷風吹不醒羅浮却與武陵同
題東坡竹為司馬恂
神采分明赤壁仙高堂六月起風煙一時揮灑傳千古占斷湘川與渭川

卷一053-2

七言律
雪坡為李侍郎題
不湏授簡賦梁園六出飛飛獨掩門滿地梨雲春有夢一庭梅月夜無痕絶憐署色侵書幌更耐寒光入酒尊白戰吟壇高興在繼聲今見有賢孫□
思親堂為王子輿題
結駟懐金未足憐哀哀長廢蓼莪篇清時有禄榮三釡白日無光到九泉宿草暝含寒食雨慈烏哀咽暮雲天汍瀾不盡東流水紅濕征袍已十年
五榮堂為張氏兄弟進士題

卷一054-1

蓬莱咫尺五雲間取次臚傳玉筍班黄盖曉張迎榜出瓊林春宴挿花還塵香官道催游騎日暖宮袍映醉顔更喜雙親同此慶朝回舞綵祝南山
梅堂為長垣劉大尹題
種得江南幾樹花草堂相對閱年華芳香恍訝羅浮境清白真成處士家湖影照來春有信雪痕消盡玉無瑕調羮事業君收取從此花魁不浪誇
雲山歸隱為彭僉憲題
緋袍白簡肅臺端纔及中年即掛冠芳徑落英香細細小山叢桂影團團尋常别墅開尊易多少前

卷一054-2

途稅駕難贏得風流如九老雲林堪作畫圖看
竹梧書舎為蔣仲學題
玉山令尹朝天日時復要予賦竹梧出屋書聲思舊隱滿堂秋色見新圖青苔迸出蒼龍角丹穴飛来彩鳯雛半點塵埃藏不得凜然清氣溢氷壺
滆湖書屋為王士瞻題
何處深藏萬巻書滆湖南畔有精廬侵階細雨生芳草滿架清風落蠧魚此日彈冠兼吏隱他時載酒雜樵漁乘閒欲訪王猷宅不待山隂夜雪餘

卷一055-1

梅月軒
山園雪後見踈梅又喜遙空夜月來大地陽和從此洩廣寒宮殿為誰開光揺玉樹臨書幌香浸金波落酒杯早使姮娥識清致當年老桂不湏栽
春熈樓
畫闌十二擁芳菲别駕承恩晝錦歸座裏青春花欲語簷前白日燕爭飛聽殘 瑶瑟金尊滿讀罷黄庭寳篆微高卧不知天地老此心應與世相違
松軒為任廷芝題

卷一055-2

幽人結屋青山下種得長松三百餘啟蟄蒼龍上霄漢引雛白鶴到階除四簷雲氣長垂幕一榻秋聲可讀書我亦平生羨弘景買山何日與同居
耕樂
識破人間蕉鹿夢歸来田舎學為農也知郊外好牧犢未必山中無卧龍土鼓邠風歌調古瓦盆社日酒香濃青山白水年年在牧竪樵童處處逢
藥圃餘香
誰開藥圃青山下元是神醫此托棲赤茯斸來如斗大紫芝種得與雲齊晴窓細檢桐君譜夜月閑

卷一056-1

分木客題賸有餘香遺後嗣握蘭長日侍金閨
東臯草堂為王景昇題
三槐世澤深如海今見東臯有草堂舒嘯可追陶靖節風流還憶賀知章桃花春水畫船小秫稻秋風白酒香我欲脫冠尋舊約故園山色對蒼蒼
賀王廷貴先生陞侍講
幾年侍從依青瑣華秩于今喜載遷科目也知惟我後文名誰復在君先花甎步濕春階雨芸閣吟殘午篆煙台鼎勲階應次第晉陵槐澤正緜緜
題呉尚書忠烈卷

卷一056-2

翼翼穹祠枕碧山萬株喬木護禪關若教功在伊周下贏得名留宇宙間生氣百年渾不死髙風千古信難攀天憐忠烈多孫子賸有遺芬在世寰
石磵書屋
書屋亭亭石磵隂紅塵不到晝沉沉細看邵子圏中理漫拂師襄膝上琴纔向靜中探月窟却從復後見天心殘書幾巻遺諸子絶勝滿籝都是金
内閣二瓷缸乃
憲廟所賜種蓮者三年不開已今年盛開因賦
二首紀事

卷一057-1

誰道盆池有許寛荷花着雨溢清寒風前兩兩如相語水面亭亭自可觀大世幾同黄閣賞化工寧費絳綃攅煩襟五月何由滌香露淋漓瀉玉盤太液池頭一種分香風乍起隔簾聞清留葉上團團露紅動波間冉冉雲道眼濂溪曽入詠仙姿姑射易成醺年来定有如船藕莫問當時太乙君
次同寅劉少師韻二首
為愛西湖近太清玉池汲水浸瓊英為衣未解靈均意觀物元知邵子情開占朱明天與艶種當紫

卷一057-2

禁地増榮自從春去花應少留與羣芳作主盟日照漣漪徹底清髙荷初着兩三英翻翻似欲撩人語脉脉誰能解物情勝事儘教留左掖芳根贏得託南榮何時遂我歸田願曲沼芳塘叙舊盟
疊芍藥韻詠荷
蕋愛新陽葉愛隂碧池過雨水深深已從紅蕾知鮮艶未擘青房識苦心嵗事栽培應有待物生開謝每相尋看花悟得無言處漫向風前作短吟凌波仙子月中歸水面盈盈見步稀似伴紫薇同我往肯隨芳草傍人菲並依玉砌如相語斜逗朱

卷一058-1

闌不受圍開後東風渠不怨置身元在掖垣扉
詔許歸省
曉承恩詔許南旋暫輟清班下講筵新賜宮袍纔五品重来鄉國已三年園中斸筍晨供膳湖上看山夜放船記取玉堂相送意春風嗚佩早朝天
虎丘寺
閶闔門西第一峯白雲踏破幾重重聽經石在猶疑虎鑄劍池空亦有龍古木撑空知歲久落花繡

卷一058-2

地覺春濃老僧留我盤桓處隱隱東樓起暮鍾
留别虎丘簡上人
逺公一别廿年餘今據猊床喜自如香動墨花時寫偈影翻貝葉晝看書人間行跡如蓬轉物外禪心若鏡虚飛起竹邊雙白鶴談玄未已煑茶初
内閣芍藥二首呈李先生
禁城遲日曉隂隂紅藥翻階紫閣深香雨乍沾殊有態綵雲長䕶豈無心玉堂封植人何在金鼎調和事可尋幸遇
清時多暇日退朝嘗得對花吟

卷一059-1

名花獨自殿春歸一種人間得見稀不逐人情誇富貴故知天意與芳菲仙姿合種瑶臺側盛事曽徵寳帶圍把酒看花成舊識年年相伴住黄扉
壽鄉親蔣竹隱
三徑徜徉一老仙耆英會裏最髙年翠雲凉露分詩榻白藕香風薦酒船舉世但知金璧貴幾人能見子孫賢懸弧此日逢初度為賦南山介壽篇
壽胡方伯
甲子初踰十五年幔亭髙會擬彭籛自憐洛社今多侶不信蓬壺别有天玄鶴一聲聞緑野綵衣五

卷一059-2

色繞春筵詩篇好配甘棠頌并與東風奏管絃
壽陸主事母八十
阿母髙年白髮新北堂懸帨此生辰榮封錦敕渾貴儉服荆釵不為貧海上蟠桃紅沁露堂前靈草翠含春賢郎望望孤雲切遥奉霞觴祝頌頻
壽錢學士外舅莊公八十
孤星光燭戴溪前野老今當八十年曽向清時膺寵命却来平地作神仙綵衣舞處人如玉綺席

卷一060-1

開時酒似泉珎重南飛歌一曲玉堂學士意懸懸
壽溧陽楊竹泉
逍遙何異地行仙甲子今逢八十年席上金杯浮瀲灔階前綵服舞蹁躚恩波正洽重熈日壽域方躋不老天雲漢仙郎今顯秩南山遥祝短長篇
送九江郡判鄭廷韶
雲暖天衢雨浥塵清風雙斾逺行人舊從桂籍知名久今向楓宸拜命新天入九江連郡治星羅萬室擁編民

卷一060-2

廬山五老多形勝公暇何妨覽眺頻煙霄鸞鵠正紛紛尊酒憐君是逸羣望入九江春欲盡恩沾雙闕曉初分郡中善政期參佐紙上陳言事見聞却喜盛年才力健好攄忠悃樹芳勲
送李學士南歸次韻
采采黄花帶露餐出塵風韻似君難文章蚤入韓公室詩律先登杜老壇三舘並遊誰少壯百年相見幾悲懽馬蹄明日燕南路草軟沙平雪半乾書生不慕五侯餐處世何憂跋涉難舊學自應歸

卷一061-1

鳯掖故交誰肯負雞壇雲萍未合長懸夢尊酒相逢且盡懽愛殺蟠胸千萬巻挑燈時見壁魚乾史局編摩每共餐六年相聚别何難萍蓬宦迹原無海金石交論故有壇話屢摘書評往事醉猶撫掌罄餘懽相留莫訝過深夜漏滴銅龍正未乾送平陽章自鑒授福寧司訓(其父舊吾邑司訓)荆溪黌舎相過日三十年来一夢如久抱青氊存舊物忽看烏帽荷新除路通故里歸應便座列諸生樂有餘想到閩州依海上茘枝榕葉暗齋廬
送呉甥儼養病南歸

卷一061-2

甲科名譽藹鄉閭正是詞林績學初仕路衰年方賴汝客窓多病却思予暫歸得侍髙堂膳重到還看秘閣書聖代養材期大用無忘感激在閒居
送仲弟時望歸率兒軰為義田之舉
扁舟憶昨上神京知爾非徒利與名先志未忘年尚少義田應買議初成族同公藝雖無及制倣希文定可行莫惜殷勤為久計緘書早報慰深情
送沈時暘之任

卷一062-1

三年宦邸最相親惜此分攜乃暮春扳贈可能將白璧笑談聊爾破清塵東城雙斾花香滿南渡孤舟山色新便道還家良足羨持觴稱慶樂天真
送尹正言父還太和
清朝有子侍彤闈禄養如君古亦稀仙液浮香供夜宴宮羅剪翠作春衣謾論人世如浮梗還憶家山好采薇萬事不干真吏隱野鷗從此共忘機
送齊經歴還嘉禾
東南大郡重專城賛畫從来屬老成品藻無私書上最及瓜有待促嚴程黄梅雨濕雙旌重紫楝風

卷一062-2

吹五兩輕蓮幕可容虚席久兒童竹馬出郊迎
送牟都憲改福建僉事
繡衣玉節下征軺東望甌閩萬里遙攬轡羨君能奉使鳴珂慙我舊同朝聲馳八郡秋霜肅氣壓三山瘴霧消當宁憂民心正切呻吟指日變歌謡
送莊進士養病歸金陵
買得西風白下船秋来乞假許南旋曲江韋肈登科日西蜀相如抱病年行李蕭蕭唯藥裹宦情落落付詩篇黄門烏府專相待早約鳴珂到日邊

卷一063-1

送毛璿省兄南還
為念難兄寓帝京逺来應叙友于情謝家夜雨池塘夢歐子秋風驛路程江岸黄花迎客笑海天紅樹照帆明到家賸有枌榆樂飽聽嘉平社鼓聲
送徐士亨歸江隂
征軺早發都門道强欲留君計不成五夜芙蓉城裏夢一杯楊柳渡頭情他年儗踏金鼇背此日先聽彩鳯聲遙想解元坊下路里人無數挿花迎
送夏都運之揚州

卷一063-2

千載才名擅祝鳩官遷三品沐恩優還鄉正好懐題柱煑海功成不借籌東魯雪餘寒色重南淮春近曙光浮蕃禧觀裏遙相憶折得瓊花寄我不
送丁廵檢赴任順昌
晉陵才子三公後一命還沾雨露深此日風光辭北闕平生聲價重南金故園春滿桃花塢官道雲連茘子林清世不勞神射力公餘柱笏足高吟
送年兄髙茂卿侍御督戎政西川
看花曽共曲江遊憲府才華羨獨優久肅霜威峩

卷一064-1

豸角新承天語下螭頭香分殘菊都門酒影動征帆潞水舟兵政有成来獻績經綸事業屬嘉謀
送崔元吉
昨承簡命下鑾坡握手其如惜别何宦况在君誇特達年光於我感蹉跎邯山過雨羅青嶂洛水無風漫碧波好寄音書慰相憶郡中星使每經過
送鄒廷佩知高安
雄才雅望拜郎官自信清時際會難曉日鳴珂辭

卷一064-2

北闕秋風驅騎入髙安政聲喜共絃歌作惠澤能令士庶懽千里筠陽重回首一緘顒望托飛翰
送李至德侍御
南臺驄馬赴神京黄閣難兄慰别情聳壑蒼松堅晩節連城白璧擅時名盍簪旅邸啼鶯好分袂郵亭過雨清此去相期勲業重他年曵履侍承明
送孔宗魯還鄧
才華落落共稱賢闕里衣冠奕世傳明日馳心千里外何時聚首五雲邊停鞭謾酌青尊酒看劍重歌白雪篇相府平安遙致問秋風旅鴈正翩翩

卷一065-1

送同年趙廷縉
昔年鄉榜喜聨名佐郡功髙沐寵榮奕葉詩書承世澤清風琴鶴振家聲西川倚棹吟邊景南陌看花别後情他日春風有歸鴈肯修尺素寄神京
送錫山邵二尹還任
清時曽應賢良舉藉藉鄉邦令譽馳白晝哦松知散逸紅亭折柳惜分攜新秋驛路蛩吟早斜日江汀鴈落遲要秉清勤慰民望遷書指日下彤墀
送張中翰使朝鮮
騑騑四牡都門外一望東隅路不遙

卷一065-2

聖澤汪洋被清海使星燦爛麗丹霄岸晴楊柳如雲染山晩桃花帶雨飄王事有成先入奏承恩御席聽簫韶
送劉君傳扶兄櫬南還
南風自滴薔薇露試向離筵一賦詩望斷蘼蕪天際色折殘楊柳道旁枝半年共訝言旋早千里休教問訊遲獨有西堂春草夢鶺鴒飛處不勝悲
送周廷瑜
兩旬聚首長安館席暖驚聞話别何白雪有歌殊

卷一066-1

慷慨青雲得路莫蹉跎雨餘槐市炎光凈秋入蘭陵爽氣多最喜嚴慈尤矍鑠白頭林下沐恩波
送王民望擢河南少參
早年青瑣擅才名薇省參知政不輕長劍倚天酬壯志踈鐘落月動離情夷門山色吟邊見洛社秋光馬首迎應與三槐緜世澤聨班鵷鷺位三卿
送重慶聶震指揮
英武堂堂正妙齡笑分銅虎出神京旌旂影動巴江道笳鼔聲喧蜀將城樓櫓春晴花氣重儲胥夜靜月華明方今選將湏才傑好展胸中百萬兵

卷一066-2

色望中微玉堂金馬論思地早約揮毫向瑣闈
送彭彦實兄還安成
冠盖如雲把别觴都城東畔送元方征鴻嚦嚦聞青海禁漏遲遲想玉堂列嶂絶憐秋似画好詩應費錦為囊鄉園故舊歡相賀棠棣聨芳化日長
送危教諭之桐鄉
寒氊元不較勲階吾道東南育俊才晏嵗關河勞跋涉春風桃李費栽培五經洞徹文光夐萬騎縱横筆陣開最是諸生承教益短亭衰柳惜餘杯
送張員外父南還

卷一067-1

萬事休論塞上翁南還髙興逐飛鴻凌雲貞柏千秋雪委地飛花一夕風行色不嫌歸路逺詩壇應許故人同天曹禄養恩無極五色封章出禁中
送王民望使占城
爐煙裊裊蓬莱殿天漢澄澄博士槎玉節倚雲承使命金函絢日出皇家成周禮樂儀文備異域山川景物賖從此恩光垂草木早歸輦轂候宣麻

卷一067-2

送李少卿還南京
列爵容臺擅老成紫芝眉宇玉壺清熟司三禮追先哲細講羣書啟後生鳴佩朝天書上最揚旌出郭戒歸程金陵山水春如錦多少衣冠一笑迎
送尹先之還寧波
春來半月尚微寒話别匆匆不盡歡舞劍君能歌激烈緘書我欲問平安渡江白鳥舟邊見出郭青山馬上看莫道幕中無一事匡時好竭寸心丹
七言古風

卷一068-1

驄馬行春為尹仁侍御題
隂霾歛盡天宇清當春處處聞流鶯烏臺小隊出郊野宛轉驄馬花間行道上行人行且止還避當年桓御史都城九陌凈塵埃上苑千門滿桃李豸冠象簡生光輝繡衣鐵面霜亂飛觀風問俗徧廵歴日暮攬轡依然歸歸来衮職將何補入侍仙班屹如堵為采歌謠草諫書鞠躬盡瘁獻明主豺狼屏跡狡兎藏奸邪膽落民物康坐令四海日熈皥東風擊壤歌虞唐

卷一068-2

題雲山圖
山窿窿兮雲溶溶人家向西水流東門前喬木晝啼鳥江上大魚春化龍主人閉門展書讀不知雨漬階苔緑興来欲覔子猷船訪戴山隂剡溪曲
大塘漁樂為韓司訓大父題
水雲之鄉逺城郭遨遊長是漁家樂天青月白一鏡平大塘那有風波惡世間大釣本不釣直鈎引得旁人笑由来在樂不在魚粒餌六鰲豈同調菰米垂雲秋釀熟醉来幾度西岩宿客星共解照桐江兩足何曾加帝腹

卷一069-1

雲鶴軒為韓司訓先翁題
雲兮不作太山雨鶴兮不乘衛懿軒山間林下自蕭散幽人為侶居田園薄暮雲栖屋頭樹鶴立空庭不飛去雲兮鶴兮兩相忘習靜何曽離隱處一朝跨鶴凌白雲軒居閒靜聲無聞仰瞻霄漢望不及令人惆悵對夕曛
題秋塘野鶩圖
晉人愛書學野鶩庾家諸郎真不俗迢迢青晝圖畫開此鳥依然在人目良工手握五色毫寫出江南秋一幅羽毛絢日殊分明蜀錦新裁仍細簇荷

卷一069-2

花似避顔色鮮揺落紅衣動盈掬將身不入樊籠中長年占斷澄江曲雖然水面只卑飛逺志冲霄比鴻鵠弋人慎勿張虞機任渠自下清波浴
題過廷章聽秋巻
過君兩上黄金臺車輪馬足奔如雷亦有笙歌沸日夜笑語各出爭喧豗胡為作此聽秋軸上有蕭蕭萬竿竹化機不露斧鑿痕虚籟半雜鈞天曲過君聽此不聽彼城市山林信斯語靈臺湛湛涵清秋直與此君作賔主乃知心靜聽亦靜羣物紛紛由我定人間無處無秋聲我亦從之靜中聽

卷一070-1

瓊林醉歸圗為李大濟題
杏花紅映宮壺酒藍袍盡是同年友不辭一醉向東風感荷恩榮世稀有歸路煙塵飛夕陽湏臾海月生明光馬上倩扶玉山倒此身遭遇當虞唐君今作宰聲藉藉展取新圗尋舊跡為憶聨鑣紫陌春笑把霜毫揮醉墨
江湖取友為顧景德題
平生雅愛江湖遊金蘭之契皆同流道逢傾盖即如故詩歌伐木堪相求江波濯纓清可掬湖上乘

卷一070-2

舟頻徃復何年許我社中来處處鷗盟慰幽獨
滄洲圗為王慥郡守題
人謂滄洲不可即我尋滄洲来只尺黄堂太守住滄洲指示丹青得真跡持將半幅入京師一片寒雲墮瑶席春風吹花花欲然夜雨漲溪溪更碧扣船渡口問漁郎沽酒山中醉木客萬巻書藏鄴侯家一區地儗楊子宅紫芝赤箭滿地生甘泉香霧和雲滴沙隄日暮踏殘紅石室月明坐虚白回觀宦海何渺漫每念蒼生思捄卹陸渾迢逓輞川荒眷此滄洲竟成癖

卷一071-1

題畫贈崔元吉
何侯丘壑填胸臆醉来潑盡金壺汁江南一片好風光逺淡近濃天只尺木蘭舟小煖浪輕草亭春盡啼流鶯人生行樂漫何事明日落花風雨聲老懷儘有傷春意載酒登臨忘歸去對畫題詩正送君都城聚首知何歲
忠節為王信都督題
聖王宵旰理天下首以忠節敦風化九重有詔錫褒嘉便覺家聲美無價憶昔王侯决戰時氣劘賊壘懸孤危英雄一踣天所惜草頭寃

卷一071-2

血青離離二九孀居婦年少真松勁柏同一操保孤全節老閨門茹蘖吞氷秉純孝孤成樹立效竒勛手持哀疏千天閽會看恩波活朽骨大書金字旌髙門多少偷生背恩義此日過之應顙泚惟有綱常萬古名世上繁華暫時事
紅梅花
梅花本白今乃紅造化變幻何其工為嫌鉛粉妬清絶臙脂抺額肌骨融東風樹頭春拍拍别是江南一標格冶容未必茍隨時自有心膓同鐵石我

卷一072-1

家住近西子湖舊與此君相友于漁村煙月僧堂雪至今詩句懐林逋别来廿載金臺下往往人家見圖畫遮莫相逢面發頳愧我素衣今已化此日南宮靜不諠髙情脉脉兩無言玉壺新賜金莖露醉愛一庭春色繁
縠沼承祥為方伯題
十畝方塘甲第前廬江贑水遥相連乾坤佳氣孕靈秀散作五彩涵清漣紋成綺縠光如潑氣奪虹霓碧天濶豈無老蚌吐明珠還有神蛟起流沫迢迢銀漢有通津雲舒霞歛玻璃新天然至乃孰雕

卷一072-2

飾俯首試問馮夷神神云此瑞世無匹三百年來凡兩出衣冠疇昔在宣和先後青雲總超軼只金蘭玉盛昆孫朱輪皂盖盈髙門柏臺况有埋輪客分符大藩蒙殊恩文明有象信非偶地靈人傑誇江右從兹閥閱倍光華奕世書香傳不朽
題桃花斑猫二首
碧桃花下春風暖緑草鋪茵芳徑軟烏員引兒羣狎遊深院無人恣消遣蹲窺仰瞰或俯臨縱横上下相追尋曉日床頭殊可愛溪魚豈惜囊中金此

卷一073-1

種從來豈易得彪炳文章絢竒色銜蟬搏鼠何足論遺類應知自殊域畫工手妙不可當模逼造化真行藏披圗展玩漫題品滿庭生意呈休祥東風暖入藏春塢狸奴引羣三復五花容旖旎披氄毛草木蒙茸襯香土熒熒眼光一線微緑樹隂中日亭午徜徉仰俯真自適曵尾摩鬚或交股腥膻誰問食無魚捕逐寧知田有鼠朋儕親狎少忤觸子母追隨爭哺乳生生物性皆天然甄陶喜見陽和普
五老圖

卷一073-2

羣黎欣欣生喜色四野于今開壽域老人並立望天門白首一生蒙帝德試問老人年幾何今見文孫至太和凌雲昨過蓬莱頂仙酒頻斟俱酩酊歸來金母復相邀熟徧蟠桃只俄頃天書共領到人間鶴馭初臨萬歲 呼敬祝聖人壽壽比天地髙難攀我聞人云漢四皓又聞人云唐九老較之商山差若多視彼香山却為少按圖不必論異同圗中見面如相逢廬山西米白雲裏一笑分明五老峯

卷一074-1

含清樓(并序)
吾性好樓居常欲搆一樓以便登眺未暇也弘治丙辰吾子元相聞予歸興已切將求解任乃能先意成志預於後院擇隙地一區建樓五楹前為重門以避俗後為方池以種蓮規制宏逺可愛越三年吾年已七十上章求退上不許又明年目疾偶作而吾不能出連上三章懇切求退上乃許之恩禮優厚何能報稱於萬一也及抵家樓已成矣暇日試登覽之乃見四

卷一074-2

面山水環繞意思豁然吾目不覺為之開朗因取謝靈運山水含清輝之句題其扁曰含清是誠一勝概也爰賦長句以識其事云陽山何逶迤銅山何巉巖洑溪隨山知幾灣我樓正在溪山間樓上四面皆青山溪流抱樓隱若環當時山水皆舊識久戀君恩歸未得山風溪月夢悠悠十載相望勞我憶一朝許歸蒙

卷一075-1

詔旨未見溪山已先喜朅来樓上何所為仰觀山俯觀水水决决以向我山靡靡以相迎我一見之眼為明松巖竹徑互窈窕鶴洲鳬渚重迴縈朝披雲霧自拄笏夜弄星河時濯纓黄扉紫閣縱然貴故園山水能無情吾聞李白賦天姥又聞朱子誇武夷南中山水如此稀嗟我欲徃力不隨何如此山此水含清輝樓中伴我娯我日暮長忘歸
壽親堂為莫宗範題
靈椿八千長不老東風萱草花開早熒熒南極夜

卷一075-2

流輝自喜雙親俱壽考春雲裁就五色衣時時戯舞供甘肥願將長繩繫白日笑看滄海紅塵飛
送李應禎下第南歸得慎字
赤驥昻昻凌八駿彩鳯翩翩下千仭日華五色炫文塲銳氣三軍臨筆陣且逐行歌杜少陵寧辭伴食盧懷慎明年三月桃花紅繞殿春雷一聲震
送和二尹還任宜興
吾邦少尹真瓌竒連艘千里来京師浃旬了却公家事南薫五兩催行期一杯餞别長安道吏民懸望歸來早哦松正爾及清秋觸處炎歊凈如掃

卷一076-1

送徐上舎南歸
緑槐官道蟬聲咽故人相逢又相别橋門風雨未經旬便道歸裝向明發舊書可讀劍可看五色雲錦胸中蟠人生際會良有在會排閶闔呈琅玕
送楊司諫之南京
同雲漫澷未成雪故人握手都門别馬蹄蹴裂沙河氷鴈聲呌落淮隂月關西自古清白聲甲科早掇超羣英手持風裁下南國諫草日日来承明
送蔣日章考最入廣信
吾鄉作郡如君少别駕三年馳譽早却來報政上

卷一076-2

銓曹善最端能出塵表平生道同心亦同近年京國長相逢匆匆行李又言别一曲驪駒意萬重更道從容經故里七月天風凉似水雙旌遥指玉山高民吏懸懸應久矣
輓詩
輓劉文羽醫官
夙承三世業醫國更醫人一匕曾投我千金未報君凄凉蒿里夕零落杏林春旅櫬南歸日長揮淚若沄
輓李翰林

卷一077-1

文章惟典雅行軰總相推聖主虚心日詞臣際會時詩中麟趾見池上鳯毛遺大器方垂用良材竟不支縉紳爭惋惜閭巷亦傷悲淵大才非短商哀理固宜靈車遵故道塋樹長新枝不盡臨風意含悲賦些詞
輓同年方進士
秋闈飛步冠羣英擢秀南宮羨老成貫月乗槎經蜀道看花連轡向都城泥金欲報先成訃薤露重歌最慘情難弟啣哀扶旅櫬西風白鴈送丹旌
輓同年趙克周乃祖

卷一077-2

丰度翛然作隱淪玉峯南畔樂天真吟詩厭見催租吏賣藥頻逢種杏人天下鶴書丹闕曉人間蝶夢漆園春諸孫今已登華要忍見當年手澤新
輓竹深章處士
一夕悲風動會稽蘭亭遺跡轉凄迷定從天上騎黄鶴浪說人間夢白雞棋局無聲脩竹塢屐痕有印落花泥當時積德知多少月旦何慙重品題
輓萬尚書祺
風露蕭蕭易水旁官居行部忽云亡夢魂長繞黄金闕歸興空懐緑野堂八座功名雲路逈

卷一078-1

兩朝恩眷海波長歸来伉儷應同穴雙璧泉臺耿夜光時長孫煥從其父来省予愛其資美而恐怠于學也因其還賦此訓之愛爾年方少為人好向前長教從質朴慎勿效輕儇待賈開書匱勤耕守硯田早將科第繼吾老已華顛
謙齋文錄一卷終

卷二001-2

徐文靖公文録
二卷
序文
宣府志序
侍郎蕭公壽詩序
送呉艾夫之蕭山序
送憲副費君之任序
送□以文之守建寜序
送戸部郎中馬君之宣府
播州宣慰使楊君輓詩序

卷二002-1

呉尚書忠節録序
慶行簡尹公壽序
馬湖安民族譜後序
趙氏家譜序
會試録序(成化十一年)
會試録序(成化十七年)
會試錄序(弘治三年)
慶李母王孺人八十壽詩序
都憲王公輓詩序
重脩毘陵志後序

卷二002-2



敕譔進士題名記成化丁未科
延平府重脩廟學記
貞定重脩廟學記
脩范文正公祠墓記
重脩宜興縣先賢祠記
書岳鄂王廟記後
漳州府知府姜侯惠政記
世安堂記

卷二003-1


敕譔安平鎮治水碑記
黄陵岡水神祠記
重修龍神廟記
重脩壽亭侯關公祠記
宜興東關廣濟橋記
新建祠堂記
重修碧霞靈應宮記
奎章録記
諭祭制文碑記

卷二003-2

重脩福源寺記
何氏家廟記

覆李都憲
簡葉年兄都憲
再簡葉都憲
簡王都憲
簡閔都憲
復李應禎兄二柬

卷二004-2

徐文靖公謙齋文錄卷第二
序文 曾孫男□重□
宣府志序
宣府未有志成化初葉文莊公為僉都御史巡撫
其地嘗撰次成編未行而去弘治丙辰巡撫副都
御史馬君中錫聞而購之宣府前衛指揮李稽自
言家有是稿為鎮守太監孫公振所得將鋟梓會
移鎮大同則以授君君見其事類繁□為妄者所
增損乃於邊務之暇手釐正之以復舊規而加新
聞書既成凡若干卷伻來京師請予序按宣府乃

卷二005-1

古冀州所分幽并之地在戰國為燕趙秦為上谷
郡漢唐以來皆領屬縣石晉時沒干契丹轉而為
金終宋之世不入中國元累攺為順寜府我
國朝混一疆宇徙其民於内郡洪武間攺搆宣府
宣德中設萬全都司統諸衛所而内屬於後軍都
督府宿以強兵統以主將監以内外重臣遂屹然
為朔方一巨鎮歴
累朝
列聖百有餘年聲教所被人物日蕃文軌日盛自
有山川以來所未見也夫方之有志世所不能無

卷二005-2

而志亦久廢今郡縣之官或能各志其地邊□武
士鮮克舉之所以提挈綱維脩明章度惟憲臣是
賴而居其任者亦不過兵事之為急非學優而識
逺者孰能留意於斯哉此文莊之□□馬君之能
事越數十年而後見也觀是志者考沿革則知建
置之難覽形勝則思保守之重稽古跡則有所酌
而為宜徵文獻則有所取而為監凡為學為仕以
自附於所謂人物所謂名宦由今之世以遡于古
之人志之用宜不為無補也豈徒屑屑乎地理名
物之細以為虚文也哉馬君予禮部所舉士其為

卷二006-1

政卓然有聲志盖其一事耳姑序其簡首而歸之
侍郎蕭公壽詩序
南京工部侍郎蕭公元衷致仕家居明年與其配
李夫人俱六十生辰在春陽之月相距十餘日冡
子刑部主事璵求諸公作詩寓歸至期將大會賓
客歌以為壽以予相知也屬為之序公在
朝三十年士大夫服公之善頌公之德者為多獨予乎哉公自舉進士即入佐天官□品量天下士天下士識與不識皆知公之為賢及進通政遷侍郎位益高而心益下未嘗有驕盈之色有不□□

卷二006-2

□□詞陷公
朝廷置不問然公遂因是致其□□□□皆□之而公畧無顧戀之態公之心豈以進□為榮辱哉其心盖有足樂者公家泰和城之西有田園可以供衣食有山水可事吟眺且二親俱高年無恙每旦坐堂上白髮垂肩黃金橫帶公與夫人進候起居退而受諸子諸婦之養諸子若璵若珂若玠又各有子矣一門四世優游於太平德澤之中公之樂豈尋常可及哉人固才矣未必能見用於時□矣未必能迨其親况致位列卿二親壽而康乎

卷二007-1

有伉儷不能以相得有子嗣不能以皆賢者皆是
也况得内助偕老相繼登科而競爽者乎之數者
公無不備信公之為盛福矣夫福出於天惟有善
得以迓承之然則公之獲是豈偶然哉予故著其
進退之節致福之由以見人之頌之者未止此也
若夫文章政事之羙他日自有為公傳者兹不著
送呉艾夫之蕭山序
吾義興多故家城中呉氏其一也宋時有為太卿
者衣冠相望入
國朝來獨以隂陽術代為其學官艾夫自幼喪其

卷二007-2

父家益貧然落落不肯隨人後教小學生數十人
取其束脩乘壺之微以為養猶以為日惟人田是
芸乃取所謂舉子業者攻之晝夜鑽研不少休息
有疑義輒就鄉先進咨叩之雖以予之寡陋無以
相益亦時有問焉諸公見其抑下而勤懇皆樂為
之盡言自是學日以富譽日以起與諸生試藝於
有司遂超然中其列及上春官或勸其就校職輒
不應已而卒成進士噫艾夫不亦有志之士乎哉
他人舉進士望為侍從為臺憲次猶願為郎署鮮
有樂為州縣者艾夫今得蕭山知縣予亦意其不

卷二008-1

樂也拜
命後即求浙之人問風土之所宜政令之所施且
曰窮經將以致用也吾縱不能如古人亦豈盡下
於今人哉翩翩然遂欲行以水澤腹堅不果今而
春陽布和舟師告泮來告别予語之曰艾夫官不
以内外為重輕斯誠賢矣然以為縣果易乎哉艾
夫曰先生不聞有龜山楊夫子乎夫子嘗為是邑
矣偭規矩不足為方圓夫子吾師也吾何懼予為
之悚然益信艾夫為有志之士嗟夫士不以古人
自期待久矣乃今於艾夫見之盖龜山寓吾郡十

卷二008-2

八年風聲氣烈故在也艾夫平日持尚友之志每
思起古人而從之今乃適承夫子之後宜其心有
定向便求至古之人不難也古人豈但足用為縣
而已哉艾夫行矣予無以稽子矣勉之哉勉之哉
送湖廣憲副費君之任序
湖廣天下之巨藩也其四境交於河南陜西四川
貴州廣西廣東江西及抵南畿之界惟其交於諸
藩故軍民夷撩淆雜逋逃竄竊者多羙潢池之兵
時或有焉近歲告饑則荆湘之間尤甚
聖天子宵旰軫念大臣仰承

卷二009-1

徳意凡任藩臬大僚必妙選文武公廉者任之乃
成化十年冬臬司以副使缺員
聞銓司者歴舉廷臣詢諸輿議以監察御史安州
費君臻徃焉君字時和以甲申進士釋褐拜御史
沈毅公廉多所匡濟嘗平都門之獄市肅漕渠之
奸横風采峻聳所在著稱乃按南畿乃巡邊徼有
文綏武威之逺猷不徒為激揚刺舉一時之政也
如是者九載績用大彰憲副之命下人咸以為賀

陛辭故舊將出祖道大鴻臚卿楊君振芳徴言贈

卷二009-2

之盖時和之司憲素閒而優為者予何能贈然嘗
聞湖廣之地既廣幨帷行部動輒千里况巨鎮峻
山蠻烟濕霧仕於彼者徃徃憚於跋履惟安坐公
府一以符檄追呼期會則竆涯深谷含寃茹毒不
得自致其情於上者多矣嘯聚弄兵蛇蟠豕突驅
脅良善蹂踐稼穡亦其不得已而然歟噫君子一
視同仁之心少狃於安逸倦於行邁卒啓釀禍之
一端良可畏也孔子告子路為政以無倦則倦之
一念古之大賢猶恐及之夫人未可忽視之也時
和行予敢以是致愛助意氷雪載途尚慎所徃是

卷二010-1

為贈
送曽以文之守建寜序
戸部郎中鹽山曽君以文擢知建寜府事士大夫
皆喜之或曰以文舉進士為主事為郎中今二十
餘年不為不久矣他同升者内佐六卿外列方岳
不為不多矣而以文纔得一郡寄以文之心將不
樂諸公乃為之喜耶或曰不然仕貴得行其志焉
耳初不較其秩之崇卑也今六官之事大率總於
卿為之貳者雖有才羙不能以自見列方岳者分
郡縣而理之時一按臨朝至而夕去雖有愛民之

卷二010-2

心勢不能以周徧而浹洽也豈若為郡者之專乎
政事緩急先後惟我之為閭□休戚利害惟民之
從吾之才羙以之而著吾之愛民亦於是而周徧
浹洽也故曰仕貴得行其志他不足較也予聞之
曰斯言誠是也然豈以太守之秩果卑乎
朝廷於六卿牧伯之外郡守獨注意焉盖由以安
民為急也今之為六卿為方岳者多自郡守有政
績者升安知以文異時不階此而進乎獨不知以
文之去而為郡何如也建寜閩劇郡上而藩臬所
責成下而列邑所視效以文得無懼乎以文侍從

卷二011-1

之久諳練之深宜知
朝廷所以急民之意設施措置素有所具予固不
得而瀆告之也詩曰愷□君子民之父母又曰夙
夜匪懈以事一人敢誦以為以文勉於是諸同寅
以予言可以足或者之意請書以贈予以以文同
升之無似者然不敢辭
送戸部郎中馬君徳源之宣府序
曩予識馬君徳源於吏部劉先生之座嘉其器局
宏偉而措心恭慎與座客論之知其必將逺用也
時徳源為戸部主事偶與戸部尚書關西楊公侍

卷二011-2

郎莆田翁公論及所見畧異同焉今年□□
命下徳源為郎中奉
敕總理宣府饋餉屯種之事咸以為當其才盖宣
府實
國家之北門百萬貔貅於此焉宿郡縣之輓輸屯
種之收穫儲峙出納動以萬計脫以尋常之才處
之豈不僨事哉是宜
朝廷之所委任吏部之所銓擢必於輿論之所歸
人望之所在也盖邊閫以軍旅為重軍旅以芻粟
為本是古漢之衛青霍去病所以待匈奴單于者

卷二012-1

汲汲以屯田便宜為策諸葛亮王佐才也未嘗舍
耕而戰而
皇明之待西北二邊又非漢比所以輓輸屯種儲峙
出納皆講之至精至宻為
聖天子神孫世守之良規也茍非其人何所容足宜
徳源之必於是乎任也徳源由是而徃以總憲度
以理軍務盖可計日而待矣君子之道恒失之自
盈而矜恒得之自欿而勉徳源夙夜其勉哉惟上
無負於
國家而名爵有所不足計也徳源行同寅與凡所

卷二012-2

厚者餞於都亭予同年李君載道屬予言以序之
於是乎言且請質於劉先生以為何如徳源名孝
祖昌平世家由庚辰進士而出云
播州宣慰使楊君輓詩序
成化癸卯春正月五日播州宣慰使楊君卒於家
其子愛序具事狀走書幣乞銘其墓於寅長宗伯
周先生先生既摭君世系勳勞與平生忠義大節
俾刻諸石而京師縉紳大夫知君之名想慕其風
裁者咸嗟悼而哀之以詩詩既成付先生復彚萃
于册屬予序簡首於乎哀死人同情也而哀有發

卷二013-1

於愛者有發於義者其為情亦各有在也夫同里
閈共寮寀有交承之分親舊之誼旦暮相歡而忽
焉□隔則情不能以不哀是哀之者發於愛也乃
若素昧平生而其英聲偉烈聞之使人感暮興起
思一覩顔色而不可作則情亦不能以不哀是哀
之發於義也今諸縉紳大夫之於楊君勢逺而無
交分疏而無親非有所愛於其間也而莫不欷歔
嘆息寄哀音於聲詩此豈非義而哀之也耶余嘗
考君之為人天性孝友器度宏愽負通敏之才存
謹畏之心自弱冠承世官即毅然以安民討賊為

卷二013-2

己任控制諸畨邊境以寜道路以通而不貽
朝廷西顧之憂者君之力也
列聖嘉其勞績累
賜璽書奬之至於文綺白金不可殫紀嘗一入
覲適
郊禋慶成特
詔君與宴
陛辭之日賜一品服皆異數也而君益感激忠愛
之心始終弗渝年四十即引疾致仕以子代任然
毎征伐輒奉

卷二014-1

詔視事事既平即招延四方文士相與徜徉林壑
酌酒賦詩臨池灑翰若不知有富貴者君之為人
大率如此有足起人歆暮而愛敬者義而哀之亦
不宜乎然愛情之私也義情之公也私者止於一
時一人公則通於天下後世是册之作君之哀榮
於是乎備矣君之勳名於是著□□之子孫胤祚
歴千百年而無竆者於是乎有□□□直哀之云
乎君名輝字廷彰别號退齋□□□歴具詳於君
所編忠孝堂集并誌墓之文兹□□而畧云
呉尚書忠節録序

卷二014-2

高皇帝始遣文忠徃諭既被害乃再遣公因有為朕
作陸賈之語夫當尉陀自王南越賈為漢使說之
臣服其事固善賈之槖中裝則不少矣未免為持
節之累觀公之能死身且不顧使當時雲南遂下
餽之金寜受之乎使陀不服則賈萬無死之理何
也其所為身與家者重也是以公死後其子黻蒙
朝廷賞延之典僅得一太學生至今諸孫僑居湖
湘貧之無依視賈之五□子雖若不及然前人之
清風光被多矣此所謂□乎古人者也公既廟食
雲南鄉人復祀於先賢祠獨其諸孫可憫尚當治

卷二015-1

其田廬返其故居云
慶行簡尹公壽序
成化十一年乙未三月又六日翰林侍講學士泰
和尹正言先生自禁林退食語諸同僚曰吾從父
行簡公壽七十有三矣今日適當初度逺在大江
之西某不能從諸子後進一觴想家君學士遙菴
公必與壽筵諸弟文言甫言輩羅列堂下趨蹌左
右寜不垂念於某乎僚友應聲曰此骨肉之情天
倫之樂上下交慶理勢之自然也奚待言哉正言
凝然遐思者久之乃徧揖僚友而進曰吾身不可

卷二015-2

徃吾心獨徃吾心不可見吾言可徵敢譔祝詞附
一便使致誠左右尚敢假重於諸執事各惠以篇
章則球琳琅玕交陳互列黄鍾大吕更倡迭奏二
三老人得以憑几而聴之所以動蕩耳目流通精
神則未必不為期頥之一助也僚友咸應諾翼日
乃各出新詞雄作裝潢巨軸而聮書之俾予序於
首予念與正言同年同事而尤厚者敢辭乎乃言
曰小雅南山有臺之篇曰遐不眉壽徳音是茂言
君子之必得其壽以其徳之盛也又曰遐不黄□
保艾爾後言君子之盛徳豈惟必得其壽亦足以

卷二016-1

保養其子孫也今行簡公壽考而訓迪子孫俾處
則克裕其家出則見用於時庶幾徳有諸己可知
矣諸作頌之祝之夫豈不宜然嘗考南山有臺作
於周武王之世武王勝殷遏劉天下之治未久也
詩人祝君子之壽而燕及其後願之也願之者必
然之辭也我
國家之定禍亂興太平於今百餘年矣天下之人
沐浴
仁聖之膏澤享其壽考長育子孫熙然自得者誠
多故予不特為尹氏賀也由是推之

卷二016-2

聖明之鉅羙在焉出作入息不知帝力何有行簡
公其擊壤之老人乎壽固未可涯也諸作乃賀之
始耳尚備百篇焉
馬湖安氏族譜後序
古之有功徳者天子錫之土田俾立其國于以傳
之子孫社稷有祀人民有主世守之而不絶其次
為卿大夫亦各有采地子孫之賢者得世其官否
亦得世其禄焉夫既有其國與地則皆求立未免
如齊之五公子者於是明宗法嚴世系具在譜諜
可以見考不啻如視諸掌然此非特王朝之上五

卷二017-1

服之内諸侯卿大夫為然也虞書曰外薄四海咸
建五長所謂五長非世承之何以役屬其下且其
地荒逺非世紀之則其争端殆未可息者馬湖古
僰侯國之境漢武帝通西南夷始號其地曰牂牁
歴代内屬至於
國朝得列為府而世守其土曰安氏按其譜自漢
武帝時有諱阿都者繼陳立為牂牁太守自是以
後土人非安氏不治盖凡二十八傳當洪武五年
有諱濟者入覲
太祖高皇帝嘉之

卷二017-2

賜之誥命特封朝列大夫遣還守土百餘年來又
四傳曰鰲益善撫綏邊民向化顧嘗手緘族譜一
編不逺數千里遣使來京既請宗伯周先生序之
前復託其鄉進士李文安求予序其後予閱之竊
歎譜諜之作有闗於國家也甚大然後世徃徃不
以為急而不之務雖中州猶然况於邊徼乎而今
獨見之雖其編纂疎畧不能合乎歐蘇之舊法若
其嗣續綿延猶能考乎楚越之世家此予所以與
之也惟昔竇融當漢中興據有河西之地及與梁
統等五太守入朝光武禮遇優異位至三公至其

卷二018-1

諸子若孫富貴已極卒以驕奢失之若安氏自漢
至今雖爵位不及融而長有境土□之逺甚豈非
其子孫能以驕奢為戒也乎序而藏之非特著其
世系所以為百世勸者於是乎在
趙氏家譜序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史不作則國之離合治亂
人才之邪正進退政治之因革損益皆無以昭徃
昔而示方來譜不作則世系之所由始昭穆之所
由分皆懜不可考譜之作其猶有宗法之遺意乎
古者宗法行世系之相沿千載不紊自漢以來宗

卷二018-2

法始壊然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則猶有可考也五
季以降官籍復廢其流之弊不可勝言有志於復
古者可不加之意哉司禮監太監趙公忠嘗自譜
其先世合為一册求予序其首惟趙之先世家雲
州元季高祖斌興避兵來涿因家郡之北馬村坊
曰積慶鄉曰禮尚斌興二子長曰原是為曾大父
原有二子長曰顯是為大父顯子四其季曰鑑寔
□公公自幼被選入
内廷受知
先皇帝及

卷二019-1

今上累被任使有飛魚金織衣之賜頃勘事南畿尤
為士大夫所稱故予於趙氏之譜不能無言焉昔
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是為趙氏其後與韓魏並
封傳六侯四王遺宗散處居天水涿郡者尤盛今
斷自五世示信也支分小大宗法之遺意也先塋
有圖世系有録昭所出也潛徳特著婦節具書尚
賢也詩文叢載侈盛也於乎予觀近世巨家譜系
散逸十室而九雖號稱士大夫亦徃徃有籍談之
忘不然者又或有崇韜之附而趙公所作乃如是
予嘉其能不忘本而有志者也因而序

卷二019-2

會試録序
天地之氣化日新而文章實與之俱故閱歴百世
作者言人人殊豈人人能自殊其言哉氣化為之
也氣化盛則文章亦隨而盛故覘世運觀人材者
恒於文章乎徵之較文取士源亦逺矣成化十一
年春禮部當會試天下士尚書臣鄒榦侍郎臣劉
吉臣俞欽以考試官請
上命少詹事(臣)徐某侍講學士(臣)邱某徃主校文之
任同考官則編修(臣)李傑董鉞費誾尹龍喬維翰
檢討(臣)傅瀚張泰右給事中(臣)章鎰員外郎(臣)劉

卷二020-1

元署員外郎(臣)趙珤主事(臣)謝恭監試則御史(臣)
方昇李芳而内外百執事皆推擇惟允時天下士
領鄉薦書而至者幾四千人圍棘而三試之(臣)等
夙夜祗慎舉其文燭照而鏡□之銖稱而寸度之
既明且審廼遵
聖斷取三百人遂次第其氏名與其文之尤者勒成
一巨編曰會試錄以獻諸
宸御而播之天下竊惟
國朝之興適當氣化極盛之運惟盛故久原其所
以盛而久者承積衰之後故也自顧夷狄亂華類

卷二020-2

皆偏安惟元越天地之界限以夷并華殆將百□
其氣化之衰且久□□□以來□□□也寒甚則
燠亦甚雨恒則暘必恒□
國朝之興也氣化之盛極而悠久則將必有開闢
以來所未有者文章得不隨之而盛□自
國初以迨於今閲百餘載炳煥於簡册鏗鍧乎事
為者日昌以大追三代而上之故□所取雖風簷
寸晷應試之作亦皆明於理而贍於才如此可以
遙度其志行之良前占其勳業之盛矣預兹選者
尚益持其志彌慎其行懋進於勳業企前烈而勇

卷二021-1

邁引後賢以丕承殆見
聖徳益崇民俗滋乂
國祚與氣化緜億萬載而無窮矣謹用是為諸士

會試録序
天下之材無乎不有顧世之求者何如耳□代之
士多道徳春秋戰國之士多功利兩漢以後之士
多□學其人殊其材異非天之生之固然也盖上
以是求之則下以是應之有不能是者皆變遷以
從之耳我

卷二021-2

國家自
太祖高皇帝設科目以求道徳文章之士
列聖相承百年於兹士以道徳文學□之而致
君堯舜措民唐虞垂名竹帛以為一代之名(臣)者胡
可縷數哉成化十七年春復當科試之期禮部(臣)
洪謨(臣)一夔以考試官請
上命學士(臣)某(臣)獻徃蒞其事同考則侍講(臣)音(臣)
傑脩撰(臣)瀚(臣)寛(臣)廷彦編脩(臣)良(臣)戩右給事
(臣)晟給事中(臣)中錫員外郎(臣)鼐署員外郎(臣)濬
淵主事(臣)裕監試則御史(臣)介(臣)符皆遴選以充

卷二022-1

于時天下士來就試者幾四千人(臣)等暨内外百
執事咸矢心竭誠防範加宻三試畢遵
制額取其文之中式者三百人爰列其名氏及表
其文之尤粹者彚而成録(臣)濫竽主考當有序以
進盖(臣)少居山見山之木若雲然養以雨露之深
培以歲月之久比比皆材者而亦未始無不材者
雜其間欲作室者必命匠氏於是乎掄之匠氏徧
觀而諦視其材者取之其不材與夫材而未中度
者則皆棄之矣間有堅其外而折其中惡其質□
羙其膚者則非匠氏一時目力之所能辨也□□

卷二022-2

斵削之乃始見而亦不免棄於匠氏其能倖而□
棟梁榱桷者不亦罕哉今士荷
國家作養之恩非一日皆以道徳文學應
上而起既取之於今矣其用之於後也可待由是入
官必使徳與文副實與華稱凡異日之所行皆不
負於今日之所取則士而大夫而卿而公如前所
謂致堯舜措唐虞以為一代之名臣斯偉矣不然
今歲幸取後安可保不為人所棄哉某等掄材者
也斵材者欲用之為棟梁榱桷之具其亦相與謹

卷二023-1

會試録序(弘治三年)
皇上嗣登
寳位於兹三年乃春正月當天下諸司述職于
朝既悉簡别其人二月即有事於選舉皆所以遵
舊制也於是士之會試京師者幾四千人禮部尚
書(臣)耿裕侍郎(臣)倪岳(臣)周經具疏以考試官請
上命大學士(臣)徐某少詹事(臣)汪諧徃蒞其事而同
考則侍讀(臣)曾彦(臣)楊守阯侍講(臣)王鏊(臣)張澯
脩撰(臣)費宏(臣)劉機(臣)楊廷和編修(臣)劉忠鄧
焲都給事中(臣)張九功左給事中(臣)王敞員外郎

卷二023-2

(臣)蔣欽主事(臣)黄金(臣)黄宥監試則御史臣文貴
(臣)唐相暨諸執事咸入院就列内外嚴宻罔敢怠
遑試畢而詳校之恭從
聖裁取士三百人乃刻其名氏與文之優者為會試
錄録成(臣)某宜序其首夫天下之大必統治于一
人然一人不能獨治也則求人才以共之而人才
之生世未嘗乏特患上之人不能養而用之耳仰
惟我
太祖高皇帝當受
命之初

卷二024-1

聖政日新不遑暇食即
詔天下建學養士三歲輒一開科取而用之以為
定制故嘗
諭近臣曰國家於人材必養於未用之先取於既
成之後譬之稼必豫耕而有獲若刈不待熟則無
用矣大哉
王言非
聖神天縱深知治道何以及此
列聖相承恪守
祖訓百二十餘年以來養之者益厚取之者益精

卷二024-2

用之者益至可謂屢獲矣至於今日
聖心惓惓尤加慎重而(臣)等欽承
詔音大懼弗稱亦惟盡心思竭精力以求無負于
徳意耳則登名是録者獨不知此而有負乎行將
用之其臧與否必加簡别而黜陟之典具在亦今
日之親見者也其尚慎之他日指而稱曰此
龍飛第一科名進士也則於主司亦有光焉是為

慶李母王孺人八十壽詩序
中書舍人李應禎告於予曰世母王孺人今年壽

卷二025-1

行踽踽無兄弟以為助者今廷羙幸哉有母壽且
康矣有官使之榮無移徙之勞又禄足以為奉矣
兄弟森立非寡助矣噫嘻即無兄弟將諉之誰乎
無貲無禄不有承歡於菽水者乎不幸而病不有
刲肉嘗糞抱持幾十年無倦者乎古人所樂廷羙
兼之古人所苦廷羙無有焉其不為大幸矣乎廷
羙當念而母之恩難報而母之年易衰及時盡力
毋使他日有不及之恨而已雖然父母之所愛者
亦愛之父母之所敬者亦敬之順適其心毋違其
意心神安樂則精力愈固又豈特百年而已哉予

卷二025-2

良田厚資以為業世父在京師又無壯男子以殖
生應酬之餘惟挾册吟諷而已家事一賴孺人孺
人絲畜粒聚賔祭畢給世父没三子皆卓立長廷
羙拜官御醫光顯矣仲若季從事廢舉家益饒裕
皆孺人之廕也孺人雖老猶親縫績之勞雙瞳烱
然其福禄盖未艾也羣公祝頌之作未為過情先
生能無言乎予受簡作而言曰賢哉孺人之為徳
乎盛哉孺人之為福乎諸公之為頌亦既善矣予
於廷羙兄弟猶有告焉古人有欲養而親不待者
有貧無以為養者有有禄仕而不遑將母者有獨

卷二026-1

純總若干首純輯為一册奉以求序於予嗟乎公
予之同年友也而今已矣其忍序之惟公昔以才
御史擢陜西按察司副使適胡虜入冦西陲戒嚴
公督糧餉不絶師出既有功特加之禄以賞其勞
然公自是涉歴邊徼知備邉大要矣後再擢按察
使凡三年會甘肅乏大臣巡撫乃有僉都之
命公往蒞其任務持大體馭官吏以法懐士卒以
恩既乃閱尺籍得役占數千人補五日為屯守計
先時蕃漢和易守者受酋長私遺縱之若行刼然
公召諭甚厲更擇吏主市俾無侵擾虜聽約束不

卷二026-2

因應禎而内交廷羙兄弟者久故繼頌以規應禎
謝曰吾兄弟敢忘斯言請書以為序
都憲王公輓詩序
成化十四年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進賢王公自治
所感疾上章乞解政時
朝廷方以邊事倚公不允越數月疾甚章再上允
之既歸於家明年竟不起享年五十有八於是其
子純詣
闕以父喪告
上念之遣守臣諭祭而士大夫惜公者且為輓詩授

卷二027-1

志未易作也盖必熟乎地理之宜通乎人物之故
察乎鳥獸之文窮乎生植之理辯乎草木之名詳
乎賦貢之數達乎古今之變究乎盛衰之運覈乎
去取之法别乎輕重之倫明乎先後之序諳乎詳
畧之等體乎經權之道鑒乎詩賦之差長乎品藻
之識而後可以言作志數者闕一焉則有非國語
瑕漢書者矣噫齊諧異域山海夷堅恠誕之志吾
不復論雖周之軄方視禹貢已逺不及矣而况後
世猥瑣之書哉盖大禹隨山濬川踰河蹈海於天
下九州無不知故其書皆一一如目覩後之小儒

卷二027-2

敢違而公益持重師不妄出徼上晏然無事惟甘
肅為漢張掖酒泉郡所謂匈奴右臂也其地與虜
特限玉門一關以故入冦不時惟吾所以備之者
何如耳其大要可禦而不可追可守而不可攻以
安静勝之而已公之在邊已得其要故數歲以來
朝廷無西顧之憂夷狄有内附之願與夫僥倖於
一時之竒者相去逺甚獨公不幸奄棄斯世不終
惠于一方是可惜也士大夫之作意多出此而予
復序之豈惟寓吾哀亦惟識吾感焉爾
重脩毘陵志後序

卷二028-1

筆獨不能少述一言以為故鄉山水増輝耶徃歲
有謝子蘭先生為之志然惜其書寡傳况我
朝百年文物之盛視古逺甚顧可使為缺典也哉
因欲為之重加修輯而以講讀
青宫不果今
天子即位意此時可畢志又以脩
英廟實録不果既而廷貴轉南京翰林予清武臣黄
竟不果無何廷貴丁母憂讀禮之餘郡太守卓侯
貳守謝侯終以是請廷貴乃得大肆力於是書視
昔盖無復遺憾矣今年予省親歸二侯出以求序

卷二028-2

佔畢一室乃欲以一己之聰明盖天下之地理難
矣周禮獨存乎魯韓宣子至而後知杞宋不足徴
聖人猶不敢揣摩而臆度之也嗚呼制作之難如
此夫予備員史官曩者
英宗皇帝嘗命脩大明一統志自以少不能如司馬
子長足跡天下識諳風土為之補禆獨以毘陵郡
乃余父母之邦生斯長斯於其土地風俗鳥獸蟲
魚人物草木盖皆耳聞而目覩者其去取先後輕
重詳畧雖未敢自謂已能而亦竊有志焉嘗與同
郡王廷貴先生嘆曰毘陵名郡也吾二人忝執史

卷二029-1

洪惟我
朝自
太祖高皇帝即位之歲為洪武戊申至
憲宗純皇帝成化丁未適百二十年
列聖相承深仁厚澤覃被四方雖僻逺之地文風洋
溢與畿甸不殊是以士之游學校取科第以為
國家之用者炳炳然前後相望盖治化之隆毎於
人材之盛驗之其道固然也惟丁未之春士之會
試京師者既取之如制乃三月十五日
廷試越二日傳臚

卷二029-2

嗟乎此予與廷貴所共欲為之書何幸廷貴獨得
為之而予竟不得賛一字其内是書若有數以恡
於予者雖然廷貴予同志也今觀其書若出予志
則是書雖廷貴獨脩而與予修固同也今又得序
其後則是書又若有數以待於予也故為之序以
嘉吾廷貴删述之精二侯用心之勤焉侯於吾郡
之志且用心如此於吾郡之民何如哉


敕譔丁未科進士題名記

卷二030-1

多必以人才為先務然人才之用非預養而素蓄
之一旦不可卒得也自設科以來所得人才已不
暇論惟是科之士皆
純皇帝養而蓄之以遺
皇上之用所謂敷求哲人俾輔於爾後嗣者也
皇上能因其才之大小而任使之皆當特以六年之
間其人布列中外各盡所長以奏厥功又書所謂
其在商邑用協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見徳者
也(臣)故謹記之則
聖明敷徳之源

卷二030-2

賜費宏等三百五十一人登進士第已而禮部循
故事奏請立石題名於國子監而儒臣當為文記
之會以事因循不果
今皇上嗣統以至聖之資為守文之
主凡舊章成憲罔不率由小大之臣奉行於下罔不
祇若顧兹題名有記甚盛典也而至今尚缺非
朝廷崇重科第之意(臣某)雖淺陋方承乏
内閣屬當執筆之任尚可怠緩乎嘗聞之書曰成
湯克用三宅三俊説者以三宅謂居位者三俊謂
有其才以補三宅者何也人君之治天下其道雖

卷二032-1

楹比歲亦就傾圯而莫有顧之者且學門與僧廬
相偪儒墨混跡不便於是蘇侯以名進士由兵部
屬為守於是覩而慨焉曰修學吾職也敢以勞費
惜耶乃命役夫輦石伐木擇日興工初徙三門於
西人以稱宜次即明倫堂故址作重屋以藏
賜書于上名寳章閣既内撤文廟若堂若齋舍若
庖庫皆一新之歴歲餘煥然改觀於舊迥異凡游
於是者莫不泰然以樂奮然以勤而是秋遂薦於
鄉者數人復以為異噫豈其然乎盖昔宋明道伊
川兩夫子倡明斯道於孔孟絶學之後河洛之間

卷二032-2

皇上繼志之善皆可考見於斯而凡士之預名於斯
者其不益勸以助成萬年之治於無窮也哉
延平府重脩儒學記
弘治壬子夏延平府重脩儒學工完師生以知府
餘干蘇侯之功當紀也來求予文盖侯予所取士
知其居官多善政而好學有文非他俗吏比乃不
辭而為之書惟延平在閩為山水勝地學之初建
盖自
國初知府唐侯鐸嗣是守者相繼脩葺至成化間
則盛侯顒改建明倫堂於文廟之東及齋舍數十

卷二033-1

熟有不待告者吾聞蘇侯即寳章閣之下祠四先
生名曰道南師友之堂其意盖可見矣然則遊於
是者由四先生之學以求孔孟之道於千載之前
至於學優道明勉就選舉于以行義達道致君澤
民而成儒者之效又豈非聖賢之心哉因書此為
記并諗于蘇侯其亦以為然乎
真定重脩廟學記
真定舊有廟學自
國初草創規制卑狹暨府入為畿輔而學制弗稱
歲久益敝殆無以為瞻奉游習之地弘治某年平

卷二033-2

翕然師尊之若南士徃從之者惟龜山楊先□□
已故龜山之歸明道送之有吾道南矣之嘆龜山
之學傳之羅從彦先生從彥傳之李愿中先生一
時皆生於閩而李公又延平人而晦菴朱子所從
學者也四先生徃來講授其地實為道學淵藪雖
去數百年其流風餘韻尚被於他鄉况其所生之
鄉哉又况為其鄉之士哉故嘗觀李公以書初謁
羅先生大槩謂後世講學者徒在句讀文義之餘
治心者不若口體衣食之急所以求道者如此其
至是豈為利禄計者可同日語哉鄉之士聞之必

卷二034-1

建明倫堂為楹六退省堂亦如之東西四齋為楹
各四號舍為楹六十餘為觀樂亭者二為學官廨
宇者五為庖為廪為門為垣者各備而學之成視
昔盖倍蓰焉於是卑者崇隘者廣敝者新為師者
有所據以為教為生者有所依以為學為官長者
有所施以為政信畿甸間一盛舉也張侯乃以書
來京師請予記學之有廟尚矣盖學所以求道而
道非孔子之聖莫能明舍孔子之道則教非其教
學非其學風俗壊而天下之治隳矣故報享之祀
尊事之禮必先焉而凡訓誨肄習儲養作育之事

卷二034-2

凉張侯琡自戸部郎中來知府事有志新之積□
歲財力皆裕計其事可濟始請於前巡撫都御史
史公琳巡按御史張公鳩工聚材相地營制既有
端緒而都御史高公銓御史田公□繼至復中前
令弘治乙夘之春至丁巳之秋而成凢為大成殿
八楹崇若千丈深廣稱之東西二廡共七十楹外
為大成門六楹櫺星門四楹門之外鑿地為泮池
上為石梁三殿之後築土為臺上為尊經閣六楹
又為神厨神庫各若干楹而廟之制加於昔既又
按圖籍復學舍之侵地十之三合其舊而平之改

卷二035-1

登八十九月廿五日其初度之辰鄉友仕於朝者
辱詩歌以為慶敢以序文累先生予辭不可則請
誦孺人之徳之槩應禎乃宣言曰孺人出長洲故
家來歸吾世父思訥君為冢婦逮事吾曽祖母徐
夫人夫人家法嚴甚諸女婦少當其意獨吾祖母
姚與孺人孝事恭謹孺人最為所鍾愛後孺人從
世父來北京且三十餘年吾祖母動輒舉以飭諸
婦曰新娘子新娘子云吾曾祖母近百歲終天年
祖母没才逾七十今孺人視七十已過之企百歲
可待矣實吾宗之慶也又曰吾家世業兼儒醫無

卷二035-2

並行而不敢廢此雖中世之制而其來亦久矣夫
欲使道明於上化行於下者豈徒法制品式之具
哉必有躬行實踐之功而後可以言學必有嚮徃
企到之誠而後可以言祀此為士者之所當然而
良有司所宜倡率而興起之者也况甸服之近
王化所先被天下之所視以為輕重緩急者乎張
侯之政固善矣其為志亦勤矣凡經兹地覩兹制
者皆將徵其賢而况於親炙之者乎若脩廢補敝
使常存而不壊則又後來者之責也佐是役者同
知張景琦通判王汝安彭璋推官李資董治則獲

卷二036-1

鹿知縣吕澤元氏知縣常清新樂知縣劉麟臨城
□□郭賔饒陽知縣徐淮趙琮安平知縣張經真
□□□□□凡若干人
河南府修范文正公祠墓記
宋魏國范文正公葬于河南府洛陽縣錦樊里萬
安山下其子許國忠宣公及侍郎以下祔焉距其
西十五里□寜間創褒賢顯忠寺以奉香火而未
有脩祀事者有之則元守臣郭文鼐始
國朝踵而行之不廢歴年既久公之子孫在呉中
者若國儁廷方從規輩間來展視輒去而忠宣公

卷二036-2

嘗置祭田八百畆多侵於人祠墓日壊過者傷之
弘治二年知府姜昻既加修治尋被水厄而昻亦
移守去矣越明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常熟徐公
恪奉
敕巡撫其地瞻拜祠墓慨然太息以為己責於是
藩臬諸君及知府劉瓛承奉公命委知縣楊滋主
簿徐尹具材召工歴數月祠宇一新遂封築其墓
仍禁樵牧祭田之侵於人者悉復于寺僧覺隆等
范氏之親趙俊者復其徭役俾同守視功既告訖
瓛以徐公是役不可無記乃以使請夫三代以上

卷二037-1

其時盛矣孔子尤有才難之嘆况後世乎自漢而
唐而宋人物之生不為不多然君子獨許諸葛孔
明而以文正公配稱則公為名世之臣豈獨五百
年而已是以風節著於當時言論傳於天下而凡
有志於道徳功業者仰而師之以為準的若都憲
公平生履清持正憂世愛民固有意於公者宜其
惓惓於是也故嘗以
聖明用賢圖治嘉奬直言感激論事奮不顧身如文
正公者宜暴白之以助清化今公父子丘隴依然
而香火之奉顧託之寺僧甚非

卷二037-2

國家崇重忠賢風勵人臣之意且呉中為公故鄉
而慶陽特經畧之所俱有專祠况體魄之地乎是
宜秩於祀典俾有司毎歲春秋祗奉之為是君子
盖有取於其說因并書之以俟他日舉行焉
重建宜興縣先賢祠記
宜興舊有鄉先賢祠宋西山真先生記之以為在
山川最勝處實縣治之西南二里也歲久祠廢獨
其文存成化辛夘郡守江西龍侯晉二守山西謝
侯廷桂按部兹邑惻然興嘆以崇化導民作郡之
事也昔賢無依祀典有缺甚非所以崇重先賢勸

卷二038-1

民為善之意顧可以省財惜費之末節而不為乎
乃撤縣學旁梓潼祠而改作之盖以文昌之祠非
禮之正鄉賢祀社在禮攸宜且權宜措置財不取
民民不勞力輪奐一新上下胥恱謂宜有記以某
鄉人為宜記者夫諸先賢或以道徳或以功業或
以文章或吾邑之人或非吾邑之人而死於吾邑
者或生死皆非吾邑而暫寓吾邑者其顛末備載
前記兹不復贅某特以為古者祀鄉先生於社非
特為觀羙而已也亦非但為崇祀典而已也盖將
以風勵後人焉耳是故為吾邑之人而祀之則思

卷二038-2

曰吾邑之先人如此其賢吾獨非吾邑之人□□
也可為今也獨不可為乎非吾邑之人死而祀之
者則思曰彼非吾邑人也死於吾邑而祀之耳吾
邑之人反不求所以祀之乎生死皆非吾邑但寓
而祀之者則思曰彼非久於吾邑也但以賢而吾
邑之人重之耳吾亦賢將不為他邑所重乎是三
者皆有勸焉昔者鄭立子洩之廟昔人以為知禮
予獨謂洩果當祀乎不當以厲而祀之也洩果不
當祀乎不當因厲而祀之也其於崇善化民之意
安在哉若龍謝二侯舉所當舉而知所本故樂而

卷二039-1

為之記
書岳鄂王廟記後
宋建炎間金烏珠南侵攻陷常州羣盜四掠宜興
皆為所蹂躪時岳鄂王方提兵抗禦邑令迎王移
屯其地兵出屢捷遂保無事避地者亦賴以免邑
人圖象祠之學録周端朝實為之記歴歲既久人
習稱岳廟因訛傳為東岳之神歲時男女雜糅祈
福於是盖廟記既亡而王出兵時手書紀功小碑
後人築城復置之亂石間莫有知王之功者近歲
士大夫稍知之欲正其繆妄而小碑亦以城□□

卷二039-2

出雖殘缺不完尚可考信盖王之功當不可泯也
於是今邑令武陵陳君重脩其廟而仍刻端朝記
于石陳君報功之心其即宋令戴君之心也乎刻
成予故書其事于後記云王設方畧降馬臯慴林
聚而史則云盜郭吉遁入湖王遣辯士馬臯林聚
盡降其衆其事不同豈臯聚既降而後遣之耶俟
考之
漳州府知府姜侯惠政記
國家以民為重所以加惠元元者其法制視前代
為厚且宻然其民邇乎京師即不幸有疾苦赴愬

卷二040-1

之亦易矣若夫炎海萬里外歴數月始至卒不能
以其情自達徒相與盻盻然是故貪暴之吏得以
濟其欲而莫之顧柔弱之民有以被其虐而莫之
卹甚非
朝廷不忘逺之意也此無他吏得其人雖逺於要
荒如置其民於几席之上否則畿甸之近亦有不
得其所矣閩為南服漳州又為閩之南郡可謂逺
矣其地介乎山海之間商賈不通市鮮物貨民惟
務稼穡以為生業故天時不常水利不修則無以
盡力乎田畝而冦難乃作郡號難治久矣成化十

卷二040-2

四年姜侯以南京刑部郎中領守郡之
命先是甲午歲郡遭大水自是累歲旱且不收民
被漂溺饑餓死者不可勝數乃多去而為盜其僅
存田里間者皆奄奄無生意之民也姜侯適將至
深憂之顧倉廪尚有粟若干石乃悉發以賑貸民
始大悅稍稍自拔於盜歸而復業惟首惡陳理通
哪噠剪毛五等率其餘黨行刼如故侯設方畧授
其下未幾皆被獲海上遂無事而民始得安屬縣
有田皆旁海比歲潮漲而岸崩田苦鹵殆為不毛
之地民相率流移他處侯復憂之乃量財用召夫

卷二041-1

役徃築之凡龍溪漳浦數都者一百八十六所為
丈六萬八千七百有竒又龍溪八都曰南陂横溪
古有石堤亦壊復修之為丈一百五十有竒功既
成田得以播種者凡數千頃而民始得食侯曰是
可以施吾政矣於是益求所以利民者以曩時民
饑無預備故遂立社倉一如朱文公之法其始行
於龍溪凡為倉一十有九儲穀至四千石社正掌
之惟謹下其法於他縣俾皆行之田賦為里胥所
侵漁而飛射於南靖者四千三百餘石龍溪者八
百餘石二縣之人坐此困敝侯察知之悉還其舊

卷二041-2

遂除民間五六十年之患既又披戸版審其口數
按其田畝列其等第者三量徭役之重輕而俾受
之凡十年一更代視舊其半焉其餘可以利民者
行之既無不至乃興學校俾諸生立書會以相講
習務為明體適用之學仍時親臨課之而郡中文
教始盛矣宋有北溪陳先生東溪高先生皆郡人
也二先生以道學名節卓乎當時為建廟祀以勸
學者而近歲武臣顧斌以冦難能保障其城既殁
家不能葬復禮葬祭之以為勸他如里有壇以祭
鄉有冢以葬學有社師俗有鄉約孤貧者有養忠

卷二042-1

節者有褒其政事不可悉著至於嚴立條約以防
範乎民者其慮尤逺侯於漳民其心誠勞其惠誠
厚雖古循吏何以加之是以數年來詞訟益簡戸
口益繁歌頌洋洋輯為巨帙可以考見也於是耆
民黄友立王秉元輩具述侯之政惠來求予文以
記惟循吏之在郡縣固所樂道其事况予兼紀載
之職其可無以慰吾民哉夫孔子稱子產為惠人
至孟子謂惠而不知為政者徒以乘輿濟人一事
而言耳其他事之善終不可誣此孔子以為古之
遺愛也觀侯之守郡後世不以遺愛稱之乎且漢

卷二042-2

循吏皆得召還徃徃位至三公以侯之賢而任且
久將自此而升諸
朝矣因書以俟侯名諒字用貞浙之嘉興人登天
順八年進士第授行人司副擢郎中至今官云
世安堂記
皇明受天命綏萬邦威徳所至隨風而靡故雖下邦
巖邑世據其土者莫不稽顙請
命去危即安圖永享太平之福徴諸貴州之宋氏
可見矣宋氏之先真定人宋開寳初名景陽者以
節度使率師攻南徼諸夷諸夷既平民畏愛之留

卷二043-1

鎮其地子孫相承盖十九世自宋迄元貂蟬金紫
輝映先後及元綱解紐所在搆難八畨順元府都
元帥欽始籍其土田歸我職方
天子嘉之即受懐逺將軍貴州宣慰使司宣慰使
命世其職且曰與國咸休欽生誠誠生斌斌生昻
率纉其緒至於今又百餘年矣
聖澤涵濡之久其子姓兄弟皆文采彪炳煥然與
上國同風昻之從弟冕字從周者遂搆茲堂於祖
居之山麓署曰世安盖以光昭
聖恩表著先徳且勉諸後人之善承之也噫冕其

卷二043-2

宋氏之賢子弟哉自夫開寳以來五百餘年中間
變故多矣當其時功名富貴與宋氏等者計亦不
少矣而宋氏以一縷之緒緜延至今其衣冠之蟬
聮奕葉晏然享有兹土未知底止雖其世篤忠孝
以為之基而所恃以芘覆者亦其欽崇天命審於
逆順之幾然爾不然當
國家撥亂反正與海内更始時凡四方怙其勢者
皆救死扶危之不暇何宋氏獨申受
休命以有今日哉然則斯堂也為基固矣所以芘
覆之者至矣為之子孫者尚毋忘忠孝之大節于

卷二044-1

以恢弘祖武觀示後嗣者在是于效忠於時光被
諸戎者亦在是矣尚毖懋之
國家寳祚無疆則宋氏世享兹安也寜有窮期哉

敕譔安平鎮治水碑記
安平鎮舊為張秋實運河要地也景泰間黄河支
流決鎮之沙灣壊運河
朝廷命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徐有貞塞而隄之暨
弘治六年復決於下流十里許汶水從之由東阿
舊鹽河以入於海厥後霖澇大溢廣至九十餘丈

卷二044-2

運河自東昌而下率多淤涸舟楫不通
今上以為憂既
敕右副都御史(臣)劉大夏徃治之又特
敕内官監太監(臣)李興平江伯臣陳銳總督山東
兵民夫役與之共事至則合志恊慮會財用計工
力厚加撫諭俾小大趨事期於成功時夏且半漕
舟已集一經決口挽力數倍稍失手輒覆溺不可
捄僉謂宜急先務乃於西岸稍南鑿月河長三里
許引舟由之次第皆濟歲運賴以不失及冬水向
落乃為塞決計規倣古法酌以時宜築東西二臺

卷二045-1

植木為表多施大索衆埽交下兩岸漸合中流用
舟雜置土石鑿而沈之壓以巨埽囊土以實其罅
役夫畨代閲三晝夜不息而決始塞其外則甃石
樹杙累築而固又於其南為石壩以備宣節於上
流為重隄以防奔潰至是運道復通而舊決皆為
陸地矣初議以為安平之上流為黄陵岡黄陵未
塞則安平之功不易保故二役並興而湍勢悍激
再塞再決羣喙洶洶莫知所定迄八年之二月皆
以成告
上累遣賜奬勞賜羊酒金幣諸物易鎮名曰安平又

卷二045-2

敕建神祠以祈冥佑名曰顯惠命有司春秋脩祀
事是役也凡用夫四萬餘薪芻以束計者八十四
萬五千竹木以根計者三萬七千麻鐡以斤計者
六十萬四千有竒而黄陵之役不與焉比復
命于

上喜曰河決既塞越惟爾二三臣之勞爾興賜歲
禄二十四石爾銳加太保兼太子太傅賜歲禄四
百石爾大夏陞左副都御史佐院事分黃其役者
山東左參政張縉擢通政司右通政仍治河防按

卷二046-1

察僉事廖中為副史都指揮僉事丁全為署都指
揮同知暨文武官士進秩加俸者百數十人各有
差既又
敕(臣某)為文記功蹟歲月以詔後世臣謹按虞書
水首六府謂為財用所出也府之利出乎天而脩
之在乎人故平成之功必資府事一或失脩則不
能利民而又病之其勢然也運河之利固
國計所賴而朝貢商旅皆必由之所繫甚大一壊
于洪濤再壊於霖雨其為患甚劇不二載間變波
濤為平地化嗟怨為歡欣昔之所難今甚易然亦

卷二046-2

獨何哉
聖天子致和達順之功中外(臣)竭慮宣力之效天道
應祥而地靈効軄有不期而合者也然捍患固難
保功尤難繼是以後脩壊補敝之責則有司存今
官有特置責有專任方汲汲為久逺計前日之功
亦可以勿壊矣(臣)故叙事紀日俾刻金石如宋靈
平埽故事用復
朝命且儆於有職者系之以銘銘曰
河出西域亘行域中土疏水遷廣武之東虞周世
邈漢患尤數歴宋至元治法益鑿我

卷二047-1

明北都會為漕渠再決張秋四紀之餘自西徂東
赴海如注渠流中涸南北殊路
帝命在廷惟内外(臣)來諮來營以拯艱屯乃疏其源
乃塞其決羣工具興百慮咸竭斵石於山伐木于
林實土于囊載積載沈至再而三功乃克就故漕
復通萬艦交輳奏章北上勞使南行
天子有命錫之嘉名坤靈効順河亦南徙水菑告平
民乃寧止民贊且頌良臣之勲臣拜稽首
天子聖神
皇不自聖予民父母匪

卷二047-2

天惠民孰我能佑隄石巖巖川流淙淙惟兹安平永
鎮東邦
黄陵岡水神祠記
中國之水河最大其或潰溢為害則官亭民舍變
為洪流及其既去則復為平陸若有神焉司之故
諺謂之神水漢人亦言江河之決皆天事非由人
力昔禹治水過衡山夢滄水使者授金簡玉字之
書過會稽夢人衣𤣥纁告以石函之文其事不經
難盡信然書云天乃錫禹洪範九疇易云河出圖
洛出書盖聖人之誠上通於天其動乎思慮發乎

卷二048-1

夢寐固若有陰相之者歟其亦有神為之耶歴代
治河者見於史籍概可見
國初河之故道在汴城北東至虞城達於濟入於
海洪武二十四年河決黒洋山東南至項城入於
淮自是河分為二弘治二年河決原武又決荆隆
口齧黄陵岡泛張秋漕道幾壊於是
上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華容劉大夏徃治之公受
命惟謹徃來兖豫間相厥源委謂黄陵岡為張秋
上流而營塞之孫家渡又為黄陵岡要害黄陵岡
不塞張秋之漕道不可保孫家渡不疏則黄陵岡

卷二048-2

之功不可成乃檄僉河南按察司事張君鼐與□
政朱君瑄發卒七千疏孫家渡時張秋復決水勢
稽天上下惶惶莫知所出公方有事黄陵岡夜夢
神人冠佩而跣明日語諸屬鼐曰是役其成乎水
神見像其有以相我矣公曰果然當立廟以祀之
已而
上復命御馬監太監李公興平江伯陳公銳徃共蒞
事分地而治興治張秋銳治黄陵岡大夏治孫家
渡檄鼐與都指揮僉事劉勝治荆隆口俱以八年
正月十一日始事上奮下勵至二十一日諸口俱

卷二049-1

合河復故道漕運無虞上下晏然於是諸臣加禄
進秩有差乃
詔建昭應龍神廟於黄陵岡令有司歲時致祭而
鼐謂水神先事見像功用克成復以餘材建祠若
干楹肖像以祀以答神庥以卒公志經始八年七
月至九年三月落成河平之後某既承
詔為文於安平鎮及是鼐等復來請記夫天人之
際亦逺矣然其感應之機捷於影響故大而體信
達順小而聚精會神此有所感彼有所應非偶然
也天之生水所以利民神也者所以妙其用也神

卷二049-2

能利民民必有以報之徃復酬酢亦有□□而□
間者然則祈福祝釐固人情所不能免□□□捍
患之祝亦豈獨於人焉施之哉
國家以民心為心則以神禮報神民之所歸即神
之所在其理相為流通而其事未始不相須也治
河之役凡以為民而已河平則民安民安則國治
自是民當報乎神其必永永以脩祀事神亦終惠
乎民其必永永以保攸居兹廟之祀宜與安平顯
惠廟者相望於河上垂百世而無窮也是用記其
成俾來者勿廢云劉公今為戸部左侍郎鼐亦遷

卷二050-1

按察副使矣
重脩龍神廟記
兖州府新作堽城閘閘之上古有龍神祠至是并
新之以嚴祀事以厭水患粤自前元疏河渠引清
濟汶泗立閘節水以通燕薊江淮舟楫萬里我
太宗文皇帝改都於燕天下朝貢之徃來漕運之絡
繹濟寜之地為尤要焉故凡河渠壩閘之政令歴
世謹之且謂河道非自然長流而濟南兖東諸泉
上源以時濬導嚴立閘堰常輟朝臣以蒞之成化
五年吾義興張君盛以都水主事徃治其事巡行

卷二050-2

周視得舊堰二一曰堽城一曰金口金口在兖城
東五里約泗水西流至濟堽城在兖城之北八十
里分汶水入西南亦會於濟二堰與閘其創已久
然金口土築不時潰溢役費歲以萬計吏縁為奸
民用滋害堽城雖石堰歲久弗治沙土冒其上弊
與金口等而水利且日縮矣張君因曰與其屢費
而病曷若暫勞而久佚以金口舊堰在沂泗合流
之南其地窪不可為議將徙北若干步明年遂徴
工發役授規屬吏木石麻鐡灰粟之類便宜調度
不以煩民甃石為閘以防衝決并疏沂河以就之

卷二051-1

惟堽城沙深河濶未易即工又屬歲祲姑有待而
張君秩滿還
朝矣後僉都御史陵陽牟公巡撫山東見金口之
績而嘉嘆之及見堽城堰則曰此獨不可脩耶所
少者張水部耳言上奏薦因得張君再至民乃欣
然趨赴堽城不逾年而堰成復置閘以殺水勢前
後三載而大功告成歴年勞費厲民者一旦失去
朝廷河渠之利永有攸賴張君之績偉矣哉夫廟
祀龍神固為堰閘而設故廟記於堰閘特詳焉後
人嗣而葺之張君之澤垂之不朽而龍神之祀亦

卷二051-2

與享而無窮矣是役也恊心贊成者知府錢□□
其事者同知徐福分理則閘官梁洪也張君字克
謙庚辰進士自主事陞員外郎今官山東布政使
司左參議
重脩漢壽亭侯關公祠記

國門三十里入西山其地曰金山口
諸妃殯葬地所在其旁舊有廟以祀漢壽亭侯關
公者歲久就圯莫為修葺弘治五年(某)官某奉
命治安圮之墳工既畢入奏于

卷二052-1

廷請以羨材從役事乃移某官某理之撤殿瓦易
梁木朱碧交煥髹堊競彩其中則塑像繪貌聳為
巨觀又越三歲矣頃者(某)官(某)奉
命舉祀事見其礱石已具而未有文具其顛末請
予記予惟天地二氣流行無所不有故英靈所寓
明則為人幽則為鬼神隨事體物有昭然不可誣
者侯從昭烈帝仗義兵復漢室折衝勍敵固已雄
盖天下矣及失天時違地利非人力所能强者則
其忠義之所憤激剛大之所充塞此心此氣雖死
由生宜其極六合而無間歴百世而彌光兒童婦

卷二052-2

女之所必知而道流釋徒之所依藉以為重者也
侯之生曷嘗徼求而預計之哉世之稱侯之神者
吉凶禍福類多符驗入其廟廷覩其像貌必為之
心惕神動洋洋乎如在其左右盖其所謂忠義而
剛大者有以激之亦非有所强而致也彼附曹黨
馬之輩如沙蟲鬼魅澌盡而無餘者亦惡足道哉
孔子不語神子思所引乃贊其徳之盛中古毁淫
祠而季札子胥之廟尚得不廢以侯之靈隨所在
而祀之豈徒然哉今天下之大未暇論都邑内外
廟侯者何啻千百是役也殆所謂有其舉之莫敢

卷二053-1

廢者因録其脩建之由俾後之人知是廟也有
天子之命在焉其視窮鄉下社野夫賤吏之所建置
亦異矣是為記
宜興東闗廣濟橋記
始吾聞台之太平有賢令曰袁君廉平公恕綽有
惠政以憂制去百姓争泣留之嘗歎曰使吾宜興
得袁君者為令縣必治矣乎後三歲縣以闕令告
而君起復居京師適政選吾縣復嘆曰袁君嘗所
欲得者今幸得之縣其治矣乎君既拜命至則首
革一二弊事民有不率教者更痛懲之縣中肅然

卷二053-2

已而循衆情立良法日夜切切求所以保護其民
惟恐一毫傷之不數月民皆晏然而縣果治予然
後益信君之賢而向之所聞者不妄也君才具甚
優凡所設施不動聲色政事之暇至工役之當興
者亦力為之不辭盖縣東闗舊有橋名廣濟歲久
傾圮過者病之前令率因循歲月不以為意君獨
謂是橋人出入必由不修將益壊壊則費益多而
功益難成其為民病益甚吾既有百里之寄事茍
有利於民者當身任其勞不可重為後人累也則
以諭民民聞之相與欣然趨事以成化二十年某

卷二054-1

月某日興工是年某月某日工訖他日縣父老具
其事來求予為記大畧謂君之利吾民者不能悉
書特欲託此一事俾子孫不忘君之嘉惠耳予素
信君之賢者及聞是益為吾人喜執筆以記其成
其何敢辭惟昔子産之治鄭也孔子稱其有君子
之道四而孟子譏其以乘輿濟人為惠而不知為
政夫子産有君子之道四可謂賢矣孟子所以譏
之者是責備賢者之意也即此而觀亦可以見一
徒杠輿梁之未成猶足以為賢者之累則治民者
未可以小而忽之盖亦為政者一事也夫謂之為

卷二054-2

政者務大體而不行乎姑息懐永圖而不惜乎謗
議所謂勞而不怨者也惟其不怨此其為利也久
而一時之惠不足言者君既能之其知所以為政
者乎然君不獨為此又嘗病民西溪之險因其南
有古渠浚而通之者凡三十餘里民始得避其險
其為利尤不可計此亦工役之可書而皆為政者
之事故并載之君名道字徳純吉水人登成化八
年進士第其再為縣於此仍歲大熟民益愛之故
君得乘其時以成其事而部使與郡守尤察其無
私凡欲有為輒從其請故君又得信於民以行其

卷二055-1

志更二歲政績卓然為江南諸縣最吏部方奏請
召還將有不次之擢矣
新建祠堂記
維我徐氏為宜興望族自唐宋以來代有顯者入
元隱處田里而種徳益深至
國朝先祖瓊州府君始復出仕而為循吏徳政所
被斯民戴之先考漁隱府君以冢子承家克拓故
業乃定居洑溪之上生溥兄弟四人幸藉遺休獲
登甲科列職
禁近夙夜兢兢惟以辱先訓不能繼先志為懼盖

卷二055-2

先考長厚好義為鄉邦推重且天性孝謹於奉先
之禮惟恐弗至嘗曰祠堂之制朱子家禮之所首
載者也吾家於是顧獨未稱因即所居門外擇地
以建後以其地阻於池水歲時祀事弗便且於禮
制不合也始更擇地當正寢之東爽塏深廣於祠
堂為宜(某)歸省將上京師乃以其事託弟濟輩功
未及興不幸先考見背勉襄大事因循不果所以
不能繼志為懼益深比歲節縮禄俸所入命次子
元相特任其事以弘治三年七月十日興工木石
精良不計財用是為堂三間後復為屋三間兩廡

卷二056-1

十間固以重門繚以周垣其規制乃先考之所講
畫而求合於家禮者也明年十月十二日工完乃
卜吉辰命長子元楷安奉四代考妣神主於中某
忝以尚書秩滿仰荷
聖天子錫誥加贈先祖先考並資正大夫禮部尚書

文淵閣大學士妣並贈夫人
恩光所臨堂宇増煥祀事載奉神靈安焉庶幾先
志於是乎繼而私心亦是乎遂矣初欲搆祠池上
謂得魚利可當祭田(某)慮不久逺也惟先考舊畫

卷二056-2

神安鄉小旻圩常稔田二百一十二畝以資給某
者今幸禄俸且厚不敢自私凡牲醴庶品悉於是
乎給或歲入有餘兼為修治祠堂之費焉爰直叙
其事刻石祠下俾後子孫世守之勿替功完明年
二月二日記
重脩碧霞靈應宫記
弘治八年春正月巡撫山東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熊公冲言泰山絶頂舊有碧霞靈應宫祀天仙玉
女之神封為碧霞元君者燬於火宜治事下戸部
會議謂泰山泰嶽有生物功凢祠闗祀典者不宜

卷二057-1

不飭且神以靈故四方走士女操金帛為祈禱者
歲所積甚夥宜令按察憲臣籍之以為工費
詔可乃以屬僉事陳君寛領其籍籍既告足又有
内帑錫銀若干兩謀於鎮守太監李公全巡按御
史曹君鳯以屬副使廖君中司出納焉工役既集
卜日治事凡為正祠五間為左右配享之祠各三
為從神之祠各一為鐘鼓之樓者亦如之為亭於
聖水之祠一為道院二區其為間十有七其西加
二為官使之㕔九蓄牲之房加一為門之間三綽
楔二其為廟之貌搏埴采繪袍笏簮佩之服皆備

卷二057-2

棟宇翬題木石瓴甓金璧丹堊之物無弗具者合
為間八十九凡用銀以兩計者七千三百有竒役
夫若干而成熊公乃致書京師請予記予聞泰山
之勝稔矣顧職在朝署無使命欲一登而不可得
嘗觀泰安州志備載其形勝祠宇知有所謂碧霞
者故閣老劉文安公之記在焉其為辭固竒偉巉
聳與兹山兹景並勝使人讀之真若望榑桑窮日
觀飄颻於剛風倒景之外也若自有天地即有山
川竒秀所結靈神所聚邦君之所得祀擴而求之
宜亦有不可無者矧

卷二058-1

國家秩祀之所載所以萃人心而延
景命於此有資焉是其興廢起敝以貽不墜抑豈
非有司者之事哉熊公政令明達凡所得為無弗
自盡觀於此其他可知已獨予齒髮向暮方倦筆
札不能為竒麗可喜之辭以著偉蹟昭靈貺姑識
其事俾刻之祠下庶來者有考於斯云記既成系
之以詩曰
岱宗之巔巋一宫兮金碧絢出高巃嵸兮承乾據
坤秀氣鍾兮神明碧霞誰所封兮雲冠霧裳廟貌
隆兮月星光彩氷雪容兮人世杳絶嗟難逢兮春

卷二058-2

粢秋盛祀典崇兮有其舉之義則通兮門集五驂
隨兩驄兮小大執事靡弗共兮
國家明昌年穀豐兮五嶽效職兹其東兮刻石紀
事垂無窮兮
奎章録記
嘗讀周書至立政有曰常伯常任凖人綴衣虎賁
竊嘆當時人君於内外之臣無不慎擇其人以用
之也盖常伯常任凖人所以掌乎外之事其職也
重綴衣虎賁所以掌乎内之事其職也親夫惟内
外皆得其人此成周之治所以盛也

卷二059-1

國朝之制設部院以分理天下之事若夫
上所服食器用之類則設監局而以中貴人掌之
然至於事之大者如禮文軍旅工役刑獄亦皆得
以預焉
列聖相傳用人惟慎故百二十年以來内外之事
皆得其序而
一人端拱於上世道之盛追及乎成周而無媿也
内官監太監黄公嘗輯所受
御敕十有九道題曰
奎章録間以示某盖公為人清勤忠謹練達老成

卷二059-2

故自
先朝輒見委任
今上益加寵眷而公愈自謙抑不敢怠遑功名富貴
用能保之夫職之親者情易褻自成周而後人君
有可議者矣伏觀是編
綸音所載昭然如日月赫然如雷霆非
國之大事不以屬公所謂大哉王言者也然則是
編豈獨見公能當乎委任之重而
列聖之徳亦畧可以窺見矣

卷二060-1

諭祭制文碑陰
(臣某)不肖幼服先臣之訓繆叨科第入翰林備員
史官恭惟
英宗皇帝光復寳祚遂命執經以事
今上皇帝于東宫黽勉供職夙夜罔懈所愧爝火不
足益日月之明涓埃不足禆海嶽之大仰勞軫念
恩寵疊頒盖自編修以至庶子而膺
封命榮及先臣及今先夫人之卒又蒙賁以祭禮
視先臣加營葬焉於乎先臣積徳累善敷遺後人
致小子獲以經術顯名

卷二060-2

朝廷
朝廷不遺寸善推録本原致先臣被寵榮有増無

皇上之恩
天地之恩也臣愚雖百其身何能為報謹以前後
諭祭制文勒諸墓道俾子子孫孫載拜而欽誦之
有以仰見
朝廷假寵臣下之大恩且知先臣迓承之者有由
然也其豈不思處而家居供賦役以給公上出而
仕宦盡職業以事

卷二061-1

朝廷以圖報稱
聖恩於萬一者乎不然既非前人所為望於後嗣人
子之分顧當爾耶用敢拜手稽首識諸碑隂凡我
徐氏世世子孫永永無忘哉
重脩福源寺記
吾宜興東南四里曰清泉鄉有山曰瑞雲山麓有
寺曰福源寺之建已久其額則宋景定間請於朝
者也歴元至
國朝蕪廢且久在景泰間先太子太傅漁隱府君
愛其山水清勝作生壙於兹工既告畢念家居稍

卷二061-2

逺而兹寺相距甚邇思有以屬焉乃市材召工重
修之凡殿宇門廡合數十楹煥然一新盖自有兹
寺以來二百餘年而復興延僧明琛者來主寺事
因為守視塋域如近代大臣香火祠之制而焚脩
誦祝之事不與焉琛復募施集力續有建置以廣
其宇之所未脩於是寺之規制視昔為勝越四十
餘年未有記其事者今年春亦念年且老思藉為
不朽計特上京師以請於予予曰噫此先太傅之
意也其何敢忘夫子孫之於祖考祠於家而墓於
郊時有祀歲有奠所以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者其

卷二062-1

常也其或有勢之不逮力之所不加茍可以假借
而寄託者無所不用其極孝子慈孫盖亦有不得
已焉故僧寺道觀之於人家墳墓徃徃有守望呵
護之力雖古之所無而近代有行之者如李贊皇
之祀於甘露王金陵之祀於鍾山皆是也佛之教
離家去俗若無意於親親之道然以兼愛為宗其
為愛雖無差等而施則由親始其良心固在也惟
其有是心則必能體人之心而為之盡其孝思此
實所以兼愛者亦其教之本然而非可以强之能
也惟先太傅以純厚之徳清雅之操弗試於世乃

卷二062-2

徒以所藴蓄所培埴者施於家溉於鄉以蔭於子
若孫鄉之人被惠而飲徳者至於今皆思之不能
忘况吾為子孫者哉是兆域所在體魄所寄固愛
存慤著之地也又况
褒封贈卹金書石刻之所載
聖天子之典章恩命所在焉時祀歲奠之外亦安可
不朝夕而守護之哉顧蒙先訓幸獲承
朝廷重託不及顧其私公退之餘亦惟南望興悲
而已繼自今主其寺者尚體人心守視惟謹俾樵
牧不侵體魄安妥歴百千年如一日則不惟少慰

卷二063-1

吾之孝思而於先太傅疇昔之意亦可以無負矣
若種福田以資冥利如世俗之所託於彼者則非
先太傅之心又豈予之事吾親者哉故此為記
何氏家廟記
古之祭其先者庶人祭於寢士大夫祭於廟至朱
子家禮首言君子將營宫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
東其曰祠堂者通庶人士大夫而言也然世之士
大夫為宫室者比比而是至於奉先之制茍簡特
甚殊非報本追逺之意又何恠乎庶人之無禄者
哉故吾於何氏家廟之建深有感於中而取之也

卷二063-2

何氏為廣州順徳名族世居邑之黎村西岸隱於
耕稼久晦而顯是生司禮太監公公早自鄉里選

内庭忠勤恭謹受知
先朝乃蒙簡拔以遺今
今上皇帝之用委任既專久而益篤公嘗自念今日
所以被兹
寵榮者皆先世積徳之所致也彼豺獺猶知報本
况貴為人又况貴為
天子之近臣乎乃擇弘治四年冬十一月之吉建家

卷二064-1

廟于順徳之故第為堂三間嚴以中門繚以周垣
祭器所用亦無不備俾弟姪歲時祭享如禮廟成
公謂宜有記而特請於予予嘉公之好禮不能辭
也盖人既没而葬則為主奉之乃神靈之所依也
主之所奉必有其處則祠堂者又神主之所依也
故古者不重墓祭而祭必於廟今公身居京師豈
不能建家廟於此則以先世神靈不在於此而在
於彼故耳且古者子孫於祭有故則使人代之公
既身侍
内庭不得親蒞其事然其心惓惓焉未嘗一日忘

卷二064-2

乎先世也則凡為公弟姪以代公祭者其尚竭其
誠敬以將公之孝思殆見祖考來格降福穰穰何
氏子孫豈不永顯於世也哉
手簡
某覆
都憲李親家閣下 别久無任馳情逺惟公暇體
履佳勝為慰徃者被
召駐節京畿且有遷秩之榮區區不勝欣忭未幾
改理漕運此尤見
倚毘之重 執事才徳老成負荷匪艱然士大夫

卷二065-1

不能無厚望于 執事也所以然者盖
國家財賦仰給東南數郡邇年以來年時亢旱河
道淺澁軍民上下困於輸轉其勞苦不可勝言今
歲恐亦無異徃昔但 執事當此按臨之初凡百
設施必有大過人者利敝興革有以見之(區區)忝
在年末為榮多矣兹便輒此申意
某再拜奉簡
都憲葉年兄執事 别久如企仰何昨於遞中辱
寄聲已領盛意即辰淑暑逺惟 撫治之暇神相
多福為慰每念 執事自

卷二065-2

簡命以來值此歉歲長才逺畧所以上紓吾
君之憂下慰吾民之望者盖不少矣近聞太原地
方皆得雨二麥頗収秋成亦可望此殊可喜獨平
陽一方之民未得少甦凡可以寛恤賑貸之者又
不能無望於 執事之擘畫也軍職納粟一事已
得如所請此法一行上下亦頗得濟此間五六月
來連得雨人情頗安但數日暑氣甚酷與南方無
異此外不能一一詳也便端專此達意草畧希照
察不宣
某再拜

卷二066-1

都憲葉年兄大人 比蒙
遣祀山右得與吾兄相叙兩旬臨别後承逺餞同
年之情藹如也還
朝來亟欲修謝奈賤體疾作因循至今怠慢之罪
無以逃矣張千戸來恭審 公暇體履康勝為慰
但當此歉歲公私匱乏凡百未免有勞尊神爾救
荒一事自古為難以今言之尤有難者盖
國家承平日久事多緩弛况郡邑素無儲積何以
賑施若非吾兄籌畫之良撫綏之善又將有不可
言者矣

卷二066-2


辱頒 手教備審 體况多適殊以為慰昨大同
命下之日士大夫咸以
朝廷簡任得人為賀傳者乃謂 執事似有不豫
色然者此僕所未喻也盖西北最為重鎮
國家承平日久留意邊事非得練達老成之人如
執事者曷克當此重寄然古之人功成則思退寵
極則懐憂 執事無乃有見於此乎
都下凡百如昨但春夏以來雨澤少降南畿荒歉
尤甚疫氣盛行北來人無不沾疾此亦時事可嘅

卷二067-1

之一端也令嗣在此多慢侍間幸為道意使還草
草布此尚希照察不宣
某再拜奉簡
都憲王大人執事 邇喜榮膺
簡命撫治一方展布長才邊徼多慶竊想事之有
益於兵民者次第舉行輒有表揚忠節可為世道
勸者一事專此奉聞盖雲南為省在
國朝入版圖最後百餘年來數郡之人安居樂業
不識兵革是惟守臣保障之功然所以至此者其
初亦甚難也故當元運既終其遺孽梁王自恃險

卷二067-2

逺尚據其地
高皇帝不欲勞兵逺征特遣翰林待制王公與刑部
尚書呉公相繼招諭之既至並仗節以死王公為
彼拘留頗久死後又得翰林諸賢作為文章以暴
白之故其事遂傳於世正統間竟蒙
朝廷贈謚近又得守(臣)奏
請建廟秩祀忠節之名皦然不泯獨呉公之死其
名特傳於鄉里而已公有子黻亦嘗蒙
恩補國子生後知交趾某縣比交趾陷亦没用是
子孫微弱不能建白于

卷二068-1

朝今 執事秉忠義之心持風憲之節即當請
命于朝與王待制並食兹土移檄故鄉録用子孫
表揚忠節激勵後人則死節之臣目可瞑而名可
久矣 執事謂之何如耶人便謹此馳上萬乞留
心於此勿以(區區)之言為無補而視為虚文也惟
執事其信之某日具
某頓首奉
都憲閔大人舊契執事 濶别豈勝馳系冬序始
寒不審尊候動止何似竊惟 執事才徳兼茂久
厭士論兹者榮膺

卷二068-2

高明固不待僕之喋喋然平日蒙知愛之深有鄙
見不敢不告也惟采納之甚幸僕自夏初抵家迄
今已踰三月終日為人事勞攘殊無清思所幸者
老親康健朝夕得供菽水為樂北上之期欲在來
春第親年老邁難遽離膝下也克明囘布此奉謝
并道(區區)秋凉萬為斯文愛重不宣
别踰一載馳仰無間特以冗懶久疎裁問非敢忘
情也每從原愽玉汝處敬詢動履頗得其詳且聞
貴恙平復無任欣慰更望倍加調攝怡心神於老
境耳冗中草草布此惟恕亮不宣

卷三001-2

徐文靖公文録
三卷

都亭折柳引

跋蘇東坡手卷後

萬巽夫字說

商少保先生像贊

卷三002-1

刑部侍郎陳公像贊
南極老人贊
曾學士贊

安素軒難
行狀
先妣何夫人行狀
墓誌銘
鴻臚寺卿齊公夫婦墓誌銘
南京刑部右侍郎金公墓誌銘

卷三002-2

泰安州判官崔君墓誌銘
承事郎周惟詹墓誌銘
湖廣按察司僉事張公墓誌銘
寜夏左叅將劉公墓誌銘
英國太夫人呉氏墓誌銘
陸太宜人李氏墓誌銘
程襄毅公林夫人墓誌銘
平江伯夫人沐氏墓誌銘
紀母張宜人墓誌銘
安昌伯夫人張氏墓誌銘

卷三003-1

亡妻李淑人墓誌銘
仲弟時望承事郎墓誌銘
亡兒中書舍人元概墓誌銘
墓表
徐知州墓表
永寜州吏目楊君夫婦墓表
桂陽同知楊君墓表
封山西道御史何公墓表
林勿齋先生墓表
錦衞指揮同知寗公夫婦墓表

卷三003-2

曹府君徐孺人墓表
虎賁左衞經歴張府君墓表

南京工部尚書劉公傳
祭文
祭湖廣僉事張公
祭某淑人母子文

誥封三代祭祖文
祭長姊孺人文

卷三004-2

徐文靖公謙齋文録卷三
引 曾孫男□□□
都亭折柳詩引
都亭者何都城之外有亭焉以為置郵之地也折
柳者何贈别之舉也古詩所謂反手折楊柳者是
也别必於都亭者何車馬之所集道路之所由分
也别必有詩者何發乎情形乎言言焉而成聲者
也詩必以折柳名者何擬古而作也詩何為而作
送蔣恱仲學南歸也恱曷為而歸以國學生待次
未及而學於家也曷為送之恱從予授經者也從

卷三005-1

予送之者誰鄉黨之士仕于朝及凡所與識者也
識其人知其所存樂與之處而不忍别焉此情之
所不能已也不能已者此詩之所由作也予曷為
無詩方有公務弗暇也曷為引之亦有不能已者
存乎其情也予情曷存乎恱之所知也恱之所知
雖假予言而亦有不待予言者也

跋蘇東坡手書後
吾鄉山水佳勝昔蘇文忠公愛而居之故其名益
著公之居此其事特見於文集與郡志中至訪其

卷三005-2

手迹僅有所題斬蛟橋八字而已若此種橘一帖
乃長洲李應禎携以示予者竊喜此為陽羡故事
也遂用模刻于石臨視惟謹不敢失真既又得公
乞居常州奏狀乃予家藏舊一小簡言買田事者
復次第刻之而周益公謝采伯跋語各附其後盖
其考據歲月皆精當可覽若元人一二題詠亦不
忍棄焉刻完歸置洑溪書堂所以起鄉人子弟景
仰先賢之意豈徒玩其筆畫之妙而已哉

巽夫字説

卷三006-1

粤惟萬氏為古者芮伯萬之裔漢雲臺二十八將
有萬脩封槐里侯其家世之逺可徴予同里萬姓
者僅一二要之為喬木大族獨非槐里相傳繩繩
不絶者歟曰盛者聰頴特達充邑庠弟子員明經
飭行出人一頭地乃今應
詔貢于春官進試于
内庭中式得入太學未幾循例依親南還以予有
同門之好告於予曰盛於加冠時賓師以巽夫字
之辱諸君子以字呼於盛也於兹有年矣顧未有
為字説者以繹其義以俾盛知所從事而自勖焉

卷三006-2

願以是請幸勿我拒予為之說曰倚天道言之日
之午月之望皆所謂盛也然日之□月之虧其巽
之謂歟天道尚然而况於人道乎君子德業之盛
□名位之盛矣必有若無實若虛而後知巽也必
如明夷養晦必若良價深藏而後為之巽也書曰
滿招損謙受益其此之謂歟盛若自尊巽則自卑
必卑之益至則尊之益重矣巽夫其有明諸心而
體諸身矣予奚容瀆告之哉雖然巽夫歷茲以徃
登高科躋膴仕有日也尚惟以盈是懼以謙是處
則夫名實胥稱而遠大之域孰有涯涘哉作巽夫

卷三007-1

說予亦因是而有所抑畏云

商少保先生像贊
藹然而可觀者其氣之春溫凝然而不動者其身
之山立其操履之謹畏者淵之臨其舉動之舒徐
者玉之執故王曾之試科場而獨冠乎三宋庠之
知制誥而歲不踰乎十此固人情之所同其非後
世之可及者乎時不在名之轟轟而在乎相業之
汲汲也
南京刑部侍郎陳公像贊

卷三007-2

讀學鄉校名譽已彰出為世用際時平康其治獄
也合乎刑之倫要其佐憲也振乎
國之紀綱其失言而決大議也足以動乎
朝著其運籌而欲強虜也足以靖乎邊疆士論允
諸乎遠近
君恩無間乎存亡忽焉瞻之遺像在堂吾固識其
為同年陳公時莊也
南極老人贊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惟是老人孰知其名匪下界
之叟實南極之精首昂而骨聲目細而□清厥狀

卷三008-1

既異厥衷至靈見於人間專司壽齡愛有羣僊之
趨侍又若北辰來拱乎眾星異共祝
聖天子億萬年之福而敷賜於近侍遠播於黎氓為
國家之上瑞人物之休徵□
曾學士贊
黃閣僊卿金門吏隱不□□□□其身議論足以
建乎事繫士民之望而其才綽乎有為兼天人之
學而其心坦然無愧此予嘗知其為人而不忝乎
狀元之及第也

卷三008-2

安素軒難
客有難於安素子曰天之生人萬億其類或賤而
貧或富而貴或堅而久或柔而脆或揚揚而升或
默默而退誰云彼蒼而獨無私同人異與云胡不
疑故富貴或可以智取名譽若可以力私終南捷
徑何必徃來乎義路詭遇獲禽何必範我而馳驅
富貴名利自我取之乞墦揺尾孰得而知而子安
履其素若顛若痴惟已所行不隨乎時惟子之守
不能韋脂惟道之謀不能變移雖古道之所尚實
今人之所嗤子盍不變子之故從今之所宜歟安

卷三009-1

素子聞之愀然不樂曰是何言之謬耶惟履之初
素履行願中庸亦云素位不願惟分之安固執不
變豈同小夫物理交戰彼雖文繡非我所羡彼雖
膏粱非我所勸徼倖而富貴孰云其為徳安分而
貧賤孰云其不善樂夫子之固窮羞子路之愠見
故食取充饑藜藿不羡乎膏粱衣取蔽寒緼袍不
耻乎衮裳居取避雨茅屋不慕乎華堂無外之求
惟徳之將言既歌衞風雄雉之詩而和之曰不忮
不求何用不臧吾安吾分終身之臧夷齊首陽千
古之臧富貴驕人何足以臧歌竟高卧不顧客不

卷三009-2

敢難含媿而去
行狀
先妣何夫人行狀
先母何氏諱妙賢世為宜興人父逵輕財好義鄉
稱長者母夏氏有賢行卒時先母纔九歲哀慟如
成人後事繼母能順適其意繼母待非其道未嘗
以告諸父由是大為父母所愛相攸以歸先君為
冢婦年十七矣是時祖母呉夫人猶在見先母年
幼而動循禮度喜謂親戚曰吾家得孝婦門户之
興可知矣先祖瓊州府君以事詔繋獄先君北上

卷三010-1

祖母止之曰爾婦將娩身姑緩之先母曰父母有
難而顧妻子耶先君即日就道既而留京邸三年
仰事俯育之用一萃於先母先母奉養極其勞瘁
見祖母時或興念流涕不食百方解慰之時時弄
兒女以娛目前暮則率諸婦左右或咨禀家事或
緝治女紅夜分俟祖母熟睡然後退盖先祖仕宦
兩京逾二十年先母奉養其姑于鄉率如此而於
其被難時尤窮窮如也宣徳間歲饑一夕盗至先
母聞撞門聲急亟扶祖母避竹園中俄而失祖母
復奔至中堂覔得之仍扶以出賊既去諸婦謂吾

卷三010-2

母曰何膽大如此脱遇賊何以自處婆婆年老人
無傷也母曰正姑年老恐驚悸成疾耳我死何足
惜後祖母久病在床晝夜不離側湯藥非親嘗不
以進及卒哀毁踰禮是時先祖歿久矣二庶祖母
年固少先母一以姑禮事之撫庶叔五人服食必
先己子教導漸成相先君為之婚娶故諸叔愛吾
母亦如其母焉先君性嚴毅吾母事之無違禮相
守五十餘年而相敬如一日歲時祭享膳羞酒漿
極其豐潔客至亦躬自治具以佐先君之懽至老
猶親主中饋不以委諸婦也先君敎子弟甚篤供

卷三011-1

具賓師之禮先母唯恐不至每先君程其課業輒
從旁奬諭之見業有端緒者喜形眉睫否則不樂
也(溥)初應鄉試謂曰兒今行矣我有一事不樂(溥)
跪請其故母曰南京繁華之地兒年少未娶恐為
所誘不能自持則致辱身虧行矣溥曰兒誠不肖
唯恐不能取科第為父母榮此非所患也溥亦不
敢一渉非禮以遺親憂及忝官于
朝二十餘年再得告歸省所以敎戒(溥)者尤切平
生色仁而氣和接内外屬人謙謙自將至與共衣
食則嘗取其薄者居室無嫉妬之行每勸先君納

卷三011-2

婢妾而先君自不從性勤儉於華麗之飾無所好
暇則治麻枲絲繭如小家婦女然財帛當用者雖
費不吝祖母之姊之女蚤孤携歸撫育之及長當
嫁時祖父之禄入有限也吾母則輟奩具資遺之
舅氏兄弟姨妹孤貧者周卹之始終無厭於他親
戚鄰里亦然家所畜奴僕頗衆一撫之以恩嘗曰
此皆離父母而來事我者奈何不加恤哉或有過
必為之隱諱惟恐家君知之有善輒稱道之加賞
勞焉有被斥逐去之幾十年猶感念主母而欲歸
者吾母之善行類多可書此特述一二焉初(溥)之

卷三012-1

免先君喪當還
朝不能遽舎以去先母諄諄然語之曰吾家世受
國恩吾兒當思報効可也我有爾諸弟在爾無以
我為憂(溥)涕泣受敎迄今自抱終天之恨痛哉先
母生洪武三十五年五月丁亥卒成化十三年五
月己丑享年七十有六子男四人長即溥次濟次
瀹次澍女三人嫁同邑呉吉蔣蘭呉經孫男十四
人孫女六人曾孫女一人先母初封孺人再封宜
人溥始聞訃將歸吏部以聞蒙
恩賜祭命有司營葬且給溥驛舟以行是則

卷三012-2

朝廷之恩固大矣非賴吾父母敎育之力豈有今
日(溥)哀痛悲號有死無隕今卜以卒之年
葬于瑞雲山先考庶子府君之墓謹具先
母世出行事卒葬之槩請文于執事以昭不朽伏
惟哀憐而寵畀之不勝大幸
墓誌銘
中憲大夫鴻臚寺卿齊公夫婦墓誌銘
公諱政字以徳姓齊氏世家雲中少即穎異入郡
庠為弟子員學業逈儕輩永樂丁酉試於鄉中式
明年會試辭乙榜 卒業太學宣徳丙午吏部從

卷三013-1

太學諸生選鴻臚寺序班公在選中或謂公且登
科甲公曰此古九賔之職也懼不能稱耳卒就職
己酉改鳴贊正統丙辰九載考最擢本寺主簿仍
專鳴贊事已而連遭父母喪服闋復任已已擢寺
丞景泰壬申再擢右少卿天順丁丑
英宗睿皇帝光復
寳位知公練達特擢本寺卿居四年以衰老乞致

上優詔留之又四年再以為請
詔特令歸展墓

卷三013-2

今上嗣位之初公年已七十有七請休致不已始賜
俞允既歸二年為成化丁亥十二月十二日以疾
終于正寢訃聞
上遣官諭祭以明年某月某 日葬于大同縣長安
村之先塋公為人體質魁梧音吐洪亮日侍廷陛
而禮制習熟動無所失及年既邁恭謹愈甚故
累朝特寵眷之遂以諸生至九卿可謂嘉遇也已
公之先皆不仕父 贈奉直大夫鴻臚寺右少卿
妣楊氏贈宜人公原配陳氏封宜人先公卒繼配
何氏光禄寺署正瑛之女有賢徳為婦為母皆有

卷三014-1

可稱以子佑貴封太恭人卒於成化乙巳十一月
三十日享年七十有五以明年某月某 日合葬
公墓子男三人長曰偉錦衣衞鎮撫陳宜人出次
曰佐臨淮縣主簿次曰佑鴻臚寺左少卿皆太恭
人出女五人長適廣平衞知事許瓊次適太學生
田疇次適張子増次適錦衣衞指揮僉事朱顯次
適四川總兵傅泰孫男六人曰仲章曰士竒義官
四士恩郡庠生曰仕羙曰仕禄曰仲輝女四人長
適王宣餘在室曾孫男二人女六人他日佑請於
予曰惟先君之葬于兹二十年矣未嘗有銘今不

卷三014-2

幸遭吾母之喪將歸治葬願得一言刻石入墓中
以逭不孝之罪予久識公且重公能舉其職而公
之子復能世其家乃按通政司知事黄榮祖狀序
而銘之銘曰
於赫
皇明大禮斯備朝覲燕饗屹乎
廷陛有羙齊公袍帶偉如周旋俯仰容聲舒徐歴

累朝惟
帝眷顧連疏乞身迫此衰暮其歸既遂其逝何長有

卷三015-1

子克家公尤不亡何以致之曰有賢助家有所託
子有所怙棄養相從于彼九原尚千百載子孫具

通議大夫南京刑部右侍郎金公墓誌銘
南京刑部右侍郎金公既卒之三月其于麒壽走
闕下言先臣歴事三十年官至三品今不幸沒矣
冀得卹典以賁諸幽
朝廷念之為遣官諭祭仍命有司治葬皆如制至
是復以葬宜得銘奉尹吏部正言之狀泣請于予
公予之同年友也又嘗以庶吉士同在翰林斯文

卷三015-2

之好已久所以稱述其平生以慰乎存歿者固不
得而辭也公諱紳字縉卿其先錢塘人元有諱仲
實者隱居養志子銘
國初以閭右遷實南京始占籍上元縣銘生元亮
再世不仕元亮生潤以兵部司務出知南安府致
仕進階中議大夫贊治尹生公公幼有竒質南安
公敎之甚篤學業益進景泰癸酉中應天府鄉試
明年登進士第由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踰年
英宗皇帝復位銳意求治公適掌科數
召對所以寵待者至

卷三016-1

上嘗誚一二大臣晡時趣具彈文公援筆而就詞甚
切當
上覽而恱之方有意留用會
晏駕弗果甲申
今上嗣位進都給事中首率同列論都指揮門達竊
弄威柄罪繼會議
廷中言都御史王竑剛毅直諒可任大事宜亟召
用一時達被逺謫而竑起為兵部尚書與有力焉
公於是益以言責自盡嘗陳時政八事一持恒久
以守新政二勤接見以論治道三納忠言以致躬

卷三016-2

行四求賢才以備任使五擇重臣以備邊患六明
黜陟以儆在位七設武學以育將才八用武勇以
除冦盗疏入悉見采納成化乙酉遣祀徐王滁陽
王還時兩京浙江河南水旱相仍漕舟不通患不
可虞公言事宜數條用之未幾京師米價竟減而
縁河盗皆散去
朝廷知公才果可用遂擢南京大理寺左少卿南
京為公鄉里公先謝絶私謁而訊鞫明敏獄囚多
所平反凡十年譽望益盛乃有右侍郎之命公持
法益謹每戒其屬曰民易犯法於無可矜疑者尤

卷三017-1

宜盡心且數躬視囚獄以故囚少瘐死者戊戌江
西大旱
詔公徃視至則先奏停力役徴收等事仍禁郡縣
雖小費不得擾民俄而新昌萬載鄱陽諸縣盗發
公督捕有方竟獲其首誅之因舉救荒之政始通
鹽商増糶價漸而粟至及勸富民補官并折收船
課皆以便宜行之已而食足全活者不可勝計歴
二年還任公既久勞於外得疾即不起時成化壬
寅六月甲寅也年僅四十九以卒之明年 月
日葬某鄉之原公之祖若父累贈至同公官祖

卷三017-2

妣姚氏亦贈淑人配徐氏兵部尚書晞之孫封淑
人子男三曰麒壽貢士麒永國子生麒寜女五人
長適貢士范昌齡二適卞璽三適任守正餘幼孫
男二人士賢士良公性至孝南安公致仕二十餘
年左右侍養不違其志與其兄綬夫友愛尤篤自
入官以簡約持已而待其屬必厚平生好賢不倦
在江西時嘗行縣過廬山視白鹿書院傾圯特修
葺之且為正先賢祠祀至於學問之勤不以政冗
而廢惜其年止於是而不得究其志也所著有心
雪稿青鎖獻納稿江西巡視稿若千巻藏于家銘

卷三018-1


維金之先自杭而遷世晦不仕發于南安南安出
守綽有政惠延及於公益昌而熾少登科甲給事
禁中謇諤之詞見於疏封既受
上知遂分留務維兹祥刑不忝所付時有定國世無
寃民司冦之亞名位益振西行救荒萬口待食爰
推其仁以濟吾術公則已矣其惠猶存食此厚報
尚俾後人後人纍纍繼登仕籍有如弗信視此銘

泰安州判官崔君墓誌銘

卷三018-2

駙馬都尉崔君元既葬厥祖泰安君奉太常少卿
王君佐狀請予銘墓不得辭按狀君諱震時起其
字世居東勝州元季兵亂徙鴈門遂居代州祖諱
普明考諱璟君生而魁碩有度少補州庠遭父母
喪久困塲屋天順甲申以例輸邊實為國子生成
化甲辰試吏部授泰安州判官州有泰山祠四方
捐金帛供香火者歲每不貲奸盗百出君禁奸覈
實綽有能聲弘治戊申輸宣府芻粟有羡銀七百
餘兩會齊河諸縣有逋數因貸之償民布政使戴
君珙用禮幣勞君以旌其能獨石地逺粟貴民困

卷三019-1

輸納君奏乞太倉粟給之己酉督兊軍儲于臨清
有羡米三千餘斛銀五百餘兩乃白部使者以修
安山水次倉七十餘間州有預備倉每不守守者
輒被罰君贖罪人以市地闢衢巷搆屋宇招民復
業者居之盗不得肆庚戌督官銀給遼東戍兵修
廟學及祭器視昔猶加己亥修
徳藩一郡王府及周孔顔孟諸廟及濟南城隍祠
役重費廣計日而集巡撫都御史呉君節委攝肥
城縣事賞罰明信兵民欣服累值歲歉多所賑貸
山谷間有巨盗數十民病防守君悉力追捕皆就

卷三019-2

擒滅壬子巡撫都御史錢君鉞及巡按官皆薦君
為大縣不果癸丑以老病致仕歸其鄉時君意有
不能平頗欲自直會孫元被選尚永康長公主君
曰吾復何求遂絶口不道前事於是放遊齊魯呉
越間周覽形勝惟意所適徜徉將歸乙卯七月二
十三日以疾卒于蘇之旅次距其生宣徳乙卯四
月二十六日壽六十有一配某氏子男儒國子生
實生都尉以
恩授東城兵馬指揮女一適國子生劉益之孫四
都尉其長次曾次周次愚孫女二長適鄉貢士謝

卷三020-1

國韶次未聘是歲十一月十三日葬於崔村之原
予每見都尉恂恂猶書生心愛重之知源派有自
也比又聞其曾祖某素好義嘗梁滹沱以利病渉
所積甚厚及泰安君位不稱徳東城君鬱不得施
乃於其曾孫見之是固然哉為之銘曰
國有貴族出於儒門肇之者誰君徳是敦其徳維
何曰有遺愛民情匪私輿論攸在善而不福豈理
之常於君徴之若貸而償簪纓蕤蕤耀彼門閥刻
銘著聲公死不沒
承事郎周惟詹墓誌銘

卷三020-2

吾郡之江隂稱大家必曰顧氏周氏周世有令徳
至孟敬甫益以樂善敦義著聲于時景泰間不幸
為訐者所訟而其子拱謫戍雲中即惟詹也惟詹
生富家年少未更事遭罹家難孑孑趨邊陲執戍
役而雲又苦寒地其官長念其家素務善厚撫之
前御史呉蓁亦戍雲中惟詹奉贄幣師事之徃來
咨問日漸月積學益進而智益明久之遂執筆從
事大將軍幕下大將軍加禮焉如是者盖六七年
始蒙
恩宥南歸歸則父兄已沒獨其母蔣孺人在堂無

卷三021-1

恙惟詹念先業之至於斯也痛自刻厲措置規畫
窮日夜廢者興墜者舉不數年田廬産業悉復于
舊先是其母以孟敬甫下世惟詹又在逺方未還
悲泣無寜日及承
朝廷抆拭之恩骨肉來歸家跌復振感激之餘繼
之以泣歲時子婦上壽亦頗為之盡歡母患痿痺
久在床蓐惟詹左右扶持侍藥食不去側獨以父
不逮養飲恨終身成化某年東南饑有納粟授官

令惟詹曰此吾志也敢不率承輸粟若干石于官

卷三021-2

得承事郎階七品惟詹自幼服習家教讀書不煩
程督其師崑山張節之甚愛之及壯渉歴既深孝
友恭儉卒亢其宗雖其先澤未泯要亦惟詹能自
樹立不誣也其軀榦偉碩得脾濕之證以服母喪
過哀病二載竟卒實成化十四年四月甲子春秋
四十有九以十五年十一月甲子葬于某山之陽
新塋曾祖伯源祖宗苑及孟敬甫俱以輸粟旌門
有孝義之褒娶趙氏子二祥熊祥驥女一許聘夏
元正初葉侍郎與中自宣府還
朝嘗為予言惟詹處憂患能恭謹敕厲其志欲盖

卷三022-1

前人之愆可知矣又見所作聽雪軒記愛助之意
惓惓焉予因喜惟詹受知前輩將來顯達不但已
也豈意不得其壽而遂卒悲夫其子來乞葬銘乃
考知州徐士亨狀序而銘之銘曰
繄顧山西曰周氏肇啟厥宗宋學諭華聲茂實代
有繼播越弗寜值元季有來自蘇際
隆治務農敦善家日大窮周匱卹昭惠施烏頭綽
楔旌孝義煌煌
璽書天日麗樹之風聲無逺邇何物無良思懻忮
將泰之極否斯至辟彼阽危器安置

卷三022-2

湛恩汪濊匪幸致積善有報宜不匱嗟承事君得
憑藉既蹶復起天所賜胡壽弗延奄長逝新墳峩
峩終古閟我銘刻諸詔來世
湖廣按察司僉事張公墓誌銘
張為吾宜興名家其先有諱槃者仕宋至金紫光
禄大夫因稱所居之地金紫圩公其十一世孫也
曾祖伯英祖永父元愷俱不仕元愷娶儲氏以宣
徳丁未七月十五日生公諱述古字信之别號巽
齋幼有妙質而器識更逺其父于諸子中為可敎
也遣從故進士姑蘇奚昌受易日夜誦習精勤不

卷三023-1

倦竟以景泰辛酉中應天府鄉試明年試禮部再
中遂擢進士第時父母且老因乞歸得侍養于家
左右承顔能順適其意暇則與邑中士友講學一
時蒙
指授出而取科第者若故吏部郎中邵暉輩數人
家居六年而父沒喪禮克盡人以為孝服除尤不
忍離其母或勸之盍受職以被
恩典為親榮始上吏部除行人三年考最蒙
賜敕命進階吏部察知公賢薦為御史公辭之秩
滿陞南京吏部員外郎又三年擢湖廣僉事成化

卷三023-2

戊戌致仕而歸矣公居官廉謹為行人數使於外
若河南山東川廣諸藩所至未嘗一受餽遺及使
陜西掌行
襄陵王府祭事尤為王所禮遇在刑部時詳明公
恕不妄决一囚有古人求生道之意至僉臬司事
能辨疑獄人不稱寃而華容沅江等縣數被冦盗
為築城柵以保障之民始得安居焉然公素剛直
少容自度與世多忤慨然乞歸曰吾平生所恨者
不得推恩榮吾親耳既歸足跡不至州縣日與諸
故友昆弟放情山水田園間為詩酒之樂凡八年

卷三024-1

以乙巳五月二十二日卒享年五十九公娶陸氏
有賢行先公卒生男二太學生邦祥邑學生邦瑞
側室徐氏生男邦民王氏生男邦榖邦禄女二適
王巽任徴孫男二女四於是邦祥等卜地於騏驥
村之陽以丙午某月某 日葬公託進士芮君為
狀使人走京師請銘于墓予與公自少居同鄉及
壯為同年相知之深非一日矣且邦祥又為予之
子婿有姻連之好於公之葬也雖不忍銘然義不
可無銘也銘曰
仕不謂遲止於臬司身不謂衰中歲而歸惟其所

卷三024-2

持不詭不隨世與我違如矩合規莫究其施歛而
不為事親不虧事君不欺如此男兒為世之竒天
命於斯更復奚疑騏驥之隆瘞此銘詞
昭勇將軍署都指揮僉事寜夏左叅將劉公
墓誌銘
公姓劉氏諱紀字憲明大名清豐人曾祖大老贈
寜晉伯祖諱寛考諱海俱贈昭勇將軍署都指揮
僉事御馬監太監諱永誠則公叔祖也劉氏以太
監公顯驟以戎功封伯爵族極盛大公生其間負
才器識道理為佳子弟厥父昭勇公擢錦衣衞正

卷三025-1

千户以沒時公甫十齡母亦喪太夫人敎遊武學
比冠而廕天順丁丑太監公叙公父沙洲之功
朝廷乃進公指揮僉事成化庚寅公從寜晉公討
虜延綏卒遇賊身冐矢石脱圍山谷間得擒斬功
凱旋進指揮同知署指揮使名始著論者謂其可
任將領今太師保國朱公俾掌十二營號令明敏
集事尋用太師英國張公薦得總一營訓練有法
弘治戊申用兵部薦擢署都指揮僉事仍食禄錦
衣充寜夏中路叅將公自念世受
國恩獲預兵政誓竭志力以效勤一方至則撫士

卷三025-2

卒詰奸究綜畫指授皆有條緒未幾徴還京師居
數年以疾卒于正寢是為己卯三月一日距其生
正統甲子五月二十三日年五十有二娶楊氏錦
衣指揮僉事觀之女弟繼娶呉氏管氏女一楊出
適都督神英子用亦早卒公無子嘗求從兄故錦
衣指揮同知綱第三子璉為後許焉會有寜夏之
行後指揮君卒故未果公之卒合族以璉告于柩
前主其喪成公志也璉卜以五月某 日葬公于
某鄉之原奉狀乞予銘墓公又有從弟福嗣寜晉
伯鎮薊州祥禎皆鎮撫從子璟為指揮同知並籍

卷三026-1

錦衣公雖乏嗣其族之顯盖未艾云銘曰
國有貴族時有儁才公也秀出亦何雄哉少廕父
官壯居將幕分鎮西陲一方是託虎視群羯氣先
萬夫中阨於途弗究厥圖人必久用其才乃售孰
遄之歸又奪其壽輀車國門送者如雲後百千年
叅戎之墳
英國太夫人呉氏墓誌銘
太師兼太子太師英國張公懋之母太夫人呉氏
太原陽曲人諱珍之女也公之考太師定興忠烈
王封國于英已娶李氏封夫人蚤多疾無以屬内

卷三026-2

政一子忠為勲衞生亦不慧乃禮於呉而太夫人
歸焉忠烈之考河間忠武王肇樹勲業為鉅家太
夫人弗逮事其舅事其姑河間王夫人王氏躬執
烹飪備極奉養歲時有事于家廟必虔以相祀忠
烈出奉朝謁議軍國弗復内顧凡壼以内出納賞
罰之政太夫人理之咸中節度忠烈稱之曰能忠
烈之弟忠僖侯輗為文安伯裕國勇襄公軏為太
平侯一門三爵家益盛大而昆弟雍睦太夫人處
姊姒間亦怡然無間言李夫人有女子三其仲事
仁廟為敬妃孟適黔國公沐斌季適清平伯呉英

卷三027-1

並為夫人太夫人尤善處接或時以善言相勸導
故外内族黨皆稱之賢正統已已忠烈扈從
北狩不得歸今公懋甫九歲
朝廷念死事功特命嗣爵太夫人擇傅以敎間舉
先世忠貞諭之故公材器克就歴事
英皇
憲廟以及
今上累荷
知遇承倚任掌中軍都督府總五軍營兵監修
國史知

卷三027-2

經筵事以敦謹著勲卓然為世臣之首而太夫人
實饗其成天順癸未
賜誥封英國太夫人其詞有曰淑善之積益隆壽
祉觀者榮之弘治乙卯五月四日太夫人以壽終
距其生永樂甲午九月十日春秋八十有二
上命禮部諭祭工部治葬事皆如制别
賜寳鏹以貫計者二萬齋糧以石計麻布以疋計
者各五十尋復加祭以壇計者五皆
異數云太夫人慈厚謙約念勲衞忠無嗣以庶長
孫為之後施及諸族恩及羣下皆貴富家所罕見

卷三028-1

者可謂賢矣癸丑九月太夫人初度縉紳徃賀有
鶴盤空而下躍入席前馴不復去既屬纊之明日
悲鳴而斃噫是亦可謂異矣太夫人惟懋一子女
一適太師兼太子太師保國公朱永孫七曰欽勲
衞曰鎡曰銘錦衣衞百户曰鋭曰鋼曰鎮曰鉉女
孫三長適永順侯薛勲次適安昌伯錢承宗次早
世曾孫五曰嶽曰嵩曰端曰崇曰巖曾孫女一初
公葬忠烈衣冠于盧溝橋西連三岡之原卜是年
八月十日以太夫人祔奉程學士克勤所著狀請
予銘監修時予實以總裁

卷三028-2

國史事又同朝久故為叙其事行而系以銘銘曰
盧矢彤弓世受
國封惟夫之忠有相之功桓圭繡裳載躋廟堂惟
子之良有敎之方曷其饗之鍾粟鼎肉曷其飾之
冠翟佩玉康寜富貴餘八十年人得其偏母得其
全訃
聞在朝有祭有賻賻侈其物祭加其數生既極榮
沒亦孔輝匪惟今兹在古亦稀堂封是祔忠烈之
墓勒銘奠幽永保無斁
陸太宜人李氏墓誌銘

卷三029-1

常州吾鄉郡也數十年來取科第登仕宦其尤盛
者皆曰陸氏因其父兄之敎使然亦惟助於内者
有其人焉若太宜人李氏非所謂助於内者乎李
為武進名族世積善不仕至處士某娶某氏生男
女若干人太宜人最長生而端重嚴整動作有常
於凡紡績之事經手精絶諸女婦皆莫能及而尤
務勤儉不以所能自矜是以父母愛之既筓歸於
陸為故南樂縣儒學敎諭贈南京户部郎中諱某
之配初為婦即以孝謹稱户部公遊邑庠例貢于
京而顧其母張孺人有戀戀意太宜人趣之曰姑

卷三029-2

老矣宜速行為禄養計公感其言上道初得奉化
縣訓導乃奉其母赴任太宜人養之安焉及公陞
邵武敎諭適閩海盗起則請留侍於家養之益謹
或見其姑有歎息聲輒踧踖不安曰豈我為婦有
未至而思其子耶必致其悦乃已姑沒殯歛俱厚
公歸盡哀而無悔曰使我在側弗是過也公既起
復改任南樂南樂之俗婦女惟播種樵汲是務諸
生之母之妻歲時瞻拜見太夫人精於女事轉相
慕習及他日扶公喪歸攀號遮送者載道觀者驚
歎既二十年書帛之奉不絶而奉化邵武兩邑之

卷三030-1

士道經常州必登堂跪拜對之感泣真若有母氏
之愛者可謂難得也已其敎諸子嚴甚自外傅歸
夜則課之每從齋外聆有書聲即止否則於其晨
省必拒使弗前凡賔友過從聞講説經史輒具酒
食延欵或博奕嬉戲必使人對客提其具碎之家
人以為辱客太甚則曰吾知敎子耳不知彼博徒
之為客也盖其敎於内者如此迨年漸高有子四
人歴見其三登進士第皆列官于
朝諸孫復進士及第居近侍
東宫講學其一家可為貴顯矣方益自貶損食不

卷三030-2

必重衣不必新日無過分以為子孫之福晚尤康
健聰明能歴歴記徃事族人子弟平居進見必委
曲指陳前代敦樸之俗因人懲勸之或非其人則
絶不與言故人嚴憚之莫敢犯者初以長子貴
恩封太安人後加今封成化十九年壽登八十有
六以正月十八日無疾而卒子男四人愷南京户
部郎中悌不仕怡南京工部主事愉刑部主事女
二人適唐鑑孫立孫男七人簡右春坊右諭徳節
筌俱郡庠生箎範籌女三人曾孫男三人長含章
次巽章女四人以卒之明年□月□□日祔葬于

卷三031-1

邑劉莊之原諭徳君奉李駕部應禎之狀泣而請
銘予與太夫人諸子若孫交久矣不辭而銘之曰
職有必舉事有當為凡人皆然匪求人知况乎女
婦内行自持及其純備人卒知之維太宜人懿徳
令儀尚論其槩曰孝與慈天與遐壽以報其施子
孫振振貴顯于時何以致此内有家規劉莊之原
祔藏於斯
恩封再加壤樹増輝其尚有待騐此銘詩
程襄毅公林夫人墓誌銘
弘治八年乙卯七月十日程襄毅公夫人林氏卒

卷三031-2

于京師官舎其子敏政解官扶喪歸襄毅卒時
先朝已贈太子少保
賜葬于休寜南山之原今夫人卒
賜祭
命工部啟壙而窆仍給驛歸其喪盖
特恩云喪且行敏政乃躬述事狀請予銘墓按狀
夫人姓林氏諱淑清為閩人唐九牧之後也派分
環珠里號環珠林氏高祖謙翁元授進義副尉曾
祖起宗贑州録事司判官祖子隆
國朝洪武初坐累謫陜之綏徳再徙河間遂為河

卷三032-1

間人考頎妣李氏子女各一璵為淮之安東簿女
即夫人夫人生有慧質孝謹純至凡女工必精習
讀列女傳女戒諸書輒領其要父喪時尚未筓哀
毁如禮安東治家嚴重念夫人之賢必有以稱其
選者久而弗得程氏之先自新安來徙河間而襄
毅在小學安東訪之為儕輩所服後入儒學其家
以婣請安東乃白於母曰程某逺大器必為女弟
擇配無踰此矣既歸襄毅之祖若考贈尚書公皆
在堂母張氏有四女一子未畢婚嫁尤務經理委
夫人獨奉兩世舅姑至躬操井臼治酒漿脯膾不

卷三032-2

憚勤勩寒暖饑飽起居之節必得其宜數年襄毅
舉進士授官夫人幸有禄食而儉素如故及嫁四
姑娶一姒皆手分俸金甚者撤奩具為助前後四
經舅姑之喪無違禮襄毅歴給事中少卿都御史
以至侍郎尚書督邊儲治兵旅領巡撫之寄出入
中外者四十年懋著勲績而夫人獨任内政奉家
祀施子敎待新安河間諸伯叔子必周必至擇安
東諸子可敎者俾就外傅其一方為河南長社巡
檢其一英為山東青州府訓導皆底于成夫人馭
臧獲有恩待親黨故舊有禮見鄰婦里媪之貧者

卷三033-1

或解衣衣之雖數不厭其賢如此夫人凡三荷
封命景泰初以襄毅給事中貴
敕封孺人天順中以都御史貴
詔封淑人成化中以兵部尚書貴進封夫人後其
子貴雖累封而夫人秩號已極不復加錫惟享有
禄養後襄毅之卒十有六年壽七十八臨終為敏
政曰勉報
上恩以光祖宗我年已老得從爾父地下於願足矣
言訖即逝子三長敏政進士及第累官太常卿兼
翰林侍講學士以文學顯于時敏徳詹事府主簿

卷三033-2

改靳州判官卒敏行儒學生女一適忠義前衛指
揮同知凌雲漢封淑人孫男四長壎廕授錦衣衛
百户次圻蚤世次塏次堂孫女四長適邑人臨塘
范翔次適婺源大坂汪玄錫三適新安衛指揮子
朱儀四適新安衛千户子于恩銘曰
曷徴能婦夫為名臣曷徴能母子為聞人霞帔翟
冠夫封之貴堂居鼎食子養之遂康寜壽祉有錫
自天人得其一母備之全視履考祥於理則有勒
銘于幽以示永久
平江伯夫人沐氏墓誌銘

卷三034-1

夫人姓沐氏太保兼太子太傅平江伯陳公志堅
之配也其先鳳陽定縣人也曾祖諱英從
高皇帝起義兵建大功爵至西平侯追封黔寜王諡
昭靖祖諱昂為左都督追封定邊伯諡武襄考諱
僖襲雲南左衛指揮同知後以子璘貴贈右都督
夫人蚤失怙恃鞠于庶母孟氏性敏慧不凡而容
止詳慎不茍言笑女紅外無所嗜恱間渉書史通
女戒大義恒歎曰吾獨不得事吾親目有所觸輒
涕泣不食兄璘嘗攝雲南軍務事謂人曰吾有女
弟如此不可不擇所宜歸聞平江公賢而多才遂

卷三034-2

納聘焉比入門逮事其舅某國莊敏公暨其姑譚
太夫人孝謹備至相平江公祗敬未嘗少忤賔客
之饋躬自治具内處娣姒和不失色下及臧獲御
之有恩旁至婣黨禮意兼厚無不稱者及居喪治
葬一皆勸公行朱子家禮尤嚴祀饗至親滌俎簋
久而不倦公有二幼弟鐸鎡撫待甚篤與之合姻
二妹之嫁亦盛奩具以遣衆皆感其義終身以母
事焉公既嗣伯爵夫人獲膺
封誥每歲節入賀
太皇太后

卷三035-1

皇太后及
中宫輒被寵賜而謙慎益加公嘗佩征蠻將軍印
總鎮兩廣督理漕運入掌督府握京營兵出治河
決攄誠効力無私顧之憂者以夫人在也公壯尚
未有子夫人寛以逮下忽夢二獸交走于堂一老
嫗曰此熊羆也寤以語公公曰此男子之祥也翌
日側室袁氏果生一男因名之曰熊夫人育之不
異已出稍長延師敎以經書今為錦衣勲衞為擇
良娶朱氏太師保國公追封宣平武毅王之女得
孫男女各一誕孫之彌月燕飲甫畢夫人倐得痰

卷三035-2

疾熊焚香籲天剖股肉和羮以進聞者曰觀子孝
則知母之慈矣夫人卒于弘治丙辰十二月十三
日距其生正統戊午七月初二日享年五十九事

上遣官諭祭有司治葬如制後特
賜楮鏹萬貫及棺槨一具米布各若干公請于
朝給驛遣熊扶柩而南卜用丁巳某月某日窆于
江寜大山之原從先墓也說者謂夫人生距家歸
顯族安處優裕未嘗知世間疾苦而能勤儉自將
相厥夫子保有爵禄方隆而未艾可不謂之賢耶

卷三036-1

公慟夫人甚思所以慰其神于地下奉狀來請予
銘弗獲辭而為之曰
猗嗟夫人勲舊之裔歸于侯門允作嘉儷事上撫
下家人是宜賢名式彰豈曰無儀
鸞封煌煌有燁其服入朝
三宫出表羣族貴鮮不驕富孰非侈夫人持之勤儉
終始匪獨婦徳母敎亦敦廕澤之餘有子有孫胡
享之隆而世弗久曰祭曰賻世亦希有
皇循舊度命藏故丘伐石勒銘恩昭九幽
紀母張宜人墓誌銘

卷三036-2

紀母張宜人今户部雲南司員外郎温之母也張
世居綏徳業隂陽家之術某南京欽天監靈臺郎
生子文哲本州隂陽學典術娶某氏生宜人聰慧
端正為父母鍾愛之筓而歸紀紀之先為蒙城人
後徙綏徳以醫鳴家為故承事郎諱瓛之配瓛字
玉章號澹菴少孤事其叔父母盡禮宜人能承順
其意如子婦然至於奉賔祭待親戚事無大小必
得其道人以賢婦稱之他日澹菴羣從求異産力
不能止遂出居於外惟取先世所遺醫書數冊及
器之敝者數事而已宜人怡然未嘗有愠色澹菴

卷三037-1

醫日精逺方抱病求治者日衆至則隨手取應而
退亦不責報久則所積亦厚不喜自奉凡有義舉
傾而與之宜人亦未嘗有吝容其賢有如此弘治
己丑九月初六日躋壽八秩其子温仕于
朝得士大夫詩篇甚富寓歸為慶賔客滿門諸子
婦率孫曾以次捧觴進拜里巷驚異莫不嘖嘖稱
歎未幾以温之貴將受
誥有宜人之封甲寅正月八日俄以微疾卒温歸
來泣告曰不肖賴慈訓以有今日所恨者雖恩典
之頒而不能光榮生前矣九月十有七日葬于榆

卷三037-2

林城南三坌河之陽合承事先君兆幸畀一言以
慰之予居京師且久知温為郎官有羙才昔嘗感
其孝為文以表其先君墓乃復按刑部侍郎張君
尚絅之狀書而授之宜人有男子四長洤次即温
又曰濚曰濂洤濚俱以輸粟授官濂鄉貢進士女
一適冠帶總旗楊政孫男八人世相世良俱太學
生世椿世科世楹世禄世標世楫女九人長適榆
林衞千户李鳳次適王勲適朱鸞餘尚幼銘曰
順以為徳嚴以為敎既宜其家亦事其報報以厚
養復躋高年

卷三038-1

天恩且下曷不少延子孫如林盛而未艾立石墓
門其尚有待
安昌伯夫人張氏墓誌銘
夫人姓張氏諱萬玉其先汴人世以武顯為河間
忠武王之曾孫定興忠烈王之孫今太師兼太子
太師英國公之女母曰王夫人而夫人則劉氏出
也歸於錢氏為都督同知追封安昌伯之婦安昌
伯承宗之妻也初承宗母夫人孫氏故懐寜侯女
盛年寡居治家有法撫育承宗以長嘗與其兄今
懷寜侯泰擇婚聞英國與王夫人善敎而女且賢

卷三038-2

以為無能踰之者而公之母太夫人呉氏亦曰是
女宜其為吾家婦盖公之先既以元勲貴顯且連
二世為
太宗
仁宗妃而錢亦
英宗后族也兩家門户相當婚事既成繼而孫夫人
病期一見其婦及入門而卒故夫人以不得事姑
為恨而事其夫生母曾氏盡孝相夫治家甚有條
理至待親戚以禮御卑下以恩稱其賢者無間言
俄而病更醫弗治年止十八其生成化丙申五月

卷三039-1

二日其卒弘治癸丑四月二十九日以卒之年八
月初十日葬于都城西香山先塋之次夫人初未
授封其夫哀其早世具疏言于

天子從之封安昌伯夫人先葬來乞銘於予而英公
且為懇請曰吾女年尚少何敢勞執事然不得一
言無以塞吾悲也遂諾而銘之曰
其幼也以慧其長也尤徳其歸也甚宜其逝也何

榮善夫人墓誌銘

卷三039-2

夫人姓項氏世為順天之宛平人生而聰慧婉淑
克精女紅宣徳癸丑選入
宫侍
賢妃甚愛之天順間
憲宗在東宫
英廟為簡老成謹厚有年徳者擁䕶左右衆咸曰莫
如夫人宜及
皇貴妃於安喜宫迨
今上嗣位夫人年既高時被
恩禮亦稍獲優逸而夙夜弗懈凡在

卷三040-1

禁掖前後六十餘年白首寅畏莫有見其過言失
度弘治丁巳三月二十四日以壽終
上念其舊勞特贈其號曰榮善夫人
命太監李興及右少監傅忠左監丞袁銳董喪事
賜之祭者三
賜賻銀帛諸物各若干
命所司治墳於宛平香山之原盖異數也夫人生
宣徳丙午之八月葬以卒之年五月某 日春秋
七十有二銘曰
天門九闕嚴法宫兮白首服勞勤厥躬于

卷三041-2

香山之原
敕所封予
三后在天尚克奉予
亡妻李淑人墓誌銘
予少忝科第入翰林繼而為卿亞以預政事夙夜
在公不暇顧其私然而閫以内事亦治而不紊者
以有吾妻李淑人在也而今則已矣吾能免乎内
顧之憂耶且吾善孰與相過孰與箴事有不樂者
又孰與勸而釋耶此予不能不悲恨者淑人諱徳
貞其先為金壇人伯祖順當

卷三042-1

國初以武功積官至指揮同知其從子克裕娶胡
氏生淑人筓年歸予初予喪元配杜氏擇繼室不
可得或言李氏雖武弁而有家法且其女甚賢乃
禮聘之既入門克修婦道若素習然每念去舅姑
逺不得朝夕侍奉每晨興輒焚香望拜敬祝其壽
而得一羙味必封寄之以為常及予得告歸省始
挈之至家凡所以事舅姑者必躬為之或請代其
勞則曰吾方得侍奉何以代為其孝如此遺二子
尚幼鞠育敎訓與己子等既長雖鄰嫗不知其為
非淑人出也其一女將嫁資裝既備復盡脫簪珥

卷三042-2

與之曰此女少失母當加厚其慈又如此盖自其
少時性行異於人居父母旁日事女紅不妄言笑
歲時親戚婦女過其家者見其容飾之盛輒為之
羞赧俛首不視當吾歸省時先君禮部公嘗輟飲
器數十事畀吾還京以為待賓之用淑人曰君歸
無以奉親而反受此不可且客居器用惟磁漆足
矣予深然之卒不敢受先君聞之甚加稱歎其儉
約又如此歸吾數年未嘗越中門以行一日兒有
墜樓者聞之驚悸乃出以抱持之而僕隸輩始識
其面其靜又如此平居處娣姒以和待親戚以禮

卷三043-1

御童僕以恩與予處幾三十年而相敬如一日諸
子或有差失慮予之怒必和解之退而必自責讓
不少恕其亦可謂賢矣女事之暇尤喜讀書孝經
論語并古詩文多能背誦至於臨模字帖亦有可
觀盖其餘事也予自春坊庶子擢少詹事兼翰林
侍講學士淑人尋亦得今封凡
宫闈有慶累入
内朝賀其顯榮亦至矣
今上念舊學之臣嘗以吾兒元概侍居京師特授官
秩以示

卷三043-2

恩寵未幾又特俾乗傳還家畢姻事淑人乃率之
行事未及成不幸以一疾而卒其卒以成化二十
一年六月十三日年甫四十三將以又明年十二
月葬于邑南陽山之原
朝廷又敕禮部遣官治墳墓且
命常州守臣諭祭
恩禮稠疊愧無以為報也葬既有日乃述其梗槩
刻石納壙中以洩悲恨之情若其淑徳懿行親旅
皆能道之其多不能盡書也子男四曰元楷指揮
僉事曰元栻邑庠生蚤卒曰元相承事郎曰元概

卷三044-1

中書舍人女一曰元秀適太學生張祥孫男三曰
文煥曰文燦曰文熺女一曰文柔系之以銘曰
嗟淑人兮何去而不歸一室寥寥兮惟所遺衣吾
尚可以自存兮諸子倀倀然其何依胡豐其行兮
嗇其壽吾不可詰兮復何咎丘墳既築兮
天寵則厚同穴而居兮尚百歲後
仲弟時望承事郎墓誌銘
弘治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吾仲弟時望卒遺言於
其子元橘曰吾生有汝伯為之兄以庇我今雖死
可無憾矣然知吾平生者亦無踰於汝伯吾死其

卷三044-2

乞文誌墓庶吾目始瞑也於是元橘以書來告予
聞之痛哭嗚呼吾忍銘吾弟乎顧其言如此則又
不忍不銘也惟先公户部府君生吾兄弟四人吾
為長次為吾弟吾弟自幼明敏讀書善記且善屬
對先公甚愛之稍長即解事每見先公治家勤勞
輒請代先公曰汝年幼正當與汝兄讀書進學以
取功名家事非汝所宜問也則對曰進取功名乃
長兄代理家事兒之責也先公初未之許一日偶
試以某事即能中規畫先公驚喜由是凡營居室
治陂塘及耕桑之類悉委之皆如意後先公漸老

卷三045-1

家事一不問得與詩朋酒友徜徉於山水間者以
有吾弟任其勞也吾弟性更孝先公嘗染疾甚危
醫莫能治吾弟甚憂一夕夢神以醫書指示謂汝
父第服此藥既覺檢書果得之依方服之即瘥人
以為孝誠所感天順己卯予喪先妻杜夫人於京
師冐暑來省因載其嫂之喪并擕二姪以歸道中
感熱毒疽發于背幾死無悔言成化癸卯三弟得
心疾疾作輒怒目叫呼家人皆不敢近獨吾弟日
夜在側百方治療然後愈明年四弟卒為之擇地
以葬敎育諸孤以俟成立及予繼室李夫人季子

卷三045-2

元概相繼卒吾弟以予獨處京師又冐暑來省其
篤于友愛盖如此平生於子史百家多所渉獵尤
精於數學晚好讀醫書蓄善藥病者多所全活至
鄉黨以貧乏來告者悉周之無吝近省予道遇廣
西某進士之喪輒助白金數拾兩竟不問其為誰
也吾少讀唐書張公藝傳吾弟適見之遽請曰古
今人宜無甚相逺公藝九世同居吾兄弟豈不能
保一世乎遂出誓言期不為妻子所感厥後有求
分異者力不能止每以為恨故省予時歴舉先公
遺命贊予置義田以贍宗族且力任其事以徃士

卷三046-1

大夫嘉其志咸作詩贈之惜乎志未就而卒嗚呼
可哀也已吾弟名濟字時望號復齋生宣徳庚戌
十二月五日距卒之歲得壽六十有三素有治才
而不求仕嘗以入粟助有司賑饑補承事郎徐氏
世居宜興曾祖諱福贈户部郎中祖諱鑑瓊州知
府考諱琳不仕三世俱贈光禄大夫柱國户部尚
書兼
武英殿大學士妣皆夫人吾弟初娶繼娶皆蔣氏
又呉氏子男五人曰元橘曰元杏曰元㯽曰元枤
曰元楨元楨蚤卒女一人適同邑范倫以卒之又

卷三046-2

明年某月某 日葬于拜亭山之原為之銘曰
有事服勞昔見其人溪山在望其人何存田廬秩
秩子孫振振百世之下尚視兹墳
亡兒中書舍人元概墓誌銘
弘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吾兒元概以疾卒於乎
吾兒何遽至於是耶吾兒少重遲不好游戲家人
以不慧目之常一日舍舟登岸誤為木罌所跋墜
諸水時岸高數文湍流甚急忽浮水面不溺若有
神扶而起者已而羣兒訊之曰汝將墜何以持罌
口曰持則罌覆吾身尚復起耶及稍長出就外傅

卷三047-1

口授書數百言轉能誦暇則嘿聽諸生所誦能舉
其詞無遺先禮部府君見而竒之每出句以試能
應聲而對徃徃有出人意表者由是鍾愛尤篤天
性孝友予每公退必拱俟于門雖風雨不少替有
不樂則遶膝而娛必致樂乃已與兄弟處雖一殽
核必待悉至然後敢食以是兄弟怡怡人不知其
為異母出也每受敎於兄栻後栻亡哭之必慟諸
親長止之乃曰天不獨亡吾兄又奪吾師也奚為
不慟性復仁厚幼時為僕抱而仆于地予怒而杖
其僕後雖仆不言或問之則曰言則彼又受杖矣

卷三047-2

盖從予居京師者二十餘年予初以禮部侍郎考
滿
恩例許遣一子入太學以吾兒常習舉子業欲俾
就之則以生後讓其兄元楷元楷亦不願
先帝録溥侍從微勞特授中書舎人未幾南歸畢姻
遭母喪哀毁踰禮疾乃作予聞而憂之然天意遽
至於此以貽予無涯之戚乎吾年未下壽而吾髪
已種種三歲間既喪吾妻又失吾兒胡不相予之
甚乎吾兒名元概字弘量姓徐氏常之宜興人曾
祖鑑瓊州府知府祖琳並贈禮部左侍郎兼翰林

卷三048-1

院學士母淑人李氏以天順癸未十二月十三日
生年二十六於是其兄元楷元相以卒之年十二
月二十五日葬于縣南張和山之原先期以書來
告因述此俾刻石納諸壙中吾兒娶今南京吏部
尚書晉陵王公之女無子以元相之子文熺為後
是為志
墓表
徐知州墓表
成化十五年荆門州父老詣
闕奏前知州徐泰憂制且終願畀復本州以終惠

卷三048-2

斯民者
詔下吏部從其請君既之任治事未幾疾作以其
年十月二十四日卒享年五十一既返柩于鄉將
以又明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葬于無錫界馬鎮村
福昌里之原其兄中書舎人惟正以書來曰頥失
吾弟不幸甚矣惟吾弟有二子元榖元菽皆幼未
領人事凡經紀喪事非吾誰為之治兹既畧備矣
惟墓上之石當得文詞以垂示後人非執事又誰
宜為之敢以卞户部華伯之狀來請予與君交三
十年知契最深非特以鄉里之故而已於誼實宜

卷三049-1

書乃不復辭君諱泰初字士亨後更大同而白生
其别號也幼而穎異既長入縣黌從經師習尚書
益好學不以家用饒而喪志嘗舉于鄉不利以貢
入太學得與天下之士游而謙厚若無能者大司
成甚優禮之當景泰丙子歲順天府行鄉舉而吉
水劉文介公主試得君文竒之擢第一時有忿子
之不預者言于
朝謂所司去取士失當且謂君出富室殆有私也
宜復試大臣持正者以為不可特試五經魁於
内閣君文詞義燦然無忝為解言者始慙而名益

卷三049-2

彰於時矣後試春官在中列比剥巻主司見君姓
名以嫌竟不取久之歴正臺憲例選通法律者授
御史君在優等復以謙退授黄之羅田令六年政
績大著遂擢知荆門州在羅田時為政專察民隱
不拘拘簿書之末教民務農凡無牛種者官給與
之值歲大侵悉發義倉積粟以賑饑民有尫羸不
能行者則隨所居作饘粥食之鄰邑來乞食者亦
不拒一時賴以活者甚多更招徠逋逃復業者則
蠲其役仍給官田使耕而食其入公暇數出存問
疾苦隱然有古循吏風邑人嫁娶論財故多不以

卷三050-1

時始下令禁之有户將絶而出繼他户者官為出
錢贖還其家富民買田多隱稅廉其弊發之貧者
始免催徴之累黄屬邑凡七民相率走藩臬請得
君守郡疏上未報適荊門守闕遂補之荆門之政
大率如羅田其俗則頗難治君禁令嚴明民不敢
犯會夷陵有疑獄巡撫大臣檄君徃讞疑遂釋人
尤稱之前後兩任數興廢舉墜而學校之士多所
造就所得公錢悉市粟以儲義倉其廉名又人所
難及者是以去任民爭輓留之既沒尤思慕之不
忘君為人孝友居父母喪能哀治葬必厚兄有疾

卷三050-2

輒宿禱于神以祈祐終夕不成寐弟坤幼延嚴師
誨于塾冀必成立家雖饒裕見族有服用侈靡者
必深戒之而人以患難貧窶告則惻然周給不以
則力計也君常之江隂人曾祖均平有隱徳祖本

國初以人材徴卒而旌其墓曰義民父景南義聲
尤著以出粟賑饑受官盖徐氏之積徳非一世矣
至是乃得君兄弟然君官至下大夫君之壽甫入
中歲報施之道茫然莫考也夫禾之有穜種之先
而獲之緩獲之緩而收必多世徳之家盖亦類此

卷三051-1

然則徐氏後人其復有興者乎因録其事行之槩
表于墓以俟
永寜州吏目贈行人正楊君夫婦墓表
成化辛丑新都楊春登進士第既而念其母老歸
養於家居數年其母益康健促使入
朝乃授行人司正初考最以例贈其父如其官母
封太孺人踰年太孺人卒春將歸葬詣予泣且告
曰先君平生官不稱徳而卒葬久矣今吾母復不
幸而春繋官于兹不得躬治歛具心竊痛恨惟墓
之文乞憐而畀之敢以所為狀上予與春有斯文

卷三051-2

之雅且感其言不能拒也按狀楊之先本楚人在
元嘗為武官後避亂於蜀因為新都人有諱賢者
贅於李遂冐其姓賢生壽山娶某氏生君諱文字
羙玉少温恭謹飭舉業之暇尤喜攻書由鄉校貢
入太學以家貧乞仕逺方得永寜州吏目永寜在
貴州蠻夷中君安之不以為事日治公事有不便
民者輒私告其長吏除之後夷民知其出於君也
皆感恱或來稱謝君辭避不敢當推之長吏吏復
賢之久而土官浸知其才凡旁郡事有不治者屬
之君輒治嘗督工役築磨泥普施二城費省而堅

卷三052-1

完至今人稱之州有弃地數百里與水西夷田相
接其酋以官無圖籍私致白金千兩欲得其地君
適攝州事拒不納曰吾官雖卑然亦守土之臣也
地為王土可以私與人耶他日長吏竟利其金與
之君每以為恨景泰癸酉九月八日以疾卒于官
享年六十三葬本邑某山之原君初娶郭氏繼某
氏再繼熊氏則春之母也方君游太學時熊氏家
居熊自為衣食計而節縮日用以資給其夫迨從
居永寜奉養既豐亦不肯妄費一錢後其夫與郭
氏二子相繼卒負遺骸歸葬備歴艱苦所過地必

卷三052-2

號呼亡者告之從行男女數輩雖旅次倉卒皆有
區别既歸顧家尤貧遣春就學脱簪珥以助其費
以其夫遺命令復姓楊氏初目眊已數年及見春
授官與其孫延和再登進士第目豁然復明年八
十二以弘治壬子二月二十一日卒祔葬墓右子
男五人其二曰逺曰政郭出俱先卒其三曰春曰
惠曰哲熊出女二人亦郭出長適翟贊次適鄉進
士單麟孫男十人曰廷和翰林院侍讀廷豫廷平
廷萃廷像廷 女十三曾孫
男五人曰慎曰惇曰愷曰 予嘗讀歐陽文

卷三053-1

忠公瀧岡阡表載其父崇公存心之仁及其母夫
人誨言之善竊歎公之所以顯於世者維其文章
徳業見重於時亦其先徳深厚有以致之所謂其
未有自者也今觀楊府君與熊孺人之事其殆類
此故其子若孫列官于
朝漸至通顯亦足以驗其先徳也予以是表之
桂陽同知前中書舍人楊君墓表
楊世出漢太尉震唐季徙家閩之浦城又徙建安

國朝自故少師贈特進光禄大夫左柱國太師文

卷三053-2

敏公以高文絶識弼亮
四朝功施社稷勒於鼎彞號稱名臣垂休襲祉奕
世有人而楊氏遂為仕族之冠君諱仕儆字敬甫
贈少師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諱伯成之曾
孫文敏公之孫貞靜先生諱錫之子也少習家學
以詩經中天順己卯福建鄉試禮部弗第卒業太
學聞見滋廣聲名籍甚六館諸生咸推讓之再試
不中乃以䕃授中書舍人三年坐從子曅累謫廣
東衞經歴六載考最竟歸卧于家闢一室左右圖
史寢處其中日繙閲不厭暇則課子孫讀書種桑

卷三054-1

棗藝蔬果於世途聲利漠如也弘治改元
詔起沉滯吏部知君謫非其罪特以桂陽州同知
奏起之檄至君歎曰吾老矣憊矣安能復與時輩
追逐耶竟不起弘治九年六月十有九日以疾卒
年六十□娶江氏某叅政之女子二易鄉貢進士
暹治舉子業孫男二女一卒之明年三月二十日
葬邑之登仙里劉墩之原君偉貌疏髯氣岸軒揭
平居恂恂簡重而臨事能卓然樹立其在衛幕秩
雖卑能搜剔奸蠧有怙勢者必以法裁之吏士竦
服生長綺紈不為奢靡華麗之飾聞人有異書則

卷三054-2

聲績在兩畿尤卓卓可稱者皆公敎也然則公之
賢使身得一職任一事以自用於世其禆補豈小
哉公以齒徳當為鄉飲賔辭不赴沒而葬于鄉則
為之刻石著徳以示後之子弟禮亦宜之非徒為
孝子之私而已公生于永樂己亥六月初九日卒
于弘治乙卯正月初二日壽七十七以丙辰年某
月某日葬于某山之原配吕氏賢而克相封孺人
子二長即鑑次銶女一適劉演
林勿齋先生墓表
先生姓林氏諱智字若濬别號勿齋系出唐邵州

卷三055-1

刺史藴之後世居閩之莆田曾祖崇寳父徳如皆
隱居不仕先生生二年母陳氏沒又五年徳如翁
亦沒賴繼母鄭氏撫而鞠之稍長出從里儒授尚
書習舉子業尋補縣學生正統甲子中福建鄉試
戊辰會試中乙榜授宜興縣訓導至則嚴立敎條
示諸生以讀書作文之法俾各有所依循晨必衣
冠張燭坐堂上朗誦經書已而取古法書臨摹至
數百字手倦則復誦讀以倡諸生日以為常雖祈
寒盛暑不懈諸生亦各勉修士習為之一變大有
補於學校秩滿陞銅梁敎諭未幾丁母憂服竣復

卷三055-2

除宜興舊徳先生之敎者踊躍趨迎及士宦子弟
悦從者數十輩大肆講學文敎聿興提學御史陳
選舉先生自代吏部雖不能用謁選之日遂陞縣
令先生謂人曰當道宜用人所長某將老矣安能
舎詩書而事簿書哉博一敎官終身足矣崑山葉
文莊公時為吏部侍郎知之擢蘇州府教授先生
至蘇學其敎法無異宜興時諸生始若不能堪久
之服其化益親愛之致有身為顯官而追念不舎
者先生前後為校官幾三十年皆在江南而四方
縉紳多聞之故每當大比之年藩省爭先禮聘為

卷三056-1

主司考浙江者一江西者再凡所取多知名士稱
為有識鑒云先生性至孝常痛父母早世每春秋
時節祭祀嗚咽流涕者竟日祖祠舊卑隘撤而新
之増祀田若干畆婦翁趙立沒而無嗣為之經紀
其喪得免暴露甥陳元幼孤擕之官敎育之與諸
子等既長復為之娶婦乃遣之歸其他周貧睦族
重信義事多類此生宣徳丁酉六月十日以弘治
甲寅正月五日卒享年七十有八以某年某月某
日葬某山之原娶趙氏子男八人曰巒岳宻岊嶅
仚岫崐巒早卒孫男女二十七人曾孫四人嗚呼

卷三056-2

先生之徳之學莆人知之蘇人知之予宜興之人
知之豈待表而後見然天下不可以莆與蘇與宜
興槩也而能盡知乎况數世之下又有可恃者乎
是固門下士所宜憫而憂之者某於門下受敎為
最先故特為之表而不讓焉
贈懷逺將軍錦衣衞指揮同知寗公配陳氏
墓表
正統己巳廣西弗靖今贈懷逺將軍錦衣衞指揮
同知寗公卒于寇難其配陳氏與其次子瓌皆相
失莫知存亡獨其長子瑾無恙事平瑾遂選入

卷三057-1

内庭年始十一既長資性明敏益見向用積官至
御馬監大監後三十年為成化庚子瓌獲生還至
京師大監公見之甚歡又六年成化乙巳陳氏亦
還大監公遣人迎至京母子相見如故時
憲宗皇帝在位
今上在春宫聞其事為歎異暨
太皇太后
太皇后皆有賞賚既而瓌從征大同累功陞錦衣衞
世襲指揮同知因得
賜誥贈其父如其官而其母封太淑人居數年太

卷三057-2

淑人思歸故土瓌具疏乞
恩特蒙改廣東右衞以便侍養太淑人之歸也
三宫賞賚之厚復如前日人皆榮之既抵家數月俄
以疾卒大監公聞訃哀痛
上賻祭加厚并
命有司造墳安葬
太皇太后
皇太后暨
諸王亦皆有賻大監公乃擇明年某月具其父衣
冠合太淑人葬于邑白雲山之陽來乞文於墓上

卷三058-1

而騰驤指揮劉澄為之狀惟寗氏世居南海東充
都大良堡人後割其地増置順徳縣故今為順徳
人先世嘗有顯者譜亡不可考入
國朝有諱日華者生武安安生公其諱真字克誠
為人淳樸不好華靡居常茹素以殺牲為戒處鄉
里尤善扶持患難周濟貧乏人素賢之其生永樂
己丑沒于正統己巳得年四十太淑人性勤儉善
理家人所以賢之者如此其生永樂辛酉沒于弘
治癸丑七月九日也子男二長即大監公少侍
英宗皇帝于乾清宫今掌

卷三058-2

清寜宫事兼提督五軍營凡
朝廷有大昏禮并四夷宴享多委之次即瓌孫男
一尚幼夫人有善行雖不幸遭變故亦未有不獲
報身後者如公之死其不幸可謂極矣乃生大監
公以忠勤事
上稱賢近侍克致
恩典與其配雖存亡不同而同享其盛則一而已
要非偶然者至若大監公身雖在内而夢寐不忘
其親其誠孝所感卒獲與其母若弟相見又豈偶
然哉是宜書之揭于其墓以示其後之人云

卷三059-1

曹府君徐孺人墓表
嘉興有名族曰曹氏曹氏有賢配曰徐孺人諱秀
澄同郡嘉善儒家女也父曰文玉母曰陸氏以永
樂甲申四月四日生孺人既笄歸于曹為以東府
君之配孺人自幼端重寡言笑在父母旁循禮度
而孝敬不倦及為婦事以東能執婦道性尤勤儉
恒率諸婢晝夜紡績不以為勞家人化之諸刺繡
纎巧之作皆媿縮不敢出視生子瓊敎之甚嚴瓊
奉母敎若鄉慎行務農生殖稱克家子其後産業
日盛食指日繁孺人卒不習侈靡事及以東沒寡

卷三059-2

居五十年布素終身未嘗更一新衣其勤儉自若
也有孫曰山早失母孺人憐其幼躬自鞠育雖甚
愛之然敎之益嚴俟其既長俾學于家塾日必考
其課業或書不成誦則聲色俱厲不少為容貸平
生不喜尼媪有登門者輒麾之去曰無壞我門法
其正如此孺人好施不吝凡鄉里之貧無食死無
葬者必命其子周卹之歲饑視人親疏悉以次賑
給之食其惠者甚衆及其子沒至山益好施與士
大夫交游益廣而曹氏之名籍籍起浙西謂其世
範固逺盖亦有孺人之敎焉孺人既老山奉養備

卷三060-1

至年九十三而卒實弘治乙卯九月九日也子一
人即瓊承事郎娶陸氏孫一即山以中書舎人娶
錢氏四川按察使博之女曾孫男六人嵩邑庠生
崟岑岩崙巃卜以丁巳十月二十四日葬邑之柳
溪合夫兆也山持狀赴京師詣予泣拜曰山非祖
母鞠育無以至今日所以不逺數千里躬造門下
以請者唯欲得一言表于墓上以彰吾祖母平日
恭孝慈節之羙則泉下永有光矣予感而言曰昔
人有言婦者家之所由盛衰也故中饋之吉著於
家人厲階之害見於大雅其事不誣徃徃可驗則

卷三060-2

曹氏之盛孰謂其無然哉宜刻之以慰山之志以
示諸來裔
虎賁左衞經歴張府君墓表
府君既沒之十六年其子欽虎賁左衞經歴三載
考最蒙
恩贈府君如其官階徴仕郎母馬氏為孺人於是
欽泣而念曰
朝廷不遺下臣施及
恩典吾父母不幸皆不及見痛恨何可言吾將致
其事歸守先墓謹録

卷三061-1

敕詞燎之以告于地下顧惟墓上之石尚無文以
刻又何以發濳徳昭慈訓而見
寵光之來之有自耶乃奉山東叅政張克謙之狀
晉謁再拜而請予與張少相知而經歴君又邑人
也不能辭取其狀視之語皆不誣按狀府君諱亨
字嘉會世家宜興為宋叅知政事磻之後自曾大
父國用而上居邑之橋亭里人稱橋亭張氏國用
仕元為鷹坊提領生廣徳州學正茂卿茂卿以族
大遷今所居曰張渚是生師賢師賢生愈高愈高
生致逺致逺生三子伯曰本彞季曰伯常其仲為

卷三061-2

府君府君生而純雅稍長從仲父致和學致和嘗
為信豐令剛毅方正敎導有法臨諸子甚嚴獨愛
府君由其孝友明順不煩束約也正統間大臣有

敕循行江南主斷繋豪民一時健訟者蜂起或訟
其考翁事連信豐並被將逮至京師府君於時極
力營救徃返道路數冐艱厄不自卹也其事卒白
人皆稱為能子其平居父母之側温然無違禮母
周氏沒事繼母黄氏孝養不替兄弟相處怡怡如
也雖衣服飲食無弗共者及推以待諸從昆弟子

卷三062-1

姓以及婣戚朋友皆為篤於恩義雖僮僕無不善
遇之以至人有急難周之不吝其事不能枚述嘗
客金陵同舍人遺金數斤獲之弗啟竟迹其人還
之其人出半以謝拒之毫釐不受又嘗獲監引於
道坐候其人少頃有泣者至則一富商奴所遺即
與之奴謝曰非公吾必死主人之手感拜而去鄉
有窶人缺食而貿其屋既給之粟而使復居之如
故曰俟歲稔償我未晚吾不忍汝飽而無居也鄉
舊産茶四方來鬻者必實其直奴輩有不豫者曰
若欺心而増减之吾豈可為哉因之以戒諸子姪

卷三062-2

凡息錢租粟之入宜寛貸而勿歛怨如此庶家門
可保而久也有司屢役掌鄉稅不事掊剋歲饑更
出粟數百斛以助賑濟郡縣欲例授章服則辭曰
吾安於韋布久矣敢冐圖榮顯耶邑大夫歲舉鄉
飲禮請為賔至再即辭謝不出教子居京秩雖不
獲生受
封命然人間之福安享已備可謂無憾於世者矣
府君晚號真率翁壽八十有四以成化七年某月
某日終於正寢後某月某日其配馬孺人亦卒壽
八十二孺人出同里士族少有淑行及歸於張婦道

卷三063-1

母儀皆有可稱以卒之某年某月某日合葬于南
華山之原子男四人曰原曰思皆克家曰欽即經
歴君曰銓女二人長女適義官呉佐次適士人蔣
昕孫男八人女四人曾孫男五人夫徳之優者不
近名以為高足以轉移乎風俗産之厚者能散財
而益富足以庇覆乎鄉閭觀於府君可以槩見為
張氏後人者尚嗣其仁於百世之下使君子之澤
無有窮也噫此固府君之意也

卷三063-2


南京工部尚書劉公傳
公諱宣字紹和一字應召號靜齋姓劉氏其先南
康人也在南唐有諱適者仕至工部尚書生君造
以吉州推官留家安福谷木坑故今為安福人君
造生璞南唐進士至宋三世補太學上舍時人因
稱三舍劉氏公生七歲而孤遭家多故能自力於
學不隨同輩嬉戲從故禮部侍郎李公克述習春
秋精勤不懈父戍盧龍而沒躬徃代之雖處行伍
中不廢讀書其志必欲以科第自顯時麻城鄒公

卷三064-1

來學以都御史巡撫其地閲其業大驚待以殊禮
景泰庚午應試京闈鄒公送之郭外舉酒祝曰汝
此行必取解首否則無相見也衆竊笑之是歲故
少詹事劉文恭公主試得公文巻竒之置第一如
鄒公言明年會試禮部高等遂登進士第授翰林
庶吉士壬申授編修丙子修一統志成陞修撰天
順甲申
憲宗嗣位充
經筵講官成化丁亥九載秩滿陞右春坊右諭徳

卷三064-2

英宗實録成再陞右庶子庚寅擢南京太常寺少卿
寺事多廢公建言十三事皆見采納丙申丁内艱
壬寅改除進本寺卿掌國子祭酒事公為師待諸
生甚厚而差遣必公考校必明無不恱服者琉球
國遣子弟就學公舉舊制令所司給其日用之費
他日其子弟奉白金一觔為束修公力卻之已而
復以其半為奉事聞于
朝及得
旨乃受丙午召為吏部右侍郎丁未夏旱奉
命祀北嶽地鎮弘治戊申

卷三065-1

今上嗣位再進左侍郎公以漸衰求閒始拜南京工
部尚書知公者乃惜其去公欣然以行至則會計
出納革絶侵漁未幾財用頓積而推舉屬官以激
勸其下人人皆為率職盖歲餘以病不起辛亥七
月十日也享年六十有七公少罹貧苦在盧龍時
游學京師每徒歩徃返為寒暑所中輒疾死道上
逾時始甦嘗建言禦邉四事其後有己巳之變果
如所料及虜薄京城從禆將守備天津多所補益
軍中有誘歸及欲妻以女者皆不從其窮時已不
茍如此惟耿介疾惡是是非非不狥于人尤好面

卷三065-2

折人過晚乃務為優客善論事引援證據聽者忘倦多知
國朝典故每事能悉舉無遺故尚書□公為吏部時以慶成宴坐位未定詢及公為言舊制至今以為式至功臣世系述其源委歷歷如指掌若山川險易雖遠在數千里外皆能指畫不羞人皆服其該博平居事毋至孝迎豢於京每旦趨
朝必先問安遇一美味必手自奉進兄沒撫其孤女嫁之知已出事再從寡嫂及遇族人皆有恩意族有爭訟者開導以理使各釋然以去諸子教之

卷三066-1

甚嚴與其配王淑人必揖而後食居家自奉至薄
食不重味一衣至四十年盖其儉素又如此讀書
務求精熟為文章必以理勝不喜作新竒語有冲
澹集藏于家祖諱某父諱某並贈南京太常寺卿
妣並贈淑人三子長秉常國子生秉善邑庠生秉
監女四人論曰公卿起諸生一旦富貴遂忘其故
而為驕侈之習者比比如劉公禄位已崇所持猶
寒士雖古人何以加之且士非困窮不能自立所
謂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公之志甚大力甚堅
惜未得專乎其位而盡展之故其事業之所立者

卷三066-2

止此然其名則豈有久而不傳者哉予與公有斯
文契因書此以貽其子俾藏之為家傳云

卷三067-2

祭文
湖廣按察司僉事張公惟公少時負俗之累奮發
于心黽勉于事績學精專莫之或先鄉榜甲科遂
爾連連列職
中朝官階斯轉繼躋外臺仕路益顯雖則顯矣如
忤物何奉身而退其樂則多公身雖屈公名則完
公志不遂公心則安母氏高年幸供子職孝養期
終疾疹俄亟嗟我與公豈直同年既忝鄉閭復結
姻㜕聞公之喪哀痛倍百繋官于
朝欲徃弗克聊馳一觴惟寫我心魂如有知為我

卷三068-1

來歆尚饗

某淑人母子之靈曰言言高堂有此女師靖專其
徳慎淑其儀身安享乎晚福子顯庸乎
明時謂非脩内行而獲隂報豈榮壽若是乎兼之
緬懷昨歲登堂獻巵指瑶池以為酒倣南山而賦
詩恍壽顔之在目曾陳迹之遽違夫何倚伏之不
常哀樂之難期望婺星而光滅悵萱草之色蔞惟
苫塊之哀重致傷生之可悲視疇昔而不若撫二
柩以纍纍設茵鼎而孰奉置槃珥其何施念子道

卷三068-2

莫大乎送死顧家禍何縁而重罹曰惟不死惟孝
與慈
帝有諭祭之文史有表阡之詞棘心寒泉可慰在兹
嗚呼尚饗
某荷
誥封三代祭
祖某仰承
先訓屢荷
聖恩載錫
贈典始以七品贈父封母既遷五品

卷三069-1

恩隨以加後官侍郎繼職宗伯重蒙
恩加及二代兹者宫保秩滿又得推
恩伏蒙
制下褒及三代贈曾祖考光禄大夫柱國太子太
保禮部尚書
文淵閣大學士曾祖妣為一品夫人而祖考妣考
妣及先妻之贈典亦如之給
誥之詔方頒而加秩之
命遽下今陞某為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書
武英殿大學士一月之内兼此二榮是皆

卷三069-2

祖宗餘慶所及謹附祝文用伸昭
告以亡室贈一品夫人某氏祔食尚饗

長姊孺人之靈曰與某同母實惟六人惟姊居長
性行尤淳爰自笄年歸于故族婦道克持孝敬殊
篤良人游學内助日劬忽焉中道賫志寡居僕耕
于田婢織于室衣食能謀家業無失况初失子幾
絶其宗終焉嗣續置妾之功撫育其孤庶見成立
白首高堂傷感抱疾自與别違歲時屢歴繋官縻
禄懷思戚戚忽聞訃來哀痛切激骨肉存亡永永

卷三070-1

嘆息煮粥無能揮涕沾臆敬遣兒輩奠以酒食尊
靈猶存洋洋來格尚饗
謙齋文録三卷終

卷四001-2

徐文靖公文録
四卷
神道碑銘
南京禮部尚書諡文僖黎公神道碑銘
南京吏部尚書諡文肅王公神道碑銘
封刑部員外郎錢公碑銘
采石李氏先塋碑銘
都察院右副都唐公碑銘
南京兵部尚書薛公碑銘
工部左侍郎杜公碑銘

卷四002-1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諡康靖鄒公碑銘
南京戸部尚書潘公碑銘
戸部尚書李公碑銘
太子太保禮部尚書諡文安周公碑銘
柱國夀寜侯諡莊肅張公碑銘
兵部左侍郎呂公碑銘
右副都御史李公碑銘
柱國太師保國公追封宣平王諡武毅朱公碑銘
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諡文恪耿公碑銘
太子太保成國公諡莊簡朱公碑銘

卷四002-2

柱國少師華盖殿大學士諡文穆劉公碑銘
南京工部尚書程公碑銘
南京工部尚書馮公碑銘
都察院右副都謝公碑銘
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李公碑銘

卷四003-2

徐文靖公謙齋文録卷第四
神道碑銘 曾孫□□□刊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禮部尚書諡文僖
黎公神道碑銘
弘治辛亥南京禮部尚書黎公以疾乞致仕
詔可仍
賜誥命歸明年以建
儲恩進階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四月十八日竟以
疾卒享年七十訃至
命有司諭祭及葬事

卷四004-1

諡文僖其孤民表詣
闕謝
恩他日奉公門人李學士賔之狀拜請神道碑銘
予與公同朝且同官已久義不得辭乃據狀而書
之公諱淳字太樸號樸庵世居岳之華容本楊姓
曾祖元勲出繼姑氏後從黎姓祖士禎父斌寜縣
丞有德政並贈資善大夫南京禮部尚書祖妣徐
氏妣元氏王氏並贈夫人公少苦問學從父宦逰
與兄資深相師友天順丁丑
英宗復位之歲也舉進士第一授翰林修譔預修

卷四004-2

大明一統志癸未同考禮部會試成化乙酉
憲宗即位充經筵講官丙戌遷左春坊左諭徳丁亥

英宗實録成進左庶子甲午考順天府鄉試丁酉修
資治通鑑綱目成遷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讀
今上正儲位日侍講讀戊戌擢禮部右侍郎丙午改
南京吏部丁未滿九載遷左侍郎加正二品俸弘
治戊申始擢南京工部尚書尋改禮部又三年以
疾致仕而卒公性耿介寡合尤好直言居官屢除
弊事初入翰林有言被謫者即以書抵當道請救

卷四005-1

其人當道者雖不能用然心實重之考鄉試時有
試卷竒甚後塲不類疑有弊勾稽墨卷果得謄録
生截卷狀按其事而取是卷為解首則名士馬中
錫也人皆稱服嘗見天下鄉試録多舛繆或犯
國諱擿奏數十條下禮部翰林院議治考試提調
官罪且申定格例行之至今及在禮部故事内批
出翌日承行者必
陛陳補奏疏以防奸偽除授寖廣有諷令勿奏者
執不可諷者色沮久之竟停奏在部不受私餽不
行請屬尤慎形跡事渉矯託輒窮本末必暴白乃

卷四005-2

已聞人有玷行雖所甚愛必摧抑不曲為庇覆下
至胥隷亦畏憚不敢犯素儉朴患鄉俗好侈躬自
裁抑昏葬飲宴之禮人多視以為則重倫尚節痛
違禄飬極嚴廟祀兄嫂卒其孤民獻及女皆幼育
為己子遇二季沾滄無間言嘗歸省至臨清適山
東按察副使董國器妻死而董使未還特使人舁
其柩以歸太常卿余孟享卒家貧倡鄉宦合賻贈
俾襄葬事鄉吏鄧錄寓銀數十両後禄死藏所寓
物候其子長乃還之所居黄洋渡積潦病渉捐私
帑築堤四十丈民甚利焉嚴於教子不假辭色至

卷四006-1

訓諸生日亹亹不倦登科甲仕中外者相接踵下
逮胥吏有嚮學者輒優給役後亦多成名云平生
好著述有龍峯集若干卷及輯
國家諸試録合六百四十卷藏□家配金氏贈夫
人先卒子男六人民牧進士民表戸部主事民衷
民安國子生民俊民信女四適荆州府學生張孟
瑄次適鄉生程鶚三適縣學生羅熺四幼孫男二
循紀循章女一以卒之明年某月某日葬于黄湖
山之原金夫人祔銘曰
洞庭匯澤其流洋洋公實楚産挺拔不常昔起鄉

卷四006-2

薦世遇
英皇對策
大廷萬言成章乃賜及第裒然前行出入清秩翰
林春坊危言正色耻和其光
治朝簡任官惟俊良匪籍銓曺孰為較量冢宰之
亞謂公克當秉公薦舉賢路不妨仰視孤鳳倐焉
南翔人則不容在公何傷宗伯掌禮名位益揚
召命将下歩履不彊乞身歸田旋以云亡二品既
貴七袠亦長
朝廷眷念

卷四007-1

恩被幽堂科第克紹諸子其芳集集門人青雲頡
頑公其逝矣有光于喪爰伐貞石樹之墓傍刻此
銘詩永昭不忘
故南京吏部尚書進□□□大夫致仕贈太
子太保諡文肅王公神道碑銘
鳴呼公葬有日矣追憶平生故交同鄉郡同官署
而道誼相契合行業相規勵自少至老不相負者
如公幾人而今不可作矣矧公之文學政事卓然
為一代聞人而耆年高爵
殊恩盛典其在

卷四007-2

朝廷在天下所關甚重是不可無所紀述以昭不
朽而公之子沂以神道碑銘來請乃按福建布政
使陳君朝用狀次第書之公姓王氏諱㒜字廷貴
常之武進人晉太傅導之裔也元季祖諱徳甫自
揚州避地于常子孫遂居之祖諱友諒
國朝永樂間徴至京師授魚臺學官擢延平府同
知有政恵考諱守正宣徳間為兵部武選司主事
以廉慎名俱用公貴贈南京吏部尚書祖妣蔣氏
妣朱氏俱贈夫人公生有異質十歲能作詩十五
攻舉子業二十為學生正統甲子領鄉薦景泰辛

卷四008-1

未舉禮部
賜進士及第第三人授翰林編脩被
旨偕修撰柯潜庶吉士吳匯等二十八人肄業
東閣給酒饌及膏燭費
賜御府諸書癸酉夏旱代祀東嶽甘雨隨注甲戌
丁外艱喪葬如禮天順丁丑仍舊任庚辰同考禮
部會試時稱得人尋
命侍
東宫講讀辛巳預修大明一統志成
賜金帛癸未復同考禮部遷侍講甲申

卷四008-2

憲廟踐阼以侍從恩擢左春坊左庶子仍兼舊職
敇充經筵講官敷析明暢啓沃良多修
英廟實録分掌禮館成化乙酉改南京翰林院學士
至則迎母就飬丁亥實錄成公以舊勞預賜戊子
以母喪歸辛夘服闋適南京祭酒缺
朝廷特用薦起公于家公嚴督率明賞罰公差遣
上奏論便宜數事又修廟宇學舎補刻書板建書
庫門工悉就緒壬寅滿九載進南京吏部左侍郎
時吏弊滋甚每差撥則呼爭於庭公按舊式叅以
時宜著為定規羣吏懾服丁未

卷四009-1

召為戸部左侍郎乘傳赴
闕甫數月
今上登極遷南京戸部尚書復改吏部會有
旨考察諸司公悉心諏訪務求至當有小過而才
亦可用者别為奏請得降級補外其以例考績者
必斟酌殿最不茍為文具又陳八事多見采納修
治堂庫如國監而加備焉弘治癸丑年七十上疏
乞致仕
上優詔勉留再上亦如之甲寅以再考去任還家臥
疾乙卯春復上疏詞益懇

卷四009-2

上念公
先朝舊臣進階榮禄大夫致仕
命有司月給廪米二石歲給輿隷四人此得報公
疾以篤越二日卒于正寝實五月二十五日也距
生永樂甲辰七月四日夀七十有二訃
聞贈太子太保諡文肅遣官諭祭命有司治葬事
丙辰三月十八日窆于縣西謝巷村之原公所自
營夀藏也初娶夫人吳氏江西左布政使潤之女
勤儉有則尤敦仁恵族里賢之先卒厝于祖隴之
側至是乃合葬繼娶今夫人孫氏尚寳丞仲徴之

卷四010-1

孫亦有内行子二長沂舉成化乙未進士累官湖
廣右布政使其志行不墜公業次洛輸粟賑饑授
鎮江衛指揮使女五長卒次適鄒堂鄉進士朱昶
叚瑞又次適吾子中書舎人元概今守節于家孫
五女四公性孝友言動不茍雖負才望而謙抑不
自矜嘗念宗族貧窶歲給廪粟憫兄子澄之孤以
三品
恩移廕為國子生又修世譜輯家乘以貽子孫尤
重義氣嘗得楊氏别業有祖隴在欲徙之他公嘆
曰彼以全産售人而不能保此三尺吾不忍也不

卷四010-2

聼其徙闕其垣使四時祭掃焉公警敏精悍剸繁
理劇不勞而集彭文憲公慎許可獨器重公後雖
秩位隆高而識者以為弗盡其用也其為文雅徤
有體裁詩亦清粹真行皆遒勁脫俗所著有思軒
稿朝天稿若干卷藏于家銘曰
國有夀俊羣士之則作之累朝獲匪朝夕鄉有耆
舊後生是規積數十年乃克見之公在南都為六
卿長公歸南畿足範鄉黨七旬遐夀一品崇階公
實稱之孰云幸哉矧惟令終卹典優異節恵有稱
賜葬有地論徳以世述事以文於百千年來者有

卷四011-1


故封奉直大夫刑部員外郎錢公神道碑銘
弘治丙辰四月壬午奉直大夫南京刑部員外郎
錢公卒其子大僕卿鉞請于

上命有司諭祭遣進士治塋墓於是鉞泣而言曰不
肖孤無似徼福
天子寵及泉壤其有光矣如復得名世之筆刻諸墓
道先子死且不朽其何榮如之予不得辭則為之
銘按狀公諱震字東之其先出于吳之崑山高祖

卷四011-2

諱常曽祖諱誠仕元為萬戸始徙家杭州祖諱安
一父諱禮生公穎異幼學即出語驚人稍長習舉
子業恒嘆曰大丈夫安能碌碌守章句乃棄去逰
沅湘間致財巨萬歸盡散鄉里之孤乏者復垂槖
去如是者數四不厭人有急難千百里赴之鉞官
陜時自粤杖策往視徧歷關中形勝數日挾両蒼
頭徑去絲髪不以煩官既歸老於西湖之上集古
竒方儲藥物彚别分貯揭所治證于上縱病者自
取不問其姓名每出民必羅拜道次以謝公曰欲
以捄難非求謝也娶同郡虞氏封太宜人子男六

卷四012-1

女二始公將教二子經學未知所授乃列五經于
前縱其自取鑑得易鉞得春秋公嘆曰聖人之道
見於經莫精於易莫大于春秋二子其得吾志矣
時甬東楊文懿公以易名遣鑑師之錢塘季侍御
琮以春秋名遣鉞師之鑑登戌戌進士蚤卒鉞登
甲申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汝寜
知府陜西叅政貴州按察使以右僉御史
廵撫山東調河南進副都御史改太僕卿所
至有聲績為時良臣人謂公之學於是有徴焉公
生永樂己丑某月某日夀八十某年某月某日葬

卷四012-2

錢塘佛牙之塢銘曰
干雲之材器維大受匠石所遺乃以自夀既夀厥
躬復昌其後發為新枝久乃滋茂為榱為梁乃堂
乃構遡厥本根匪夕伊晝維彼夀者終老林阜封
以識之名不可朽
采石李氏先塋碑銘
弘治丙辰總督漕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君徳
馨漕事至京師詣予曰吾李氏采石之墓拱木已
積抱矣而墓碑未刻無彰先徳予末小子忝承休
緒而尤黯黯無圖則不孝之罪益重惟先生孔揚

卷四013-1

昭大以假寵我李氏以詔我後人予按狀李氏世
為滁人
國初有諱慈隆者隨
高皇帝渡和取太平遂韜跡太平東山是為徳馨之
高祖慈隆生茂林往來采石治生因家焉茂林生
順補郡庠弟子員善楷書預書
永樂大典典成授刑部主事
上即行在為都方事營建命戸部尚書宋公入蜀取
大本擇僚屬可同事者以公從既得木木皆産深
山窮谷其徙而出也多經民墟有議夷竈堙井者

卷四013-2

公曰寜迂道無震驚其民乃别取道以下民徳之
餽白金者以千計公皆拒不納未幾坐事謫廣東
南雄經㦄至今猶能道其遺政南雄生翔字某某
别號止菴徳馨父也性濶略踈財鄉人有稱貸不
責其息或貧不能存死不能葬男女長不能嫁娶
者來告止菴未嘗以匱乏辭隨逺近親踈予之多
寡悉中度見德馨少慧舉止異凡兒每撫其頂曰
此子必能大吾家因遣就學日夜訓誡以冀其有
成已而果然李氏世有積徳其葬于采石盖自某
始于今已三世矣雖嘗一發于南雄然位不甚顯

卷四014-1

不克竟其所施未可謂食其報也今德馨貴而贈
其祖若父如其官祖妣某氏妣某氏皆淑人天之
所以報李氏者庶其在此乎銘曰
李居滁陽亦既有年太平之支由皇祖遷既來采
石乃卜其宅三世奠安善人奕奕允矣南雄實起
其宗受命至再而位弗崇爰及止菴輕財好施不
世其官惟徳是嗣匪深其源其流曷長匪培其根
其枝曷昌惟我李氏其徳既侈不福其躬□孫子
爾孫爾子爾祖爾思爾或忘之視此銘詩
嘉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唐公神道碑

卷四014-2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唐公諱瑜字廷羙其先晉陽
人宋御史中丞子方之後高祖諱英洪武初官松
江上海烏泥涇税局子文祥因占籍上海大父諱
忠不仕考諱昭以公貴初封徴仕郎南京禮科給
事中繼封中議大夫賛治尹衢州知府公姿貎瓌
偉有竒氣為詩文操筆立就以書中應天府鄉試
登景泰辛丑進士授南京禮科給事中蹇蹇不阿
選知浙江衢州府九年擢湖廣右叅政遷山西右
布政使未行丁外艱服闋改雲南未幾擢都察院

卷四015-1

右撫都御史廵撫甘肅公之守衢也詢民間利病
以次行罷衢人大悦會歲久旱且疫公還自
朝覲下車即宿城隍廟自為文以禱三日雷雨大
作後凡值旱禱輒應吏民相與勒石于周宣靈王
廟舊有孔子祭田奪于民公以俸贖還之俾世供
祀事有假媒聘賺財既而懼公之威鬻其二子及
妻以償公曰民窮而犯法畏法而棄妻子守之過
也贖其妻子還之衢號健訟公决斷如流數辨疑
獄民遂不敢欺公去衢衢人為立生祠祀焉其在
湖廣京山隄襄陽河置廣儲倉歲饑民頼以不徙

卷四015-2

正雲南土官世襲法以絶爭訟定滇粮給散之宜
甘肅兵政久弛至則陳時政四兵備五罷叅將田
廣奏起才將許寜李璵勞邉軍卹陳亡邉人竦然
會中貴人以事諷公不從廣等從而媒孽之竟坐
事去弘治五年
詔復公故官致仕七年八月十有八日卒于家春
秋七十有二公娶尹氏封恭人先卒子男六鉞國
子生鏞鎧銓䕫俱授松江守禦千戸鎡邑庠生女
五孫男十二人孫女十五人以某月某日葬其鄉
周涇之陽公為政所至見紀有氷玉十詠有湖藩

卷四016-1

十政有勤民倡和集士類懸思集其卒也衢之父
老及孔氏子孫拏舟千里來哭者不絶於乎公雖
不能與時順隨不克究其施然其愛在民其功在
邉公論在士夫是其不可泯者吾故用鉞請為文
及銘俾刻諸墓道以示來世銘曰
有頎而晳人中英少登甲第華簮纓入科出郡封
専城浙水東下流芳馨邦人祀之死猶生楚晉大
國藩垣并甘棠蔽芾多頌聲擢為憲帥提邉兵羌
胡萬里勞經營除奸紏慝聞者驚釁機竊法來相
仍一官棄去一羽輕當時物論洶不平盖棺事定

卷四016-2

信有徴况乃夀考兼康寜生而全歸没有靈九峰
巉巗三泖清千秋百歲垂儀刑後欲知之考茲銘
故南京兵部尚書致仕進階榮禄大夫薛公
神道碑銘
薛故家廬之無為州
國初有大司空相從
太祖高皇帝起淮甸入臺城攻安慶下江西復廬州
戰番陽攻浙江奪姑蘇下中原累著功勩凡機宻
必預嘗遣督軍餉
上諭之曰卿功已應世爵茲行為朕蕭何可也還進

卷四017-1

大司空頗以怨言聞
上怒置之獄死子靖安亦以事舉家瓊州安置永樂
甲午十月生公於瓊州公諱逺字繼逺少穎脫竒
秀屬句如流宣徳乙卯中廣東鄉試壬戌登進士
第授戸部雲南司主事勤慎精敏不避艱險景泰
中以薦遷郎中嘗以部檄覈實南直隷逋稅文案
山積洞燭肯綮得其羡餘若干萬石歸之於公又
同御史倪敬按大同邉儲搜抉遯隱邉軍足食天
順改元以公使交趾還進本部右侍郎尋丁母夫
人憂時河决河南

卷四017-2

詔復起公以工部侍郎往塞之至則集丁壯三萬
餘分工授任决口遂塞又自揚州門鑿河四十□
以洩積潦蠲粟賑饑伐材為屋以居流民比還民
遮道留之已而復授戸部成化元年兵討两廣蠻
獠以公督餉公星馳先調兵食師至如歸仍諭其
衆能破賊者即有輜貨人人奮勇師至大藤峽躬
冐矢石腹背夾攻賊平陞左侍郎二品俸有白金
文綺之
賜三年進尚書總督京儲六年夏江南運不至命
公往視至則滌泉源濬河流漕以克濟十三年上

卷四018-1

疏乞致仕許之十五年有
詔起公南京兵部尚書叅預軍務是年冬以疾辭
不允明年正月
詔許致仕既而子丕以廕除中書舎人迎公就養
於京弘治五年三月
詔進榮禄大夫八年某月某日卒于京邸年八十
有二夫人楊氏先卒子丕孫男一某公敏而好學
於凡禮樂兵刑天文律歷無不渉其要尤熟
國朝典故在戸部最久凡文移奏劄悉出公手子
部事例芟繁正訛體要歸一均節委積内外逺近

卷四018-2

多寡輕重莫不法式會較出納吏胥拱手正統己
巳之變摘漕卒戍邉以民代漕江南罷焉景泰中
有言事已宜如舊便
詔集議戸部曰可兵部曰不可遂罷後復有言者
時司徒以問公公曰兩議相持力奪之不如理諭
之司徒如公言遂定每歲中外競陳利害始一人
以為可行而行又一人以為可罷而罷前後矛盾
有司不知所從公以為凡若此者一切報罷則官
省民安同僚有惡私囑者怒色以待公曰事可行
而行不可行而止何怒為論馭吏則曰嚴刑以懲

卷四019-1

不若先事而發善革弊不如無弊可革也仕宦四
十年家無長物食無兼味室無媵妾曰吾少事親
恒不足今安忍有餘哉子丕將奉柩歸葬無為之
原求文刻之隧首於乎公以孤童起海外奮身進
士致位八座名顯天下其可謂豪傑者矣然公嘗
謂戸部事多因襲使吾釐正之國可富邉可實民
可安也惜乎未及行而罷雖然公之志則亦可知
矣銘曰
朅朅司空
興運首遭文經武略為時蕭曹山河之誓宜及而

卷四019-2

闕宿恵儲祥及公乃發遂登計相進大司馬出入
勲名孰與齊者旣老而歸濡湏之丘焯徳昭終揭
于道周
通奉大夫工部左侍郎杜公神道碑銘
弘治甲寅三月六日工部左侍郎致仕杜公卒有
司馳奏至
天子為遣官諭祭仍
命工部營葬公之子源等卜某年某月某日葬公
于昌黎縣某之原以予為公之同年乃以神道碑
銘來請按翰林脩撰李君旻狀公諱謙字益之姓

卷四020-1

杜氏其先定州人也元始遷永平故今為昌黎人
曽祖諱彥文祖諱復父諱敏前妣楊氏王氏繼妣
董氏公少逰郡庠正統丁卯領順天府鄉薦會試
不偶以國子生歷事戸部時山陽金公為尚書待
下方嚴獨竒公欲奏薦為屬公辭之景泰甲戌登
進士第
朝廷修寰宇通志遣采事實于山東還授工部都
水司主事督吕梁洪三年考最受
敇進階承徳封贈父母及妻改禮部主客司庚
辰署員外郎癸未陞郎中以父喪去任服除改儀

卷四020-2

制司郎中成化戊子册封
晉府充副使明年
詔廷臣三品以上各舉所知時姚文敏公在禮部
知公才可用即以名上擢浙江布政司右叅議乙
未陞右布政丁酉轉左布政使庚子
召為順天府尹壬寅工部侍郎缺即以
命公方見嚮用丁未得乞致仕葢公年六十九矣
既還鄉以
詔恩進階資善大夫人以為公榮而公尤康强不
衰凡八年以疾不起享年七十有六公居官善理

卷四021-1

事為工部主事時在徐州值歲饑疫區畫荒政作
粥食人多所全活推其餘及收養孤老男女過時
而貧不能嫁娶者皆出所助吕梁之人至今思之
而平生政績尤多在浙江其平易明决既能使民
懷而吏畏至于賔接士人忘其勢分而禮法之際
有所不可雖顯要亦不肯阿從也初各省以織造
上供文綺不如法者獲重譴衆因畏避至積滯數
年所織造者久而濕蒸多壞工人或破家不能償
公曰利吾身以害人吾不忍也遂合數郡解運卒
亦無事人始免患嘗清理軍伍有訴於御史得更

卷四021-2

衛者公以為非例持其文不下御史雖怒不恕也
他日定賦役等第按察使欲増損其則而盡貸無
產之家公以此輩皆游民而令賦役獨歸于力穡
之農非重本抑末之意卒從公議歲侵特奏免田
租若干舊有起運存留之數戸部以起運者不可
免而止免存留者公言若然則一省官俸軍餉俱
乏矣二者必增損之乃可執奏不已
朝廷亦竟從之及在工部適運河淤塞受
敇修浚因以其屬從行得便宜行事公盡心水利
不憚勞苦數月舟行無阻公私稱便已而兵部尚

卷四022-1

書余公子俊廵撫大同多費公帑物有誣其侵漁
者時受
敇偕給事中御史徃覈其實或謂公曰
上怒叵測公與余有浙省同寮之舊辭之可免禍公
曰吾知奉公守法而已他何足計瀕行又有以危
言怵公者亦不顧卒得其實而還余之事竟白其
幹濟如此者故凡被
委命事竣輙受
賜賚云公居家事親能盡子道父嘗病疽醫莫能
療公泣禱于天躬吮之良久愈後父年九十猶就

卷四022-2

養于官以浙地善且迎其兄娣事之人稱其孝友
者無間言自少無聲色之奉雖退食燕居必正襟
端坐妻子不敢狎視至接人臨下更温厚可親是
以人皆愛之公之祖若父俱贈通奉大夫工部左
侍郎妣俱贈淑人配楊氏亦如之子男三人長即
源萊州知府次濬禮部司務次漢國子生側出女
一嫁山西按察司僉事楊詳孫男五人孫女一予
旣知公之厚而又喜有賢子則公雖没而有不没
之名垂之邦國也用以銘曰
有羙杜公貎偉而厚起于甲科如木初茂枝葉翳

卷四023-1

翳其隂四垂惟其本深其末不萎公少而仕為冬
官屬勤敏之餘恵及孤獨藉藉聲聞藹于工曹薦
牘斯削匪公克逃公在浙省以身任事事有從違
惟理之是是則行之匪異乎人列郡歌訟徧于吏
民公有才能施展未盡有
命召之為京兆尹輦轂之下四民宴如政尚平易
不煩前驅司空掌土乃擢其亞人曰宜哉公不自
咤綽有政績在於河渠亦復奉
命見於奏書出則未逺而日未暮如何回車以畏
末路優游閭里歩履康强故舊笑言左右豆觴况

卷四023-2

乎有子已登貴仕禄養正豐奄其長逝
故資徳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禮部尚書
贈太子太保諡康靖鄒公神道碑銘
資徳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禮部尚書鄒公以
清徳重望致仕家居夀躋八十有四乃弘治壬子
某月某日卒卒之前二月公以杭屬縣大饑心切
憂憫手具奏疏以聞
上嘉公身居田里不預政事能逹民隱如此旣
詔有司如所奏賑卹即出内帑文綺
賜公以旌其賢及是

卷四024-1

上聞訃悼歎諭祭營葬一如卹典特贈公太子太保
諡康靖
恩禮優渥人皆榮之公諱幹字宗盛别號順菴姓
鄒氏其先嘉興人也後徙仁和再徙餘杭故今為
餘杭人曽祖福堅妣某氏祖夀之贈賢政大夫禮
部尚書妣沈氏贈夫人父濟詹事府少詹事贈太
子太保謚文敏妣薛氏贈一品夫人文敏公在
太宗皇帝時為宫寮卒時公尚幼適
仁宗皇帝監國南京特遣充應天府學生親加諭勉
賜鈔二千貫仍月給米二石以資養之公感激奮

卷四024-2

勵力學不懈正統戊午中鄉試明年遂登進士第
庚申初授兵部職方司主事歷陞署武選司員外
郎郎中己巳八月北宼入邉
英宗皇帝北狩京師戒嚴一時所需甲杖糧餉未有
能任其劇者僉以公為宜乃超遷兵部右侍郎公
殫竭智力日共厥事倉猝間發廪以給兵士或不
俟奏報而行一日兵士擁東城門請給馬草適鄉
民萬計避虜走城下呌號求開門守者難之公曰
草不得則廐馬不過瘦死爾城以衞民若無所衞
焉用城為且聞虜距城尚逺即至近境門開無及

卷四025-1

而民皆死矣竟從公言獲濟及虜退明年改元景
泰被
敇奨諭辛未清軍職貼黄事竣改禮部壬申奉
敇考察山西官吏癸酉河南鳯陽等處大水
詔徃救荒民多受恵凡為奏免税粮若干萬石旣

命督易州山厰薪炭積弊頓革因奏設主事一人
綜核其事公獨總其綱而已□三年衆議以公不
宜久處比
召還治部事尋陞左侍郎進階正議大夫資治尹

卷四025-2

天順丁丑
英宗復位故尚書胡公方致其事去諸册立大禮並
從公詳定而行時
襄王來朝故事當祭
禁門而入自遷都後來朝禮絶莫有知者公檢太
常典故行之及
上不豫復奏行
皇太子御文華門代朝禮成化丙戌
憲宗皇帝二年也命撫安畿内許便宜行事明年以
老辭位不允未幾特拜南京禮部尚書居二年

卷四026-1

召還禮部仍令
經筵侍班自是治部事者十年至加太子少保屢
以老請
上皆不允後復請不已特
賜敇致仕令馳驛還仍令有司月給米二石歲給
僕夫四人葢家居者一紀而終公性謙謹喜揚人
之善處事是是非非不肯詭隨忠勤奉
國老而彌篤嘗因灾異首以妄費濫賞及修苑囿
設齋醮為言後以度僧道過多因極言其弊奏為
定制至今遵行之少侍文敏公多聞典故及居官

卷四026-2

徃徃述以諭諸寮屬其言皆可書洵一代之老成
人也公配王氏贈夫人先卒子男二長煜次煥國
子生女三長適葛某次適鴻臚寺序班蘓和次適
處州衛指揮使牛洪孫男三圭坤堂女五長適杭
州前衛指揮王楷次適指揮陳震次許適李端其
二尚幼以卒之明年某月某日葬于餘杭山之原
煜奉南京大理寺卿致仕夏公之狀來乞銘其神
道之碑為之銘曰
餘杭有鄒來自檇李山川清竒乃鍾厥羙惟文敏
公廟食邑中

卷四027-1

仁皇眷念公為孤童感激不忘甲科是繼克世其家
益大名位豈惟大之身實有勞郎署超遷始于兵
曹都城戒嚴武事克濟暫出而還遂擢禮侍旁稽
典故以賛
治朝宗伯之任居而不驕
帝曰汝嘉登之宫保
寵命日隆屢疏請老終焉得
旨優游里閭險歲憂民日有奏書嗟兹老成世豈
多有畢公去周厥徳愈懋公既逰矣賢名則留
恩澤所及賁于高丘再世易名為時令族祠墳相

卷四027-2

望過者必肅樹碑神道松隂峩峩爰勒兹銘永永
不磨
資善大夫南京戸部尚書致仕潘公神道碑

公姓潘氏諱榮字尊用其先出河南之固始唐末
從王審知入閩有仕于漳為龍溪縣簿者因籍焉
祖諱從考諱乾皆有隠徳公生而瓌異鄉老長指
之曰是必為吾鄉偉人弱冠充郡庠生正統甲子
舉福建鄉貢戊辰登進士第奉
命齎銀幣犒師廣東景泰庚午拜吏科給事中彈

卷四028-1

駁有體論停起復抑奔競數事尤切多見嘉納壬
申陞左給事中充
荆府册封副使不受餽遺癸酉滿三載
敇進階徴仕郎封父如其官母陳氏為孺人甲戌
歸省
賜楮幣為道里費未幾值父喪毁瘠骨立事母不
離側天順己夘始以服闋復任辛巳充
蜀府册封副使如使荆時壬午 簡充琉球國册
封使
賜麒麟衣金帯以行至則奉宣 徳意王以下皆

卷四028-2

竦息聴命陪臣請為中山八景記公援筆立就有
用夏變夷語國人為之刻石甲申還
朝陞都給事中以母喪歸如父喪時己丑復任六
科諸給事無先公者庚寅陞南京太常寺少卿癸

誥進階中憲大夫加贈父如其官母為恭人嘗
上疏乞致仕不許丙申陞南京戸部右侍郎戊戌

敇總南京糧儲尋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領其
事己亥

卷四029-1

誥進通議大夫加贈祖父祖母陳氏及母皆為淑
人辛丑
召入為戸部左侍郎適尚書缺遂署部事免两浙
償補鹽課人皆稱便會久旱漕河淤涸公奉
命督治運舟畢至癸卯再乞致仕
優詔慰留之甲辰陞南京戸部尚書所出政令太
抵以節財卹民為務丁未
今上以登極恩誥進資善大夫復加贈祖父祖母及
母皆為夫人公疏凡三上
上若曰卿効勞久兹以老疾懇辭特允所請給驛以

卷四029-2

歸其令有司月給米二石歲給輿隷四人南曹諸
公卿祖餞都門外賦詩為贈道路榮之弘治丙辰
十月十八日終于正寢夀七十有八訃聞
朝廷贈公為太子太保遣有司諭祭治葬丁巳某
月某日窆于某山之原配林氏有賢行先公十五
年卒累贈夫人側室温氏生子四人長謙
賜冠服次儉國子生次麟次恩皆郡庠生女二長
適邑庠生陳雷次適鄉貢士蘇霄孫九人統紳綱
綸經瑞慶繼紀温氏居公喪哀瘁成疾後八日而
卒嗚呼公以敦樸之資抱徳履善不自表襮一命

卷四030-1

二十年而始得調及其資望俱積公卿之選自有
不能釋者而累求退避卒克自遂以保身完名享
有高夀多賢孫子世之所謂福殆無不備天之厚
善人其理固不爽哉儉走京師奉翰林江侍讀瀾
所著狀請予銘刻諸神道以告來世予與公同
朝知公之賢舊矣乃為銘銘曰
有偉潘公廣䫙豐頰身居廟堂表表人傑為内臺
佐為卿曹長敭歷两京國計是掌官累
八命再世貤封七十而歸九載乃終
皇有卹恩贈官賜祭有墓若堂二品之制存順没寜

卷四030-2

有哀有榮豈無若人公有令名古人有言難進易
退公實善處功名之會人皆不足我乃有餘其未
盡者歸于太初穹碑峩峩瞻彼神道我銘公徳來
者是告
戸部尚書李公神道碑銘
公諱某字某 姓李氏其先山東歷城人永樂初
有諱□者謫戍南丹後改編隆慶州民遂籍隆慶
是為公之祖考考諱某皆以公貴贈戸部右侍郎
公自少穎悟為州學生有聲塲屋景泰壬申登進
士第授兵部主事歷陞員外郎郎中皆克舉職成

卷四031-1

化二年陞河南右叅議檄所部課民種桑棗戸若
干株因以考長吏勤惰且令月條上其他政政即
善則温言慰之即不善則訶譴不少貸由是州縣
之吏罔不知懲勸四年丁母夫人憂服除改四川

敕提督松潘等處糧儲出見彭索河荒田彌望乃
召其土人而問之曰是可耕地而不耕何也衆皆
謂生蠻往徃擾耕為患公則相視要害設橋梁墩
堡塹栅為防民乃耕耕遂無擾時松潘有堡曰張
臘茂州有堡曰松溪皆為生蠻所攻公與叅將某

卷四031-2

前後擒殺數百人蠻乃逺遁捷聞
朝廷屢有寳鈔綵幣之賜灌縣都江堰壊歲役夫四
萬人修之吏得夤縁為姦公去其十九築不逾歲
而功告成民永頼焉七年陞河南右叅政其居官
聲實一如叅議時十一年陞江西右布政使未幾
陞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至
則剗刮宿弊理寃獄黜贓吏定九等差役法時
黄河水溢城浸者三版公視東南角低下乃分
命守土之官日夜疏濬始免决嚙之患十六年陞
戸部右侍郎尋奉

卷四032-1

敇廵視山海邉關整飭兵備置牀子弩一萬五千
張弩可射三百餘歩又設飛石飛木可發五七十
歩者各數十萬削山坡成峭壁東西數百里歸而
以圖進
上賜鈔四千貫二十年轉左侍郎權尚書事時河南
山東北直隷連歲旱榖無所出州縣當輸邉者類
槖銀就糴以輸米踊貴斗至數百錢然亦實無甔
石賣者而武吏催督道路旁午勢甚張皇公聞之
乃請輸銀太倉而以太倉之米轉輸於邉米價遂
平二十年奉

卷四032-2

敇總督三邉軍儲兼賑濟饑民時關陜不雨三年
矣公齋心黙禱所至天輒雨又引渭水為渠經行
百餘里以利居民是歲大稔民頼以全活者甚衆
公還
朝復具圖以進
上喜又出寳鈔四千貫賜之遂有意大用公矣明年
陞本部尚書總督京通兩倉内外僚吏素熟公名
皆慄慄危懼惟恐有犯公者時公雖不大聲以色
事固無不理也二十三年公遽有去志遂上疏乞
身以歸買田築室於隆慶城西北日與親舊觴咏

卷四033-1

其中或問以官事則不應弘治五年以建立
皇太子恩進一品階七年某月某日卒于家年七十
有四娶某氏繼娶某氏皆贈淑人男四人長曰某
廕補太學生次曰某州學生次曰某女四人長適
某次適某其二尚在室孫男女六人公性簡直與
人不能委曲又好面折人過雖遇權貴亦不掩護
故權貴人多怨公公將用輙為其所抑其去也亦
以是云銘曰
南丹之李𣲖自㦄城暨入隆慶李斯有聲李之有
聲實始于公才徳並茂位秩益崇公佐三藩至有

卷四033-2

成績孰為最多西蜀赫赫蜀有土田公為耕之蜀
有冦盗公為平之蜀民嘻嘻惟其所欲公為蜀民
奔走僕僕公撫河南河水瀰瀰浚之導之河廼東
馳不震不動公之在邉孰謂强虜而敢瞰焉公視
饑民哭聲載途裹糧以哺民或歌呼歲儲浩浩東
南之輸公手出納不爽錙銖惟公之才已用于時
人猶有言不究其施惟公之位已極其至人猶有
言不久于事公其已矣為公慨何刻銘墓隧百世
不磨
故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諡文安周公神道碑

卷四034-1


周之先為蜀之資陽人宋紹興中始徙叙州之長
寜故今為長寜人七世祖惠仕本州知州曽祖世
祥祖本原父永隆俱儒學訓導邑人稱世儒周氏
以别其族至公以儒術大顯于世公諱洪謨字堯
弼號箐齋又號南臯子自少穎敏好學不倦侍父
官長陽處諸子中卓然有名正統甲子領四川鄉
試第一明年復占第一甲進士授翰林編修景泰
壬申左春坊賛善丙子修寰宇統志成陞侍講天
順戊寅進侍讀署南京翰林院事甲申

卷四034-2

憲宗即位召修
英宗實録改翰林侍讀丁亥進學士陞南京國子祭
酒丁母憂服除改北京祭酒擢禮部右侍郎由左
侍郎拜本部尚書丁未進太子少保積階資政大
夫正治上卿
今上即位之元年為弘治戊申
上念公嘗以老請致仕令乘傳而歸
陛辭之日
恩禮不替又三年以疾卒于家辛亥二月二十三
日也夀七十有二訃

卷四035-1

聞命有司諭祭治墳仍
賜諡曰文安公少以文為業然有志政務多所建
白初在翰林即勸
上勤經筵以講
聖學謹内治以敦正本復條十二事以進及蜀
冦作與長寜隣境公稔知其出没設禦備之術甚
悉遂見擒而其地宴然及為祭酒整飭規矩表率
生徒且言修祀事廣倉儲禁酷刑减征稅攘虜撫
夷十事
上悉嘉納之又言

卷四035-2

聖朝尊崇孔子其塑像冕服既循前代之舊用天子
之制而禮樂不稱封號不加殊為闕典宜下禮部
議之尚書鄒公□以尊崇孔子初不在此為奏然
朝廷竟用公言始増籩豆舞佾之數在禮部時首
言書載璿璣玉衡蔡傳不得其制乞改造以備占
候旣成有羊酒寳鈔之
賜後烏思藏等處入貢其貢使數踰舊制一歲中
有至三四千人者賞賜靡費不可勝計自長河西
諸畨皆冐以圖利公言此特無印符為驗耳宜依
海外諸畨例各給與符二十道入貢備填貢使物

卷四036-1

數于上仍識以舊賜金印至關驗以防詐偽
詔從其議其費始省丁未月當食不食或以為宜
賀公謂此隂盛之象其可賀耶遂止嘗奉
命祭
天夀山神見役夫運載相繼于道知有所營建也
歸言月令云盛夏不可興土功又曰舉大事則有
天殃今歲大旱未必不由於此且時方炎蒸人易
疾疫宜暫休息之不報及旣歸老蜀中惓惓不忘
朝廷猶力疾疏安中國禦四夷十事遣人馳進悉
命所司議行盖公忠勤之心至於終身乃已公平

卷四036-2

生尤喜著述凡經史稍有疑輒訂正之其為文簡
直不為竒險語而理致明白粲然可愛所著有疑
辯録三卷南臯子集二十卷箐齋集五十卷公之
祖父並累贈資政大夫禮部尚書妣趙氏韓氏並
贈夫人配王氏咸寜教諭錡之女有賢行封夫人
子二長汝端鄉貢進士汝靖國子生女三長適鄉
貢進士李鯤次適進士劉武臣又次適任琛公為
人莊重和厚喜怒不形與人交久澹如也對客談
論出入經史亹亹無窮性更孝友侍母夫人居両
京極其奉養待弟洪範恩義兼厚鄉黨稱之予與

卷四037-1

公舊為僚友相好且久以公卒之明年某月某日
葬某山之原其子持禮部尚書耿公之狀泣拜請
銘于神道之碑義不得辭也銘曰
公昔翺翔來自西蜀甲科高躋朝士屬目詞林春
坊出入仕禄惟仕既優而學則篤矻矻歲時不忘
誦讀堂堂辟雍士遭教育
帝曰汝賢有
命宜服舊規獨持造就何速乃登禮部自亞而卿
國有大禮屢議而行夙夜在公勤勞不寜遇事即
言豈畏近名奏疏屢上攄忠獻誠

卷四037-2

朝廷更化登用老成公忽引去尚被
恩榮孰知三載遂隔死生惟公著述縱横几案遺
被後學有疑己辨惟公論議老而不倦載在
國史後當有傳巍巍蜀山白石嶙峋有司相役築
兹高墳孰云公亡卹典維殷乃闢神道樹之堅珉
百世而下考于兹文
故推誠宣力翊運武臣特進光禄大夫柱國
夀寜侯贈太保昌國公諡莊肅張公神道碑

張公諱巒字來瞻别號秀峯

卷四038-1

今皇后之父也曽祖諱希信祖諱廸䕫州知事考諱
綬俱以公貴贈夀寜侯曽祖妣王氏祖妣郝氏妣
裴氏俱贈寜夀侯夫人公之先河南人也自希信
府君徙山西徐溝知事公再徙河間之興濟故今
為興濟人世有積徳人謂其家當顯然知事公與
其兄交城教諭縉仕皆未逹後有知地理者謂其
地當出大貴人公時方業儒淹于塲屋亦莫知能
當之者及公之配金夫人一夕夢月入懐已而生
聖女果正位
中宫為

卷四038-2

皇后實配
今上皇帝誕
今皇太子以固
國本於億萬年而公乃屢受
恩命至封高爵此豈偶然也哉成化丁未
憲宗皇帝在位
今上為皇太子以册立
妃禮成始授公鴻臚寺卿弘治戊申
上嗣位以册立
皇后禮成超拜公榮禄大夫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卷四039-1

庚戌再封推誠宣力武臣榮禄大夫柱國夀寕伯
歲禄千石壬子又以册立
今皇太子禮成進封夀寜侯號加翊運階加特進
光禄大夫禄加二百石仍
賜鐵劵俾子孫世世承襲而累贈三代如制
寵眷之來有加未已又五月公偶得疾方
命醫療治越旬竟不起
上聞訃震悼輟視朝一日
皇后執喪哀疚克盡孝道於是
上命禮部行卹典祭賻加厚贈太保昌國公諡莊肅

卷四039-2

皇太子若
親王及
諸王皆有祭公侯大臣往弔祭者不絶而太監李
公榮秦公徳奉
命典喪事仍令工部等官擇吉地治墳塋
恩至渥也公貎清俊性醇厚君家孝友交人待物
重信義尚寛和人皆賢之本出宦族其從兄岐以
進士官至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重念家世自少好
學誦書綴文力欲取科第以繼志竟不遂乃膺貢
入國監及為外戚感

卷四040-1

恩圖報夙夜不忘禮接士大夫謙謹愈甚未嘗以
富貴驕人素儉約不肯妄費至于故舊及貧乏者
輒周卹不吝論者謂公徳厚宜躋夀考不意止此
生於乙丑七月十四日卒于壬子八月十一日享
夀四十八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都城西香山鄉
翠微山之原夫人金氏亦出興濟名門婦道母儀
賢行甚備子二人長鶴齡聘嘉善長公主女王氏
次延齡葬有期鶴齡等奉李學士賔之狀請銘其
神道之碑惟外戚見于史書者在漢有表唐宋以
來有傳如公之遭際

卷四040-2

聖明躬享其盛生榮死哀又非前代之可及可無銘
以昭之銘曰
天佑
皇家
聖神在位早正
中宫流虹合瑞篤生
儲副實惟元良
國本既固
皇圗益昌推厥自來以親外族有羙張公克膺福
禄惟公累世積徳有人或出或處同歸於仁公昔

卷四041-1

業儒恂恂好學力繼其先志向堅確壯而託迹鄉
校賢關人亦有言天道好還有兆斯開地靈夢吉
中宫之生載寢之夕燕南令族孰數崔盧
帝室聫姻公起鴻臚
寵眷頻蕃受秩惟膴曽不踰年公在督府朱衣玉
帯富貴顯榮中心抑畏畧無驕矜福禄方來尚有

命盛世遭逢
國有大慶漢庭故事恩澤殊優爰從伯爵遂列通
侯帯礪誓文金書鐵劵世世子孫承兹

卷四042-2

寵眷拜
命競惕公無所容匪幸而致禮宜顯崇身及中年
如川方至夫何溘焉以厭斯世
宸衷震悼卹典惟豐哀疚致孝以慰
中宫賜諡易名加封大國豈厚于公惟以報徳公雖
逝矣子孫克承爵位相傳誓文可徴都城之西旣
得吉卜
賜葬於斯垂庥嗣續墓有神道樹之豐碑百世之
下考之銘詩
故正議大夫資治尹兵部左侍郎吕公神道

卷四043-1

碑銘
國家任兵部大臣必簡選嘗㦄邉閫習兵事者正
佐相資先後相踵居中制外坐收昇平之効當
憲廟之季逮今
天子在位若吕公天章其一人也公諱雯天章其字
保定安州人少為州學弟子員舉順天府鄉薦試
禮部輒弗利成化初選為監察御史僅踰年會
朝廷有事于東方從左都御史李公秉往紀功還
擢南京通政司右叅議未幾以内艱去服闋改南
京光禄少卿

卷四043-2

召入為太僕寺少卿馬政修舉薦為都察院右僉
都御史廵撫延綏有邊警衆議未决公曰虜既深
入宜堅壁待之彼無所獲必困而歸歸則以勁兵
邀其後可以得志果如其言事
聞有白金文綺之賚既乃築邉墻三百餘里虜不
得近人恃以安山陜饑榆林獨熟民流集者甚衆
公慮其生變縱令出境墾荒地為田以食或謂其
招寇公曰使不出境必饑而死欲招寇無米可恃
後竟得無他所活不可勝計邉人至今能道之久
之徼外益無事于是有兵部右侍郎之擢弘治初

卷四044-1

遷左侍郎時天下無警曹務外無以自見屢有建
白皆下有司比持節封
宗藩清稽武誥名籍皆其餘事也其為人樂易可
親遇事不窘交朋友待鄉黨皆從厚是以人賢之
公年六十有六卒于弘治甲寅五月九日將以乙
卯某月某日葬于州城南西村之原
上命禮部諭祭工部治葬皆如制公曽祖諱某世家
州之集賢里因號集賢居士嘗導滹沱河水以利
民人稱為吕公河祖諱伯榮考諱敬俱贈正議大
夫兵部右侍郎妣皆贈淑人娶陳氏累封淑人先

卷四044-2

卒子二長時正以
恩為國子生次時應側出女三國子生房銘錦衣
百戸袁凱士人李某其壻也時正奉狀請銘于神
道之左故叙而銘之銘曰
公昔乘驄向東洛晚歲提兵駐河朔山川盤紆地
包絡譎謀窺覦進還却行能運籌坐方略入為貳
卿兵竟握中制無論北門鑰資深地中當峻擢竟
以是終魂何邈九原茫茫不可作終始哀榮兩無

王畿之内州有郭公歸

卷四045-1

賜葬猶
寵渥我銘在兹石不剥後千百年光有焯
右副都御史錢塘李公神道碑銘
李氏之先汴人也從宋南渡來杭入元有仕為管
軍萬戸者以事謫居徐州其後子孫以兵亂而還
故今為仁和人公諱昂字文舉生則穎悟不群弱
冠登浙江鄉試明年景泰甲戌舉進士除工部都
水司主事改兵部車駕司陞山東青州知府年始
三十有一人以其少未更事為慮至則廢政悉舉
郡中稱治凡八年闢田至五千七百餘頃賑饑民

卷四045-2

百二十萬而復業者五萬二千五百將滿去民狀
公政績三十有四事上于廵撫大臣願留公終恵
一郡俄陞福建布政司右叅政民懷思不已刻像
于表海亭列邑皆建祠或有寃不得申者輙走祠
下愬公其得民如此丁内艱服除改山東尋進右
布政使舊治民鼓舞而迎者載道再轉河南左布
政使時值歲歉悉力賑卹又吏弊多端公作吏範
門約禁典以戒飭之四月適江西盗起贛州聚衆
刼掠會昌信豐諸縣殺郡縣官其勢甚熾
朝議以公宜當廵撫之寄遂擢都察院右副都御

卷四046-1

史以往公奉
敇即行以官吏因循多不用命痛繩以法乃議立
營堡壓賊巢穴使不能出别募勇敢士與兵民同
操習已而進兵賊聞風皆披靡斬獲不勝數事聞
朝廷賜敇奬諭公以今賊雖滅當立守禦計盖會
昌與福建接境萬山阻絶為上杭武平流賊所聚
雖嘗有兵守禦而寡弱不支宜即會昌立行都司
以統諸衞乃創廵檢司於龍南要害地庶保無虞
奏上皆從之公以賊平疏乞致仕不從移總督漕
運兼廵撫鳳陽等府地方以

卷四046-2

國計重務推究其利弊而罷行之則以在江西時
以嚴致怨怨家相與騰謗而公竟去矣識者恨之
公為人精勤明敏才氣沛然遇事能為若無難者
性尤孝友每恨早孤語及其父輒嗚咽不已奉母
夫人能盡色養事兄及二姊恭謹其賢又可稱也
素好文翰所著述多有可觀有文集四卷奏議三
卷藏于家曽祖某祖某父真累贈中憲大夫前母
喬氏母呉氏累封太恭人公初娶盛氏監察御史
某之女再娶陳氏南康知府某之女贈封並恭人
子二曰世蕃世䕫俱側室張氏出公生宣德九年

卷四047-1

十月十二日卒于弘治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以明
年某月某日葬某山之原自公之去江西
朝廷論平賊功屢遣官
賜文綺寳鈔以酬其勞及卒
諭祭營葬皆如卹典
命其子世蕃為太學生奉南京大理寺卿致仕夏
公狀以神道碑銘泣請于予予與公有同年好雖
不忍銘而其情尤不可已也諾而書之銘曰
公生於杭起自弱冠甲科先登翺翔雲漢爰自郎
署出守大州循良之政卓爾惟優乃歷三藩卓有

卷四047-2

政績峻擢都䑓畀以重責虔民不靖山谷跳梁西
望疾驅
璽書煌煌屬吏驚聞相戒用命羣寇蕩然易亂為
靖公有長策惟亂可平公有時譽而謗亦興移鎮
于淮才未及展歸休于杭吾席可煖以遨以逰其
樂自由俄歸泉臺斯世莫留古云人亡公論始定
昔者浮言曷為公病身後優卹降兹渥恩松柏交
蔭屹然墓門湖山之間往來魂氣功業未終尚戀
斯世乃伐山石載此銘詞百世之下可考于斯
故奉天翊運推誠宣力佐理武臣特進光禄

卷四048-1

大夫右柱國太師兼太子太師保國朱公追
封宣平王諡武毅神道碑銘
王薨之明日訃聞于

皇上震悼下有司據彛章行卹典於是禮部按諸司
職掌功臣公當追封為王
制可乃封宣平王禮部請定諡武襄王子暉奏諡
與祖謙實同復改諡武毅翰林撰誥文工部給棺
木米布
上及

卷四048-2

購之不惜重價所録自唐宋以及
國朝諸子百家凡數千卷皆手自校讎近世稱藏
書之富者殆莫加焉且長於鑑賞法書名盡一見
即能定真贋或有書淫畫癖之誚君笑曰視寶異
物者何如哉尤尚行義赴人之急如不及其在京
師士大夫之賢而貧者每取給焉第仕儀蚤夭有
遺腹子且撫且誨愛如己出今考巧員外郎旦也
成化間君數過予閒論古今事□□不竭予心獨
□之未如君者非獨為閩產之傑也於乎以文敏
之勲盖所謂猶將十世宥者而君一從吏議□外

卷四049-1

十餘年其從弟仕偉才譽相上下亦坐是累謫以
死是孰為之耶世嘗謂天之於才必愛惜而培植
其行義惜其不遇於時而懼其遂泯沒於後也故
為表於墓已告後人尚勿毀哉
封山西道監察御史何公墓表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何君鑑嘗之吾宜興子重其
為人困聞其家世之舊庭訓之善得厥考樸菴公
之賢公既卒諡奉工部左侍郎徐公貫所為狀請
予文表於墓道之石乃摭而書之何之先本青州

卷四049-2

人五代時有曰茂者仕呉越為節度使卒于□□
之新昌子孫因家焉代有仕者祖諱友諒
國朝為訓導祖諱遵道考諱彥廣接隱於鄉公□
友信義出於天性甫弱冠即代理家政力田供養
奉時□館賓客婚嫁弟妹皆不以煩其父後當分
異父□其勞欲多與之公獨取瘠田敝屋悉以器
公不去左右至籲天請代居喪毀瘠葬祭皆如禮
尤重意氣間遊京師里人有以白金數十兩託公
有所營置道為賊所劫公為貸金終其事而還過

卷四050-1

杭得遺金一囊于道俟其人而還之歲饑里人之
食捐粟濟之有借公馬者斃而償以價公慰遣之
而不責旅次寕海開戸而臥有虎當門眈視久之
搖尾而去園有瓜二實一帶人稱瑞之以為陰德
所致公教子有法鑑舉進士之宜興時遣使迎養
公以親在不果行常書清慎勤三語為借鑑為御
史復勉以許身報國後被封為文林郎山西道監
察御史知河南府時公以終制乃就養無何直大
饑人相食乃歸命鑑悉心賑□以全民命及鑑為
都御史巡撫南畿又戒之加說詳焉故鑑所至有

卷四050-2

蘭寇大同
命王佩平胡將軍印總京營及諸邊兵虜見軍容
其盛遂引去巳丑
賜勲號官階為奉天翊衛推誠宣力佐理武臣特
進榮禄大夫助國府寕侯子孫世襲伯爵追封三
代庚寅虜酋阿羅出寇廷綏
命王佩平虜將軍印節制諸邊兵擒斬數百獲牛
馬器械以萬計
上降敇即軍中封世襲侯爵留總制三邊辛卯虜復
□柳樹□諸處王率兵與戰別出奇計兵邀之復

卷四051-1

大捷
賜予加厚丙申
命入侍
經筵戊戌加太子太保官其次子暟為錦衣百戸
增歲禄六十石巳亥遼東守臣報建州賊伏當加
紏三衛入寇
命王出師王出賊不意破其營五百餘所焚廬舍
二千餘間獲馬及軍械倍之進封保國公庚子虜
復犯延綏復
命王出師加太子太傅特進光禄大夫右柱國增

卷四051-2

歲禄三百石給誥券仍封三代辛丑虜酋亦思馬
因寇大同復
命王戰干海東山等處擒數人斬首百二十餘級
獲駝馬牛羊二千軍械三倍之
賜世襲公爵再給誥券癸卯復寇大同
命王佩鎮朔將軍印總制大同宣府諸路兵獲馬
百五十疋加太子太師丁未
今上嗣位敇王修
茂陵庚戌敇修
太廟夾室加太師兼舊職改掌後軍都督府事自為

卷四052-1

侯以來值三大禮數為班有率群臣稱賀凡有大
事告于
天地社稷山川
太廟然後遣行王禮度恭謹觀者起敬軍國重務有
廷譯者王必與焉詞論□直不為避忌嘗以疾
詔陳時政數事人謂得大臣體□疾增劇
上遣中官
賜羊酒蔬水
命御醫視療而王疾不可為矣王素孝養與其弟
都指揮甚友愛氣宇宏深言笑不苟內蘊籌略莫

卷四052-2

窺其際而蒞政行法一以嚴為尚□歷既久□□
益□
內朝外閫皆倚以為重盖庶幾古名將之風而遭
際承平外侮不競用能樹功進爵保身完名壽考
令終追封大國終贋羙諡又有賢子孫嗣爵延亂
以引于不替殆世之所僅見者也嗚呼偉哉王元
配孫氏都督宏之女賢而蚤卒贈保國夫人繼張
氏大師英國公追封定興王之女亦有內行封保
國夫人子七長暉錦衣衛勲衛當襲公爵才器可
稱次暟累官錦衣衛指揮使官鎮撫事次睽昉□

卷四053-1

旽皆例
賜寇帶女四長適永康侯徐錡孫二王生宣德巳
酉十一月某日薨于弘治丙辰二月某日壽六十
八葬以某年某月某日銘曰
朱有伯爵肇自撫寕惟王之才克肖克承內握戎
機外總軍旅運謀奮力莫我敢侮者功效績餘四
十年人曰王才
帝曰汝賢由侯陟公位極五等載加公孤秩位殊□
錫之誥券誓以山河公子公孫其永寔多宣平有
封武毅有諡

卷四053-2

聖恩孔彰于世世家有譜乘
國有鼎□神道有石銘章在茲紛紛武家如此盖
寡王名不窮以俟來者
故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贈特進榮禄大夫太
師諡文恪耿公神道碑銘
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耿公以弘治丙辰正月十九
日卒于位
上聞訃悼惜輟視朝一日
賜祭□如制仍命有司造墳復遣吏部司務王□
護其喪歸葬

卷四054-1

恩至渥也既卜地於河南永寕縣長水鎮紫盖山
之麓某年十一月十七日葬焉今太子太保吏部
尚書兼
武英殿大學士洛陽劉公既銘之其孤□復持楊
洗馬庭俊之狀泣拜復請予製神逾碑銘予與公
同年又嘗為同官交好餘四十年不敢以不知公
之束鹿有諱眆者仕金為平定軍宣武指揮使遂
為平定人高祖諱文元國子伴讀遷大寕路推官
□呂氏中書左丞忠肅公愚誠之姊曾祖諱承阻

卷四054-2

太常寺太祝贈刑部右侍郎妣康氏贈淑人祖諱

國初盧氏縣學教諭贈南京刑部尚書妣□氏贈
夫人父諱九疇南京刑部尚書諡清惠比徐氏封
太夫人自教諭公官盧氏不歸今為盧氏人公出
儒宦家而資稟特異又清惠公為一代名臣家庭
之間漸染有日故公年少即有大志景泰已酉清
惠公方以刑部侍郎巡撫於外公侍母太夫人居
京師當順天府舉鄉試奏乞就試遂中其選明年
登進士第補翰林庶吉士丙子授戸科給事中轉

卷四055-1

改工科天順丁酉清惠公在任都察院右副都御
史公言不當在言路改翰林檢討當是時將臣有
怙寵專恣者清惠劾奏之忤
旨出為江西布政使公亦初判泗州既而丁清惠
公憂服滿既定州成化乙酉
朝廷知公無罪召還復檢討丙戌同考禮部會試
預修
英宗實錄進修撰仍充
經筵講官癸未陞國子監司業丙申陞祭酒明年
擢吏部右侍郎丁母太夫人憂服除轉左侍郎□

卷四055-2

午擢本部尚書俄改南京禮部丁未
今上即位轉南京兵部叅贊機務弘治戊甲
召為禮部尚書癸丑仍為吏部明年加太子太保
累階至榮禄大夫又二年而卒享年六十七歲公
儀觀豐偉鬚髥若神而器度宏遠人莫能窺其涯
涘初列官清要一旦被斥於外人皆為公不堪至
則孜孜訪求民瘼兩州惠政被於人者甚多在國
子時臨諸生舉教條嚴而有恩公而有法時勲戚
年幼者奉
旨受業公換其難教取其所當習讀者萃成一書

卷四056-1

授之他日中使至偶特去
上閱之嘉歎及擢吏部益慎其職適有執左道以登
顯仕者庇其鄉人故公不得安於其位居南京二
年鎮靜持重論者以謂得大臣體後既召還禮部
當改元之歲多行大典禮公素博雅通知古今能
斟酌而行得會通之宜
崇王嘗乞諸京師朝貢
詔諸臣集議公言王雖至親於制不宜况茲饑歲
所過必勞供役民何以堪
上從之西夷貢獅子公言賈胡嗜利受之無益且彼

卷四056-2

泛海而來非由故貢道宜卻其物亦從之畿內多
自宮以求進者紛然盈路公上疏請治其罪一時
雖不能絕然自足禁例甚嚴無敢再犯者至再掌
銓曹感
上知遇益竭心力凡所舉薦必當其人舊緣船奉貶
謫有求復進用者上疏極陳其弊務抑絕之弟禕
任都督府知事秩滿當遷公故緩之曰吾家當如
是其無所私如此士大夫方慶公之復用而公不
幸一疾遂卒矣內外咸痛惜之公嘗以關輔饑代
祀嶽鎮所過輒督有司賑卹還

卷四057-1

朝上言十事悉下所司議行若事有係於天下者
會議于
朝必持正道不阿狗人意或舉人才從眾論而用
之公退獨居不敢以物私饋者至老不營產業不
治居第自奉儉約蕭然如寒士人以為有清惠公
之風公居清惠公喪哀毀踰禮奉庶母及待弟□
禮意殊厚與人交和易可親杯酒對客談笑間□
不以名位自高其學該愽凡前代人物與山川□
蹟考求無遺為文純雅所著有青崖稿澹菴稿□
千卷皆因號而名也配鄭氏錦衣衛千戸祥之□

卷四057-2

贈夫人繼芮氏河南衛千戸清之女封夫人子男
四曰珣國子生曰環任丘縣丞曰琪曰□自環而
下皆先卒女二長適喬泗次適縣庠生戴鈺孫男
八人女卒之後
上念之特增進光禄大夫太保諡文恪而官其孫鉉
為中書舍人云銘曰
惟古建官六卿分職偉矣耿公其職不忒公出貴
族勤苦自刻躬取科名範我而獲中外仕途回翔
偃息惟
帝念哉考茲勞績

卷四058-1

國有正事汝惟名德公掌銓□惟公且平吏稱其

君仰其成何以能然信吾□□正色立
朝□居
鎬京分彼留務孰擠以行終召而還上有
聖明龍飛之初典章群議折以一言自合繩矩公為
宗伯建白不糜正論獨特孰敢干紀
帝曰休哉復汝家宰進退百官再振風采心力並勞
公不自愛丙辰之春天不□遺嗟嗟故老何奪去

卷四058-2

帝曰哀哉孰可倚毗卹典累頒存有顯□君子
今則逝矣功在
朝廷名留
國史清惠文恪世濟厥羙樹碑神道過者來視百
世之澤伊洛同逝子孫護之蔭庇無已
故南京守備掌南京中軍都督府事太子太
傅成國公贈特進光禄大夫右柱國太師諡莊
簡朱公神道碑銘
公姓朱氏諱儀字炎恒世為鳳陽懐逺人高祖諱
亮元末時從

卷四059-1

太祖高皇帝起義兵累功授燕山中護衛正千戸祖諱能嗣職從
太宗文皇帝靖内難以元功封國公加授太傅追封
東平王諡文烈配享
太廟妣封東平王夫人曽祖祖考皆封王妣皆王夫
人考諱勇嗣成國公爵歷事
累朝皆總大兵掌中軍都督府事以功授太保正統
末從
英宗睿皇帝北征死事土木追封平隂王諡武愍妣
沐氏繼妣王氏皆封王夫人公王出也生而氣宇

卷四059-2

凝重具文武材景泰壬申嗣成國公
景皇帝當祀
太廟偶不豫夜宣旨遣公攝事倉卒無遺禮丙子
命治周世子喪財省事集天順丁丑
英宗復位見公曰平隂有後矣
孝恭章皇后之合葬
景陵
恭讓皇后之改册皆命公行禮有游幸或召以從壬

命持節封

卷四060-1

蜀王勞錫無所受嘗較射内苑連中的
上喜甚賜寳鏹一箧葢自是始有意大用之癸未南
京守備官缺
敕公往兼掌中軍都督府事
賜白金三十両金織蟒衣一襲甲申
憲宗純皇帝嗣位申命以行時南畿饑
命公賑捄公議令獄囚贖米及都城商稅錢鈔皆
市米諸藩給僧牒亦凖是法所活甚衆時游食頗
盛公議京伍未實宜使此輩應募為兵得若干人
鹽徒彭釗强賊李湘為江路患遣將校跡至九江

卷四060-2

獲焉儀真守備官缺薦都指揮勝勝果以亷明官
至總漕都督戊子旱奉
敇會讞獄因多所矜釋又議諸郡歲輸軍儲許臨
船預放三月省耗數般直得十餘萬石貯於倉傚
古常平法行之會有
詔諸守臣符驗皆進繳公言南京根本地事有緩
急非符驗不能速逹又遣官勾稽營籍公言舊制
軍數不宜泄事皆寢城門守兵盡隸營伍止留老
羸數人公謂宜飬銳示威始定畨代法議久不决
後四年公復力爭又言營卒多病死請官置醫藥

卷四061-1

皆從之
今上皇帝之正儲位也廷臣方表請公率南京諸大
臣上表適至降
詔優答且賜綵幣海賊劉通勢甚猖獗衆議欲招
之公謂必先讋以威乃遣舟師分據要害賊勢窮
歸罪械其首惡三十三人送京師脇從者皆釋弗
治海道以寜乙巳星變求直言公所陳多切時弊
屢上疏辭任
詔以公亷静老成不許加太子太傅視事如故
憲宗既升遐公哀慟極至燕不舉樂者三年

卷四061-2

今上御極賜綵幣一襲白金二十五兩公復辭任亦
不許有言武官多不畏法請嚴降黜之令公言皆
是祖父功所積且律有定法豈宜槩黜遂報罷辛

皇太子生公首請正儲位受賜如前
孝陵明樓壞公請修葺又言欽山十廟亦當修二役
成有
旨嘉勞刻石紀功大勝龍江二關及浦子口教塲
為水所廹亟請内圖以免衝嚙暹羅夷人入貢還
泊龍江市中國子女為奴婢事覺或言宜寘不治

卷四062-1

公以為事關國體遂舉正管押通事官追給夷價
各遣歸每歲録囚公當執筆必從容訊問務求其
情尤嚴祀事凡代祀
南壇
太廟者各四
社稷山川
孝陵及大江之神各三以常典祭者多不可紀皆夙
戒發未嘗少怠内外文武臣所與議事者前後幾
四十人公處之皆寅恭協一久而彌篤嘗與諸耆
宿為夀俊會觴詠極娯在會者或休官或物故而

卷四062-2

公巋然獨存夀至七十當弘治丙辰三月六日卒
于正寢公始得疾即上疏辭
上優詔勉留遣醫視疾
命甫下而訃至矣
上震悼輟視朝一日賜誥贈特進光禄大夫右柱國
太師諡莊簡贈棺槨米布給驛歸其喪
命有司治葬事自聞喪至葬賜祭者十三
皇太子及内外親王祭賻亦厚南都公卿至於官士
罔不走弔營衛將校多哭至失聲市民官隷焚楮
然燭哭于巷陌者無虚日非徳之淪於人心而能

卷四063-1

是耶公踈髯豐頦靣如頳玉簡重寡言平生忠孝
出於天性痛父死難誓欲雪耻沙漠既官於南不
得遂每燕坐憤恨灑涕我先王安在而我享此禄

賜第中道石寢泐或請修之曰此石先王所履吾
不忍易也事母夫人極能順志孝養居喪毀瘠去
墓百餘里徒跣以行弔者雖微亦拜謝于門庶兄
佶廕羽林前衛指揮使父没財産聴其自取及佶
卒撫其子輅亦厚都督僉事郭鋐之母公女兄也
嘗迎養于南餽送至殷勤焉遇姻黨皆恩義好拯

卷四063-2

人急嘗早朝道得遺楮追其主還之使歸至徳州
見鬻子女數輩盡収買之復遣其歸不取其直家
人梁敏者廣東人娶婦生子矣其父見之徘徊不
忍去公憐而遣之福英者鳳陽人為盗所賣窮而
歸公亷知其父止一子亦遣之有鬻子於倉官者
官滿子戀母不肯行公贖歸之今襲爵千戸矣父
母道死舟人棄其女於江涯公命有司收養後嫁
百戸王隆為命婦公好讀經史工大小楷法間攻
吟詠聲伎狗馬一無所好臨財不妄取而贈施皆
從厚故雖爵上公歲禄恒不給禮賢下士至□勢

卷四064-1

分汲引人物寸長片善必加甄録武學官士躬自
課試官将領登科第者相望尤識治體莅政之初
喜事者或有異議公謂留務至重不宜作聰明擅
威福妄有更改守之不變久則民安而信之不疑
矣守備三十餘年上下輯服軍民安堵外警不作
古所謂無智名無勇功深長為國之謀明哲保身
之義兼盡而無遺矣顧事渉綱紀則力爭之爭之
不得則嘆惋累日恒曰事體易壞復之則難知者
以為名言配胡氏少傅忠安公之女封成國夫人
賢而有則子二長輔公教以忠義病革執其手以

卷四064-2

指畫將士二字示之今輔嗣公爵恭謹有父風次
慧而早卒女四長適南京守備魏國徐公俌次適
今知
制誥李學士賓之封淑人三適宣城伯子衛瓉四
適真人張玄慶孫二曰麟曰鳳女孫某公卒之某
年十一月十一日葬于昌平縣北澤山
賜地二頃為公墓子輔奉外舅隆平侯張狀介郭
都督請銘刻于神道以垂不朽予舊與公同
朝近與學士同事聞公行實為詳乃叙而銘之銘

卷四065-1

翼翼舊都
王業根本留司巖巖秩重分閫有羙成公出于將
門平隂之子東平之孫受鉞
英皇保釐是畀
憲廟因之有任無貳居中制外守簡馭繁心在
王室餘三十年正笏垂紳不動聲色慶賞刑威遵
帝之則凡百官士悉出指揮少者已老壯者已衰時
平政和兵戢不用公身去留為國輕重人願公夀
為鯢為鮐公身存亡為世榮哀奕代元勲累朝故
舊為子為臣世守忠孝山河有誓彛鼎有銘後百

卷四065-2

千春公死猶生桓桓二王
賜葬兹壤公靈在傍足慰俯仰刻銘立石著徳紀
功太史有文公名無窮
故特進光禄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
尚書華盖殿大學士致仕贈太師諡文穆
劉公神道碑銘
惟愽陵劉氏世為邑程委社人其先不可考在元
季有諱克讓者生紹先居鄉里有厚徳人稱長者
紹先生潔
國初舉人材不就混跡戎伍中當

卷四066-1

太宗靖難時干戈擾攘保全民命隂有徳扵人甚多
潔生輔倜儻好義少游南京娶齊氏實生公諱吉
字祐之號約菴幼即沉厚有大志動履異常為大
父所愛曰異日大吾門閭者必此子也稍長讀書
從江右劉御史克彥學穎敏勤勵甚見稱許正統
丁卯登順天府鄉試戊辰第進士選入翰林為庶
吉士尋授編修景泰庚午充
經筵官預修君鑑再修寰宇通志成陞修撰天順
丁丑
英宗復位命祀漢帝唐太宗諸陵己卯預修大明一

卷四066-2

統志庚辰鄭世子及涇陽王以事召至
命侍講讀
朝廷知公可用時
憲宗為皇太子因
命侍講讀于青宫癸未丁内艱未幾修
英宗實録起復至以公舊宫僚進侍讀成化丁亥實
録成陞侍讀學士仍充
經筵官日侍講讀
賜金帯等物人以為榮己丑擢禮部右侍郎壬辰
轉左侍郎明年夏旱遣祀東嶽等神有時雨之應

卷四067-1

乙未始
詔以本官兼學士入
文淵閣叅預機務丁酉拜禮部尚書仍兼學士明
年加太子太保兼
文淵閣大學士又三年丁外艱去位
上特起復公三上章乞終制不允因降
敇遣官召還視事時
上以
今上在青宫
命儒臣修文華大訓以資講讀書成進太子太保

卷四067-2


武英殿大學士尚書如故尋進階光禄大夫勲柱
國甲辰轉戸部尚書兼
謹身殿大學士丙午進少保兼太子太傅丁未
憲宗登遐
今上即位再進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大學士
如故知
經筵事及
憲宗實録成以總裁之勞加少師兼華盖殿大學士
其冬秩一品降

卷四068-1

敇奬諭勲加特進兼大學士俸
賜賚甚厚公至是以老數上章求退
上察懇切允之益加
賜賚令有司月給米五石歳撥僕夫八人仍降
敇護公還鄉踰年疾暴作竟不起實癸丑十一月
癸未也享年六十有七公容貎魁偉舉止凝重望
而知其為鉅人平生處事精宻詳審尤善記憶能
歷道往事為文章平實不浮凡考鄉試一會試二
廷試讀卷三號能甄别人才或
朝廷大禮輒持節為使數有建白當改元之歲所

卷四068-2

以有裨於
新政者尤多皆謂公有相才既歸于鄉適遇大水
憐鄉人病饑作詩傷之其心不忘世如此盖入仕
四十五年居
内閣者十八年富貴顯榮已極為尚書時尤及封
其父如其官尤近世所罕見也三代皆贈光禄大
夫柱國太子太保禮部尚書
武英殿大學士妣皆贈夫人娶叚氏封夫人先卒
子男四申判官先卒韋中書舎人叚夫人出凖臯
邑庠生側室吉氏出女五長適錦衣衛指揮僉事

卷四069-1

王義次適府軍衛指揮同知張文淵次適朱瀾彭
瓉盧瀚皆指揮使孫男女各一於是公訃至
上為輟朝一日遣官諭祭及營葬
誥贈太師諡文穆卜以卒之明年二月二十五日
葬于程委社韋以予與公同在館閣且久持黄侍
講珣之狀請銘于神道不能辭也銘曰
赫赫
皇明奄有九有文徳誕敷十紀之久
列聖在位亦惟輔臣為
上為徳左右有民世值

卷四069-2

英皇號稱極治甲科得人莫如其季偉矣劉公起于
其時績學翰林人尚未知乃侍經帷乃握史筆既
登禮曹益崇要秩巍巍綸閣地位深嚴
先帝簡重克當具瞻大事以臨大義以决以啓以沃
亦復補闕建置末歲任心益専志得則行身危則
旋有疏乞歸
恩典不替策杖懸車愽陵故第既解機務心亦安
舒宜躋高夀何病弗除
天子曰吁兹惟耆老卹典亟行達于隧道屹然貞石
爰刻兹文歲久地夷以識公墳

卷四070-1

故資德大夫南京工部尚書程公神道碑銘
弘治己酉南京工部尚書程公致仕還家後三年
十月八日以疾卒享年六十七公蘇之常熟人也
於是守臣以公訃
聞事下禮部謂當遣官祭葬如卹典
上允之乃以卒之明年某月某日葬于虞山之麓其
子惠特求予製神道碑銘辭不獲乃按少詹事吳
君狀書之公諱宗字源伊姓程氏其先有三八將
仕者從宋自汴南遷家于常熟世有隐徳至公始
發以宣徳丙午七月十五日生少入邑庠學業有

卷四070-2

聲登景泰辛未進士初授刑部主事階員外郎擢
吉安知府公在刑部治獄詳慎綽有才名時有大
臣退休者當
英宗復位之初畏罪自盡怨家誣其子謀殺久不能
决法司奏遣公往訊所誣遂白吉安素號難治吏
書奸弊百出每以訟牒自裁獄成特使從旁書之
奸弊悉去至今郡人論作郡者以公首稱丁父憂
服闋改知真定以病未赴吉安之民知之相率走
闕下乞公復任至則改知武昌矣踰二年擢四川
布政司左叅政進陜西右布政使再轉左布政使

卷四071-1

所至皆有政績民多頌之
朝廷知公可用特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治院事
尋以陜西缺廵撫即以
命公適邉境多事偕總兵官率師征洮川西 
松等族及往來慶陽榆林調度兵食邉境無□□
丁母憂赴京乞守制得
賜其母葬祭服闋未上會木邦酋長罕穵法孟養
思六與孟宻曩罕美母子累歲相讐殺雲南守臣
奏乞調兵討之朝議以為不便宜遣大臣如程某
者往諭乃即其家

卷四071-2

賜以璽書而行公被
敕旨諭之折其辯説及見曩罕㺯復責其擅相攻
擊之罪皆頓首服乃以具奏始設孟宻安撫司以
材寨歸木邦不相統攝而西南遂無事矣
朝廷嘉之轉公左副都御史加俸一級仍巡撫雲
南賛理軍務久之召為刑部右侍郎尋轉左侍郎
以尚書缺署掌部事能律以法部中肅然九年考
滿始拜南京工部尚書加一級俸公至是雖老益
勤凡工役材用計度精詳無所濫費人方望公久
任則致仕而歸且卒矣公之曾祖伯高祖士廸父

卷四072-1

景和皆不仕以公貴贈祖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妣皆贈淑人配譚氏封淑人子男五曰恩國子生
惠志感俱義官□邑庠生女一孫男七公居官見
於前所叙述者其大畧如此若其持身之謹待人
之厚人皆知之不待書也嘗預同考會試甄别得
士為多喜為詩有宦游撫夷集藏于家銘曰
壯哉海虞為吳上縣古有名賢文學肇見歷世既
逺益多聞人有羙程公出為名臣少學于家遂顯
科第郎署初登刑無偏詖吉惟大郡爭訟為嬉以
公出守吏不敢欺自蜀而秦以公分省政譽日騰

卷四072-2

廵撫是
命乃長憲秩公才實優西戎即叙士卒歌謳乃撫
南蠻乃息其忿片言折之兵不血刃久勞于外
帝實念公有使召入馴至司空積勞既久而病斯作
奉身還家晚歲之樂何棄斯世訃音忽來卹典爰
降誠為死哀視其後人多而蟄蟄何以致之公有
隂徳海虞之野有山巍然後識其藏司空之阡
故資徳大夫南京工部尚書馮公神道碑銘
公諱貫字大用保定蠡吾人也曽祖守道元西臺
御史祖彥章

卷四073-1

皇朝洪武中人材任富平縣主簿考吉以公貴贈
大理寺卿公少起田畝年十八始知自奮於學正
統己巳之變士民驚潰失業公誦讀不廢及領郷
薦入國學貧無膏燭夜每挾册隨月光晦則燎薪
以續明其勤如此登天順甲申進士授監察御史
嘗出廵邉關按州縣搜吏弊索民隠貪亷才頑多
見褒黜成化中上疏言時事曰慎爵賞恤窮民處
流移修兵政廣儲蓄禁盗賊平刑獄息邉患節冗
費重憲職數事
上嘉納之及掌三法司事治山西妖民及劾兵部大

卷四073-2

臣大法事聞者肅然九年進大理寺右寺丞轉左
寺丞進少卿不數年遂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又
改大理寺卿法律精明而持心仁恕嘗曰大理平
天下獄獄之不平咎在誰執故當奏讞必反覆訊
鞠無憾而後已每廷議叅酌得宜其言多載在條
例有司至今遵行之嘗應
詔舉所知衆稱得人弘治六年拜南京工部尚書
九年以疾乞致仕
詔可且命馳驛以歸抵家一月而卒九月二日也
夀六十有四娶李氏繼王氏並封夫人子男四綺

卷四074-1

純繪纓綺純太學生女二孫男三公魁岸羙髯為
人詳審沉靜而有謀謨度量汪如莫窺其際在大
理嘗承
詔會同三法司囚有餼羊上尊之
賜會勘
肅府汾川王承奉及廷試為讀卷官皆有寳鏹之
賜弘治改元上
太皇太后及
皇后徽號
誥封二代皆三品又有白金文綺之賜及卒

卷四074-2

上遣官諭祭治其喪葬之亦可謂榮且哀矣以某月
某日葬于某山之原其從孫今吏部考功主事蘭
為狀致其諸子之意來乞銘予與公同官于
朝頗知之詳而狀之出處治行歷履終始亦備矣
因述而復之俾鑱諸墓道以為他日過者之式焉
故銘之曰
蠡吾之野馮氏居焉否而泰來生公挺然如彼茂
林有木拔起匠石見之謂為杞梓材則可用用無
不宜登庸于
朝惟所任之昔領鄉書膺薦而至遂取甲科揚揚

卷四075-1

其氣銓曹慎簡置于内臺庶行其志不枉其材侃
侃在
朝職司風憲有所獻納從所聞見乃擢大理審克
惟刑累官廷尉折獄益平
帝曰勞哉刑實無誤汝其少休曰有留務周建宏父
是為司空掌上之職爰以畀公禄既益豐心則加
畏丐歸何遄以避名位豈惟知幾命亦自知故居
稅駕門有靈輀生受榮名沒膺卹典設祭營墳出

宸眷首丘之願獲遂所圖鬱鬱佳城巍巍蠡吾伐石

卷四075-2

刻銘樹茲墓道子孫繼之百世有耀
故嘉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謝公神道
碑銘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謝公卒於家
上遣官諭祭命有司營葬皆如制其子鄉貢進士廷
柱奔喪歸自京師以予與公同舉進士奉羅編修
紀狀請銘于神道之石公諱士元字仲仁謝其氏
也上世居浙後徙閩今為長樂人四世矣曽祖諱
鍾祖諱琬考諱磐封中憲大夫建昌府知府妣徐
氏封恭人公少以詩舉鄉貢登進士授戸部主事

卷四076-1

上疏陳四弊為尚書年公富所器許事有渉中官
者力抗彼不勝忿求其事竟無所得擢建昌府知
府有兵盗民財夜數發兵官庇其跡法不得施公
以危言恐兵官皆奪氣姦始息乃新學宫作禮器
行射法購書以惠來學若公廨驛舍城櫓壇壝之
類皆増新制又建祠以祀李覯表黄孝子譚節婦
之門以勵鄉俗為敦化表忠勸學三圗繋以詩俾
民誦習知所嚮慕尤惡邪術南城民以腐鼠蒙一
石像置屋上鴉聚而啄之民陽驚取之以為神趨
者蝟集公碎其石于庭乃止復有女巫憑鬼物言

卷四076-2

禍福公欲究之巫忽自言吾畏謝公吾去矣遂如
常時有持劵訟田者公遥叱之曰此偽耳僚佐問
何以知之公笑曰劵紙今式其所訟乃二紀前事
也盖訟者姑以試公至是爭相告引去歲再饑公
捐俸金為倡富民爭開廪延糴民頼以濟蔡教授
劉訓導繼死婺孤不能舉公歸蔡于漳歸劉於蜀
二姓至今徳之成化間南京大理寺卿夏公時正
廵江西首以公名旌于
朝得
賜誥命封父母及妻滿九載民詣

卷四077-1

闕請留陞從三品俸仍知府事諸生立生祠公撤
祠毁其碑後乃復立公以憂去服闋改知廣信永
豐有銀冶久閟處州民常盗發動以百計公勒兵
循靈山以東趨之賊陽遁留二三人為餌邏者見
而射之公亟止之不及伏四起刺公傷左股公裹
創出戰得其賊首俘殺甚衆塞冶穴而還改知永
平復以憂不赴服闋擢四川右叅政東鄉盗藪也
縣三刼有司莫敢制公捕殺數百人或議徙縣公
曰盗不憚逺畏有備耳乃檄縣吏修城隍以土兵
戍之後亦無變建始有頑民挾官府為害餘五十

卷四077-2

年公亷得其魁窮治之其黨盡散公治狀益著用
延薦擢右副都御史廵撫其地蕃有大小娃者相
煽為亂公託行邉閲兵積餉為戰禦計賊獻羊豕
來迓道左公慰遣之民代輸邉儲者多為奸弊公
遣吏覈實得逋米十三萬石有竒嘗大祲民流入
藩郡日不絶公為廣室十餘區作糜食之藥病葬
死給歸者以符且餼之所活不可勝計弘治庚戌
上京師以疾乞致仕年六十有七又三年年七十
而卒公居官両迎父養從父病親為嘗藥族黨昏
葬不舉者必周之建祠堂置祭田綜理家政暇則

卷四078-1

玩易賦詩至老不倦所著有約菴稿若干卷詠史
近體三百首公娶陳氏三子長廷柱次廷棐次廷
最縣學生棐最出側室曹氏女八孫二本寛本忠
孫女三公生洪熙乙巳某月某日卒于弘治甲寅
某月某日葬于乙卯某月某日某地某山之原銘

公昔朝
天初掛冠閩山粤水中盤桓憶昔按行川蜀間峽
舟棧馬逺復艱内綏黔黎外戎蠻朝劬夕瘁無優
閒追思列郡久且煩名雖盛得力已殫功成身退

卷四078-2

古則然歛而歸之諒匪難詩稱明哲公有焉
聖恩賜葬輝榛菅幽光上燭高雲端文垂金薤青瑶
鐫我銘兹丘世所安
故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
御史贈兵部尚書李公神道碑銘
公姓李氏諱介字守貞後改字守正萊之高宻人
也宋有為西臺御史者譜失其名今世墓存焉鄉
人稱為西臺李氏公祖諱遜陜西都指揮司經歷
考諱傑舉鄊貢累官至太倉衛學教授有學行俱
以公貴贈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公年十一能屬

卷四079-1

文從父之睢州又之太倉游學久見聞益富成化
改元領山東鄉貢五年登張昇榜進士被選入翰
林為庶吉士文學敏贍諸老先生多器重之擢四
川道監察御史改河南道出按浙江鹽課力除宿
弊有不便者欲伺其隙中之無所得還掌道事凡
中外官考覈殿最務持公議都御史以為可大用
諸道奏牘必令可否乃上每率諸御史論事或有
所觸忤未嘗少挫嘗予告家居及秩滿以久次超
擢為大理右寺丞陞右少卿
今天子登極命代祀東嶽諸神還遷左少卿陞都察

卷四079-2

院左僉都御史廵撫宣府閲兵馬畜芻粟邉圉以
寜未幾
召還佐理院事其所論建必先大體不事苛刻而
律身無玷譽望日益隆會母栗太淑人喪歸服將
闋院佐復闕
朝廷留而俟之暨復任陞兵部右侍郎尋遷左侍
郎夙夜勤厲屬有疾暫已即出治事比歲宣府大
同有虜警特
命兼左僉都御史經略之時已遣中官武臣練京
兵待報而發論者謂宜用文臣往遂以督軍事付

卷四080-1

公公大病新愈即上道至則㓂已退公悉心邉務
徧歷營堡策勵將士鎮兵匿役者勾稽得萬二千
人又募丁壯萬五千人訓以待用大同屯田歲給
牛具銀若干兩實不為官用而邉兵償死馬常苦
擄掠乃請以給之人甚便將領有弗任者易置之
又念大同境外有廢墻請修復為禦侮計所上議
前後不絶事未盡行而疾甚卒于宣府弘治十一
年正月二日也守臣給驛歸其喪
上聞訃悼惜贈尚書遣禮官諭祭命有司治葬事云
公修髯羙儀言動雅飭居官清慎遇事必審而後

卷四080-2

發條分縷析舉無廢墜在北邉尤詳宻雖隆寒猶
夜草奏牘手為皸裂使天假之夀得究其所施為
當必有大可觀者而竟弗夀以止命也若其事親
孝敬遇諸弟甚友愛範簡皆舉于鄉與人交信厚
可質拯灾卹困亦其所樂為者故沒而人思之嗚
呼賢哉公年五十有四生正統十年某月某日葬
以卒之年某月某日配杜氏洧川縣主簿鑑之女
封孺人先公五年卒後贈淑人墓在縣西陸家莊
至是合窆繼姜氏鴻臚寺少卿勝之孫封淑人子
一人昆舉進士歷刑禮二部主事世其家孫二早

卷四081-1

夭昆奉春坊張中允天瑞狀請予銘神道之石予
雅厚公知其賢悉矣乃為銘銘曰
揚翹振華北方之英兮飽山飫川南國之靈兮績
學詞林其業乃成兮執法中臺益奓厥名兮内陟
棘寺佐
國之平兮外廵邉徼屹為干城兮兵曹巖巖尊居
貳卿兮文事武備二羙是并兮台階鼎軸不日其
升兮天不憗遺一疾而傾兮
帝命賢勞卹死若生兮返葬故原有鬱新塋兮刻石
玄堂以慰幽冥兮垂聲著功俟彼汗青兮

卷四081-2

謙齋文録四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