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001

(封面頁)

序002-1

(封面裡頁)

序002-2

(空白頁)

序003-1

盧東元先生
劉念䑓先生閱
荷亭文集(本衙藏板)

序003-2

重刊荷亭文集序
六經聖人之書也古聖人
徃矣獨吾夫子為聖之至
穪萬世師者以其表章六
經之功大也六經之道幾

序004-1

息於戰國而焚棄於秦漢
唐以後儒說繁興□皆雜
駁而不知統要之所歸賴
考亭朱子箋釋古文折衷
諸儒之言而歸之一今之

序004-2

尊朱子亦不下於古之聖
人以其能章明孔子之教
而合於六經之道也古聖
人之書當焚餘殘脫穿鑿
附會之後拾其亡佚正其

序005-1

訛舛而發明其遺義其在
朱子似為差備□傳之从
而失其真是者終未能無
也夫子曰述而不作信而
好古夫子之於古也信且

序005-2

好之而巳夫既信且好之
而又刪之定之益損而筆
削之何居凢以求得之於
心而不敢苟同於古人也
故敏敏焉學問思辯終其

序006-1

身至忘食忘憂乃巳蓋善
致疑者莫如孔子矣學惟
大疑而後能大信後儒不
及前人亦其果於自信之
意多而存疑者寡也東陽

序006-2

盧正夫先生純孝篤行君
子也其先與吾鄉王海日
公穪莫逆交既同榜舉進
士令貴溪多惠政召拜侍
御史以母老乞歸築荷亭

序007-1

三楹鍵戶不出自奉養外
日取古聖人書讀之所著
荷亭辯論八卷蓋皆詳古
文之緒論質之聖人而不
能無疑因反覆其說以求

序007-2

當乎本心之所安至與朱
子相異同亦且十居六七
若先生可為真能疑者矣
古人云讀書如辯獄善辯
獄者必真見理之曲直而

序008-1

後可折其是非郎前人巳
成鐵案吾反之於心而有
所不安不妨再存一疑案
以俟後人亦死中求生意
也若先生可為真求自信

序008-2

者與嗚呼斯道之傳从矣
先聖作之後聖述之前儒
訓詁之後儒又從而發明
之此其一脈心源之所在
前乎千古後乎萬古亦巳

序009-1

曠世合符而至於義理無
窮新新故故經一番剖擊
必錄一番精彩故孔孟之
後不可無朱子朱子之後
不可無後儒蓋自象山陸

序009-2

氏昆仲巳先得先生之所
同肰而又何疑於先生乎
則先生乃為朱子功臣無
疑矣他著詩文數卷莫不
各有理𠮋集刻於弘治庚

序010-1

申蓋先生鋟以代繕寫之
勞就正有道意也从而被
燬後之信其言者日益衆
求其書者日益多裔孫叔
惠氏重鋟而行之𧺆數百

序010-2

里外問序於予以予同誦
法孔子宗六經而不區區
拘箋釋之言者也
 山隂後學劉宗周譔

序011-1

(空白頁)(倒印)

序011-2

 原刻荷亭辨論自序
 弘治丙辰格自嶺南謝病還家氣息奄奄足不踰戶
 戊午歲體漸平復廼於居室東偏隙地鑿池半畆引
 水栽荷築亭三間粗庇風雨所幸老母太孺人康強
 無恙視膳之餘曰惟於內討論經史以究聖賢之成
 迹時與二三同志評之僉曰理者人心同肰盍謄善
 本請四方君子共評之其有益于聖經者取之無益
 者去之不亦可乎格曰辭陋理拙誰其教我同志曰

序012-1

 不肰取正有道聖人明訓藏稿於家孰從而正之誠
 心求教安知四海之內不有輕千里而來告之者乎
 方今
聖天子德侔大舜善與人同苟得至當而獻于
陛廷則所學為不負矣豈可避嫌畏誚而委之無用乎
 重感其言乃命子燾燾曰辭繁於是倩工鋟梓以代
 謄寫之勞題曰荷亭辨論因引其端以謝不敏云
 弘治庚申冬十月既望東元居士盧格書

序012-2

荷亭文集(目次)
 蘭谿章楓山先生
 姚江王海日先生(原訂)
 山隂劉念䑓先生
 本邑金岱輿先生(重校)
  卷之一
   大中辯
   厚德論
   論語序說辯

序013-1

   孔子誅少正卯
   攻乎異端辯
   逸詩辯
   二說辯
   性與天道不可得聞論
   孔顏何樂論
   五十學易辯
   太王有翦商之志太伯不從辯
   三以天下讓辯

序013-2

   子畏於匡辯
   漢儒不識權字辯
   子樂辯
   天下歸仁辯
   克巳比喻
   子酉有二
   子路問成人辯
   如其仁辯
   王魏不死辯

序014-1

   作者七人辯
   行夏之時辯
   放鄭聲
   遠佞人
   人無遠慮辯
   知及仁守辯
   祿去公室辯
   學知困學辯
   性相近辯

序014-2

   下愚有二辯
   不知命辯
  卷之二
   聰明睿智
   大學格致傳辯
   忠信辯
   人心道心
   中庸
   聖人所不知辯

序015-1

   十二章論庸
   十三章總註
   哀公問政章
   孟子受業辯
   氧氣
   孟子道性善
   有若似聖人
   詩亡辯
   黍離降為國風辯

序015-2

   小弁之詩
   五霸辯
   太甲賢
   程明道墓序
  卷之三
   儒卜問答
   伏羲畫卦辯
   易說大畧辯
   莫看註解辯

序016-1

   何以守位曰仁辯
   孔安國書序
   三正辯
   甘誓
   康誥
   殷頑民
   易辯補遺
  卷之四
   國雅問答

序016-2

   詩大序辯
   馬遷言詩辯
   小宛辯
   賔之初筵辯
   春王正月辯
   滕子來朝辯
   九世復讐辯
   許世子不嘗藥辯
  卷之五

序017-1

   老子辯
   家語辯
   屈子不書辯
   徙木立信辯
   黃歇竊國辯
   高帝將將辯
   嗇夫利口辯
   武帝才畧辯
   霍光誅昌邑從官辯

序017-2

   丙吉知大體辯
   揚雄反騷辯
   嚴子陵不屈辯
   晉元帝即位辯
   陶潛書晉辯
   魏誅沙門辯
   王通中說辯
  卷之六
   唐太宗有天下辯

序018-1

   李敬業討武氏檄辯
   狄仁傑書死辯
   郭子儀奢慾辯
   周世宗復姓辯
   宋太后遺命辯
   皇太后以母改子辯
   孟后復位辯
   張浚從祀辯
   岳飛橫字辯

序018-2

   論立晉王治
   論陸贄
   論陳橋之變
   論韓范優劣
   論程蘇曲直
   月熱論
   頭膩論
   錢害論
   名害論

序019-1

  卷之八
   忠愛聖賢
   論夫子不許仲𠔃之仁
   理氣比喻
   朱子以全闕解性
   論小學
   論朱子感興詩
   論以實勸善
   夢遊清都記     遊大澤記  總論

序019-2

   卷之九
   讀程子塟說   讀朱子奏疏
   讀宋氏祿命辯
   讀律
   讀說命
   讀伯夷傳
   讀胡氏忍字論
   讀文獻通考
   讀論語陽貨章

序020-1

   讀孟子題辭
   讀漢書鄭玄傳
   讀孟子論性章    論性
  卷之十
   論朱喬年遷墓記書
   荅于孔安書
   荅□文祥書
   荅章先生書   荅徐迂儀書
   荅或人

卷一001-2

荷亭文集卷之一
            東陽盧格正夫著
  辨論
   大中辯
 大中者義理之大中也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惟聖人
 能之下聖人一等則有不能至者矣程子曰孟子有
 些英氣英氣甚害事楊氏曰孟子以巳之長方人之
 短猶有此等氣象在夫孟子亞聖也先儒直指其失
 而不嫌者豈得巳哉誠以學未至於大中則不能無

卷一002-1

 過不及之差先儒之言為天下後世計也矧夫著述
 訓詁以一人而探千古聖賢之心危不能一一中的
 後世明知其誤一切避嫌而順之斯亦過矣知乎此
 則凡古今之未能至者皆不可以不辯也嗚呼孰謂
 仲尼之徒而惟以順為正乎著大中辯
   厚德論
 或問論予曰不然論聖賢而矜巳誇人者小人之事
 □薄之道也論聖賢而垂世立教者君子之心也厚

卷一002-2

 之道也且聖賢者義理之大宗論義理而不涉於聖
 賢則需無矣其可乎哉孔子謂武盡羙未盡善孟子
 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是皆垂世立教而論聖賢者
 也周公誅管蔡不得巳也六朝妄引而剪除骨肉殺
 人者律死以止殺也明皇誤引而杖殺孝子是則義
 理不明而䧟於過惡者也學者誠能於義理可否谷
 今是非一一辯論明白使天下後世坦然由之而無
 疑則德之厚若山高而海深矣尚何嫌世俗之議哉
 著厚德論

卷一003-1

   論語序說辯
 論語者聖人之格言也夫子平日之一動一靜一語
 一默門人無不謹書而傋錄之以貽後世今讀其書
 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目也自漢至宋千有餘年
 註書君子不知幾人而論語一書尤所致力葢洙泗
 德音非他書比也朱子集眾善而折衷之可謂有功
 於聖門矣謂宐序諸篇首傋列諸儒之姓名地址或
 全用其說或𠫵用其說或補以巳意立為凡例使學
 者一覽具見要領非惟諸儒翊聖之功不朽而朱子

卷一003-2

 集大成之功尤不朽也乃以二程讀法及史記世家
 列於篇端雖曰開示後學殊非集註立名之本意也
 今論語中有名氏者知為諸儒之言有愚按者知為
 朱子之言其無名氏與愚按者安能知耶徒使學者
 讀其書而不知其人寧不負哉或曰無名氏者葢皆
 朱子之言或有他說則以愚按別之曰貧而無諂道
 之以政皆無他說而有愚按曰總註爾曰周而不比
 富與貴而下亦有總註而無愚按何也然則章下訓
 詁何如曰難知也陸氏曰也一作乎程子曰數煩數

卷一004-1

 也皆不沒其名矣盡巳之謂忠以實之謂信不以程
 子名賢人之賢而易其好色之心不以范氏名或曰
 孟子學庸亦若此乎曰難知也(孟子道性善始有愚按學庸或問纔說鄭)
 (本)詩書集傳何如曰集傳猶集註也子必欲知之何
 也曰哀諸儒也諸儒老死著述而名氏泯於無聞後
 世惟知朱子孰知無名氏之功乎吾何容心哉公而
 巳矣
   孔子誅少正卯(存疑)
 或問序說云孔子攝行相事誅少正卯有諸曰此朱

卷一004-2

 子述史記之言也然則朱子又疑論語不載思孟不
 言春秋傳亦無之讀荀况言之何也曰仲尼不為巳
 甚者論善人為邦則曰勝殘去殺荅季康子為改則
 曰焉用殺由此觀之殺非仲尼所先也齊桓伯者爾
 猶無專殺大夫而大聖人何當遽為此哉朱子之言
 誠為有理特今無所質問耳
   攻乎異端辯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巳謹按攻之為字有二義一
 治辭也一擊辭也庶民攻之治辭也攻其惡攻之者

卷一005-1

 眾鳴皷攻之環而攻之能以德攻遠交近攻皆擊辭
 也夫異正不可以同行猶水火不可以同氣不待專
 治而後害也聖人知其然故教學者攻之攻之則害
 斯止矣朱子亦曰邪說害正人人得而攻之
   逸詩辯
 子夏問曰巧笑倩𠔃羙目𦕎𠔃素以為絢𠔃註曰逸
 詩也或問衛風碩人夫子刪一句故曰逸詩朱子曰
 碩人四章章皆七句不應此章獨多一句而見刪愚
 按西周盛時國風極盛東遷之後列國猶存觀諸書

卷一005-2

 所引則可見矣夫子刪定三百篇葢得之魯樂官及
 采拾中州者爾他如吳越燕荊江黃徐祀等國未嘗
 一見其樂章也要之後世逸詩未必皆聖人所刪者
   二說辯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二者皆理之當然各欲自
 盡而巳尹氏曰君臣以義合者故君使臣以禮則臣
 事君以忠愚謂義疑者兩存之無疑者一之可也前
 說理明辭正不可復加又存後說則反枝矣餘倣此
   性與天道不可得聞論

卷一006-1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
 道不可得而聞也天生聖人宗主斯道動靜語默莫
 非至教何獨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耶葢性者仁義
 禮智天道元亨利貞雖曰人所同得而有正有偏有
 全有闕聖人既不可言易以欺人又不可言難以阻
 人慎重不言良以此也今按論語言命者三言性者
 一吁聖人慎言性若此豈其言氣質之性耶
   孔顏何樂論
 或問周茂叔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曰此

卷一006-2

 無他欲盡禮全而巳常人胃中理欲交戰理每為欲
 所勝泯泯棼棼何樂之有聖賢之心私欲淨盡天理
 流行方其寂而靜也止水不波明鑑不塵及其感而
 動也物各付物從容中道窮居則仰不愧俯不作□
 志則殺不怨利不庸常如光風霽月無纖毫雲翳□
 下之樂尚有過之者乎非惟貧賤不改雖死生亦不
 改也今人試于一日之中方寸無累言動中節反而
 思之何等快活神䰟夢寐間此心宛如游魚之漾深
 淵苟有一物累心一事違理反側不安夢寐亦苦由

卷一007-1

 是推之孔顏之樂亦可尋也
   五十學易辯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劉聘君
 曰佳作假五十作卒愚謂經文無義者可改正之有
 義者不可輕改加益也五十年數也聖人生知安行
 豈待五十而學易哉葢因所至之年而言此以教人
 爾或曰孔子年幾七十五十字誤無疑也曰按史記
 孔子年六十八序書定禮刪詩賛易夫詩書執禮皆
 雅言也何獨言易必待贊易之年而前此更不一言

卷一007-2

 之耶自漢至宋註論語者非一劉聘君始為此言則
 前此諸儒必依文註解矣或曰史記作假我數年如
 何曰葢非一日言爾何必比而同乎苟欲同之亦不
 當移論語以就史記也或曰子言不入吾耳何也曰
 習熟也使朱子依文註解而今改曰加作假五十作
 卒將斥之矣豈但不入耳而巳乎
   太王有剪商之志秦伯不從辯
 按魯頌居歧之陽實始剪商葢謂太王肇基王迹非
 謂志欲取商也又按左傳秦伯不從是以不嗣葢謂

卷一008-1

 秦伯逃之荊蠻非謂不從取商也且太王之時商惡
 未形天命未改太王方避狄遷歧曷敢懷不臣之志
 哉夷齊叩馬事無所類故王氏以為古註之誤朱子
 修入而未及改也
   三以天下讓辨
 集註曰夫以秦伯之德當商周之際固足以朝諸侯
 有天下矣乃棄不取而又泯其迹焉則其德之至極
 為何如哉愚按秦伯王季皆太王之子王季生文王
 故秦伯以國讓之厥後武王克商遂有天下人知秦

卷一008-2

 伯以國讓而不知以天下讓也故曰三以天下讓民
 無得而穪焉夫以文王之聖當紂之惡三分天下有
 其二以服事殷秦伯當太丁帝乙之世安能朝諸侯
 有天下哉此與太王剪商之事俱關君臣大義不可
 苟解學者詳之
   子畏於匡辨
 註曰畏者有戒心之謂史記云陽虎曾暴於匡夫子
 貌似陽虎故匡人圍之愚謂貌似者彷彿而巳匡人
 遭虎之暴識虎必真不應以貌似而誤圍夫子夫子

卷一009-1

 既受其圍亦必明言巳之非虎不應託言斯文以自
 免其約子畏必有說也史記出莊子恐未可信
   漠儒不識權字辨
 或問漢儒以反經合道為權程子非之如何曰經者
 萬世之常權者一時之用葢權出於不得巳者也反
 經而合道不失正矣如男女授受不親經也嫂溺援
 之以手非反經歟娶妻必告父母經也舜不告而娶
 非反歟由是推之漢儒之說亦可通也
   子樂辯

卷一009-2

 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或云樂字即曰字之誤愚
 竊是之何則子路剛強有不得其死之理故聖人因
 以戒之非可樂也厥後死於孔悝之難非行行之所
 致乎聖人先事憂之可謂明且遠矣此樂字葢與瓜
 作必大學親作新皆字音相近而誤也
   天下歸仁辯
 子曰一日克巳復禮天下歸仁焉註曰極言其効之
 甚速而至大也朱子曰天下之人闢之見之莫不皆
 與其仁愚謂克巳復禮聖賢靜功也他人何繇知之

卷一010-1

 一日而天下歸仁雖置郵傳命亦不可達夫子之言
 不幾於虛幻乎深探其本而求之必有說也葢仁者
 天地生物之心而人所得以生之理統四德冠群倫
 至大而不可限量至深而不可窺測人能一日之間
 克去巳私復還天理上帝所降之衷於我乎全蒸民
 所秉之□於我乎盡充塞無間與天地含其德光輝
 四達與日月合其明考諸三王而不謬三王與吾仁
 矣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百世與吾仁矣致中和天
 地位焉萬物育焉此心同此理同也以直養而無□

卷一010-2

 則塞于天地之間此心同此理同也孝弟之至通于
 神明光于四海此心同此理同也仁者之極功聖人
 之能事故惟顏子得聞之雖仲号亦不與焉先儒以
 聞見稱許為言焉能致遠而不泥哉嗟夫采葑采菲
 無以下體當道君子苟達愚言於
聖聰未必不為緝熙
聖學之小補云
   克已比喻
 朱子曰克已別無巧法如孤軍遇敵盡力舍死向前

卷一011-1

 而巳愚謂大賢克巳仁人用兵也仁人之兵上下一
 心三軍同力聚則成卒散則成列嬰之者斷當之者
 潰拱挹指揮勝負巳决敵人望風退避安能與之抗
 耶若夫紀律不嚴士卒不練卒然遇敵浪然與戰事
 小敵毳或偷而勝之事大敵堅兵將皆殲矣是故孔
 子之無私堯舜之壅熙也顏子之勝私湯武之征伐
 也後世假聖賢近似而汩沒聲利之塲者其孤軍遇
 敵者乎將偷卒潰財殫力屈不為敵所擒者幾帝尚
 何克哉

卷一011-2

   子西有二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愚按孔子之時有二子西其一
 鄭公孫駟夏子產之同宗兄弟也其一楚公子申昭
 王之庶兄也申之在楚如集註所云駟夏在鄭與子
 產齊名同聽國政厥後良宵戮子西亦死無甚大功
 可稱詳或人之問葢因孔子論為命而發子產子西
 皆鄭大夫辭意聯屬若為近是然今不可考矣
   子路問成人辯
 胡氏曰今之成人以下乃子路之言愚切是之何也

卷一012-1

 聖人之言徹上徹下初無二語如焚遲之問仁知兩
 端竭盡而無餘蘊子路問政請益則曰無倦而巳未
 嘗告人以善而又自謂何必然也况見利思義見危
 授命久要不忘皆子路所巳能(如不忮不求不得其死無宿諾之類)聖
 人教人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未嘗知
 其巳能而復告之也且有曰字間斷其詞氣亦類子
 路讀者更詳之
   如其仁辯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卷一012-2

 如其仁註曰管仲雖未得為仁人而其利澤及人則
 有仁之功矣愚謂孔子言仁有舉其全體者有指其
 一偏者克巳復禮三□不遠此全體也先難後□其
 言也訒此一偏也全體者正言之也一偏者因事而
 言也此章言如其仁特友子路未仁之問非正言也
 葢子路氣質剛強往往有輕生求仁之意聖人因事
 教戒所以抑其血氣之剛也下章又曰民到于今受
 其賜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疑亦因假管仲而開子
 路之蔽也程子以為仁道至大非管仲可當故加一

卷一013-1

 功字以別之竊恐非聖人意也
   王魏不死辯
 或問唐王珪魏徵不死建成之難而從太宗何如君
 氏曰高祖在上命出一人太子藩王俱人臣也王魏
 初受高祖之命而為東宮臣僚事敗之後但當席藁
 待罪而惟高祖所命爾今若不論君命而各欲死於
 所事其或未亂之前高祖遷王魏於秦府則戰闘之
 際二人將何從乎此言有理足破千載之惑兹特表
 而出之

卷一013-2

   作者七人辯
 子曰作者七人矣李氏曰言起而隱去者今七人矣
 今按本文無隱字特記賢者之作爾辭意巳通不必
 別生字也
   行夏之時辯
 或問子曰行夏之時則子丑宜不可行矣集註皆可
 以為歲首而三代迭用之何也曰天開于子地闢于
 註云然然惟建寅之月春也歲之首也夏后氏以首

卷一014-1

 為首順天道以正萬民也子丑之月冬也歲之足也
 商周以足為首反天道以顛倒萬民也孔子常曰吾
 從周而獨曰行夏之時豈居今兒好反古哉立百王
 不易之大法依乎中庸而已嗚呼朱子學孔子而持
 不一之論豈知猶有所未至歟其曰孔子之易非文
 王之易則分文孔為二道其曰皆可以為歲首而三
 代迭用之則混聖言為常談夫中庸之道一而已矣
 後世以建寅為中庸則當以建子丑為未至
    放鄭聲

卷一014-2

 或問夫子放鄭聲又錄淫奔之詩何也曰惡者可以
 懲創人之逸志或曰姦聲亂色不留聰明禁而絕之
 猶不能遠錄此以懲人何異投餌以懲魚留花以懲
 蝶哉曰不然樂者憂之伏淫者禍之基衛有宣姜之
 亂為狄所滅陳有夏姬之亂君弒國三聖人備錄其
 詩以見禍亂所繇爾夫豈無故而誨淫乎或曰此衛
 陳也鄭風狻童諸篇非誨淫乎曰狻童諸篇國人剌
 忽之詩箕子麥秀歌曰彼狻童兮不我好仇剌紂也
 朱子疑小序之非一切改作淫奔非聖人意也

卷一015-1

   遠佞人
 或問集註訓佞人為卑諂辨給之人果能盡佞人之
 情狀乎曰未也常人之獻諂也卑浮淺露其情易見
 明君賢相或得而絕之佞人之獻諂也厚貌深情投
 間抵隙或論他事而微寓歸美之意或探所欲而陰
 導以可行之情或見其非也正色不動而徐將順之
 或見其是也陽為稱頌而後惑亂之其詐也若愚其
 險也若易其若也若甘日積月累情親意洽非惟庸
 君庸相喜而順之雖明君賢相亦惑而信之也夫□

卷一015-2

 聖哲君子明見遠慮然後知其為害之大而深絕之
 爾苟一墮其術中姦計巳成威行中外雖有智者亦
 末如之何矣嗚呼明皇久任李林甫而四海分崩張
 浚趙鼎同喜秦檜而家國兩危豈非萬世之龜鑑歟
 (集註訓字不訓意故未盡)
   人無遠慮辯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愚謂遠慮者動必合道不
 為近小之謂自天子至於庶人惟有道者上下大小
 各得其所故無憂否則利害相形而憂從之矣昔堯

卷一016-1

 舜之官天下禹湯文武之家天下伊周之相天下正
 心以正朝廷正百官以正萬民澤被當時德垂終古
 尚何憂之有哉降及後世若漢唐宋之英君賢佐誅
 暴禁亂任賢使能雖未能循乎天理之公而制作規
 模髮髴乎此歷數百載而無憂非苟然也秦晉及隋
 六朝五季之衰君暴臣佞惟逞巳私而巳遑恤其他
 不旋踵而滅亡固其所也繇此觀之遠慮者雖若多
 憂而實所以為樂也不遠慮者雖若無憂而實所以
 為憂也聖人垂戒不亦深切著明也哉

卷一016-2

   知及仁守辯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葢為有天
 下國家者而言易曰何以守位曰仁孟子曰天下不
 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皆此意也下文蒞
 之不莊動之不以禮皆有位者之事文理實接續矣
 若曰言理則理乃貴賤所同有也而臨民動民豈賤
 者所得同哉學者詳之
   祿去公室辯
 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愚謂

卷一017-1

 祿者國賦政者國政大夫者三桓之家四世者魯君
 世數也擄自宜公篡立國賦各入私家魯君寄食而
 巳歷成襄昭定凡五公故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宣
 公薨歸父逐於是三桓謀弱公室作丘甲作三軍舍
 中軍禮樂征伐悉從三家出矣自成至定凡四公故
 曰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按春秋傳魯昭公七年季武
 子死平子繼祖為卿則悼子死於武子之先未嘗為
 卿也夫子統言三桓未嘗獨指季氏是葢舊註之誤
 朱子因而未改云

卷一017-2

   學知困學辯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
 之又其次也楊氏曰生知學知困學雖其質不同然
 及其知之一也愚謂聖人之言不可復加楊氏疑有
 欠缺而引中庸補之斯亦過矣何則人品不同高下
 自別離學知如顏曾不及孔子况困學乎苟可企而
 一之則生民以來歷千萬年當有一人由困學而聖
 矣吁孔子言次而楊氏言一豈聖人勸善之心不及
 後世哉學者察之

卷一018-1

   性相近辯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程子曰此言氣質之性非
 言性知本也若言其本則性即是理理無不善孟子
 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愚謂性者仁義禮智
 而巳氣質非性也孔子聖人也豈不識性而兼氣質
 言之殆不然也何謂相近曰人之生也同得天地之
 氣以成形同得天地之理以為性上焉者仁義禮智
 各極其全而無毫髮之虧欠所謂上智也次焉者或
 足於仁而虧於義或饒於禮而短於智或均有而不

卷一018-2

 全或僅全而不盡此中人之性也然以其初而言均
 稟同賦不甚相遠也上智無習矣就中人而論之習
 於善者日進乎高明盡其性則幾於上智矣習於惡
 者日流于汙下失其性則幾於禽獸矣此所以相遠
 此或曰下愚不移何如曰下愚之人氣質昏邪得理
 甚少所謂仁義禮智者僅得其大畧而巳重以私欲
 汩之斵喪無餘此所以不移也或曰如子所言性亦
 有全者乎有虧者乎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且形也
 性也皆天所賦也形之受於天者什百千萬之不齊

卷一019-1

 則夫性之受於天者寧皆全盡而無虧欠也耶或曰
 形何以不齊曰星眸日角隆準龍顏就之如日望之
 如神此聖人之相也千萬中不能一二也形足而未
 必正神足而未必清全於陽者或虧於陰豐於上者
 或慊於下此中人之相也什中而三四也下焉者其
 目口鼻僅具人形而巳一無可取此賤人之相也比
 比然天下皆是也是故總而言之則皆同分而言之
 則有異繇是推之人性全虧何足恠哉或曰何謂氣
 質曰昏明強弱之不齊清濁厚薄之相反所謂氣質

卷一019-2

 此氣質者性之郛郭也皆天賦與同性盈虧氣質清
 面正者得理多氣質濁而邪者得理少未有氣質純
 而理不足者也亦未有氣質雜而理獨全者也試以
 夷狄論之仁義禮智僅同於人豈天賦其全而為氣
 質所拘耶試以禽獸論之仁義禮智亦得一偏又豈
 天賦其全而為氣質所拘耶是故以人性對物性言
 則人全面物□以中國對夷狄言則中國全而夷狄
 虧以上智對不愚言則上智全而下愚虧無足恠者
 或曰見孺子入井而皆休惕何有不同者哉曰見孺

卷一020-1

 子入井而皆休惕固同矣見孺子金環而謀取之愚
 智寧無異乎或曰此眾人汩於私欲而失之也曰汩
 於私欲者性不全爾性全者烏得而汩之子不觀夫
 水乎汪汪千頃波雖有泥沙不足汙也一勺之水則
 為泥沙所汙矣大抵性之本體渾然至善未嘗有惡
 惟人得于天者有全有不全故其楷諸身者有善有
 不善堯舜文孔全盡此性者也湯武顏孟全而未盡
 者也桀紂盜蹠僅有而大虧者也或曰楊子性善惡
 混韓子性有三品亦若此歟曰非也性原於理理者

卷一020-2

 善而不惡純而不雜二子言性正集註所謂兼氣質
 者也或曰孔孟顏性同歟曰豈有不同者哉孟子言
 性善理知本體也孔子言性相近理之盈虧也先儒
 不悟盈虧相近而疑為善惡相近故加氣質二字以
 別之非聖人本旨也或曰有本然之性有氣質之性
 曰不然涵於太虛曰理寓於氣質曰性凡言性者皆
 理之寓於氣質者也離氣質而言性則虛無矣雖聖
 人之性不離氣質豈可分為二哉善少而惡多何也
 曰飛鳥也鳳凰少而鴟鴞多走獸也麒麟少而犬豕

卷一021-1

 多蕭艾樗櫟遍滿山澤而芝蘭梓楠百無一二何莫
 而非氣化之有限乎人之善惡亦猶是也嗟夫天之
 所賦吾未如之何矣人之所受可不思所以盡之乎
 盡之如何精之一之克之復之人一能之巳百之人
 十能之巳千之務求止乎至善之歸而不為偏虧所
 局則善矣
   下愚有二辯
 子曰惟上智與下愚不移程子曰語其性則皆善也
 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所謂下愚有二焉自暴自

卷一021-2

 棄也愚按人品不同愚多智少自暴自棄豈足以盡
 之哉程子之言誠欲勉人為善然非孔子本旨不能
 使人信也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非聖人欲
 然也理勢之自然也今夫凶頑狡詐者誠如程子所
 云其有昏愚之至不知數與方名者豈能化而入乎
 故曰小民無知而犯法如赤子無知而入井嗚呼聖
 人之心豈不欲勉人為善哉
   不知命辯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之愚謂命者天所賦之正

卷一022-1

 理也不知命則不知存養省察而所謂付𢌿之重考
 皆忽之矣何以為君子或曰說者以為窮通之命何
 如曰聖人於窮通利害皆以義理裁之豈教人委之
 命哉尹氏所謂命不足道是也或曰不知命則見害
 必避見利必趨何如曰見害不避者義不當避也見
 利不趨者義不當趨也若言命則委之術數矣其可
 訓乎是故君言命則禮樂刑政無所用臣言命則忠
 義勤勞無所用君子言命則詩書無所用小人言命
 則法律無所用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此商之所以

卷一022-2

 亡也或曰公伯寮其如命何曰聖人言此所以曉景
 伯安子路而警伯寮爾豈真委之於命哉

卷一023-1

(空白頁)

卷二001-2

荷亭文集卷之二
            東陽盧格正夫著

   論聰明睿智
 或問聰者爾無不聞明者目無不見聖人之聰明亦
 若是乎曰此言其粗爾未得其精聲入心通無非至
 理聖人之聰也即始見終無幽不獨聖人之明也何
 謂睿智曰睿者無所不通所謂徹上徹下是也智者
 無所不知所謂知天知人是也

卷二002-1

   大學格致傳辨
 或問大學一書明德新民止至善為三綱領格致誠
 正脩齊治平為八條目其義傋矣知止一叚義無所
 取說者以為格致傳何如曰董矩堂車玉峯皆有是
 言王魯齋著沿革二論反復數千言今按定靜安慮
 實格致要訣而物有本末及聽訟章尤為明白則諸
 說不為無見何為要訣曰格致者窮明德新民之理
 以止於至善而巳不知所止則心無所主而妄動妄
 動則不能格物矣故必先知至善之所在則志有定

卷二002-2

 向而不遷不遷則心常鎮靜而不動不動則所處完
 固而能安能安則本體需明而能慮能慮則明德新
 民各得所止而止之矣□矩止在格致後曰初入小
 學即教以愛親敬兄忠君弟長皆當止之地也能知
 所止則所適者正而無他歧之惑此初學入德之門
 何云後也問章句或問何以不同曰章句葢舊註或
 問則朱子自言問朱子補傳謂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何也曰大學之道明德新民止至善而巳不知務此
 而泛泛格物故舍本傳而補傳也傳曰物有本末謂

卷二003-1

 明德新民也問併聽訟於格致則少一章曰章葢宋
 儒所定非舊本也問果闕可補否曰不可惟當於經
 文下詳釋其義而本傳仍□其文故曰及史闕文問
 是書表章曰是書在戴記中漢儒鄭康成註解宋仁
 宗時王堯臣及第賜中庸篇呂臻及第賜大學篇於
 戴記中表章二篇以風厲儒臣問是書所作曰朱子
 謂成於曾子之門人門人葢子思也故誠意章引曾
 子之言王氏曰漢書有子思二十三篇葢大學中庸
 皆在內也

卷二003-2

   忠信辨
 忠信以得之程子曰發巳自盡為忠循物無違謂信
 朱子曰忠是信之本信是忠之發愚謂忠者盡巳之
 謂一毫不盡非忠也信者實巳之謂一毫不實非信
 也寂而靜焉忠信存諸心感而動焉忠信發於事忠
 信者百行之本萬化之原也惑曰信者以實者也以
 實事君則能忠諫以實交友則能忠告豈非信本而
 忠末乎曰不可合而為一可乎曰不可何以言之曰
 凡言忠信皆本於心而發於事不可分為本末又不

卷二004-1

 可混為一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若合為一則三教
 矣
   人心道心
 人生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亦莫不有
 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人心惟危者氣不能皆
 正也道心惟微者理不能皆全也惟聖人氣極正而
 理極全是以危者安而微者著大賢以下理氣相因
 而降極而下愚則微者幾傾微者幾絕去禽獸不遠
 矣故曰不移

卷二004-2

   中庸
 或問子思以中庸名篇首章不言中庸何也曰按王
 氏天命之性中庸之原道即中庸之道也戒懼謹獨
 中庸工夫大木達道中庸體用天地位萬物育中庸
 之功効也楊氏所謂一篇之體要豈不信哉曰呂氏
 謂費隱以下論庸以上論中如何曰此言深得子思
 之旨朱子知而不用葢仍鄭木之舊枝而不幹孰若
 呂說之該貫哉問中庸何分曰中者義理精微之極
 庸者人偷日用之常中而不常曰權常而不中曰過

卷二005-1

 常道得中是曰中庸君子中庸總言之也中立不倚
 庸德庸言各言之也問二十一章曰子思承上章天
 道人道之意而立言葢以中庸之自然勉然者分言
 之也問卒章曰子思復自下學工夫推之以極其至
 葢舉一篇之要而約言之與首章相為終始問分章
 析句曰恐非子思之青道具不行矣夫分作一章可
 乎嗟夫子思作為是書義理精微規模廣大豈礿學
 所敢窺哉姑述所聞以俟知者
   聖人所不知辨

卷二005-2

 中庸十二章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葢謂
 極至之處非智慮所能測莊子曰六合之外聖人存
 而不論是也孔子問禮問官乃好古敏求爾豈聖人
 所不知乎或問人所憾於天地曰寒暑不時災祥不
 正悖天序拂人心朱子之言是也若夫天覆地載陽
 生陰成萬物竝育而不相害何所憾乎章句葢用列
 子而未知其旨也
   哀公問政章
 哀公問政章凡七百五十字論語告問政者多矣未

卷二006-1

 有如此之傋者也學問思辨非為政之事柔遠人懷
 諸侯非國君之事心竊疑之按王氏曰夫子之言止
 於政息此下皆子思所作故中引子曰三句而又以
 知斯三者承之或曰家語亦載此章曰家語後人所
 託葢効中庸而為之未足信也或問十七章十九章
 曰故大德夫孝者以下疑皆子思之言然今不可考
 矣
   孟子受業辨
 史記稱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韓子稱孟子受業子

卷二006-2

 思孰為是曰按孔子壽七十三孔鯉壽五十一子思
 壽六十二孔子卒時子思盖長矣斤從孔子卒之年
 數至孟子去齊之年一百六十六年繇是推之孟子
 少子思百餘歲猶未及受業於門人也孟子學何所
 傳曰周子奮起千載亦有傳之者乎
   養氣
 孟子養氣之論實擴前聖所未發而有功於聖門學
 者宜熟玩而深省之也
   孟子道性善

卷二007-1

 孟子性善之說何所本乎曰本諸易易曰一陰一陽
 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夫陰陽之理動靜
 無端循環無始於是繼而出者則有元亨利貞之四
 德焉天地以生物為心四德無一毫之惡故曰繼之
 者善也於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健
 順五常之德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故曰成之者性也
 性命一原天人一理人性之善復何疑哉言必稱堯
 舜何也曰孟子欲滕世子取法聖人忠愛之至也或
 曰人與堯舜初無少異但眾人汩於私欲而失之曰

卷二007-2

 若然則以辭害意矣夫峰目豺聲者生而不仁不知
 方數者老猶如夢何私欲汩之耶易本義不同何也
 曰本義專主卜筮說理尚晦君子惟其是而巳何能
 同
   有若似聖人
 昔者孔子沒子夏子游子張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
 事孔子事之曾子不可而止夫有若言行氣象卓然
 可稱雖未足彷彿聖人實次於顏曾者也宰我冉有
 之輩豈其匹哉宋末陞子張於十哲有若仍居從祀

卷二008-1

 之列豈至當乎
   詩亡辨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集註
 曰王者迹熄謂平王東遷而政教號令不及於天下
 詩亡謂黍離降為國風而雅亡也愚按詩者風雅頌
 之總名非特言雅也亡者喪失之謂平王東遷雅不
 作爾非亡也黍離十篇本王國之風故列為王風非
 降也昔周盛時上至郊廟朝廷下至鄉黨閭巷莫不
 有詩天子巡狩陳列國之詩而觀之以行黜陟之典

卷二008-2

 此詩之所以盛也及幽王為犬戎所弒國都破滅而
 四詩俱亡矣四詩既亡則天下風俗政治無復可考
 此春秋所以作也或曰詩既亡矣三百十一篇何所
 本乎曰周自文武至十幽王三百餘年中間若成康
 之刑措宣王之中興外有千八百國陳詩詩之云多
 不可勝數今所存者二雅僅百十篇三頌僅四十篇
 二南二十五篇幽風七篇其他阰䧡而下俱春秋時
 詩疑魯樂官所藏或夫子採拾而得者故曰吾自衛
 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若曰西周遺詩寧無

卷二009-1

 西周國風廁其間也(理恐未足繫之以詩)詩曰
 周詩三百篇篇篇似珠玉雅頌共百五國風特百六
 二南正風首列國變風續小雅燕饗樂大雅會朝曲
 頌為宗廟歌盛德被絲竹四詩未嘗亡孟氏云何讟
 昔周全盛時恩威被草木朝廷雅頌興閭巷風謠足
 幽王自不君犬戎肆荼毒宮廟變禾黍篇□盡溝瀆
 汲汲魯中叟憂世長痛哭國風千萬篇一散不可復
 幸有雅頌南家傳人誦讀并拾春秋風列為四詩甘
 孰云黍離降王風本民俗中有淫奔詞豈與雅相屬

卷二009-2

 寄問鄒國公公喜云戩穀是非一朝明願爾繼芳躅
   黍離降為國風辨
 天子者天之子也予奪廢興皆天所命故一日天命
 未絕則一日名分猶存周室東遷天命未改孰得而
 降之哉或曰黍離不類雅故夫子降之曰不然雅者
 朝廷正樂惟天子有之風者民俗歌謠王國侯國皆
 有之西周盛時風雅俱興東遷之後雅不作矣夫子
 採國風以傋四詩故黍離亦在所採春秋以尊周為
 本而刪詩降天子之詩必不然也莫不是當時自如

卷二010-1

 此曰周至赧王猶不肯自降為臣孰謂東遷之始平
 王遽肯自降為列國哉葢自王通倡誤楊氏因之苟
 欲正名不可不辨也
   小弁之詩
 或問小弁之詩集註明言宜臼之傳所作而其辨詩
 序云未必為宜臼為傅何也曰集註葢趙歧舊註而
 序辨則朱子自言今按此詩辭者明白無可疑者集
 註葢得之矣
   五霸辯(或疑秦穆公用之而霸按春秋傳秦用孟明遂霸西戎非霸中國此)

卷二010-2

 孟子曰五霸桓公為盛按春秋傳晉文攘楚尊王楚
 莊仗義討賊亦霸之顯者也宋襄再辱于楚秦穆三
 敗于晉霸業無聞焉按荀子王霸篇齊桓晉文楚莊
 吳闔閭越勾踐謂之五霸未闔閭伐楚救蔡力制諸
 侯勾踐滅吳復讐威行上國此二君者雖未及乎桓
 文而優於秦穆宋襄遠矣荀子戰國人所見必真趙
 歧東漢人傳或訛也
   太甲賢
 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順放太甲于桐民大悅太甲賢

卷二011-1

 又反之民大悅愚謂伊尹之忠不可尚巳大甲之賢
 又豈後世所可及哉何則漢高帝漢宣帝皆明君也
 韓信有定天下之功霍光有安社稷之功俱以猜疑
 終於赤然孰謂人臣廢置天子而能終吉者哉太甲
 歸毫之後一則曰予小子不明于德白底不類二則
 日尚賴匡救之德圖惟厥終知尹心如日月皎然故
 巳心亦如日月皎然萬象通明無纖毫雲翳卒之恊
 于克一君臣兩全豈非盛德之至歟悔過遷善□□
 矣未有如此其至者也史臣論或未盡故□之

卷二011-2

   程明道墓序
 按明道伊川皆受業于濂溪者也濂溪之學純而不
 雜止而不偏著太極圖著通書上接孔孟不傳之緒
 非惟有功二程實有功於萬世者也伊川著明道墓
 序曰得不傳之學於遺經又曰孟子之後一人而無
 一語及濂溪者豈心有所不足歟不可得而知也吁
 伊川不以濂溪繼孟子朱子亦不以濂溪繼孟子後
 世因之無敢異議惜哉

卷二012-1

(空白頁)

卷三001-2

荷亭文集卷之三              
            東陽盧格正夫著  

   儒卜問答(辨易不專主卜筮)      
 儒者讀易卜者過而問曰易為卜筮而作信乎曰否
 不然也太極未判易道一太極也三才旣分而易道
 出焉伏羲氏畫一奇以象陽畫一偶以象陰倍而四
 再倍而八錯綜而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不過
 因其固有之理自然之數而指出以世人爾於是文

卷三002-1

 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發明易到窮極
 天地而不過也傳曰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
 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又曰易有聖人之道
 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
 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知易之為道其大無外其小
 無內非天下之至精至變至神莫能與於此也卜筮
 不過易中一事爾何足以盡易之道哉卜者艴然不
 悅曰爾畏我不知易而大言以欺我乎朱子曰易本
 卜筮之書又曰易只為卜筮而作又曰易若果為義

卷三002-2

 理而作何不如中庸大學言義理以曉人畫八卦則
 甚夫朱子大儒也吳澄謂其聖賢之學劉因謂其集
 諸儒大成故易本義與學庸章句論孟集註詩書集
 傳通鑑綱目等書頒行天下炳如日星令若所言則
 朱子不是信歟儒者曰我方與子論理子虛心聽受
 可也顧乃以朱子加我我寧無一言以復子乎宰我
 曰以予觀魚夫子賢於堯舜遠矣有若曰自生民以
 來未有盛於孔子夫天生孔子為萬世斯道宗主易
 若果為卜筮而作孔子晚年韋編三絕弟子問答之

卷三003-1

 際何無一語及卜筮乎子張問十世則告以三代已
 然之迹因往推來未嘗以卜筮而占之也顏曾學旣
 有得則告以克復一貫之旨可傳則傳亦非以卜筮
 而决之也他如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推明義理以
 詔後世未嘗及卜筮也豈孔子不知卜筮歟加我數
 年五十以學易豈見卜筮之道無窮而言此以教人
 歟不特此也堯咨四岳咨其才也非為卜筮吉也舜
 誅四凶誅其罪也非為卜筮凶也唐虞之禪讓何為
 者哉使舜禹之德不聖雖卜吉筮吉吾知堯舜必不

卷三003-2

 以天下傳之矣商周之征伐何為者哉使桀紂之惡
 不甚雖龜從蓍從吾知湯武終身守臣節矣伊尹之
 放太甲以天下為己任也非為卜筮也周公之相成
 王以文武為己心也非為卜筮也推之後世若漢唐
 宋之近治莫不本乎君相之德秦晉及隨六朝五季
 之亂亦莫不本乎君相至惡卜筮何預焉繇是觀之
 易為卜筮作乎為義理作乎且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皆古聖人也共成此書開示後世若專以卜筮為叫
 則此書乃術書爾何足以稱聖經之名四聖乃術師

卷三004-1

 爾又何足以稱聖人之號哉昔遊江郊見眾技各誇
 其農業者約天生水專為灌苗也冶者曰天生火專
 為煆鐵也醫者曰天生百草專為治病也吾常笑之
 今觀子之所論得無近似之乎卜者曰不然吾亦學
 易矣傳曰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
 其占又曰極數知來之謂占又曰夫易開物成務凡
 若此者不以卜筮解之則窒塞不通矣將若之何儒
 者曰此聖人教人學易非教人卜筮也是故伏羲□
 卦象也文王繫掛辭辭也周公繫爻辭亦辭也□□

卷三004-2

 之辭曰元亨利貞爻辭曰初九潜龍勿用九二見□
 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
 亢龍有悔聖人教人居則觀象玩辭如前之象如前
 之辭也動則觀變玩占如變在初九則養晦待時此
 舜側微時也其占當勿用變在九二其德巳著舜之
 田漁時也其占為利見大人變在九三尊顯而未離
 下舜之玄德升聞時也其占為惕厲則无咎變在九
 四進退未定舜之歷試時也其占能動以時則无咎

卷三005-1

 是之謂占非謂臨事而卜筮也推之他卦莫不皆然
 是故居而未有為也觀象玩辭于以明夫吉凶消長
 之理動而將有行也觀變玩占于以合夫進退存亡
 之宜漢管寧謂邴原曰潜龍以不見成德言非其時
 此乾初九之占也宋王昭素對太祖曰此爻正當陛
 下今日之事此乾九五之占也執王高□其容俯仰
 其占為死亡子貢一玩而先知焉宜戚宜懼反以為
 喜其占為不昌辛憲英亦一玩而先知焉儀封人見
 夫子德容之盛則曰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其占豈卜

卷三005-2

 筮乎聖人見子路氣質剛強則曰若由也不得其死
 然其占又豈卜筮乎礎先雨而潤鍾先霽而清灰先
 律而飛蟄先寒而閉蟻先潦而徒鳶先風而翔此占
 事知來之占非卜筮也暑極而秋寒極而春盛極而
 衰亂極而治日中而悬月滿而虧此極數知來知占
 非卜筮也況聖人者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嗜欲將至
 有開必先仰觀俯察無不既始而見終尚何假卜筮
 乎哉卜者曰卜筮非為聖人設也為常人設也曰卜
 筮聖人自用猶可無害若常人用之則其害不可勝

卷三006-1

 言者何以言之聖人之心至虛至𤫊其靜也天共動
 也天消息盈虛受命如嚮或占所不能决者明義理
 以决之常人之心理少欲多昏亂無主明不足以動
 人幽不足以感鬼神吉者或變而為凶凶者或反而
 為吉善惡混淆是非顚倒苟依此而行之則亦何所
 不害哉唐虞世遠請以           
 今日論之                
聖人在上徳配乾坤凡前代教化所未明者今則日月
 當空矣前代法制所未備者今則萬象森列矣裁自

卷三006-2

聖心恭諸僉論苟有一事未當股肱大臣得以輔弼之
 于內耳目之官得以諫諍之于外是以大中至正盡
 善盡美而無毫髮之可議也苟或不揆義理而惟以
 卜筮决之吉云則吉凶云則凶百司奉直奔走不暇
 敢有一人異議于其間哉不特此也近自京師遠至
 郡邑群黎百姓徧為爾德亦惟以義理為之依歸法
 律為之隄防爾今若開其卜筮之路使之以是而占
 吉凶將見天下之人不論逆順不分是非一切假蓍
 龜之號以濟其利害之私臨財苟得者則曰卜筮吉

卷三007-1

 而為之非苟得也臨難苟免者則曰卜筮凶而避之
 非苟免也不孝不弟者則曰卜筮不吉姑為之徐徐
 云爾為姦為盜者則曰卜筮大吉姑為之試試云爾
 小人或繇之而進君子或繇之而退推而廣之觸類
 而長之巨惡元兇亂臣賊子未必不假是以亂天下
 也唐敬宗時卜者蘇玄明與染工張韶同謀不軌潜
 入清思殿非卜筮為之禍哉然猶其自為之爾若朝
 廷以此教人通行天下吾恐如玄明者不可計數也
 嗚呼孰謂天生聖人繼天立極而共為是惑世之書

卷三007-2

 乎卜者曰如子所言卜筮之術一無所用乎曰以卜
 筮者尚其占吾前已言之矣子不讀論語乎雖小道
 必有可觀者焉子不讀律乎依經算命卜課者不在
 禁限是則聖人教人之法也何也義理昭明法令嚴
 肅小道行乎其間如兩岐未定之事亦可以决疑爾
 然則開物成務非卜筮歟曰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是之謂開物成務序所謂先天下而開物後天下而
 成務者是也非謂使人卜筮以知吉凶而成事業也

卷三008-1

 卜者喜曰吾今爾而後知易之大也山峙而川流鳶
 飛而魚躍此易也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此易也
 近自夫婦居室之間遠而至於天地聖人所不能盡
 亦此易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
 日用而不知嗚呼吾讀易半世矣幾不見全易也夫
   伏羲畫卦辯             
 朱子易說云想當初伏羲畫卦之時偶見得一是陽
 二是陰從而畫放那裏愚謂天生聖人不偶聖人奉
 天亦不偶也三才旣分人文未著於是河中龍馬負

卷三008-2

 圖非天意乎伏羲氏知其然故則之而畫八卦以著
 天下之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其所以垂訓將來至深
 且遠人文肇始豈偶然哉朱子專主卜筮故以易為
 占書旣日畫卦如擲珓又曰爻辭如籤辭無非欲後
 世之人不以義理視易也吁亦過哉      
   易說太畧辯             
 朱子云語孟說太詳易說太畧譬如燭籠添一條骨
 則障了一道明若能盡去其障使之統體光明乃更
 好愚謂語孟者聖賢格言人所易知者也易者陰陽

卷三009-1

 之體無聲無臭苟非詳說其理學者何所據哉朱子
 專主卜筮與大傳不合畧說則理數兼通詳說則一
 偏有碍此本義之作所以簡畧而不詳也葢嘗思之
 燭之加籠所以蔽風非以助明經之加註正以助明
 譬如燈臺添油非如燭籠添骨也若夫枝說障道其
 燭籠添骨者歟自漢至宋千有餘年說易君子不知
 幾人名氏雖存註傳甚少竊疑宋理宗朝表章程朱
 而諸儒盡廢日消月毀泯泯無傳我      
 朝                   

卷三009-2

太宗文皇帝大命儒臣纂集經書而諸說存焉者寡豈
 非易道之一缺歟吁安得上啓        
九重重命儒易而一新也夫          
   莫看註解辯             
 朱子易說云熟讀正文莫看註解古易彖象文言各
 在一處至王弼始合為一今難卒說熟讀正文从當
 自悟愚按註解者孔子之彖象文言也朱子戒人莫
 看何耶葢孔子主義理朱子主卜筮所尚不同難以
 牽合故本義則依違釋解而易說則屢致異辭旣曰

卷三010-1

 後人但見孔子說義理而不復推本文周之意類皆
 牽合委曲無復包含該貫又曰孔子之易非文王之
 易文王之易非伏羲之易無非欲人主占而不主理
 爾嗚呼聖人之道如天之覆物也孔子說義理豈有
 委曲而不該貫者哉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孔子之易
 與羲文之易豈有不同而可二三者哉傳曰中心疑
 者其辭枝葢朱子又疑卜筮不足以盡易而恐後人
 之不信故丁寧反復而不自知其言之枝爾或曰朱
 子非背孔子葢欲救其偏爾子惟篤信孔子安知不

卷三010-2

 有誤耶曰不然天下莫大於理理若未當吾豈阿私
 孔子耶顧惟孔子明義理則卜筮在其中矣朱子專
 主卜筮豈足以盡易之道哉吁人謂紫陽得洙泗眞
 傳而其道不同若此            
   何以守位曰仁辯           
 本義仁作人葢欲與下文相因爾愚謂經文無義者
 當改正之如井有仁焉吉之先見是也有義者不宜
 輕改此類是也夫仁者天地之大德也天子守位曰
 仁足矣何必改從人乎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仁也

卷三011-1

 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不仁也仁則宼戎為父子不
 仁則赤子為仇讐故大學曰有德此有人蔡邕曰仁
 以守位                 
   孔安國書序             
 朱子云安國此序不類西京文字疑或後人所託愚
 按安國書序幾七百字辭義高古敘述明白謂之西
 漢文章宜亦是也朱子以為後人所托豈別有所見
 耶或曰朱子云孔壁之書何為至東晉方出故書序
 古文皆疑為後人所假爾曰不然精一執中古文之

卷三011-2

 書也伊訓太甲古文之書也今雖老師宿儒尚不能
 曉其義何可假耶朱子於易大傳外之於詩大序疑
 之故書序古文亦疑之學者惟以義理裁之則庶乎
 其不疑矣                
   三正辯               
 夏書甘誓約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蔡氏傳曰
 三正子丑寅之正也愚按堯典稱仲春仲夏仲秋仲
 冬旣夏之四時也舜典稱正月上日受終文組旣夏
 之正朔也繇此推之唐虞以前宜皆建寅商周革命

卷三012-1

 始建子丑爾矧夫啓伐有扈之時夏正頒行已从縱
 使前有子丑之建非夏之正朔也引入告誓抑何義
 乎子曰及史闕文傳無考據闕之可也不當強為之
 說或曰三正當作王正恐孔壁中磨滅而誤   
   甘誓                
 書序曰啓與有扈戰于甘之野作甘誓傳曰啓征有
 扈曰與曰戰若敵國然者孰為書序為夫子作乎今
 按經文大戰于甘乃召六卿則書序曰戰述經文爾
 非創始也                

卷三012-2

   康誥                
 書序曰成王旣伐管蔡以殷餘民封康叔作康誥傳
 曰曰兄曰第武王命康叔之辭序謬誤今按春秋傳
 定公四年祝佗曰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周公相王室
 以尹天下命伯禽封於少皞之虛分康叔命以康誥
 而封於殷虛又曰周公為太宰康叔為司冦夫左氏
 去孔子不遠亦以衛為周公所封何哉嘗友復康誥
 書文惟拳拳以明德愼罰為言中友匹休商王罪在
 朕躬等語不類封國之誥豈武王命康叔為司冦之

卷三013-1

 誥焚禁之餘誤作封國之誥歟然他無所考矣  
   殷頑民               
 殷頑民者周書畢命之言也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
 而後仁孟子曰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夫
 以王者之後賢聖迭興雖禽獸草木亦被其澤而况
 于人乎嗚呼殷頑民者其醉飽先王之德澤而沒世
 不忘者乎周不敢以刑罰驅之惟遵舊政而待其自
 化可謂知本矣厥後壯者老老者死歷三紀而後風
 移非惟見有商德澤之深而周人之忠厚亦非後世

卷三013-2

 所能及也吁王莽末民心謳吟思漢其聞頑民之□
 而興起者乎               
   易辯補遺              
 或問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何也曰君子小人至
 不易辯是故堯舜不知四凶周公不知管蔡夫蓍龜
 死物安能分別君子小人而不為之謀乎或曰小人
 占葢不驗曰前代亂賊徃徃假是以愚黔首何云占
 不驗耶此語偏塞恐不可信或曰朱子又謂道理當
 為者便為不當為者自是不可做却有一樣吉凶禍

卷三014-1

 岐道理處置不得者所以用占如何曰此言主義理
 而以卜筮佐之比之專主卜筮之言誠為優矣若原
 聖人作易之旨猶為未得也或曰朱子葢謂伏羲文
 王周公皆主卜筮惟孔子專明義理爾曰如子所言
 孔子惟復不知三聖之心而誤主義理歟抑以三聖
 未盡而特推廣之歟若謂不知三聖則不足為孔子
 若知而推廣之固吾儒所嘗宗也朱子必欲專主卜
 筮而不宗孔子其意云何夫易有筮法無卜法孔子
 因論占而兼及之專主卜筮卜何與焉曰詩書左傳

卷三014-2

 古人多用卜筮何也曰古人主義理而以卜筮恭之
 非專主卜筮也夫義理所在死生以之卜筮不吉庸
 得己乎杜預曰占知吉凶而不能變吉凶不主義理
 占無益由曰子言雖辨人猶不信何也曰一則習熟
 二則不屑故也使朱子宗孔子而主義理而今改曰
 卜筮人將目為邪說投之四裔豈特不信而己乎嗚
 呼天生素王斯道宗主吾徒往往陽順而陰叛何為
 者哉竊恐末流之弊郭璞李淳風之言盈天下亂賊
 競起雖有智者亦無如之何矣有志於天下來世者

卷三015-1

 亦當有感于斯              

卷四001-2

荷亭文集卷之四              
            東陽盧格正夫著  
                     
   國雅問答(辨詩序未必皆誤)       
 魯人有國子者好讀詩一日間其師雅先生曰詩序
 之作或以為孔子或以為子夏或以為國史皆無明
 文可考朱子直以為東漢衛宏所作謂其鑿空妄語
 欺誑後人以故不用其說夫詩序未敢必為何人所
 作然其時去古未遠其說疑亦有據朱子雖辯其非

卷四002-1

 而集傳無據實者亦多弟子竊欲逆以己意辯析一
 □何如先生曰何以言之曰二南幽風姑置弗論䢸
 鄘而下則不合者多矣恭酌眾論窮究旨歸亦若有
 得於心而不敢以告人者大抵聖人刪詩之意取其
 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垂訓後世此大旨也若其善
 不足為法惡不足示戒與夫男女滛奔等作則取其
 有關於國家治亂者而錄之爾其他恐未悉也先生
 曰試條陳之曰唯唯            
   䢸                 

卷四002-2

 柏舟莊姜之詩也詞氣柔順冠於𠨒首與下篇綠衣
 等作相類是以知之            
 擊鼓四國伐鄭之詩也春秋傳相表裏是以知之雄
 雉似刺衛宣公之詩序說近是        
 匏有苦葉類守正也意思深長詞義正直不類淫亂
 之詞                  
   衛                 
 伯兮為王前驅從王伐鄭也自伯之東從王而東也
 (鄭在王國之東乃衛國之南朱子謂鄭在衛西者非)

卷四003-1

 木瓜未見男女贈答序說近是(宋子雜著亦曰詩故木瓜序桓績而善衛)
 (情也)                  
   王                 
 君子陽陽不類婦人所作序說葢得之     
 丘中有麻未見為淫奔者之詞        
   鄭                 
 有女同車剌忽也彼美孟姜齊女也詞義高明氣象
 貴盛不類淫奔之詩序說盖得之       
 山有扶蘇未見為淫女之詞序說近是     

卷四003-2

 蘀兮不類淫女之詞亭說近是        
 狡童不類淫女之詞亭序說葢得之(箕子麥秀歌曰彼狡童兮不我好仇)
 (狡童指紂也國人剌忽葢原於此)             
 風雨不類淫奔之詞序說近是        
 子衿未見為淫奔之詩只因後二句而疑之爾(朱子賦曰)
 (廣青衿之疑問樂菁莪之長育亦指學挍也)           
 楊之水不見為男女要結之詞序說葢得之   
 出其東門類走亂也序說葢得之       
   唐                 

卷四004-1

 山有樞未見答蟋蟀之意千時曲沃盛強將有并吞
 宗國之意故國人作此詩序說葢得之(葢意托名血意非直剌也)
 椒聊葢為沃而作也序說得之        
 状杜似為晉而作也序說近是        
   秦                 
 晨風若有不用賢臣之意序說近是(集傳謂類扊扊之歌而疑為婦)
 (人思夫爾)                  
   陳                 
 宛丘居陳之首葢剌國君也若剌閑人何關係而錄

卷四004-2

 之                   
 東門之池不類淫奔之詩序說近是(詩曰彼美淑姬姬周姓也昔武)
 (王封胡公子陳妻以元姬故後人見國君淫昏思得賢女如元姬者以配君子爾)    
 防有鵲巢未見為男女之私序說近是     
 論語曰放鄭聲則當禁絕而不讀又曰何莫學夫詩
 則當熟讀而究心今集傳變風中多疑為淫奔之詩
 學者讀之則犯為邦之戒廢之則違學詩之法二者
 將何處而可先生曰詳味子言不為無理朱子著述
 功大後世仰之若泰山北斗小子輕議得無啓人詈

卷四005-1

 乎國子曰不然後世尊崇朱子為其推明理學非私
 也理有未當互相發明乃朱子之忠益爾何嫌於輕
 曰然則雅頌何如試并論之國子曰竊議國風猶為
 僣妄矧雅頌義理精微規模碩大豈初學所敢窺哉
 固問之曰棠棣之華鄂不韡韡鄭玄註云承華曰萼
 (同顎)萼足曰不(音孚)葢取同氣連枝之義朱子誤作鄂然
 豈不與衛風濟盈不濡軌誤作軌同實無義先生曰
 沈僴謂朱子於易本意多致遺恨於詩傳無復遺恨
 何也曰本義反大傳終疑為孔子所勝故有遺恨詩

卷四005-2

 傳反小序諒不為漢儒所勝故無遺恨沈僴葢知朱
 子之非而婉辭諷之非謂其真是而無遺恨也言畢
 而出                  
 按春秋傳櫓昭公十六年鄭六卿餞晉韓宣子于郊
 各賦詩嬰齊賦野有蔓草子產賦羔裘子大叔賦蹇
 裳子游賦風雨子旗賦有女同車子柳賦蘀兮宣子
 喜曰鄭其庶乎今按六卿所賦皆鄭風也若為淫詩
 豈其故犯大國以取禍乎韓宣子名為知詩又豈樂
 聽淫詞而贊其為數世之主乎繇此推之序說不誤

卷四006-1

   詩大序辯              
 程子曰大序是仲尼作今讀其文包含該貫涵泳從
 容興觀羣怨兼而有之實三百篇之綱領葢非孔子
 不能作也朱子只因國史一句遂斷其非葢請牧之
 國史播之樂官未必非也學者因之一切廢而不讀
 謂之何哉                
   馬遷言詩辯             
 史記云古者詩本三千餘篇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
 于禮義者三百五篇孔穎達曰按書傳所引之詩見

卷四006-2

 在者多亡逸者少孔子所錄不容十去其九馬遷之
 言未可信也愚按王制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師陵
 詩以觀民風西周盛時環海內而封者千八百國使
 各陳一詩亦千八百篇矣今載於經者惟𠨒鄘衛鄭
 齊魏唐秦陳檜曹十一國皆春秋時詩其他一無所
 錄則馬遷之言未必無據特以盡為夫子所刪為無
 理爾孟子詩亡之論其當有徵於此乎     
   小宛辯               
 或問小宛之詩序曰大夫剌幽王朱子曰不為剌王

卷四007-1

 乃兄弟遭亂而相戒爾二說孰為正曰雅者朝廷正
 樂兄弟相戒何得列於雅乎詳玩詩辭葢似幽王無
 道大夫陷于犴獄兄弟憂之而作此詩然今無所考
 矣                   
   𡩏之初筵辯             
 或問雅者正也言王政所繇廢興非諸侯所有也今
 小雅𡩏之初筵大雅抑之篇朱子以為衛武公之詩
 何也曰二詩之作葢武公入相于周之時其意關于
 王室其辭錄於王官若歸國所作不得入于雅矣朱

卷四007-2

 子疑小序之非多改其說不特此二詩也    
   春王正月辨             
 春秋魯隱公元年春王正月胡氏曰以夏時冠目垂
 法後世以周正記事示不敢專今按商書稱元祀十
 有二月秦紀稱元年冬十月則商秦改歲首而不改
 月數也詩稱四月維夏六月徂暑則周人亦改歲首
 而不改月數也竊意聖人行夏之時直以寅月為歲
 首故書曰元年春王正月所以立百王不易之大法
 孟子曰春秋天子之事非有見於此乎今按左傳僖

卷四008-1

 公五年春王正月日南至愚竊疑焉夫春夏秋冬天
 時自然之運二十四氣一定不可易者也苟以春正
 月為冬至以夏四月為春分夏至在秋秋分在冬陰
 腸逆行寒暑易位天時之大悖也而謂武王周公為
 之乎左氏之言殊不可曉吁朱子謂子丑皆可以為
 歲首盍於此觀之             
   滕子來朝辯             
 春秋魯桓公二年滕子來朝胡氏曰滕侯爵何以稱
 子桓弒隱公而立滕不能討又先隣國而朝之故降

卷四008-2

 而稱子狄之也朱子曰聖人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滕
 朝桓罪其身可也何為終春秋之世不復稱侯豈以
 一人有罪而罰及數世乎然則云何或曰滕國福小
 自降從子男之列如南唐李景自降稱江南國主理
 或然也夫多聞闕疑聖人明訓春秋難解者胡氏好
 以義理穿鑿故多未當茲因朱子之論舉一而例其
 餘云                  
   九氏復讐辯             
 春秋魯莊公四年紀侯大去其國公羊傳曰大去者

卷四009-1

 何齊滅之也何為不言齊滅之為襄公諱也遠祖齊
 哀公烹于周紀侯譛之也襄公復九世之讐春秋賢
 之愚謂敵惠敵怨不在後嗣春秋之時強凌弱眾暴
 寡滅國之事相望於冊何讐之可復耶公羊倡為邪
 說惑亂後世漢武詔曰齊襄公復九世之讐春秋大
 之高帝遺朕平成之憂高后遺朕嫚罵之辱於是征
 伐四出頻年用武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卒之天
 下騷動漢氏幾亡皆公羊之一言啓之也唐子西云
 註本草誤其禍疾而小註六經誤其禍遲而大豈不

卷四009-2

 信哉                  
   許世子不嘗藥辯           
 春秋許世子止弒其君買左氏曰不嘗藥也歐陽氏
 曰操刅而殺與不嘗藥而殺罪當殊科胡氏曰必若
 此言夫人而能為春秋奚待於聖筆乎愚謂神妙莫
 測者聖人之德化也稱物平施者聖人之書法也操
 刅而殺進毒而殺名之為大逆人孰不以為然誤不
 嘗藥罪固大矣較之二者寧無輕重之別乎聖人文
 一施之必有說也歐陽氏之言豈非誅意之法歟 

卷四010-1

                     
                     
                     
                     
                     
                     
                     
                     
                     

卷五001-2

荷亭文集卷之五
     東陽廬格正夫著

   老子辯
 或問老子知道河道也曰非無如知道也吾儒之道
 人所共繇之路可以脩身可以齊家可以治國平天
 下若老子之所謂到特假如家之近似而強明其所
 不可名之意爾宋儒以吾道之權度稱量之是猶以
 覊靮而御空中之野馬非其類也經曰道可道非常

卷五002-1

 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又曰咎神不
 死是謂玄牝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曰不笑不
 足以為道又曰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凡若
 此者不一而足是豈吾儒之所謂哉或曰盍

卷五002-2

 或問孔子家語朱子信之人皆以為非何也曰家語
 一書巧而無理飾而不誠與論語之言絕不相類吾
 固疑其非以□按其中釋經斷事往往自相牴牾其
 為後人所托葢不待智者而後知也何以見之曰厲
 辭比事春秋教乃後世釋經之言其可為孔子之自
 言手勾踐滅吳乃在孔子卒後(魯哀公十六年孔子卒二十二越滅吳)
 其可為孔子救魯之所致乎似兹繆妄不一而足朱
 子信之殊不可曉
   屈子不書辯

卷五003-1

 或問屈原之心忠清惻怛屈原之文宏放高妙騷經
 備載明白綱目不大書特書而畧見於分註之下何
 也曰春秋之法賢而特殊公弟叔肸是也屈子之賢
 鳳凰翔于千□豈多得哉朱子知原甚悉而不用叔
 肸例者豈仍舊史而未及致意歟
   徙木立信辯
 或問商鞅徙木立信果可以為信乎曰此小人徂詐
 之術非信也然則溫公稱其信以畜民荊公賛其令
 之必行非歟曰溫公不識王伯故有此等議論若荊

卷五003-2

 公者方以其術禍天下無恠乎喜而賛之也何以言
 之曰昔者聖人之治世也作之師民飢也而
 教之稼穡民寒也而教之桑麻穴居野處也而教之
 宮室汗樽杯飲也而教之器用父子夫婦也而教之
 有親有別君臣朋友也而教之有義有信疾病也而
 教之醫藥死亡也而教之喪葬為善也而為之賞以
 勸之為惡也而為之刑以懲之是皆因其自然之理
 當行之路而立教養之法爾一政之出堅如金石于
 以定民之心志一令之施確如四時于以一民之耳

卷五004-1

 目聖人之所以信于民者葢如此豈有一毫私意于
 其間哉商鞅以刻薄徂詐之資欲售其富強吞併之
 術恐民驚駭而不之信非議而不之從於是特假徙
 木之小事而立五十金之重賞行不測之賞誘之於
 先用不測之刑驅之於後移其耳目奪其心志於是
 驅之立本則務農矣驅之戰鬪則死敵矣驅之弒父
 則子不敢違矣驅之弒君則臣不敢違矣行之十年
 路不拾遺厥後扶蘇聞韶賜死不敢自白趙高指鹿
 為馬廷為間言皆徙木之所致也嗚呼小人之術正

卷五004-2

 如毒藥攻病並無一時捷效而其潰腸刻骨之禍□
 有不旋踵者鞅不足道野而溫公議論如此吾以是
 知功利之移人
   黃歇竊國辯
 戰國楚考烈王無子時春申君黃歇用事趙人李園
 進其妹於歇既有娠使妹說歇納之於王遂生男立
 為太子園妹為后園亦貴用事恐歇泄其語因殺歇
 以滅口愚謂隂謀國大欲也納姬取寵微情也父
 子之親其至也舅甥之情其次也李園謀人之國而

卷五005-1

 以歸之黃歇因而自取小寵其非情一也立歇之子
 而恐歇泄其語是歇愛子不如園之愛甥矣其非情
 二也以此誅必能無繆乎吾意李園者見楚王無子
 欲竊其國乆矣一旦自私其妹(族妹義妹亦未可知)知其有娠
 故假歇以進於王妹既生子貌不類歇恐歇覺其謀
 故殺歇以滅口爾吁巨姦隂謀無所不至向非深探
 其本而誅之則不為其所欺者幾希
   高帝將將辯
 韓信對□高有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此信所

卷五005-2

 以為陛下擒也斯言也量已量人毫髮不爽傳之後
 世若為至言愚獨謂其不然何也君之於臣猶天之
 於萬物無所不包泰山之高黃河之深鯤躍三千鵬
 搏九萬皆其聞一物爾何足與之較長短哉高帝起
 自亭長不學無術岌岌乎惟恐人之勝已故與信論
 將兵多少以觀其意為信者直當對曰天生一人為
 天地民物之主天下之智勇者一人之智勇也陛下
 惟當知人授任論功行賞不當與臣下爭能臣之事
 君有死無貳生殺與奪惟君所命詩云夙夜匪懈以

卷五006-1

 事一人臣之職也庸恤其他如此則高帝之心釋然
 而事君之道得矣乃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較
 彼此之長能忘君臣之大分斯言一出眾惡皆起何
 為者哉鳴呼信斯言也不惟啓自己赤族之禍實啓
 後世人君忌才之禍歟
   嗇夫利口辯
 漢文帝登虎圈僕射張釋之從行上問上林尉諸禽
 獸簿尉左右視不能對虎圈嗇夫對甚悉帝曰吏不
 當若是耶詔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以為利口超遷

卷五006-2

 恐天下從風而靡乃不果拜愚謂利口者便佞捷給
 顛倒是非能使人喪其所守故放遠之若夫諳曉故
 事敷奏詳明有國之美才也安可目為利口而舎之
 哉言及之而言何有於從風釋之此言塞人主使能
 之路不可以訓嗚呼岩穴之士懷才抱德者多矣往
 往以不知見棄孰謂知而嗇夫之不拜賈誼之
 見疎雖時相之過抑亦二人之不幸也惜哉
   武帝才畧辯
 班固曰如武帝之雄才大畧使其不改文景之節儉

卷五007-1

 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以加焉愚謂才出於理者
 可以成天下之誤才出於氣者可以逞一身之欲文
 帝之才出於理者也武帝之才出於氣者也文帝以
 德化民海內富庶興於禮義斷獄數百幾致刑措求
 之三代亦未多得非其才之過人安能若此武帝初
 立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若可與有為也不數年後興
 土木興甲兵求神仙建封禪縱遊觀征四夷盡其才
 以供一己之欲極其欲以害天下之民漢之不為亡
 秦者文帝之德澤在入爾是故文帝之才惟恐其不

卷五007-2

 足武帝之才惟恐其有餘史臣不知其才之為害而
 猶引詩書以賛之不亦誤乎
   霍光誅昌邑從官辯
 霍光既廢昌邑王賀又誅其從官二百餘人愚謂昌
 邑從官特坐不能匡救爾非有篡逆大故何為盡誅
 之乎按蘇氏曰二百人方誅號呼於市曰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是如其中有謀光者故光不及致詳而發
 之暴鳴呼光死為幾子孫夷滅孰謂無天道也耶
   丙吉知大體辯

卷五008-1

 或問丙吉不問橫道死人而憂牛喘史臣以為知大
 體如何曰天地之性人為貴故聖人仁民而愛物伊
 尹一夫不獲則曰時予之辜孔子廄焚則曰傷人乎
 不問馬豈非知大體者乎或曰方春牛喘是陰陽不
 □而調爕未至吉之問豈為牛哉曰君子脩巳以安
 百姓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民不和□死爕理先務
 也而邈不介懷牛耕而喘或勞而傷未必爕理所致
 而引為巳任輕重虛實俱失之矣尚為知大體哉此
 史臣善善而不知其非不足訓也

卷五008-2

   楊雄反騷辯
 或問楊雄作反騷何也曰此雄之愧辭也雄為漢室
耆老值王莽篡位而不能死於是撫騷文而反之所
 以釋其慚爾序曰雄恠屈原作離騷自投江而死讀
 其文末嘗不流涕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則龍
 蛇遇不過命也何必沉身哉吾意雄之流涕豈為原
 哉葢其北面賊廷悲慙滿腹欲隱不□欲死不能故
 因原而流涕爾其辭曰懿神龍之淵潜兮竢慶雲而
 將舉亡春風之被離兮孰焉知龍之所處夫原溺死

卷五009-1

 之後楚尋破滅何有所謂潜居待雲者耶此雄韜晦
 隱忍期漢復興特借原而寓意爾是故賈誼之文傷
 巳志也楊雄之文釋巳慙也名曰弔原皆非□原也
 嗚呼忠臣事君有死無二雄不能死雖流涕反騷庸
 何補其行之虧乎厥後荀彧飲藥自殺范質不請謚
 不立碑同一釋慙也學者察之
   嚴子陵不屈辯
 尹氏曰嚴光光武故人年高德邵帝不能待以賔師
 之禮乃欲臣而用之宜乎光之不屈也愚謂光之清

卷五009-2

 風高節奮乎百世之上誠足以廉頑立懦矣謂其合
 於中庸則未也何則君在踧踖過位色勃孔子事君
 之道也善與人交久而敬之晏子交友之道也光初
 變姓名帝以物色訪之及至車駕即日幸其館光方
 堅臥不起張目熟視及帝迎入宮中道舊累日與之
 共臥光以足加帝腹而巳帝之待光無所不盡光乃
 傲然自肆漠無一語何為者哉君臣之道姑非所論
 朋友之道可如是乎後世不美帝之盛德而多光之
 深意亦惑矣觀其譏切侯霸之語豈所謂此意渾然

卷五010-1

 不露圭角者耶特其名利浮雲爵祿草芥千載之下
 仰之者景星鳳凰為不可及耳噫漢末節義之士其
 光武盛德之報歟
   晉光帝即位辯
 綱目書即皇帝位者漢高帝漢光帝漢昭烈晉光帝
 四君而巳愚謂高帝誅暴討逆光武中興昭烈紹統
 皆得天命人心之正統之書法宜也若
 元帝者徒能續司馬氏之變統而巳其可以續帝王
 之正統乎何則曹操竄漢懿昭因而效之弒君廢主

卷五010-2

 相望於冊律以春秋亂賊之法身無存沒時無古今
 皆得討而不赦况琅琊親受懷帝之託不聞勤王之
 師遷廷徘徊因利乘便又非光武中興之比綱目嚴
 司馬氏竄魏百五十年成敗不同何可例論不然
 左氏以成敗論人朱子譏其見識甚卑綱目明道不
 計功之書豈其若是哉有志史學者更宜熟思審處
   陶潜□晉辯
 綱目書晉處士陶潜卒潜字淵明侃之曾孫也自以

卷五011-1

 先世為晉字輔耻復屈身後代今按淵明自敘云長
 沙公於予為族祖同出大司馬陶舎(漢高帝時人)昭穆既
 遠巳為路人則侃與淵明分源五百餘年不知梁統
 何據而木傳稱為祖孫自後論淵明者皆本於此有
 謂其年書甲子者有謂其志似子房者雖多褒詞殊
 非據實要之淵明□人閑靖寡慾恬澹樂道初無舎
 巳為人之意故其著於詩文和平深粹亦無怨尤迫
 切之詞天性自然不待勉強求之於古其所謂逸民
 者歟惟熟讀其詩文則得之矣

卷五011-2

   魏誅沙門辯
 魏主燾從崔浩之言按誅境內沙門無復孑遺尹氏
 曰居中國而後夷秋舎王道而尚異端棄君臣絕父
 子滅入倫毀形體綱目書之曰誅夫豈過哉愚謂罪
 有輕重法有後先佛氏害道罪固大矣然而入居中
 國削髮披緇是果誰為之耶教之不改而後誅之豈
 其晚也盡戮無知赤子而無孑遺不仁甚矣尚可垂
 訓也乎尹氏依阿遷就啓後世好殺之端不可以不
 辨

卷五012-1

   王通中說辨
 或問中說一書果文中子所著乎曰疑也按通世家
 通生於開皇甲辰卒于大業戊寅上太平策時年二
 十教授何汾時年二十一按唐列傳李靖王珪長通
 十三歲溫大雅長通十二歲溫彥博長通九歲房玄
 齡長通六歲魏徵杜如晦亦皆長於通夫以孔子之
 聖微生畝猶恃長稱各孰謂靖等遽肯忘年而甘心
 北面通門其可疑一也既門人千餘何見於書者
 皆興唐名臣而隱者之絕少乎其可疑二也唐貞觀

卷五012-2

 時玄齡等位居台輔日侍惟幄古今賢哲無不遍論
 何無一語及通惰書魏徵所上何不為之立傳其可
 疑三也今觀其門人問答之詞多效論語通雖學過
 顏曾寧嘗遽以孔子自任效顰學步不幾於無耻平
 其可疑四也或曰文中子舊有忠說殘缺失之其子
 福時(增飾)附會以張大父德誇示後世未知是否

卷五013-1

(空白頁)

卷六001-2

荷亭文集卷之六
            東陽盧格正夫者

   唐太宗有天下辯
 綱目書秦王世民殺天子建成齊王元吉備載范氏
 之言于分註之下則朱子之所以罪太宗者至矣竊
 嘗思之祖宗天下子孫相傳以長不以功正也至若
 匹夫而有天下亦必以長而不推原所繇則恐非至
 公之論何則太宗少經隋亂陰有安天下之志傾身

卷六002-1

 下士散財結客一旦順民心興義兵席卷長驅𡘤有
 關巾驅策英雄掃除亂畧遂降李密繫建德擒世充
 芟武周剪黑闥夷蕭銑六年之中海內咸服神謀武
 畧高出前古是知太宗之取天下特藉高祖兵力以
 發跡耳非高祖之天下也子有天下尊歸於父高祖
 亦宜傳之聖子以垂萬世無疆之統顧乃攘為巳有
 授任非才果何義乎昔周文捨伯邑考而立武王後
 世不以為非晉武不能擇賢而立君子以為深恨矧
 夫開創大業英雄葢世之子而可以庸劣據其位乎

卷六002-2

 推原高祖之心特以創業繇我不飲世民有其功耳
 用心一繆內難頓作孰謂唐室之禍非高祖為之歟
 讀史者惟合前後所書而觀之可見
   李敬業討武氏檄辨
 唐駱賔王為李敬業作檄極疏武氏過惡武氏覽及
 蛾眉不肯讓人孤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巳至一杯之
 土未乾六尺之孤何在不悅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
 後世遂謂賔王眞能疏其過惡武氏眞能不動聲色
 萬口雷同古今傳誦予謂殺人之賊不問其掏摸之

卷六003-1

 小光武氏廢君篡國莫大之罪敬業起兵匡復自合
 引春秋討賊之義明自巳興唐之心迎立中宗布告
 天下則大功唾手而成矣顧乃舍其篡奪之罪疏其
 滛□之私何足感激天下之忠臣義士耶武士不懼
 良以此也今補檄文如左檄曰
  伏以春秋無將立萬世君臣之義漢法不道嚴三
  綱亂賊之刑此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典也欽惟
  我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德繇天縱智若臣通值隋

卷六003-2

  氏之不君受皇天之眷命義旗方舉萬民興時□
  之謠神武惟楊四海普春雷之震一鼓而佞臣授
  首再鼓而豪猾潜踪三鼓而席卷關中四鼓而風
  飛隴右建德自投於□穽世充而縛於軍門武周
  則瓦解以無遺黑闥乃土崩而自盡兵威所至海
  沸山頺德澤所加天涵地育於是修文偃武建昭
  代之宏規納諫求賢追前王之盛治措疲民於袵
  席之上挽衰世於雍熙之歸衣食有餘盜賊化為
  君子刑措不用呻吟轉為謳歌葢自三代以來功

卷六004-1

  德兼隆未有如我
太宗皇帝者也繼而
高宗嗣位累洽重熙四海九州不識風塵之警羣黎百
  姓咸歸禮樂之中誠為王者再世之仁豈比善人
  百年之化嗟夫祖宗正統如此其明德澤在人如
  此其久屬嗣君繼統之日正天命維新之時武氏
  何人敢行稱亂受先帝之顧命若罔聞知摘嗣君
  之小疵輕行廢黜牝雞塵鹿南面而朝王侯狐媚
  蛾眉冶容而服衮冕斥天家之孫子擯棄遐方收

卷六004-2

  賊黨之宗支布列樞要陰陽反肯日月為之無光
  首足倒垂乾坤為之易位誠古今所無之大變豈
  臣子其見而能容嗚呼王莽誅夷之殃良自取也
  仲尼沐浴之請誰其任之敬業皇唐舊臣元勳家
  子奉先公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氣憤風雲志匡
  宗杜特因神人同欲討賊之義誓雪臣子不共戴
  天之讐十萬精兵𥀷鼓轟雷霆之震千羣武騎旌
  旗耀日月之光執乎彼曲之辭賊徒破膽秉以我
  盈之勢天討彌張公等或叶周親或居漢地或聞

卷六005-1

  先帝託孤之命或見新君幽秘之辱義實難客情
  不可忍請因勤王之檄其立復辟之勳媡彩石以
  補天乾坤定位探虞淵而取日宇宙生光於是誅
  戮元兇瀦其宮以示義殄滅餘黨赤其族而不遺
  上謝九廟祖宗之靈下虐四海臣民之憤功光社
  稷爵誓山河福流子孫名垂清史使天下後世仰
  之若伊周平勃何其□歟若或念其富貴之私恩
  昧於君臣之大義徘徊歧路眷戀迷途則有太宗
  之明法在焉予固不得而私也故檄

卷六005-2

   狄仁傑書死辨
 朱子曰溫公舊例道臣皆書死獨楊雄書卒某按本
 例書曰莽大夫楊雄死至狄仁傑則甚疑之後沒奈
 何也書狄仁傑死(後攻書卒)或問逆臣書死正例也如仁
 傑者身雖仕周心實為唐 書卒則害義而同死者疑
 或不服書死則失情而懷忠者又無所勸將何處而
 可曰春秋之法為賢者□人臣失身於賊而懷忠於
 君者□而不大書可也
   郭子儀奢慾辨

卷六006-1

 或問史稱子儀窮奢極慾而人不非之胡氏曰窮奢
 極慾小人處富貴者之所為也曾謂子儀之賢而有
 是哉二說孰為正曰按方氏云子儀功名太盛人主
 不免疑之故以聲色自汙使人知其所志不過如此
 而巳所謂既明且哲□保其身者歟斯言有理足以
 明子儀之心矣
   周世宗復姓辨
 綱目書周主之父光錄卿致仕柴守禮犯法周主不
 問胡氏曰世宗不知其姓出于柴氏而守禮又亡則

卷六006-2

 無責矣其父固在乃以元舅處之果何義也然則官
 奈何為郭氏立後封以大國如周之𣏌宋而復姓尸
 柴尊守禮為太上皇立柴氏宗廟以示天下則其道
 竝行而不相悖愚按漢宣帝為孝昭後忠不追尊衛
 太子史皇孫光武上繼元帝亦不追尊鉅鹿南頓君
 宋英宗欲推尊所生司馬光曰為人後者為之子不
 得顧私親今按世宗親為太祖郭威之子正名郭榮
 進封晉王然後繼體承統尊居九五則世宗之有天
 下實太祖傳之也太祖不立本宗亦以世宗堪付托

卷六007-1

 之重思欲傳之萬世若世宗復姓曰柴則郭世遂亡
 矣非惟太祖之靈有所不堪竊恐世宗之心亦有所
 不忍也或曰異姓不嗣曰不嗣則當辭位還郭豈有
 受其天下而云不嗣者乎然則何以處守禮曰封以
 大國加以殊稱如司馬公之議濮王隆其孝養如舜
 之處瞽叟則其道竝行而不相悖矣
   宋太后遺命辨
 宋太后杜氏臨崩謂其子太祖曰周世宗以幼□主
 天下故汝得至此汝萬歲後當傳光義光義傳廷美

卷六007-2

 廷美以傳德昭國有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泣曰敢
 不如教史臣曰皇太后而之社稷之至計愚竊以為
 不然孔子曰唐虞禪夏后殷周繼其義一也孟子曰
 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葢惟天下重器聖人
 深思遠慮故舜天命而有與賢與子之法與賢者宜
 聖宜賢惟上古聖人能之下聖人一等非惟不能為
 葢亦不可為矣與子者必長必嫡後世有國者通行
 之葢守之以天所以止爭奪之心也故有君薨而世
 于未生之禮植遺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亂雖伊尹周

卷六008-1

 公之聖而終身北面孺子豈非天者素定矣乎春秋
 之時宋宣公舍其子而立穆公遂啓宋督之逆吳子
 諸樊兄弟曰以次傳亦有專諸之禍起非以人而亂
 天乎天分從□之間而禍福影響若此宋太后何人
 乃欲以私意而為之託言長君徼福社稷唐虞三代
 之法一切廢而不用太祖從而遵之史臣又從而賛
 之吾不如其何說也嗚呼廷美德昭之死人肯為之
 恨吾獨為之福爾向使其說復行則爭奪禍與篡弒
 相尋國之存亡未可知也詩曰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卷六008-2

 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有天下國家者其尚
 鑒於武此哉
   皇太后以母改子辨
 宋神宗崩哲宗幼高后臨朝司馬光欲去新法之害
 政者言者紛紛光曰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衆
 議乃定愚謂監于先王成憲其□無愆祖宗之法子
 孫不可變也神宗誤聽王安石曲學偏見盡取祖宗
 之法度更張之天下騷然社稷幾危於是光入相請
 命太后率復舊章明正言順心安理得而光乃曰皇

卷六009-1

 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不曰復祖宗之舊而曰改
 先帝之法斯言一出衆惡皆起何為者哉厭後姦臣
 當國假紹述之各紛紛行私盡復熙豐之弊政盡斥
 元祐之名賢毒被生靈禍延宗社則此言啓之也吁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可不慎哉
   孟后復位辨
 宋𡽪宗初立復哲宗廢后孟氏位號論者曰叔無復
 嫂之禮伊川不能决問邵伯溫曰太后於孟
 氏為姑叔不可復嫂姑獨不可復婦乎衆論乃定愚

卷六009-2

 謂天子者天之子也受命于天代天理物諸父昆弟
 無所不臣天地萬物無所不宰前乎千萬世之是非
 于我乎定後乎千萬世之權度于我乎立哲宗昏庸
 賢后廢黜于載之下猶為之忿恨不平豈有目擊其
 冤而不為之伸理者乎在禮嫂叔不親授受爾天子
 尊立封號何碍於禮而必假母后以塞衆口者乎厥
 後姦臣倡邪孟氏復廢議臣十七人皆貶遠州則以
 太義不明有隙可乘故也嗚呼義理無窮是非易繆
 為人上者其可不以格致為先務乎

卷六010-1

   張浚從祀辨
 宋宗澤張浚者稱中興功臣澤當粘罕猖獗之初興
 師勤王屢破勍敵孤軍守汴京二年今人不敢南侵
 單騎降巨冠王善等得勝兵百餘萬連疏二十請帝
 還京志在必復中原還二帝滅金以雪讐耻雖大功
 未就而卒其忠誠義氣殆與烈日爭光而私過繆舉
 無一毫可指識者比此孔明誠無愧矣張浚忠義勳
 烈著千史傳者亦彬彬可稱然知人不明見事疏畧
 功之所在過亦隨之又以私憾殺曲端忌岳飛排李

卷六010-2

 綱詆趙鼎則公爾忘私之心不及澤矣宋史論斷曰
 浚量狹而不能下士智黯而不能知人誠哉是言也
 今浚得從功臣廟祀而澤不與焉何哉
   岳飛橫字辨
 或問南渡諸將之才岳飛為勝然飛亦橫只欲向前
 廝殺朱子曰便是若撞着周世宗宗太祖駕馭起皆
 是名將愚謂橫者強梁自用暴狠無上之謂昔羽父
 之先期固請垣溫之拜表輒行此眞橫也韓信之滅
 齊自王李光弼之擁兵不朝此近橫也如武穆者亦

卷六011-1

 可謂之橫乎武穆痛惟二帝蒙塵中原淪陷怒目切
 齒奮不顧身以故長驅不回直欲滅金雪耻關其言
 心天地唾手燕雲之奏實與孔明出師表同一忠憤
 激烈而戰勝攻取殆為過之武穆不死則復二帝取
 中原真唾手爾嗚呼天不祚宋千載痛心朱子目擊
 其冤而言之若此何耶惜乎世遠無從質問也
   岳飛悼詩辨
 張思廉悼岳飛詩曰將軍將軍通軍術君命不受未
 為失大夫出疆事從權鐵馬長驅功可必功成□甲

卷六011-2

 面赤墀拜表謝罪死不遲惜哉忠義重出岳知不及
 此良可悲愚按是詩葢惜武穆不能成功而為此激
 論非至言也且武穆忠義勳烈炳如日星而賊檜猶
 以莫須有三字䧟之死況欲逆命而成功乎若如所
 言則檜請命討逆朝令夕至未知武穆何以自死吾
 見世人頗有是其言者故著之
   諫祧僖祖辨
 宋寍宗欲以孝宗附廟祧僖祖朱熹力諫以為僖祖
 宋之始祖如周后稷當百世不祧愚謂后稷教民稼

卷六012-1

 穡受封於邰實啓周家不㧞之基百世不祧宐也若
 僖祖者乃匹夫爾徒以玄孫穪帝推恩及之功德無
 傳非后稷比必欲本其篤生神孫之功何以宣祖篤
 生聖子之功歟葢自王安石倡誤朱子因之宋當以
 太祖為始祖不當以僖祖惟為始祖
   劉銳一家死節辨
 宋理宗端平三年蒙古䧟文州知州劉銳自度不免
 集其家人飲藥皆死幼子六歲敗而受藥左右感動
 愚謂食君祿死王事人臣之正也一家老穉何為者

卷六012-2

 哉使其有益於城之存亡皆死可也而空使祖先絕
 祀後世興悲不亦過乎或曰無辱敵手曰君子盡其
 在我者而巳餘付之天豈可慮辱而先自殺之哉故
 曰白刅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音韵辨
 宋氏景瀌曰人生有聲聲有七音牙舌唇齒喉及舌
 齒各半是也分其清濁之倫定為角□宮商羽以至
 於半商半羽而天下之音盡在是矣孔子刪詩取其
 音之協者被之絃歌後世因之未嘗泥於律也自梁

卷六013-1

 之沈約拘以四聲八病始分為平上去入號曰類譜
 於是有東冬清青之分及唐以詩賦取士聲律益嚴
 而毫髮不敢犯矣夫音取其協韻東冬清青之分果
 何義乎是以我
太祖高皇帝萬歲之□詔諭詞臣定為洪武正韻協冋
 析異一洗千古之陋習誠萬世臣民所當遵也今為
 律詩者猶泥于唐而不敢通用謂之何哉嗚呼舍孔
 子弗師而師沈約不遵
聖代制作而遵亡梁因襲之弊可勝嘆哉

卷六013-2

   語類辨
 或問朱子語類數千萬官不能盡解中有可疑者畧
 質一二如譏漢唐諸儒說道理者直是說夢如何曰
 諸儒註解經書推明義理皆有功於聖門者也特其
 不知性之為理而以氣質當之一字不明幾于說夢
 吁孔子非漢唐諸儒豈亦以氣質為性耶不取邵子
 先知之術如何曰邵子先知卜筮也吾儒先知義理
 也儒道之道豈卜筮可並穪哉朱子此語最純惜乎
 知而不能用也□藕文儒鮑魚如何曰東坡書解為

卷六014-1

 諸儒之最鮑魚之□□未然也稱秦檜之有骨力如
 何曰賊檜窮□極惡非骨力也冀都好風水如何曰
 南宋山西屬金朱子疑未到也艸木有知覺如何曰
 艸木有生而無知詩曰樂子之無知是也或曰語類
 與經書註傳多有不同何也曰語類朱子自言註傳
 集諸儒之言孰為正曰合孔子者為正曰語類門人
 所記恐未足信曰語類或門人或自記要皆朱子之
 心聲若夫集註集傳朱子尚有未解意者(如子見南子君子不)
 (以紺緅餙之類)皆心聲哉曰天下皆宗朱子子獨明其未盡

卷六014-2

 然者竊恐語聞于
朝或得罪奈何曰天下宗朱子為其明孔子之道也孔
 子之道無一毫差失故學者於孔子不可有一毫牴
 啎朱子註傳中頗與孔子不合甚至教學者莫看孔
 易幾於悖矣个若不論義理不宗孔子則我僣妄之
 罪夫復何辭苟以孔子為師義理為正則所以諄諄
 辨論無非推明孔子之道不應空受僣妄之責向微
 聖人為之宗主雖真知灼見寍敢出一語耶於乎卞
 和獻玉則足無悔吾聖人大中至正之道豈一玉所

卷六015-1

 可方哉苟有相導者尚當不避斧鉞而
獻之

卷七001-2

荷亭文集卷之七
            東陽盧格正夫著

   論聖功
 或問東隣有夜績者姑婦娣姒聚於一堂既而燭滅
 羣勳皆息矣西隣有夜讀者德音琅琅入耳不煩未
 幾寂然從隙而窺之其師就寢矣然則師燭之功不
 亦大乎子特見其小何嘗見其大乎大明當天 無
 所不照天下之作業者皆其光也

卷七002-1

聖人垂訓無所不周天下之為善者皆其教也
 問者約楊雄氏云日光羣目之用聖道羣心之用得
 子言而益信
   論稱號
 或問天子兼稱之號始於秦信乎曰按周書呂刑篇
 皇帝清問下民則大舜巳兼稱矣非始於秦也
   論尊號
 或問尊號始於古歟曰始於秦非古也禮歟曰謟也
 非禮也昔者聖人之御世也謀及庻人詢於蒭□惟

卷七002-2

 恐一物不得其所敢自以為聖乎降自中古習謟成
 風衰世因之踵為故事夫尊號者聰明睿智文武聖
 神之謂臣之愛君無所不盡宐其望君若是然愛君
 有道也非獻謟也朝夕進諫陳善閉邪陰納君於堯
 舜之歸而君猶未知也譬之播種然滋之糞力芟其
 稂莠則黍稷雕雕矣豈可揠而助之長乎譬之居室
 然上棟下宇肯堂肯搆則寢廟奕奕矣豈以寸木而
 加岑樓之上乎若徒飾其名之似而不求其實之稱
 則聖劉天元之號賢於光武不得言聖者遠矣嗚呼

卷七003-1

 我
太祖高皇帝重開宇宙大明□憲而□輩前世之陋習
 誠所謂聰明睿智之聖人乎
   論政元
 入君即位之一年必稱元年者明體元而正始也上
 古歷年雖多惟一元而巳矣自秦惠文改十四年為
 後元年漢文亦改十七年為後元年始亂古制夫在
 位若干年矣復稱元年可乎武宣而下改元尤多或
 五六年或四三年或一歲再更國史繁蕪莫之勝載

卷七003-2

 夫歷世無窮而美名有盡豈記久明遠可行之法乎
 嗚呼不有所短孰識所長我
太祖高皇帝洞鑒前□追復舊章
聖子神孫惟一元以□始□得春秋編年之法所謂百
 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歟
   論漢祖唐宗優劣
 或問漢高帝唐太宗人品何如曰高帝規模宏大而
 才略不及也太宗文武並優而質任不如也使之易
 地則皆然也何以言之高帝起自亭長兵不狹詐名

卷七004-1

 固正矣同時起兵若陳涉項籍皆以誅無道秦為名
 初非高帝獨有見也其後討逆賊羽豈誠心與直道
 哉不過因三老董公之言假此以取天下爾特其高
 明寬大從諫如流過也如日月之食不掩不飾則非
 後世帝王所可及也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起兵
 雜詐積習使然人偷凶變寔高祖為之也故使太宗
 生高帝之時亦能為高帝之為使高帝居太宗之地
 亦不免太宗之罪所可刺者好名太盛每事文飾不
 如高帝自然使之並驅□原何如曰天生豪傑各有

卷七004-2

 其時不幸並生則天下分裂矣然太宗見事幾明用
 心近厚尉遲敬德魏徵皆讐敵也一見之頃推心待
 之高帝之用韓信必待蕭何而後知終見猜疑至於
 夷滅吾恐天下英雄傾心太宗者十之六歸心高帝
 者十之四史臣論優劣疑若未當故著之
   論項籍曹操優劣
 或問項籍曹操並驅中原何如曰籍勇而無禮操智
 而不仁雖同為殘賊而籍非操敵也何以見之韓信
 曰項羽喑噁叱吒千人自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匹

卷七005-1

 夫之勇也見人慈愛言語嘔嘔至有功當封刻印刓
 忍弗能予婦人之仁也所過殘滅人心不附雖有㧞
 山之力實獨夫爾曹操之人善察難眩以偽識㧞奇
 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勳勞宐賞不吝千
 金無功妄施分毫不與雖曰殘賊不仁亦人傑也二
 雄優劣判然易曉矣或曰項籍無道若此亦為霸王
 何也曰天下皆欲誅秦皆畏其強而不敢動籍獨攖
 其鋒鉅鹿之役震若風雨諸將驚心駭目已故畏爾
 服之正如狻猊制虎一時之猛非有他長也嗚呼□

卷七005-2

 謂唐太宗難成漢祖之業者具亦未見於此歟
   論細柳之役
 周亞夫細柳之役古今以為□談愚謂天子至軍門
 不得入亞夫軍法善矣天下至營不拜亞夫臣道有
 未善焉何則兵死道也防衛不嚴或招衝突埯襲之
 禍而有敗軍殺將之辱以故蔣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非慢君也勢不可也天子既入其營無他慮矣亞夫
 不能雍容百拜獨不可北靣一稽首乎介胃自居軍
 禮相見使遇猜忌之主寧能釋然無芥帶乎噫亞夫

卷七006-1

 之所以得全名者其文帝盛德之所成歟
   論荀彧自殺
 或問荀彧之死溫公義之胡氏非之如何曰彧之明
 炳幾先□無遺策獨不知曹氏之心哉初欲立功故
 不擇所事後悔失節故不惜所生吁亦晚矣
   論昭烈取劉璋
 或問劉僃之取劉璋蘇氏非之葉氏義之孰為正曰
 蘇說為正夫聖人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
 為也昭烈棄信義而狹譎詐其可訓乎葉氏依阿遷

卷七006-2

 就非有道者之論
   論諸葛孔明
 或問孔明何如人曰先儒論斷不一朱子曰孔明雖
 正□盆斯言疑亦有據
   論楊素李勣
 隋楊素唐李勣皆稱開國功臣素教煬帝奪宗弒父
 勣贊高宗廢后立武氏自以為長享富貴福流子孫
 也素死八年而其子玄感反煬至於赤族勣死十五
 年而其孫敬業反武亦至赤族夫素勣有功於二人

卷七007-1

 而子孫尋滅於二人天道禍淫□然明鑒後世懷姦
 不忠者可不戒哉
   論明母
 朱子感興詩曰晉陽啟唐祚王明繼巢封垂綂已知
 此繼體宐昏風愚謂太宗亂倫之罪固不可掩自今
 觀之亦由教化不明羣臣不救之所致也何以言之
 漢高開創大業首□□孫張氏為太子妃是以舅妻
 甥也昭烈立吳氏為皇后是妻族嫂也當時無言其
 非後世亦無□□非者教化不明豈一朝一夕之故

卷七007-2

 哉太宗英明動欲法古觀其聘鄭氏為克華魏徵一
 言而止則其中冓之醜葢溺於因襲而不自知設有
 正救寧知不幡然而悔悟耶嗚呼不有陰悔何知日
 月之功我
太祖高皇帝重造乾坤闡明五典閭𨶒小人皆知夫婦
 之□別一涉亂倫羞死無地孰謂葢世英雄而甘為
 夷虜之行乎噫此我
聖祖之功所以亘古而莫及也歟
   論立晉王治

卷七008-1

 或問唐太宗立晉王治又欲立吳王恪何也曰人心
 應物猶止水照物也止水不波則妍□明白微有搖
 動則真影散亂太子承乾謀逆魏王泰奪宗太宗欲
 以佩刀自刺此時太終之心如風前巨浪其可用乎
 長孫無忌欲立所出投間而定之太宗所以有不立
 恪之悔也夫高宗聚塵晨牝幾亡社稷吳王恪英果
 諒為勝之太宗惟當慎於初立不當悔於既立也夫
 帝王之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瞽象亂於家而大舜
 之心未嘗亂也□蔡變於國而周公之心未嘗變也

卷七008-2

 □宗假仁宐未及此盍俟心志既定而徐議所立乎
 吁定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自天子至於庻人未有
 不由此而合道者可不務哉
   論陸贄
 史臣論陸贄遭貶之後畏謗不著書惟急古驗方五
 十篇朱子曰豈無聖經賢傳可以翫索愚謂以宣公
 析理之精立言之妙使其於十年之內註解經書開
 示蘊奧必有補於世教者矣奈當時無有啟之者惜
 哉

卷七009-1

   論陳橋之變
 或問陳橋之變誰實尸之曰太祖之志太宗之謀趙
 普成之也昔者太祖之生有赤光之符客遊漢東有
 紫雲黑龍之符其陰有帝王之志非一日矣一旦世
 宗告殂恭帝幼弱中外人心宻□推戴木題點撿作
 天子寧非驗於此乎於是托言漢遼師下收傾國精
 銳出次陳橋反掌之間成此大事是豈無人默主於
 其間而將士敢為之歟杜太后初聞變曰吾兒素有
 太志及臨崩曰汝萬歲後當傳光義夫豈無故而輕

卷七009-2

 為是言哉太祖即位之後稱晉王為太平天子幸□
 家呼普妻為嫂又豈無故而輕自降尊哉享國既久
 不立皇儲太宗葢默怨之矣以故一旦得志不踰年
 改元意者宋有天下我實為之而趙普渝盟葢默知
 其故也嗚呼宋之啟運若此孰謂可與唐漢並稱哉
 宋論推隱未盡故著之
   論韓范優劣
 或問韓琦范仲淹人品何如曰韓公事業著於史冊
 者炳炳琅琅誠非後世所及然亦功名之士爾范公

卷七010-1

 齊莊慎宻明允篤誠豈非幾於道德者歟故先儒論
 宋朝人物以范文正為第一
   論程蘇曲直
 或問司馬光之卒百官方有慶禮事畢欲徃吊頤不
 可曰子於是日哭則不歌或曰不言歌則不哭軾曰
 此枉死市叔孫通制此禮也頤怒遂成隙二人曲直
 何居曰百官方有慶禮即朝廷之喜事也錦衣繡裳
 遽變而素欣躍舞蹈遽變而衰伊川不可不為無見
 特引論語為不切爾東坡之言何如曰戲侮也非忠

卷七010-2

 信也使伊川明義理以正之彼將愧服不暇何必怒
 耶怒而成隙克巳之未盡者也問二人何優曰伊川
 為講官東坡為學士各有所優使居輔弼之地恐均
 有所未盡問當時可居相位者曰濂溪之精通明道
 之純正康節之豪雄其庻幾乎
   月熱論
 或問月為太陰之精暑夜步月而熱何也曰月無光
 受日之光以為光日光熱則月光亦熱日光寒則月
 光亦寒夫日君象也月臣象也是故文武興則民好

卷七011-1

 善幽厲興則民好暴西漢多刑名東都尚節義裴矩
 佞於隋而忠於唐何莫而非上之所感乎月光之熱
 亦猶是也
   頭膩論
 或問老人頭多膩何也曰器也然則少者無氣乎曰
 少者髮密氣無從而出故膩少老人髮稀氣從竅而
 出故膩多子不見前代治亂乎國家將興教化行法
 度整小人皆化而為善間有大□退藏於宻無或出
 而𡚁也衰亂之世禮義廢紀綱頹君子道消小人道

卷七011-2

 長充周元首左右前後無非蠧國害政之人也若是
 莫亦有類乎問者喜曰吾問頭膩而得消息盈虛之
 理不亦善夫
   錢害論
 嘗讀魯褒錢神論有曰錢之為體有乾坤之象無德
 而尊無勢而𤍠排金門入紫闥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錢之為利大矣嗟夫人知錢之利而巳抑孰知錢之
 害乎葢惟利之大故愛之者衆則爭之者多
 爭愛之中荊棘生焉戈矛起焉必然之理也是故父

卷七012-1

 子天性也或因錢而踈兄弟至親也或因錢而鬪淑
 人君子或因錢而虧行喪名望族名家或因錢而分
 門割戶諸侯以亡國則有若虞公蜀君之儔六夫
 以之亡家則有若申侯囊□之屬他知漢晉隋唐六
 朝五季之衰因錢而搆禍者尤不可勝計迹其為字
 一金而兩戈則其利少而害多無足恠者嗚呼居服
 食色厥費止是而巳世人往往如蠅蚋之投湯赴火
 至死不悟者謂之何哉亦弗思而巳矣
   名害論

卷七012-2

 或問名之為害何也曰明者實之實也克乎內而發
 乎外事曰實名實名光冲四表格於上下尚何害乎
 不務實而專務名是曰需名虛名悖理傷教害幾於
 錢何也用心一繆則亦無所不至飾偽以亂真狥末
 而忘本求名於上則竭民膏寫以奉之求名於遠則
 侈其迎送以悅之好修能之名者變成憲以為功好
 盛德之名者惠大憝以自賊伏尸流血欲以武功名
 也天書封禪□以神功名也符堅慕一綡之名社稷
 為墟李淵慕剙業之名禁門蹀血由是推之名之為

卷七013-1

 害起小小哉然則如之何曰正其□不謀其利明其
 道不計其功則名滿天下而無害矣

卷八001-2

荷亭文集卷之八
            東陽盧格正夫著

   忠愛聖賢
 或問祖先者親之推也聖賢者師之推也今人見議
 其祖先而不怒者葢祖先行或未當非私議也見議
 聖賢而轍怒者誠以聖賢垂世立教不可輕議是則
 至公至仁之心然有明知其誤而不欲議之者何哉
 曰私也異端衆技尚欲私尊所習况習儒道者耶盍

卷八002-1

 告之曰後世愛聖賢者誠以聖賢既竭耳目心思之
 力又制為法度以繼續之使為平直方圓者皆於是
 乎取則非私愛也苟法度未正吾從而正之愛天下
 後世之人乃所以愛聖賢也爾之私愛孰如我之忠
 愛乎是故臣忠愛君必欲君無得罪於羣臣百姓予
 忠愛親必欲親無得罪於鄉黨州閭學者忠愛聖賢
 必欲聖賢無得罪於天下後世
   論夫子不許仲弓之仁
 莫子問於陽秋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夫子不許

卷八002-2

 仲弓之仁何也曰仁道至大非氣質清明者得不□
 非私欲淨盡者養不全子以惻隱為全仁是猶以視
 聽為全耳目也莫子曰自堯舜至於塗人同一性也
 陽秋子曰是猶自天子至於庻人同一形也總而言
 之耳目口鼻無有不同者分而言之其可同日而語
 哉性之全與不全亦猶是也莫子曰人性皆全所不
 全者氣質爾曰性形而上者也氣形而下者也均稟
 同賦與生俱生未有氣質全而性不全者也亦未有
 氣質虧而性獨全者也予以仁性為皆全則堯舜性

卷八003-1

 之聖者也桀紂亦性之聖者乎孔子仁義無毫髮虧
 欠盜□仁義亦無毫髮虧欠乎莫子曰此所謂為氣
 質所拘幼強拘弱理之所有也氣質與性
 同形而生既無長幼即無強弱何天下之仁義而皆
 為氣質所拘乎夫物之情也天地所不免
 也何氣質在人什伯千萬之不齊而仁義在人無一
 不齊者乎莫子曰湯武反之何也曰反之者修為以
 復其性湯武得於天者幾全故能反之而幾於聖孔
 門惟顏子得聞克復聖人之意可見矣誠之者何也

卷八003-2

 日誠之者天理不全腔子空闕空闕則容偽容偽則
 不誠故必去偽以誠之也孟子道性善何也曰孟子
 謂所賦之理至善無惡吾謂所賦之理不能皆全非
 相悖也人皆可以為堯舜何也曰此勉人為善爾生
 知學知困學上智下愚不移孔子之言葢如此自生
 民以來歷千萬年生而堯舜者禹文周孔數聖人而
 巳學而堯舜者湯武顏曾數君子而巳他如夷之清
 惠之和賜之達由之勇猶不能為况其下者乎子必
 欲窮究到底何也曰務實也實則傳信虛則傳疑孔

卷八004-1

 子以實教人故萬世無𡚁學者篤信聖人可也於是
 莫子憮然曰孔子言性相近集註解為氣質之性吾
 嘗疑孔子不識性而宋儒曲全之今得子之所論徹
 上徹下無所不通孔子言性此性也孟子言性亦此
 性也夫子不許仲弓之仁亦此性也先儒謂孟子擴
 前聖索未(發吾)謂子括擴先儒所未發
   理氣比喻
 或問朱子謂性比水氣比器淨器盛水則清汙□盛
 水則臭如何曰此不然性氣同形而生不可相離者

卷八004-2

 也水器雨來之物可以換易者也又謂性比日氣比
 雲如何曰此亦不然雲之蔽日或初或中或沒無定
 處亦無定時此可比物欲不可比氣質葢性者理也
 要之以金為喻庻幾得之性無不善金無不美性有
 氣質猶金有鋼鉛也聖人之性十全之金賢人以下
 七八成之金中人以下四五成之金極而至於下愚
 金少而銅鉛多此所以不移也(孟言本然之性孔言氣質之性是猶諸侯)
 (用足色金天子反用雜色金也不幾於侮聖言者乎)
   朱子以全闕解性

卷八005-1

 愚因孔孟言性不同為之沉潛者久之一日悟得全
 闕二字殊甚通快及質諸同道皆謂與程朱不合不
 可以訓予謂天下莫大於理理莫僃於聖人豈有□
 割孔子以就程朱而可以訓者乎謹將性理大全檢
 閱或問人之德性本無不僃而氣質所賦鮮有不偏
 朱子曰固然但氣質偏則理於欠闕了又曰生而知
 之者氣極清而理蔽學知以下氣有清濁而理之
 全闕繫焉因知朱子論性先巳到此使當時有人發
 之必用全闕解性相近一洗前人之陋矣奈為氣質

卷八005-2

 二字橫心而竟不果用遂使千載之下妄疑夫予不
 識性惜哉
   論小學
 古者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敬長隆
 師親友之道金其全書雖不可見而雜出於傳記者
 朱子亦既篡集成書矣但其中條目詳盡而初學反
 懼其繁習舉子業者或舍而不讀以故小學敵人之
 㫖未周於天下今當擇其有關於童□者編為飾要
 授其講習□夫修齊治平之道與夫論孟經史之言

卷八006-1

 俟其習大學而後教之庻幾教者有序讀者不繁而
 此書盛行矣
   論朱子感興詩
 第十五章曰飄飄學仙侶遺世在雲山盜啟元命秘
 竊當生死關金鼎蟠龍虎三年養神丹刀圭一入口
 白日生羽翰我欲往從之脫屣諒非難但恐逆天理
 偷生詎能安第十六章曰西方論緣業卑卑喻羣愚
 流傳世代久梯接凌空虛顧瞻指心性名言超有無
 捷徑一以開靡然世爭趨號空不踐實躓彼榛棘途

卷八006-2

 誰哉繼三世為我焚其書愚謂仙祖老子佛祖釋□
 皆方舛之教也究其根原實異名而同道也有則俱
 有無則俱無朱子謂佛無而仙有為之註□同契以
 貽後人近世士大夫往往藉為口實㩗丹鼎延方士
 廢人事而不修至有多買少艾名為築基煉巳者苟
 以正道闢之則曰爾賢於朱子乎夫長生美色人人
 所欲固非朱子教之也特不當助其瀾爾吁孔子不
 語怪神不稱老子真聖人也哉
   論以實勸善

卷八007-1

 或問性有全闕先儒非不知特欲勸善秘而不言子
 必欲實說奈何曰此所以勸善也實則人信虛則人
 疑夫天命之性人所固得苟能真知實踐亦可為賢
 人若必曰下愚皆全而聖人可為人見書契以來下
 愚不移而聖人絕少將謂典籍虛言不足取信雖真
 可為者亦戲侮不為徒相率而誕爾其能勸乎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聖
 人實教葢如此或曰孟子亦悖孔子何也曰孟子非
 悖孔子□過中爾自宋儒推尊孟子暗悖孔子而不

卷八007-2

 知故學者附會程朱亦悖孔子而不知也成功一也
 何也曰此子□論達道達德非謂困知勉行皆聖也
 讀者不以辭害意是為得之
   夢遊清都記(論通鑑綱目春秋儔移失)
 弘治庚申七月既望陽秋子讀通鑑綱目至莽大夫
 楊雄死撫卷嘆日嗟乎雄為漢室耆老乃北靣事賊
 向非朱子特書大書則夫紹孔過孟之稱後世寧不
 信乎嘆已復讀三國六朝隋唐諸史玩味書法窮究
 㫖歸夜䦨疲極方□帷就寢忽夢身能輕舉上遊清

卷八008-1

 都光明奪目寒氣逼人金殿嵬峩祥雲縹緲中有王
 者秉圭南生侍從百餘人皆垂紳正笏東偏一室榜
 曰聚賢堂宋儒程朱輩列坐其內既而一人自稱楊
 子雲謂陽秋子曰彼靣有七星者為誰曰紫陽朱夫
 子也其朱熹耶曰然曰吾甘心久矣願一見之於是
 揖而問曰子坐綱目繼春秋果能盡合春秋之㫖乎
 朱子日顧學力不逮爾其義則熹竊取之矣楊子曰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請以子之
 所作靣加評論可乎朱子日唯唯曰三代而下惟□

卷八008-2

 得天下為正誅無道秦討逆賊羽傳君寬厚世無失
 德王莽欺孤弱寡酖平帝而奪之綱目一則曰莽二
 則曰莽誠得春秋討賊之法矣顧後知莽者比肩接
 踵子之書法或嚴或恕何也朱子曰願聞其畧曰柬
 漢末天子蒙塵群雄鼎沸曹操假削平之功因行篡
 奪厥後司馬懿劉裕弒君篡國相望於册綱目一則
 曰主二則日主豈以三子篡事有成而未減其罪乎
 朱子曰不然王莽起自外戚赤手而奪之三子雖畜
 無君之心然有大功於天下徘徊窺伺積數十年心

卷八009-1

 迹雖同時事則異苟一例而書之則無輕重之別矣
 日姑置是他論後世楊堅相周非外戚歟不期月而
 奪之非赤手歟厥嗣楊廣不道尤甚有父之親有君
 之尊躬行弒逆罪惡滔天綱目一則曰帝二則曰帝
 抑別有說歟如雄者恬於勢利好古樂道欲以女□
 成名來世作太玄作法言用心於內不求於外不幸
 值莽篡立不能遯迹丘園亦不過紓一時之禍爾綱
 目大書莽大夫楊雄死予實恨焉然以予非有私譬
 特欲為萬世扶綱常爾及觀魏之賈𠑽隋之楊素□

卷八009-2

 謀弒君乗危取寵唐之李勣李林甫輩懷姦稔蠧誤
 主喪邦計其罪惡百倍於雄綱目例以卒書豈亦有
 他故歟朱子默然良久日子言良是予始慮未及爾
 子如別有長識願終受教可乎日昔夫子作春秋專
 欲明人倫正本始尊君父討亂賊貴王賤伯內夏外
 夷經世大法無所不具諸傳穿鑿附會枝詞曲說使
 聖人作經之㫖湮塞不通子求其一而法之則得之
 矣今綱目中如帝蜀漢黜曹魏曹丕廢帝司馬懿弒
 君繫嗣聖之年黜武氏之號帝在房州帝出奔蜀之

卷八010-1

 類大書其綱分註其目褒善貶惡命德討罪俱發前
 賢所未發□得聖人春秋之㫖予復何辭然有未盡
 善者願子幸為改正垂法將來斯其美矣大抵作史
 之法當以君為首臣與事為輔每帝即位必當列為
 篇名其下細書諱某字某某帝第幾子在位幾年一
 如春秋十二公之法及其終也僃載史臣褒貶之□
 以示勸戒則得春秋之㫖矣今子不然故未盡善又
 如正綂之君惟當原其得國之正不當計其混一之
 功唐虞三代無容議矣降自漢唐宋雖未能純乎天

卷八010-2

 理之公而其救民之志不可誣也附以正綂亦□人
 心秦晉及隋雖能混一然或以詐力得之或之篡弒
 得之天理不順人心不服今當別立變綂之法以示
 萬世之公義正綂之君全用天子之例變綂之君衆
 用僭國之例則得春秋之㫖矣今子不然亦未盡善
 二者其大略也若夫枝條節目開闔變通惟在隨時
 損益吾亦不能□□朱子曰願子終春秋之教日聖
 人作經大㫖不過如前所云諸傳各立異說固非一
 言可盡吾欲子別立一書折𠂻諸傳其合於聖經者

卷八011-1

 則取之背於聖經者則去之得失相半者則損益之
 二三其說者則刪定之各曰春秋集傳使聖人經世
 大典炳如日星學者一覽具見要領則子之教化施
 於無窮予亦托於不朽朱子曰熹平生不敢註春秋
 各經則嘗究心矣楊子曰不然各經者夫子之空言
 也春秋者天子之行事也空言獨能載其理行事然
 後見諸用故曰我欲載諸空言不若見諸行事之□
 㘦著明也方今
大明當天萬里畢照獨春秋一經為諸傳所蔽以故初

卷八011-2

 學懼焉讀者益少吾恐數年之後將絕學矣子擅著
 述之柄獨不為世道一慮乎朱子曰先正胡康侯作
 傳宋高宗頒行天下後世因之我今雖欲改作其道
 無由也楊子曰不然天下莫大於理理之所在天子
 亦屈尊以就之蚓胡傳長處甚多吾惟以理一之爾
 子如聽吾言吾常上啟
九重百拜請
命給爾明經十人□成此書嘉惠後學子宐沉潛歹復
 不可草草也於是朱子憮然日吾初讀法言卒章劇

卷八012-1

 秦美新之文誠有不足於予今觀子之所蘊□得洙
 泗真源熹何敢不敬承明訓揚子曰子未知我宐乎
 罪我三世不徙官晏如也豈假是以希進乎王莽窮
 凶極惡無罪破滅者數百家竊矣文章名世不得不
 婉詞以紓禍爾予謂漢興二百一十載而中天後光
 武中興再二百年予之前知非卜筮也子若能知此
 理寧目我為莽大夫哉言訖而去朱子悵望者父之
 巳而鍾鳴漏盡陽秋子覺而異焉告其友人盧子盧
 子曰晝之所思夜之所夢子終日遊心經史精神感

卷八012-2

 格故應之於夢爾曰不然事甚分明覺來言猶在耳
 子急為我□之否則記矣盧子因命毛穎書之
   遊大澤記(論畏敬)
 陽秋子好讀書足不踰戶者數月一日友人招與遊
 大澤天宇澄霽風物清美登丹巳顧水光接天陽秋
 子曰天錫便風使我無擊楫之苦不亦可乎未幾綠
 紋隱隱舟行甚快環視四澤無下百餘嫂皆揚帆矣
 陽秋子日風甚則大舟其先覆乎於是蕙肴蘭籍桂
 酒椒漿吹鳳笙擊鼍鼓皓齒歌細腰舞樂未終極西

卷八013-1

 日將傾舟子呼曰黑風起吾人其謹乎酒再行樂童
 進曰大舟覆矣盍徹樂引舟入小港乎既而日歸風
 息星月交輝有人問日子知大舟之覆何也曰吾見
 其肆而不敬也惰而不畏也傲然自賢而不知所以
 操舟也何謂敬曰敬者主一無適傳曰出門如賔承
 事如祭敬之謂也何謂畏曰畏者戰兢自持詩曰如
 臨□淵如履薄冰畏之謂也敬德之聚也畏敬之本
 也自天子至於庻人未有不畏而能進德修業者是
 故士無畏則廢詩書農無畏則墮稼穡工無畏則慢

卷八013-2

 規矩商無畏則侈貨財子無畏則忘孝臣無畏則忘
 忠父無畏則忘慈君無畏則忘義畏於小者可以成
 大畏於近者可以致遠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總論
 或問子之辨論實獲我心今人一不省何也曰主先
 入之言習定不移故也王安石立新說取士久猶難
 變蚓史傳傳習累世豈能遽爾變乎吾惟義理是伸
 所得多矣衆口不順庸何傷乎子欲知之盍先試之

卷八014-1

 今有質美未學者請以愚說投之而後衆之以舊說
 彼必知所擇矣易兼卜筮詢之術者而不疑詩諄淫
 邪說與樂工而不信命論窮通禍福非聖賢立教之
 言性分偏正盈虧實人物自然之理太王有翦商之
 志則基逆而非基王夫子計為仁之功則由人而不
 由巳補傳泛言格物何□於明德新民首章不言中
 庸詎見得名篇撮要青史百王之龜鑑更用精詳素
 王萬世之宗師不宐哉補帝王正綡誰容秦晉來千
 君子正終豈許賈楊得預唐高祖由世民以君四海

卷八014-2

 傳長可乎舟世宗繼郭氏而位九重歸宗非也杜后
 遺命亂唐虞三代之成規禧祖諫章非宗廟萬年之
 定論春秋為魯叟行事諸說多枝註傳乃宋儒集言
 羣名不梓是皆天理人心之公論非予曲學偏見之
 私言嗟夫青陽布德黃鳥美聲予之亂鳴葢亦不容
 巳也誰當綠陰駐馬吾其與歸

卷八015-1

(空白頁)

卷九001-2

荷亭文集卷之九
            東陽盧格正夫著

  文
   讀程子葬說
 程正叔曰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惡耶非陰陽家所
 謂禍福者也須使異日不為道路不為城廓不為溝
 池不為貴勢所奪不為耕鋤所及五患既慎更防水
 潤此其大畧也其各葬者出于不得巳惟出母不合

卷九002-1

 葬亦不合祭愚謂此說有理足以砭世人之愚兹特
 表而出之
   讀朱子奏疏
 宋寧宗即位之初罷侍講朱熹熹上疏極言四事其
 四曰□宮之卜偏信臺史之言而不廣詢術人以求
 吉地既不為壽星體魄安寧之慮又不為宗社血食
 久遠之圖以致變異頻仍貽患無窮愚竊以為不然
 夫國祚之長短天心之□合在乎人君脩德與不脩
 德不係乎葬地美惡歷觀三代以及六朝五季葢可

卷九002-2

 見矣朱子篤信蔡元定之說而不度義□可否既以
 風水而分葬其親又以風水而獻忠於君一言㫖忤
 禍及多人他丹又論山西地曰冀都好箇風水山脉
 自雲中發來左泰山為龍右華山為虎前嵩山為案
 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江南諸山為第三重案五嶺
 諸山為第四重案葢自宋金畫淮為界朱子未嘗一
 至山西聞之他人豈宜盡信且以數千里外之山川
 而可為案為龍虎則莊子以天地為棺椁亦可信矣
 吾見世人雷同順㫖故正之

卷九003-1

   讀宋氏祿命辨
 宋景濂氏著祿命辨一通首尾千數百言皆據實切
 理足破世人之惑夫人生各有年月日時上下支千
 配為八字一日十二時則有十二八字展轉相配一
 年凡四千三百二十八字六十年卯子一週共該二
 十五萬九千二百八字是為極數更無餘矣四海之
 廣兆民之衆六十年間生人何止萬萬大約計之一
 日生人數千則一時生人數百今天臺閣大臣之生
 寧無一人與之同日同時百歲不衰之老寧無一人

卷九003-2

 與之同日同時而貴賤懸絕修短不齊此則八字之
 難憑也然則如之何曰君子惟盡其在我者而吉凶
 禍福一委之天不必預知也仰不愧俯不怍雖死亦
 何憾乎故曰君子行法以俟命
   讀律
 戶律婚姻條其夫亡服滿願守志非女之祖父母父
 母而強嫁之者杖八十期親強嫁者減二等追還前
 夫之家聽從守志謹詳律意葢謂父母愛子之心無
 所不至雖十嫁而愛不衰舅姑以人合者子亡歸嫁

卷九004-1

 惟財氏視尚何顧其志之所願身之所安可見
聖人定律天理人情之至也而聽訟者往往以為在家
 從父適人從夫在室之女合從父母主婚再醮之婦
 宜從舅姑主婚是大不然從父從夫言不得專制家
 政非從主婚也具曰夫死從子豈子亦可以主婚母
 乎兹特表出律條使觀者知所擇守
   讀說命
 說命上篇說築傳岩之野惟肖蔡氏傳曰築居也今
 言所居猶謂之卜築愚謂顧人創居必立墻垣故謂

卷九004-2

 之築室未有既居而謂之築也孟子曰傳說居於版
 築之間其非所居亦明矣
   讀伯夷傳
 武王伐紂夷齊叩馬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
 孝乎史遷作伯夷傳若此愚竊惑焉按泰誓武王十
 三年春大會于孟津中庸曰武王末受命今夫閭閻
 小人未有許久不葬親者而武王周公若此豈山陵
 之吉耶抑歲月未利耶春秋序曰左氏艷而富其失
 也誣史遷葢左氏之流也

卷九005-1

   讀胡氏忍字論
 唐高宗問張公藝能九世同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
 餘以進胡氏曰高宗非不能忍乃過於忍公藝宜對
 曰臣家所以同居之久良繇家長專治婦人不預外
 事如此萬一其有警焉愚謂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
 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新城三老之啓漢高壺
 關三老之悟武帝皆可與言而與之言者也高宗昏
 庸武氏猜狠一言忤意動止族誅上官儀郝處俊等
 □進忠言而身戮子孫夷滅葢可見矣當時明智君

卷九005-2

 子惟恐入山不深括囊不密尚可出位而思自蹈不
 測之禍哉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子曰邦無道
 危行言孫公藝葢得之矣
   讀文獻通考
 宗廟考論云宋太祖東向之位或以為僖祖或以為
 藝祖自熙寧以來議者紛紜不一竊謂天子七廟者
 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三昭三穆則自父祖而
 上六世也太祖則始封受命功德兼全而腕世不遷
 者也神宗之世僖順翼宣太真仁英巳過八世其欲

卷九006-1

 祧僖祖者則以其在七世之外其不祧順祖者欲以
 □七廟之數然萬世不祧之祖僖順俱不足以當之
 是姑以當祧之祖而權居太祖之位耳至寧宗時僖
 順翼宣之當祧無可疑者於是奉藝祖正東向之位
 為萬世不祧之祖名正言順更無可疑朱子獨是伊
 川介甫之說而力主僖祖之議則膠柱鼓瑟而不適
 于時黨同伐異而不當於理矣格今反覆其說深合
 人心公論葢稷契有功於天下後世實商周王業所
 基自子孫為諸侯時巳尊為始祖非湯武為天子而

卷九006-2

 後尊之也後世受命之君功業特起上無所因僖祖
 之封特以世次挨及之非欲尊為始祖觀藝祖享廟
 而虛東向之位可見矣朱子必欲上擬稷契何也且
 如官制一品封及曾祖父母三品封祖父母七品止
 封父母今一品子孫以曾祖為始祖而七品以父為
 始祖可乎朱子又謂四世之後篤生神孫為僖祖之
 功德然神孫之生四祖功德惟均非可專美僖祖而
 不及三祖也大抵後世有天下者與商周不類宗廟
 惟當以剙業之君為始祖不當以追封之君為始祖

卷九007-1

   讀論語陽貨章
 總註云陽貨之欲見孔子雖其善意然不過欲使助
 巳為亂耳故孔子不見者義也其往拜者禮也必時
 其亡而往者欲其稱也遇諸塗而不避者不終絕也
 程子曰陽貨惡人孔子不欲見之故□其亡而往豈
 有心欲其稱哉不期而會曰遇遇諸塗則無所避矣
 愚按漢儒穿鑿附會程子非之是矣朱子削其名而
 而不削其說豈其未見于此耶
   讀孟子題辭

卷九007-2

 孟子題辭後漢趙岐所撰也岐字邠卿京兆長陵人
 秉道義重各節不事權貴深嫉宦官故屢遘危禍屯
 難中愛孟子文義弘深為之章句章別其㫖分為上
 下一十四卷題辭自敘其著述之繇爾朱子集註中
 間嘗書其名氏然無名氏者亦皆岐之所註歷考他
 書班班可見學者讀其書而不識其人寧不負哉兹
 敢循名責實表而出之庶幾先儒著述之功不泯泯
 無聞非敢有所旌別也
   讀漢書鄭玄傳

卷九008-1

 近世奏議祀典云鄭玄等未窺聖門不宜從祀止宜
 祀于其鄉今按鄭玄字康成弟子數千論者比之仲
 尼所註各書凡百餘萬言論語集註學庸章句詩書
 集傳其說葢十居七八歷考他書班班可見窃疑聖
 學未嘗絕也後世讀鄭氏之書不復知有鄭氏是猶
 飲芳泉而不知其源飯香黍而不知其苗功移世遠
 泯泯無聞寧不為之痛恨哉噫讀書未到康成處安
 敢高聲論漢儒迂愚□妄之罪惟觀者亮而原之
   讀孟子論性章

卷九008-2

 (孟子闢告子犬之性節朱子註)曰人物之生莫不有是性亦莫不有
 是氣然以氣言之則知覺運動人與物若不異也以
 理言之則仁義禮智之稟豈物之所得而全哉朱子
 分性之金闕若此可謂確論矣張子曰形而後有氣
 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
 有弗性者焉程子曰性即理也理則堯舜至於塗人
 一也愚竊以為天地之性人物同得之以生犬牛得
 天地之性不能與人同則恐舛紂之性亦與堯舜不
 同者孔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以夫為有小人而仁

卷九009-1

 者也聖人之言毫髮不差其曰仁與不仁非特言氣
 質也張子程子專委之氣質非特與孔子不合又與
 朱子全闕之說相悖未知何說為是或曰驥之調良
 篤之啼嚙麟鳳之靈虎狼之暴皆心形相符未可全
 委之性理物有善惡人亦有善惡如心正穆光正心
 奸目光斜準頭豐大心無毒面肉橫生性必凶皆繇
 中達于面目未可全□之氣質格畏謗不敢者書今
 讀孟子不能無疑因復筆之以俟有道者評焉
   論性

卷九009-2

 格聞物議紛紛僉謂不合著書用是潜心求正於四
 方君子一進士來云宋儒以在天者為本然之性以
 在人者為氣質之性孟子言本然孔子言氣質並行
 而不相悖格曰性字從心生寓於氣質方可謂之性
 在天為天道未可謂之性也孟子言本然至善無惡
 然浮於大空而不着身心矣孔子言氣質有善有惡
 然與楊子善惡混同科矣若曰並行不悖楊說亦可
 並行而貶其不識性也進士曰楊子特言善惡故
 貶之孔子偶兼善惡故曲全之曰聖人動靜語默無

卷九010-1

 非至教豈有偶說而悞者乎若待後人曲全則非真
 聖人矣進士曰子欲何居曰吾以全闕解性竊謂孔
 孟皆合自聖而愚自人而物無思不通朱子亦曰氣
 有清濁而理之全闕係焉若曰氣質有異理無不同
 消磨氣質其理自見竊恐狼子野心蠭目豺聲雖聖
 人與居亦未易消磨也又有一等蠢如木偶不辨菽
 麥者豈能化而入乎子曰下愚不移聖人□教乃如
 此進士曰何謂孔孟皆合曰孟子言性善理之本體
 此非外氣質而言也孔子言性相近理之盈虧也非

卷九010-2

 兼氣質而言也前錄頗悉請子詳覽進士退而告其
 友曰我初疑孔子言性與告子湍水之喻公都子有
 善有不善之說大率相似特以天生聖人不敢非議
 爾今聽盧言殊覺通暢其友來復因併記之

卷九011-1

(空白頁)

卷十001-2

荷亭文集卷之十
            東陽盧格正夫著
  書
   論朱喬年遷墓記書(與王海日)
 朱子之父喬年以紹興十三年卒卜喪于崇安縣之
 五夫里後二十七年為乾道五年其母祝夫人卒朱
 子卜得兩地而欲兩承其吉乃於明年五月遷父于
 白水里鳶子峯下而喪母于建陽縣天湖之陽雨墓
 相去一百里而為文以記之愚謂易重咸恒禮嚴夫

卷十002-1

 婦故婦人非出非嫁未有不得與夫合葬者詩云生
 則同□死則同穴萬世不昜之常道也朱子惑千風
 水之說而使父母體魄遠離神靈相失是豈心所安
 乎後世篤信不疑一切視効凡父母終必欲兩占吉
 地以求福致使獄訟紛紜而終不悟吁亦蔽哉
   答友人于孔安書
 格棲迹林泉幽閑無事得與聖賢相對以論天地人
 物之理庶幾為來學之小補爾幸遇執事設帳𡚁邑
 心竊自慶盧美至尊手教一章□□數千言如長江

卷十002-2

 大澤彌望無際自非博極群書曷克臻此然區區猶
 不能傾心領教者義理無窮愚𠂻昏昧故未敢知顏
 子之終日不違剩欲效子貢之□窮到底伏惟執事
 上為斯文計下為來學計叩竭兩端明言教我荀使
 聖人大道之易不誣為數術之易聖人天命之性不
 誣為氣質之性是日月既蝕而復明天地有否而終
 泰豈非天下後世之大幸歟若曰孔子亦有未然處
 則非區區所知也謹撮來文之大畧請教如左

卷十003-1

 辱示易為卜筮而作愚不知㫖敢以大義質之葢聞
 義文周孔皆古聖人也自生民以來未有過之者也
 易之為書包涵萬里實五經之源也自書契以來未
 有大於此書者也卜筮雖曰前聖用之三尺之童亦
 知其不可治天下國家也前代姑置弗論我
太祖高皇帝創業垂綡
列聖繼體守文重熙累洽百四十年于兹矣葢惟專主
 義理故成功若是其大未聞卜筮或一日行於
 朝廷之上也豈易不可行於後世乎抑我

卷十003-2

 朝之治不用易乎若曰易主義理則自
 朝廷以至閭巷無日不用易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
 者也來教云聖人不用卜筮而不能不為乎民民者
 愚而無知故教之卜筮以開其愚三復斯言不能無
 𡚁葢聞聖人之為民也作之君作之師民飢而教之
 稼穡民寒而教之桑麻有父子而教之親有君臣而
 教之義豈曰卜筮云乎夫愚民易惑難曉苟不教以
 義理而專教以卜筮將為善也或卜筮凶而不為則
 阻善矣將為惡也或卜筮吉而為之則勸惡矣吾恐

卷十004-1

 聖人教民不若是之顛倒也來教歷引詩書左傳以
 為古人大事用卜小事用筮愚以為古人主義理而
 以卜筮參之非專主卜筮也夫義理所在死生以之
 卜筮不吉容得巳乎况易可筮不可卜孔子論占而
 兼言之若古人大事用卜小事用筮則是聖人之易
 不為義理不為大事專為小事而作爾易之為用不
 亦微中之微者乎夫占類非一是故有□卜有卵□
 有雞卜有鳥卜有鼠卜有米卜有碁卜有響卜有田
 螺卜有牛骨卜有□竹卜有油花卜名雖不同其欲

卷十004-2

 前知一爾易若專主卜筮何異於斯靜言思之良可
 笑也來教又云術者專事卜筮故為小道吾儒專事
 義理故為大道愚以為易明大道而卜筮在其中所
 謂一本而萬殊也執事欲主卜筮而又曰事義理足
 躡兩岐進退無所據矣近日議者以為朱子上宗三
 聖雖不宗孔子無傷愚答曰孔子十翼所以釋三聖
 之易非自作易也若三聖主卜筮而孔子主義理則
 是自立異說非釋經矣議者又謂朱子主卜筮與孔
 子並行而不相悖於答曰孔子專用義理發揮經言

卷十005-1

 而朱子本義曰此聖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與孔子
 各立門戶幾若胡越何云不相悖乎嗚呼不觀十翼
 無以見易道之大不觀易道無以見孔子之神此所
 以德侔天地道貫古今者也朱子縱忍悖吾易寧忍
 悖吾孔子耶昔楊墨學仁義而差孟子推其害至於
 無父無君愚以為學易而差其害殆有甚焉葢卜筮
 之說日興則義理之說日廢竊恐末流之禍妖術紛
 紜亂賊競起雖有智者亦無如之何矣執事苟為他
 道慮幸勿以愚言為迂

卷十005-2

   論性
 謹詳來教葢謂本然之性理寓氣質而不雜乎氣質
 者也氣質之性理在氣質而兼乎氣質者也苟依此
 言而解之則本然之性純一不雜猶止水無坭精金
 無鉛白米無糠堯舜文王之性也雖湯武顏曾不得
 與焉氣質之性駁雜不純猶兼坭之水兼鉛之金兼
 糠之米中人以下之性也楊子所謂善惡混是也孟
 子有大功於世以其能言本然之性孔子聖人也而
 止言氣質之性豈其不識本然者歟抑以學者不足

卷十006-1

 與言本然者歟子貢曰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而乃
 聞此張子曰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而乃性此反覆
 思之甚無謂也漢唐諸儒各曰說夢吾夫子名曰氣
 質宋儒曲全聖人可謂至矣吾恐聖人生知不用曲
 全也子如不然請明以教我何等曰本然何等曰氣
 質勿含糊勿粘帶勿枝辭勿遁辭務使巳心釋然又
 使我心釋然則人人悅服矣來教云之有性猶性
 之有仁孔孟言性不同猶孔子言仁不一愚謂孔子
 言行不一葢因門弟子學之我至與其所失而告之

卷十006-2

 如顏子學幾於聖則告以克巳復禮仲弓學次於顏
 則告以主敬行恕司馬牛多言而躁則告以其言也
 □樊遲麄鄙近利則告以居處恭執事敬非故二三
 其說使學者無所適從今按論語二十篇惟一言性
 相近爾又非告門弟子何得以言仁為比乎來教云
 物物具一太極理無不全故人與禽獸同一理也中
 國與夷秋同一理也上智與下愚同一理也其所以
 不同者氣質清濁之分爾愚竊以為不然天以陰陽
 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故物物具一

卷十007-1

 太極非謂皆全而無缺也氣有全有缺故形不齊理
 有全有缺故性不齊上相之形耳目口鼻各椒其全
 是猶上智之性仁義禮智各極其全也次焉者或日
 全而耳虧或口全而鼻虧是猶中人之性或仁全而
 義虧或禮全而智虧也下焉者耳目口鼻□具人形
 而巳是猶下愚之性仁義禮智僅得其大畧而巳傳
 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此之謂也來教又云形有
 妍𡟎而無全缺而性獨有全缺乎愚謂妍𡟎即全缺
 也非必欠耳欠目而後為缺也子不觀諸酒乎米力

卷十007-2

 全者酒味全而美米力缺者酒味缺而不美人之妍
 𡟎亦猶是也大抵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故凡覆載之
 間飛潜動植之類足於此則虧於彼豐於上則歉於
 下况仁義禮智尤所謂至精至粹之物安得人人皆
 全無一不全者乎論語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易曰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此偏全之明驗
 也子如不信請更論之夫理極其全而氣極其純者
 堯舜也苟如執事所云則桀紂之仁義不異於堯舜
 之仁義但氣質不如堯舜爾推而廣之牛羊之仁義

卷十008-1

 亦不異於堯舜之仁義但氣質不同乎人爾又推而
 廣之蛇蝎蚑蠅之仁義亦不異於堯舜之仁義但氣
 質極其昏蔽爾嗚呼世豈有二理哉昔朱子見仁全
 而物虧故舎物而論曰以氣言之則知覺運動人與
 物若不異也以理言之則仁義禮智之稟豈物之所
 得而全哉朱子分人物之性若此執事合人物而論
 之者葢謂人物有全虧則聖愚亦有全虧不若合人
 物而併論之庶可以塞全虧之論吁亦誤矣不欲求
 至的而徒欲塞正論謂之知本可乎愚嘗反覆思之

卷十008-2

 氣也理也皆天所賦也天賦是氣於萬物十百千萬
 之不齊則賦是理於萬物亦必十百千萬之不齊觀
 之堯舜以至桀紂以至牛羊以至蛇蝎蚊蠅葢可見
 矣何則天之為體未嘗全理而不全氣則其生物安
 得獨全理而不全氣哉夫理氣相因升降者也若必
 曰物物具一太極理無不全則氣亦當無不□安得
 以理為常全不缺之經而惟以氣為隨物進退之權
 乎求諸心無所得考於經吾所見驗之聖愚人物一
 無所合豈非後儒之臆說乎若執事必私所習而違

卷十009-1

 棄孔子吾亦如之何惟俟明者而問之爾
   答友人虞文祥書
 來教云邵子祖義非悖孔也程子祖周非悖義也朱
 子祖邵非悖周也義理之所在即占筮之所在占筮
 之所存即義理之所存愚竊以為不然夫易者天地
 自然之易非聖人之易也義文周孔皆發明此理非
 有異也卦爻既立萬感皆通猶之水火於仁群用皆
 宜不謂專主一事也周子程子亦發明此理邵子精
 於數學故用之卜筮猶之叅同契用之學仙不謂祖

卷十009-2

 義而不祖孔也朱子特欲立異為功故專主卜筮亦
 非真信卜筮而祖邵也觀其論與註云聖人所以知
 耒者葢如此非若後世纖緯術數之學又闢邵子先
 知云吾之所知者惠廸吉從逆凶謙受益滿招損若
 是明日晴後日雨又安能知耶繇是推之朱子何嘗
 真信卜筮而祖邵乎夫義理所在不假卜筮君義臣
 忠父慈子孝何論吉凶何計禍福而卜筮所在未必
 盡合義理如乾之初九龍德而隱者也人君而筮值
 此爻則嘗如燕王噲讓國矣可乎不可乎乾之酒五

卷十010-1

 聖人居尊位者也人臣而筮值此爻則當如王莽篡
 □矣可乎不可乎子夏曰致遠恐泥此之謂也嗟夫
 中者一而已矣僉謂朱子專主卜筮與孔子並行不
 悖謂之何哉苟如此言則墨氏兼愛不異乎孔子之
 沘愛楊氏為我不異乎曾子之守約亦可並行而不
 悖矣側聞執事平居不信卜筮而今言之諄諄哉豈
 誠心與直道哉勿謂秦無人也○來教云嘗今之世
 易官不建易師不立愚按周禮物太卜筮人與占夢俱
 列雜流使周易專主卜筮則其建官立師不應如是

卷十010-2

 之卑也(周禮筮人中間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連山二日歸□)
 (三日周一易九筮之名一日筮更二日筮咸三日筮□四日筮目五日筮易六日筮比七日筮祠八日筮參)
 (九日筮環以辨吉凶占夢惟少府一人餘同)我
聖祖雖倣周官立法而特不建卜筮之官不立卜筮之
 師所以崇義理黜方技定民志杜亂賊良法美意正
 合孔子贊易㫖執事知有朱子而不知有
聖制何哉可恠也○來教云南宋以來天下後世莫不
 仰朱子如太山北斗鳥可以一人之見而褒貶毀譽
 於其間哉愚謂天下莫大於理理苟未嘗臣不可不

卷十011-1

 諍於君子不可不諍於父况先儒未嘗流害無窮尤
 不可不諍兹敢復舉數叚請執事評之克巳復禮孔
 門傳心第一事也極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則釋歸
 仁之㫖未當四代禮樂孔門治天下第一事也子丑
 皆可以為歲首則釋夏時之㫖未當大學格物乃先
 格明德新民之所在然後力行以求至焉則所適者
 正而無他岐之惑中庸之擇善論語之志於道同一
 揆也朱子乃謂盡格天下之物而於草木塵息無不
 窮究則是初入大學者先當於明德新民之外用工

卷十011-2

 夫旁詢博訪遍觀盡識非惟汎無歸指日亦不足矣
 觀孔子非子貢多學而識之對拒樊遲學稼學圃之
 問豈教人汛汛格物者乎先儒釋物有本末亦曰明
 德為本新民為末而不言天下之物也中庸二字乃
 一書之名義子思葢憂天下後世失之過與不及故
 立中之道以教人失之索隱行恠故立庸之道以□
 人其所以作中庸之意如此(朱子序云中庸何為而作也憂道學之失其□)
 (面作也盖自上古神繼天立極而道綂之傳有□來矣末云雖於道綂之傳不敢妄議歷敘道綂以□)
 (於巳是謂之道綂序非中庸序也)故章句通以中庸立說庶得子思

卷十012-1

 之㫖朱子體認不真枝上生說渙散隱僻殊無要領
 以故初學懼焉僉曰難也如入京師不繇通衢而繇
 小巷寧無難乎孔子釋易坤枝六三曰陰雖有美舍
 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
 無成而代有終也此萬世惟臣之龜鑑也諸葛亮郭
 子儀暗合乎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亮之有終也功葢天下而主不疑子儀之無成也)
 遂成超世之勳韓信霍光不知乎此尋致赤族之禍
 朱子乃曰始雖無成後必有終殊失孔子之㫖矣釋
 師之六五曰長子帥師矣申行也弟子輿(衆主戶)□

卷十012-2

 不當也此萬世行師之標的也漢高帝宋太祖之所
 以成功者知乎此也(高帝獨將韓信宋祖專任曹彬)荀林婦(泌之戰)唐
 肅宗(相洲之師)之所以敗續者昧乎此也朱子乃曰師徒
 撓敗輿尸而歸殊非孔子之意矣孔子釋屯之利建
 佞曰以貴下賤大得民也(若湯之於□尹文王之於太公)朱子乃曰
 筮立君者遇之則吉幾若冰炭焉凡此七者所係非
 小不容不辨而集言不著名氏尤而諸儒有係按左
 傳疏襄公二十八年鄭玄論語註云十人謂文母周
 公召公太公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公适乃

卷十013-1

 知鄭玄有論語註而集註絕無鄭玄名氏何也(按玄字康)
 (成北海高密人弟子數千論者比之仲尼孔融表其卿□鄭公鄉蘋□相戒不入其境卒年七十四所註)
 (有論語孝經毛詩尚書周易儀禮禮記中庸大學等書凡百餘萬言)默而識之註云前
 說近是君子學以致其道註云二說相須前說二說
 伊誰之言歟大學知止一□或問與章句不類中庸
 十三章總註與本文相悖則知本文章句非朱子之
 註即此而推皆可見矣夫諸儒忘飱廢寢沒齒註書
 亦欲嘉惠後學垂名來世朱子集其言而不著其名
 聲迹冺然無復可認於是學者過期故里而不景仰

卷十013-2

 見其子孫兒不存恤不亦甚乎或曰集言不必人曰
 不然亂治也書馬氏此句在下誤重在此書鄭氏惟
 辭義精深者乃不書氏爾吁一儒有功諸儒盡廢廢
 者有知寧不痛恨聊吾非陰厚諸儒公而巳矣○孰
 事云衆同契非朱子註乃後人所假葢見學仙者取
 信朱子故誰言以止之爾愚謂□言止之不若實言
 正之夫朱子好仙具載本集天下耳目安可蔽也(答蔡)
 (季通書云叅同契更無縫□亦無心力思量□望他日為劉安之雞犬爾)神仙之說本非
 吾儒之教秦皇漢武酷好神仙方士滿天下唐之明

卷十014-1

 憲武宣宋之徽宗好仙彌篤獲福彌淺或竄身失國
 或享年不永繇是推之仙非可求也嘗按呂真人本
 傳云世人競欲見吾而不能行吾言雖日夕同處何
 益若能忠君孝親敬長慈幼信于友仁于民不慢巳
 心不欺暗室方便濟物陰德格天人愛之鬼神敬之
 雖不見吾猶見吾也夫人念入于善則属陽明此天
 堂之路念入子惡則属陰幽此地獄之路天堂地獄
 非果有主之者人心自化成爾繇是觀之仙教與儒
 教不甚相遠朱子不能恪守儒教又非能真如仙教

卷十014-2

 而徒以坎離鉛汞學仙則二者胥失之矣吁士大夫
 篤信不疑因之獲罪除名者觀此亦少警哉○執事
 云仙年有言朱子者幾致重罪愚意
 朝廷之所以重朱子者為其明孔子之道也孔子也
 道本無一毫差失而朱子曲為裁補甚至尊卜筮黜
 義理別孔易為非義文之易幾於悖矣□孔性為兼
 氣質之性幾於侮矣悖聖侮聖庸可訓乎嗚呼天賜
大明徽號非偶然也實啓
皇上大明孔道也左右儒臣實維其時也愚竊效忠不

卷十015-1

 敢憂罪也
   答章祭酒先生書(前錄來書以備叅□)
 荷亭辨論指趣高遠詞氣激昂固非淺薄所能測識
 然有不能無疑者敢舉一二可乎如論朱子集註不
 備著諸儒名氏愚聞朱子初編論孟集意中庸輯畧
 等書固巳備載諸儒之言而錄其名氏又有或問以
 辨其得失則諸儒固不患於無聞矣集註不過節其
 精要之語以便學者之誦習其不詳錄者葢省文爾
 非沒其善也又謂孔子賛易無一語及卜筮朱子專

卷十015-2

 主卜筮為非愚謂伏義畫卦文周係辭本為教民卜
 筮開物成務而作大傳所未是興神物以前民用所
 謂定吉凶成亹亹莫大乎耆龜者皆以卜筮言也朱
 子無非即卜筮以風明義理如語子惟孝語臣惟忠
 必中必正乃亨乃吉者可見矣觀其所引春秋傳穆
 姜子服惠伯之言皆本義理矣論卜筮尤可見義理
 卜筮不可岐而二之朱子固未嘗有戾於孔子也若
 虛談義理而不及卜筮則必流於王弼之祖尚清虛
 若專論卜筮而不根義理則必惟街者之妄言禍福

卷十016-1

 豈聖賢開物成務之意哉又論綱目莽操懿裕楊堅
 皆同篡弒而書莽書主書帝不同賈充楊素李勣李
 林輔罪惡百倍揚雄而彼皆書卒雄乃書死愚竊以
 為鄭莊公之子忽為世子而突乃庶子皆繇祭仲而
 立春秋於忽止書世子而突書鄭伯聖筆予奪皆有
 深意綱目書莽書主書帝亦必有謂豈可一律齊之
 若充素與林甫勣皆無狀小仁所不足責而雄好古
 樂道乃亦如是綱目書死得非春秋責備賢者之意
 乎區區淺陋荒疎高論多所未達所欲請問者非止

卷十016-2

 三條此特為之兆爾倘無吝教願竭兩端以發愚蒙
 幸甚
 格自製此書常懷疑懼葢未取正於有道未免有差
 仰辱先生不嫌葑菲俯賜鑒別尊復謙虛轉令質問
 自思何幸獲此奇逢然言及之而不言則失之隱矣
 故敢復以所未安者條陳奉問伏乞對欸叅詳盡言
 教我幸引而不發
 第一條(答集註)愚謂論孟集義中庸輯畧世既不傳無
 憑質對若夫集註章句集傳諸書凡無愚按者疑皆

卷十017-1

 諸儒之言觀左傳疏漢書註六臣文選語類別異葢
 可見矣朱子既不備列諸儒姓名于篇首立為凡例
 而章下姓氏或書或不書聲跡隱然無復可認至於
 音釋衍誤一氏不遺(如陸氏曰也一作乎吳氏曰亡古無字通用胡氏曰子曰疑衍)
 (文陳氏曰魯論瓜作必程子曰親當作新孟子曰張鄒皆云衍文也之類)固非揚善亦非
 省文也如鄭康程有論語註而通篇不著鄭氏(子路宿於)
 (石門鄭玄註云石門魯城外門朱子改作地名葢欲小異耳然有晨門則非地名矣又註云柳下惠□大)
 (夫展禽食采柳下謚曰惠朱子改作食邑寧若食采之為當哉他如巧笑倩兮默而識之子見南子子溫)
 (而厲亂臣十人周有八氏君子不以紺緅飾君子學以致其道等註皆不著名氏)有大學註

卷十017-2

 而止書命鄭氏作慢有中庸註而止書鄭氏曰此句
 在下誤重在此三節或問惟說鄭本亦不顯言鄭註
 又如趙岐專註孟子陳臻問兼金章(趙氏曰兼金好金也價兼倍於)
 (常者一百百鎰也贐送行者之禮也)高子問小弁章孩之童(趙氏曰孩提謂)
 (二三歲之間始孩校可提抱者) 脺面盎背皆用其註而不書其名似
 兹隱沒難以遍舉(詩經用毛萇鄭玄等註尚書用孔安國鄭玄等註楚辭用王逸等註)
 (多不著名字)夫諸儒嘉惠後學亦欲垂名來世朱子獨專
 其功諸儒冺於無聞非至公至當也吁漢唐諸儒直
 是說夢孰知天下後世盡盡讀說夢者之書哉(真本若出不說)

卷十018-1

 (夢矣)○第二條(答易)愚謂易者通乎先天後天者也太極
 未判易在太極兩儀既分易在天地萬物化生易散
 萬殊故曰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昔伏義畫卦文周係辭孔子作翼皆發明天地自然
 之理非有異也卦爻既立萬感皆通猶之水火於人
 群用皆宜非專教民卜筮也開物成務非謂卜筮傳
 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是之謂開物成務序所謂先
 天下而開物後天下而成務者是也非謂使人卜筮

卷十018-2

 以知吉凶而成事業也孔子兼言卜筮辭理甚明朱
 子專主卜筮意向甚別朱子又疑小道不足盡易所
 謂即卜筮以發明義理者乃推墨而附於儒爾夫義
 理者無物不有無時不然在天為元亨利貞在人為
 仁義禮智發而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情行而為
 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之道所謂惟忠惟孝乃吉
 乃亨者炳如日星人人共見何必即卜筮以明知耶
 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如斯垂訓能無
 繆乎按春秋傳所載卜筮甚多惟穆姜子服惠伯能

卷十019-1

 合義理其他卜筮者未必盡合義理也又按論語孟
 子大學中庸詩之國風雅頌書之典謨訓誥春秋二
 百四十二年之行事禮記三千三百之經曲皆專談
 義理而不及卜筮未必流於王弼之清虛若夫嚴君
 平之忠孝是占楊伯醜之思理玄妙郭璞之止王敦
 勿謀反李淳風之諫太宗勿濫誅雖能根義理而談
 卜筮終不免於方技之小道正如墨氏兼愛不異乎
 孔子之汎愛楊氏為我不異乎曾子之守約子莫執
 中不異乎堯舜之□執厥中惟為專主終不免於異

卷十019-2

 端害道故曰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
 也嗚呼窮經將以致用非特作文應舉而巳今易專
 主卜筮惟可用之作文應舉若致用於
 朝廷之上而施之政事之間內而三公九卿外而藩
 泉郡邑今日卜筮明日卜筮將見啓亂賊窺伺之心
 基干戈擾攘之禍毒被生靈憂及廊廟亦未可知也
 易曰覆霜堅冰至繇辨之不早辨也欽惟
聖天子求賢儒渴從善如流特起先生為大司成葢欲
 專以義理訓諸生爾伏惟大明是非光復孔易使天

卷十020-1

 下一於宗孔後世不迷所從則為不負
聖知而盛德大業流于無窮矣○第三條(答綱目)愚謂春
 秋之法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身無沒時無古
 今皆得討而不赦故曰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若夫
 盟會侵伐朝聘嗣立據事直書瑕瑜不掩有罪者雖
 賢不宥有功者雖微必錄故曰春秋輕重之權衡曲
 直之繩墨所謂責備賢者乃後儒推出餘意菲春秋
 本㫖也有儒鄭莊公薨世子忽微弱不君為庶子突
 所篡春秋於忽書世子者明其當立也不輸君者明

卷十020-2

 其不能君也突書名者明其不當立也書鄭□者□
 其巳立乎其位又以見天子方伯共成其為君之罪
 也是非予奪書法粲然朱子因舊史而作綱目法春
 秋而寓褒貶有儒王莽楊廣朱全中皆弒君之賊也
 莽在位十有八年廣在位十有三年全忠在位六年
 綱目於莽書名於廣書帝於全忠書主是非予奪邈
 乎難曉又儒賈充之弒魏髦楊素之弒隋文莫大之
 罪也李勣一言喪邦李林甫懷姦養亂亦莫大之罪
 也綱目於充書卒於素書卒於勣書卒於林甫書卒

卷十021-1

 而獨於楊雄書死豈春秋專為誅討亂賊兒綱目專
 為責備賢者乎夫雄之不死情有可原昔崔杼弒君
 晏平仲曰人有君而人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
 之君子不以是罪晏子者晏子非用事之臣也雄在
 漢室為郎未嘗執政其罪當從末減觀其吊原流涕
 期漢復興其志亦可哀也朱子既於綱目書死又於
 蔡琰胡笳序云非恕琰也特以甚雄之惡用意刻深
 如此是豈責備賢者之意哉愚也讀書未廣析理未
 精特以明教所及黽勉奉復餘條末悉尚容北面門

卷十021-2

 墻以佞教
   答徐廷儀書
 詳覽來教葢謂天地生物而厚於人故人得理之全
 物得理之闕智愚之所以分者繇乎氣之清濁人物
 之所以分者繇乎理之全闕也愚竊以為不然人物
 之生同得天地之氣以成形同得天地之理以為性
 其所以不同者氣有清濁理亦有全闕也是故以人
 對物言則人清而全物濁而卻以中國對夷秋言則
 中國清而全夷狄濁而闕以上智對下愚言則上智

卷十022-1

 清而全下愚濁而闕本無可疑者而執事獨謂人全
 物闕請即以物論之夫馬有驥有駑猶人有智愚賢
 不肖也中間相去或相倍蓰或相什百雖王良造父
 不能使駑為驥猶人之上智下愚不移也他如駝牛
 鷹犬之属莫不各有上下推其所自將全委之理乎
 抑全委之氣乎觀物則可以知人矣又况天生萬類
 紛錯不齊有人面而獸心者有獸形而人心者人之
 至愚者或塞於物物之至靈者或通於人豈非理氣
 相因而升降乎若必曰理為氣質所蔽則四德皆當

卷十022-2

 蔽矣然有仁闕而義全者亦有禮闕而智全者豈其
 蔽一而不蔽二蔽三兒不蔽四乎蔽為氣濁不蔽為
 氣清未必一人之身而兼兩樣氣質也執事天資穎
 悟學識優長深明易道而知卜筮之非深明詩教而
 知淫奔之非而獨於性有未釋然者葢未脫先入之
 言故爾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
 性也葢謂天賦萬物之理無不善而人物所得以成
 性者則不能無偏正盈虧孔子之言終言不易也學
 者誠能專宗孔子而不惑於他說則無思不通矣

卷十023-1

 愚按宋儒論性剛柔善惡悉委之氣質殊不可解夫
 氣質有運動吾知覺剛柔善惡皆繇心應如心奸者
 目光邪心反者鼻準尖非氣質字能為奸為歹也繇
 是觀之心為主氣質乃賔爾(心形亦氣質其虛靈非氣質也)又謂消
 磨氣質則理自見友求諸巳怎能消磨使人芒味恍
 惚莫知所之殆猶水底摸越者乎吁葢亦反其本矣
 人心具仁義禮智各有端緒可尋引伸觸類皆可至
 於善孟子所擴而充之是也明白簡要要易於用力
 舎此而他求豈不難哉或曰如子所言可謂窮理盡

卷十023-2

 性矣而謂剛柔善惡皆繇心應則性亦有惡歟曰性
 乃仁義禮智無惡也但人得於天者有盈有虧而不
 得其中是以仁或流於姑息義或至於強梁禮或墮
 於□諂智或入於譎詐錯綜消長互換盛衰皆繇不
 得其中之所致爾故周子曰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
 惡自至其中而止矣(程子曰□說性時使巳不是性葢謂在人之性皆兼氣質而非)
 (木然惟在天者乃為本然之性愚謂理寓於人為性而在天則為天道未可謂之性也朱子曰氣質之性)
 (有美惡又曰性儒日月氣質如雲霧愚謂日月雖或蔽於雲霧未嘗與雲霧混雜而一也則天兼氣質善)
 (惡之性安得以日月比耶又按餘論述千言紛更徃復終無定見良繇識性不真故若是其支離爾易曰)

卷十024-1

 (中心疑者其辭枝豈不信哉)
   答或人
 或謂易主卜筮愚撮其大㫖問之昔河出圖乃天意
 也不知專開卜筮乎抑欲開人文乎孔子贊易說出
 許多義理不知皆易中所有乎惟復易中所無而別
 生異議乎苟能明此則一切可無辯矣

卷十024-2

   題跋(惟以歲月為序庶可時增)
 嘗謂天子者天地民物之主孔子者古今道德之主
 為臣而悖天子雖有絕倫之智超世之才亦不足稱
 巳為儒而悖孔子尚何取其章句竄集之功哉吾兄
 者荷亭辯論一書無非推明孔子之道凡有不合者
 一以孔子之拳度稱量之葢欲學者篤信而無疑固
 執而不貳常使聖人之道如日中天不為雲翳之所
 蔽虧其有補於將來大矣或者欲狥時人之耳目以
 為媚於奧寧媚於□者豈正論乎嗟夫知天子之不

卷十025-1

 可悖則知小臣廷辱師傅者為無嫌知孔子之不可
 悖則知後學上議先儒者亦無嫌大方君子或有感
 於斯言未不為正學之少助也
 弘治辛酉秋八月吉弟森沐手謹書
 蒙兩賜荷亭辯論披閱再四所益良多大抵是編析
 理詳明考是核實雖曰辯論而實未嘗外事理而曲
 為異說於其間使朱子聞之未必不為之斂□敬服
 而嘆蚕絲牛毛之不易盡蚓姑識所聞以俟知者是
 又朱子之本心哉第恐士習舊聞中間未免有所驚

卷十025-2

 疑然是非公論自當付之明者彼膠於口耳則固無
 如之何也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
 春秋乎先生宗孔子者敢以是為誦
 弘治辛酉一陽月吉日
賜進士第奉政大夫同知金華府事婺源潘玨書
 辛酉之秋予始得荷寧辯論而讀之乃知吾兄讀書
 之多造理之深下筆之妙有非今人所可及者餘篇
 且未暇論其論易專主義理不獨卜筮得聖人之㫖
 洗考亭之非誠萬世不易之確論也夫易之為書辭

卷十026-1

 變象占而巳孔子曰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
 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聖人憂患後世
 開物成務之道其大㫖可見是不專主卜筮明矣金
 華多賢之地前此為有如此論者而吾兄所見獨超
 越前輩有功于四聖人大矣安得以此大議論達之
君相復命儒臣更而正之頒布天下則斯道斯人何其
 幸歟嗚呼蠶絲牛毛何如其人也而猶有所未至如
 此則吾兄羽翼六經之功當與何人並驅不佞不□
 弘治癸亥夏五月望後四日

卷十026-2

賜進士第前奉訓大夫刑部員外郎錢塘許綸書
 荷亭辯論士夫珍重者多間有不然者特以任耳而
 不任目爾大抵古人著書多不見是於當時而卒符
 後世之公論如韓昌黎一代山斗也時人始而驚中
 而笑且排先生益堅直至久而後定况今之時乎要
 之所見既是何恤人言瑛粗鄙未能一一領會如易
 不專主卜筮一日而天下歸仁之說始晦庵先生尚
 在亦當為之愧悔此事甚大萬勿以群疑介懷
 弘治癸亥秋七月吉旦

卷十027-1

賜進士第奉訓大夫知安陸州事前大理寺寺正永康
 胡瑛書
 細閱荷亭清論真窺見古聖賢肺腑故發而為言皆
 胸次中英華非紙上之陳言彼尋行數墨之俗儒烏
 足與語此哉若論易論性之說灼有真見使聖賢復
 □亦不易確論矣噫自孟子沒後儒紛紛論議自是
 學者不負求聖賢立言之意惟宋儒是遵重可歎也
 元每讀經傳亦嘗有得一二不知何日得下荷亭之
 榻而一傾𠂻曲也耶

卷十027-2

 弘治甲子冬十月朔旦
 奉政大夫同知直隸楊州府事廣信葉元書

卷十028-1

(空白頁)

卷十028-2

(空白頁)

卷十029-1

(空白頁)

卷十029-2

(空白頁)

卷十030

(封底頁)

後錄001

(封面頁)

後錄002-1

(空白頁)

後錄002-2

重鋟荷亭先生全集敘
文以載道也文不根柢性靈闡
明理學卬閎釋奇古如□固
韓柳而周子□以為藝□而已
矣宋考𠅘氏集傳注之大成

後錄003-1

未甞不存□以倕後人奈膚
士狃扵訓詁如井蛙夏蟲而
識不通方欽非域外誰能□
□手眼另溯洪荒□□陽未
開之鑴畧𥯀□而佩心印□垂

後錄003-2

則余鄊先招荷亭盧公其人
也先生生於望族㓜□穎敏絕
人弱𠜍登高第筮仕薌涇
不佞曩轄湖東往來茲邑
父老□能口其□政業陰欝欝

後錄004-1

迄今俎豆不替□擢兩□指
□嶺南有驄馬銕面之□甫
踰□仕輒致政□養□池巢
荷𠅘婁楹沢□經史盡夜研
思忱末學耳食支離官發金

後錄004-2

針直砭膏肓與考亭矛槊
對壘實塩梅相濟非識□靈
珠神□象帝執能與扵斯
其為六經之相異而朱氏之功
臣無□也至其詩文傳記不襲

後錄005-1

前人指抒機杼張皇垂渺萬
□英遯其情江河曲盡其變
罔不溫潤春容可□可誦昔
姜公稱魯南□為水之江漢
星之斗先生堯娊𤇟余生也

後錄005-2

晚世忝姻婭之末先生集中
有祭姊夫金處士者□余高
大父也其志學𣶈源志孝廉
節卓然彪炳遠邇者私汚
有素□裔孫叔惠輩重䥴

後錄006-1

全集以□至傳印此為紹
庭令典□此為光昭袒德學
者能繇此返繹謂先生以一
人之析□開萬世之大覺可
也德之藝也云爾㦲余竊幸

後錄006-2

其生同里宝園地自時□此
生之可而已
 時
崇禎庚辰四月既望里中
 後學金肇元謹撰

後錄007-1

  後學陳懋綸謹書

後錄序007-2

 荷亭後錄序
 碑銘序記詞賦歌曲類皆謂之古作雖體各不同而
 其鋪張敘述托物寓言顧作者何如也造詣深則其
 言合理道關世教宏博而卒就平實沖淡而轉有餘
 味取諸左右無不如意造詣淺則其言乏源委無歸
 宿雜而少純肆而無則鄙俚晦澀殆不可救故曰顧
 作者何如也三代以降以文與詩名者曰韓吏部李
 太白程子謂韓因文見道荊公謂白詩近俗則二子
 固不免於論議持是以律人則傷於嚴不然則作者

後錄序008-1

 或無所取正平生所為動輒擬古然有之無補無之
 無缺則又何取焉吾鄉侍御盧先生在告家居幾二
 十年杜門絕客大肆其力於學造詣既深意見自別
 於是下筆為詩文郎事寓言感今懷古及不得巳而
 應俗之求徃徃寫出自家思致乃巳其意若曰苟可
 以達吾意無俟乎其它也故其詩詞多溫雅可愛其
 文章多莊重有則片言隻字悉有理致燁然一家之
 言至其尚論徃事與意見不合則旁求博采而折衷
 之不少假借其自信亦深矣昔宋太史公作諸子辨

後錄序008-2

 而自題識其卷末曰其間疏剔觝排竊自謂有一髮
 之見先生其有所見而不能巳於言乎抑將藉是質
 之人人以求教益也間嘗筆削舊稿類編成帙名曰
 荷亭後錄葢仍辯論之餘為之錄成其姻友趙君世
 本讀而愛之遂為校刊以傳而謬屬予序辭不獲而
 書諸首簡如此先生名格字正夫世為東陽人荷亭
 其別號也中成化辛丑進士援江西道監察御史趙
 君名源邑之望族仗義輕財讀書好古為時推重葢
 不特此也敢并書之以示勸

後錄序009-1

 正德七年壬申仲夏之吉
賜進士第刑部郎中同邑徐琪拜書

後錄目次009-2

荷亭文集後錄(目次)
  卷之一
   美人賦
   慶黃門徐希曾母壽詩
   輓侍御曾光表雙親詩
   和王公且大尹韻
   避暑
   江行二首
   詠蘭

後錄目次010-1

   詠海棠
   壽黃門張經載母六十
   戱答張宗器
   送弟敬夫會試
   秋晚
   秋宵
   答馬國器
   題陳處士遺安堂
   和韋蘇州詩三首

後錄目次010-2

   悼亡
   早行(次溫庭筠二首)
   幽居(次賈島韻)
   閑臥(次白樂天韻)
   次韻孟浩然歸終南
   次韻魏野題屋壁
   春望(次杜子美韻)
   古戰塲(次竇庠韻)
   王荊公墓(次曾子開韻)

後錄目次011-1

   獨坐(次任伯雨韻二首)
   題何菊逸壽星圖
   偶題屋壁
   秋宵
   嚴子陵廟
   題靜庵
   石洞書院
   富春驛
   元宵

後錄目次011-2

   寒食
   端午
   中秋
   重陽
   競渡
   過貴溪掛榜山
   贈杜雲洞公運
   題張國賔雲山
   題潘守綵衣重慶圖

後錄目次012-1

   水竹幽居過丹陽有感
   輓馬逢源父母
   問弟直夫索梨
   慶張榆秀才母壽
   贈別駕鄺侯
   送劉太監歌(有序)
   戲同寅懼內無子
   送陳大尹
   壽王侍御母

後錄目次012-2

   和王內翰韻
   題李世南東李十詠卷
    一門忠義
    四世同居
    救兄感賊
    廬墓養母
    辭辟隱居
    還金泯蹟
    叔姪期頤

後錄目次013-1

    母子雙節
    先朝理學
    當代功名
   庚申年五月七日有感
   喜雨
   次趙尚新韻六首
    方巖
    壽巖
    松巖

後錄目次013-2

    八十
    傳耕
    登山歌
   送人宰邑(代作)
   輓于時俊母(封太孺人)
   輓鄭尚寶母
   輓霧溪陳處士
   送田巡簡考滿
   送高都憲(得來字)

後錄目次014-1

   中秋翫月(次高都憲韻)
   水竹幽居(次杜公運韻)
   感興
   過先兄故居
   梧州遇漲
   和同年李啟東韻
   和潘二守(三首)
   和石通府韻
   贈節判謝君之任(有序)

後錄目次014-2

   送人會試
   悼孔雀(時有孔雀被人殺取)
   讀易
   慶謝侯生子
   和艾司訓望雲韻
   趙安人李氏輓詩(有序)
   同謝侯遊東峴
   送葉節推考滿
   壽鄺侯太宜人

後錄目次015-1

   送醫訓陳節之歸義烏
   題葉氏壽萱卷
   賀李世榮先生除貴州斷事 送許時舉
  卷之二
   馬上偶成(三首)
   遊西山(二首)
   寫懷
   遣興
   邊報

後錄目次015-2

   不言
   答劉道長(四首)
   過吳江(三首)
   荷池詠史(十二首)
   和孫廷器韻(二首)
   寓意集句(三首)
   山家和韻(二首)
   壬寅春寄許時舉(五首)
   溪橋見梅

後錄目次016-1

   謝人送燈
   花柳無私
   春風
   喜雨
   壬戌年寫懷
   次韻王安石小艇
   過喬太師墓
   登峴山絕頂
   上先兄墓

後錄目次016-2

   中元憶約齋叔父
   悼內
   登六和塔(二首)
   錢塘觀潮 (二首)
   江亭雨霽(二首)
   有感
   西湖
   春景(二首)
   詠易

後錄目次017-1

   詠詩
   壽七十
   覓雪梨
   三月牡丹未開
   謝謝侯花燈
   題扇獨鯉朝天
   題扇竹
   慶太守韓侯生子(三首并序)
   送呂侯考滿

後錄目次017-2

   和鄺侯韻(三首)
   題葉孟德小桃源
   題畫魚
   戲人運籌
   月山挽陳侍御乃尊
   送弟濟夫會試
   翰林傅白川先生同乃弟曰會請賞蓮賦
   賀中舉(無俗念)
   又賀中舉(滿江紅)

後錄目次018-1

   又賀中舉(風入松)
   贈朝覲(謁金門)
   贈考滿 (謁金門)
   賀寇帶(滿庭芳)
   慶壽(沁園春)
   思親三闋 (如夢令)
   詠新晴(滿江紅)
   寫懷(金菊對芙蓉)
   詠七夕(鷓鴣天)

後錄目次018-2

   詠中秋     詠門□
   賀中舉     贈之任
  卷之三
   輕勤詩卷序
   慶陳世茂先生伉儷同壽序
   盧氏家乘序
   慶謝方伯先生壽詩序
   李氏族譜序
   可齋集序

後錄目次019-1

   哀榮詩序
   贈龐士龍東歸序
   綉川別意詩序
   贈尚寶卿劉君致政序
   贈二尹王君謝政詩序
   旗帳詞序
   夢太乙記
   應宿樓記
   東江橋記

後錄目次019-2

   綉湖記
   理和堂記
   肅雍堂記
   退思堂記
   琴鳴記
  卷之四
   卻和面啟
   賀王樂用新婚啟
   答談朝宣送扇啟

後錄目次020-1

   賀謝侯建吳寧樓啟
   慶太守生男啟
   師誡
   學箴        北上記夢
   約齋先生像贊    書陳氏集後
   方君談子傳     書俞慎齋卷後
   書張處士輓冊後   題即婦門
   書獅子贊後     讀朱子婚禮
   跋南閩紀行詩    跋松谷老人詩

後錄目次020-2

  卷之五
   先君贈知縣府君行狀
   芝山趙先生行狀
   亡妻 勅封孺人吳氏墓誌銘
   亡女李孺人墓誌銘
   處士盧府君墓誌銘
   舍人盧府君墓誌銘
   處士盧季美府君墓誌銘(代諸叅議作)
   盧智四孺人金氏墓誌銘

後錄目次021-1

   盧禮六府君壙誌(代其子煇作)
   勉夫先生墓誌銘
   木齋陳處士墓誌銘
   鈍庵蔣處士墓誌銘
   附錄先君墓誌銘
  卷之六
   祭按察使王公文(貴溪人)
   祭鄉貢進士許時舉文
   祭外母吳夫人文

後錄目次021-2

   祭先君文
   祭姑夫趙先生文
   祭姊夫金處士文
   代趙時啟中舉告墓文
   祭太守童勉和文(先任給事中)
   代人祭外姑丈
   代人祭外祖母文
   祭外舅吳公文

後錄一022-1

(空白頁)

後錄一022-2

荷亭文集卷之一
            東陽盧格正夫著
  賦詩
   美人賦
 若有人兮多姿蹇幽居兮空谷浴蘭湯𠔃沐芳華扈
 申椒𠔃被姣服掃長眉𠔃連娟瞬美目𠔃綿邈舞凌
 波𠔃若驚鴻發楊阿𠔃振林木儀容嫵媚舉止閑淑
 含情不語顧影憐獨傷春嬌𠔃綺羅悲秋豔𠔃珠玉
 望靈脩𠔃何方念徘徊𠔃心曲遣鳳鳥𠔃致辭恐鳴

後錄一023-1

 鳩𠔃爭逐悼芳年𠔃若流悵空房𠔃獨宿於是蹇修
 為理詹尹式卜脩我衣裳修我膏沐雲旗啓途霞綃
 籠燭駕龍斬𠔃瑤臺薦鳳衾𠔃金屋托夜光于曜靈
 附絲蘿于喬木纂組玉璜曲瓊綉幙絃歌盈耳光采
 奪目願舉案以齊眉兮祈婦道之無恧惟貞心之恭
 順𠔃肯溺情于逸慾折瓊枝以為羞𠔃薦椒桂於𨤍
 醁樹蘭蕙之繽紛𠔃恐芳馨之不足裂芰荷以為衣
 𠔃集芙蓉於綉褥豈艷質之取憐𠔃納靈脩於歏穀
 照竹籠於洞房𠔃懸明月於帷幄光無遠而不達𠔃

後錄一023-2

 明無幽而不燭援圖畫以陳規𠔃誦德象而啓沃戒
 狂夫之亂紀𠔃歩哲人之芳躅樂秋夜之未央𠔃恐
 禍機之潜伏聞蒼蠅之有聲𠔃恍晨雞之咿喔覽樛
 木之逮下𠔃景哲后之綏福將齊名于汙青𠔃肯合
 污於流俗惟陰陽之調和𠔃啓萬物之發育處夫君
 於極休𠔃保赤子之多祿暢一氣之流通𠔃扇
皇風之清穆象日片之貞明𠔃振終古而莫續亂曰乾
 坤定位男女生𠔃奇偶相合夫婦成𠔃聖人設教順
 以貞𠔃至人則之風化行𠔃德音孔昭願服膺𠔃金

後錄一024-1

 石不朽終古榮𠔃
   慶黃門徐希曾母壽詩
 吾鄉有賢母少號閨中良婉娩德為潤肅雍禮自將
 中年喪所天守義齊共姜寒月吊孤影青苔生洞房
 貞心貫金石清操厲冰霜熏沐采蘋藻辛勤奉姑嫜
 詩書課兒曹紡績供衣裝願言兒進學逝者猶不亡
 斷機示明訓剪髮豈自戕一朝天風起鳳雛奮飛翔
 苞彩耀千仞德音昭四方口啣五色線虞廷補衣裳
 台斗明

後錄一024-2

宸極風雲繞建章顧兹心耿耿仰視春暉光慈烏依南
 枝青鳥啼北堂目極不可到情至空徬徨無聞孝養
 至寧庸守其常見名光赫赫親樂自洋洋孟子成大
 賢母德垂無疆羊祜服慈訓人生江漢長人生貴宏
 達德業須顒昂上增日月輝下掃華夷糠僉曰賢哉
 母教子誰與行
皇恩照玉巵 聖澤流瑤觴大啓八荒慶永垂千載芳
 斯為養親志無忝名賢鄉我歌阿母前母喜云勿忘
   輓侍御曾光表雙親詩

後錄一025-1

 斗南有佳士居然文獻邦讀書數行下作賦鳴琳瑯
 一朝採月窟兩袖飄天香十載遊辟雍席珍講虞唐
九重廣耳目濟濟登賢良冰斧越南臺聲名獨擅場朱
 衣耀赫日白簡飛秋霜發奸動神鬼理獄敷春陽僉
 期作霖雨雷聲普八荒天胡不愸遺二竪入膏肓從
 此鸞分影凄風冷綉裳共姜汎栢舟秉志樹綱常皇
 皇二十載閏閫有餘芳忽重霛脩念追隨上帝鄉青
 山兩埋玉艸木生悲傷巫陽招不起行人空斷腸我
 言君莫嘆天道豈茫茫令子繼芳躅奎光表四方卽

後錄一025-2

 今秉憲節擊鶻摩穹蒼乘驄羨桓典埋輪見張綱卓
 哉廊廟器偉矣邦家光于公昌厥後三槐蔭二郎天
 意顧有在善人豈云亡我歌佳城下彷彿□來翔悲
 風動林木陰雲護高岡願言螽斯羽世德垂無疆
   和王公旦大尹韵
 世有九方皐乃有千里馬紛紛肉眼徒寍識強與好
 卓哉道州子心勞署下考亦有鸞鳳姿棲遲枳𣗥道
 見此重懷人夢寐愁絕倒山盡日歸晚江空月出蚤
 沆瀣接淪陰飲之不能飽適有同心友吟詩論拙巧

後錄一026-1

 奇語響琳瑯壯志塞穹昊
當宁重民牧循良正為寶中牟終大用褒德未云老慷
 慨樹勳業英雄豈枯稿勉矣勿他求我言非艸艸
   避暑
 避暑竹軒下軒窓暎竹開石床有餘涼水簟無纖埃
 清風如故人颯然自南來啼鳥亦知心勸我頻啣杯
 世事奕恭爾何用先驚猜君看有道者皎如明鏡臺
   江行(二首)
 薄暮發江滸行行意若何明月揚清輝涼風起微波

後錄一026-2

 臨流不能寐自飲還自歌明朝至筦城塵事依然多
 夜闌酒初醒風物無限情松壑發靈籟蘭槳擊空明
 徘徊復徘徊懷抱一時清何當跨黃鶴王喬同一成
   詠蘭
 蘭為王者香不與眾芳伍清風滿幽谷紅塵絕淨土
 桃李多世態穠艷自非古松竹含晚姿孤高不同譜
 蒲柳及槐榆閒來隨意數荊𣗥雜蕭艾左右作奴虜
 美妹出南國儒風勝東魯魯叟亦作操意深聲更苦
 一朝獻靈修觀者沓如堵芳馨感鬼神明德動天府

後錄一027-1

 顯相維辟公奔走盡簮組湘纍喜而笑虞兮竟羞舞
 百祿以日增四方以無侮終古有餘芳厥施非小補
 此言如不信請子端章甫
   詠海裳
 春風二月初杜牧楊州過𠗦誰作蹇脩姑射納奇貨
 桃李齊致勝鶯燕爭云賀香分青𤨏情艷點碧山陲
 華清睡未足巫山夢初破倚翠默無言含情泪偷墮
 不怕香塵擁□嫌脂粉涴一月日邊明二人土上坐
 共誇傾國姿誰云委泥禍一朝風雨惡空招杜鵑訾

後錄一027-2

 回首問東皇願言覔良佐陽春無冶容歲寒靡摧挫
 德全愈不形曲高彌寡和虞廷來鳳凰青青玉千箇
   壽黃門張經載母六十
 西江張氏母展也閨中凰賦性旣貞淑宅心復慈良
 一從鵉影幻栢舟誓不忘殷勤潔蘋澡婉婉事姑嫜
 婦道今誰似母儀宿有常和丸頻訓示截髮共酒漿
 持金比昭母泣杖見韓郎一日春風起雛鳳鳴高岡
 文彩煥九苞德音中八方燦燦昭雲漢翩翩爛天壤
 出入直禁闥染翰侍

後錄一028-1

君王官物無遺奉貧乏每榆楊
天子推孝理晝錦還故鄉丹楓映玉巵黃花泛瑤觴王
 母亦西來霞光藹北堂綵衣舞蹁蹮猶帶御爐香問
 之何因爾積善天降祥來歲沐
恩波寵褒用是彰花甲從新數迓禧詎堪量我辱賢郎
 交遙瞻喜欲狂作詩寄太史壼範垂無彊
   戲荅張宗器
 昨辱使上門嘉惠二秪候常祿義無辭素食顏孔厚
 多財益我過無肉令人瘦持此問先生囊空且登受

後錄一028-2

   选弟敬夫會試
 昔者二難并文章耀儒服个朝雙鳳飛光彩奪人目
 江亭雨初霽天宇清可掬唱徹驪駒歌風動征帆速
 神州在何方祥雲護 金屋三策
當宁獻燦燦珠千斛策馬出長安恩袍照春祿曲江花
 似錦閬苑人如玉十里沸絲簧輪蹄競馳逐書生際
 亨運素願良亦足炳炳一寸丹何如詹尹卜匪為賈
 聲華豈曰媒利祿稷契事堯舜願言繼芳躅
   秋晚

後錄一029-1

 乘閒河滸畔秋色忽相磨落日明遠浦西風湧微波
 何處釣船歸老翁酣且歌隔林吹短笛牧牛下前坡
 竹外酒旗斜曲闌發楊阿數聲歡未足艷艷朱顏酡
 誰家遊冶郎綠楊映新羅夾彈落飛鳥指日揮天戈
 我本倦遊客芳辰屢蹉跎對此情不已詩恩如懸河
 白鷗忽相親羣飛馬前過何當與汝盟酌酒呼天和
   秋宵
 秋宵不成寐輕風透疎櫺攬衣起開門宿鳥花間鳴
 徘徊天宇闊河漢淺且清雙星隔幾許默默終宵情

後錄一029-2

 我欲徃從之八翼凌風生慈烏夜半啼惕然壯心驚
 呼酒且盤桓浩歌山月明東白出門去兩峯相對青
   荅馬國器
 昂藏八尺身骨相絕無倫一入飛龍廄生憎指鹿人
 九門驚製電千里見揚塵伯樂方能顧先生且莫嗔
   題陳處士遺安堂
 好爵肯纓情黃金不滿籝貽謀最深處方寸子孫耕
   和韋蘇州詩(三首)
 夜卧虛寂堂月明見肅客精光射斗牛爽氣透金石

後錄一030-1

 經史閒古今陰陽自朝夕何處覔行蹤心虛本無迹
 終日藕花亭寶養千金客積案盡詩書盈箱半藥石
 陽回草木春歲晏霜露夕去去竟何之前脩有遺迹
 採芝終南山雲間見木客借問祖龍時程書幾衡石
 黔首亦何辜朝憂不及夕鸇獺為誰敺關河俱漢迹
   悼亡
 聚散不可期脩短那能計原從無中來還向無中去
   蚤行次温庭筠(二首)
 蚤行天未曙渺渺水雲鄉楊椏梢頭月芙蓉葉上霜

後錄一030-2

 驚鴻過別浦狺犬出頹墻隔岸誰將火晨炊汲野塘
 晨起理梳洗西風出故鄉雞鳴海底日人立渡頭霜
 落葉亂鋪路橫枝低拂墻馬行俄躍足野水入芳塘
   幽居次賈島韵
 迂叟愛幽靜清風歸故園懸崖連石室流水遶柴門
 月出花生影雲消樹露根此中有眞趣難與俗人言
   閒卧次白樂天韵
 林泉閒適性非敢自沉淪孔子盛時夢羲皇以上人
 乾坤雙醉眼風月一吟身久卧朔風惡寧容戴角巾

後錄一031-1

   次韵孟浩然歸終南
 四海混車書先生一艸廬石泉時滴□松竹亦蕭疎
 俗塵或飛到清風自掃除月明閒讀易觀象看盈虛
   次韵魏野題屋壁
 野際承平世胡甘飲石泉竪貂方偃月魏絳未凌烟
 官裡無多味山中不計年達人知物理莫笑是眞偏
   春望次杜子美韵
 三月風光好吾人意獨深百花爭晝錦寸艸自春心
 案有陽秋筆門無暮夜金驕兒共梳洗笑看二毛簪

後錄一031-2

   古戰場(次竇庠韵)
 衛青絕大幕竇憲焚龍庭日暮沙猶白春深艸未青
 斷碑無顯字折戟有餘腥我願邊塵息中和致四靈
   王荊公墓(次曾子開韵)
 神考喜求才鄞江縣尹來周官方講舉宋室半傾頹
 旭日扶將旦陰雲撥不開北門誰啓鑰沙漠有餘哀
   獨坐(次任伯雨韵二首)
 環居萬竿竹日日來清風花落鳥鳴樹水流雲在空
 精心思物理妙句奪天工眞樂自生色何須借酒紅

後錄一032-1

 山居靜無事獨坐看屏風流水浴明月危峰臿太空
 乾坤多美景圖画亦良工未盡圖中景祥雲捧日紅
   題何菊逸壽星圖
 遙望卿雲鄉南極降殊俗翩翩一鶴來乾坤清可掬
 問之因何爾作善天錫福商山松栢青謝畹芝蘭馥
 題詩昭瑞圖聲華動天祿
   偶題屋壁
 丈夫寍非夫偃蹇時不利面目若短光語言亦少味
 一旦躋亨衢雲龍風虎遇勳名格宇宙慶澤及苗裔

後錄一032-2

 眷言莘渭翁湯文乃知已一德位元功流芳千萬世
   秋宵
 秋宵不成寐扶杖啓柴扉雨霽魚頻躍風恬鶴未歸
 攜朋談妙理歩月挹清輝嗟彼營營者寍知造化機
   嚴子陵廟
 輕風揚錦帆明月過嚴灘寤寐芝蘭志徘徊冰玉顏
 身在烟波中名滿天地間眷言光武聖先生行其難
 花落鳥不競水流雲自閒嗤彼晉蔡謨絕迹亦躋攀
   題靜庵

後錄一033-1

 有美一人𠔃中州青山綠水𠔃夷猶鳥不鳴𠔃山幽
 幽風不波𠔃水悠悠天無言𠔃春復秋達人知命與
 造物者游
   石洞書院
 石洞建書院山川著美譽歸雲三徑暗斜日半窻虛
 澗水鳴新樂岩藤學艸書昔年山下路春雨長園蔬
   富春驛
 停舟富春驛閒上望江樓牧笛千家晚蘆花兩岸秋
 驚濤奔白馬亂石沿烏牛去去應何所紅雲繞

後錄一033-2

帝州
   元宵
 連朝風雨惡今日喜新晴未論夜燈好初看春月明
 金吾應弛禁玉漏莫傳更歲歲長如此光陰不負生
   寒食
 寒食出山前誰家掛紙錢牛羊青艸地風雨杏花天
 介子不言祿國人空禁烟至今焚水上猶自恨綿綿
   端午
 乘風過湘水舟人競渡誼蠅口惑昏豎魚腹埋忠魂

後錄一034-1

 浩浩波濤黑悠悠日月昏誰知千載後
大明麗乾坤
   中秋
 今夜好明月萬戶朱簾捲北海樽不空南樓興非淺
 美人激清歌才士騁雄辨愛此情不已持向吾
君獻
   重陽
 老翁不計年登高已盈百嶺上招野賓雲間見仙客
 頻看竹葉青不愛梨花自扶杖過前山羣羊化為石

後錄一034-2

   競渡
 五月龍舟競年年願不違輪蹄紛似織舟楫去如飛
 艷采明羣目驚湍動釣機誰家好龍種奪得錦幖歸
   過貴溪掛榜山
 公餘訪遺逸策馬東南出岩瀑響潺湲新篁弄疎密
 共說山掛榜不用峯如筆維嶽時降神生才斗南一
   贈杜雲洞公運
 策笻雲洞山山深茂花竹中有隱君子結屋山之麓
 寒暑一敝裘饔飧惟脫粟漠漠不外求欣欣常自足

後錄一035-1

 問之何因爾腹內𧄧珠玉誰家耀綺羅誰家厭梁肉
 不義而富貴禍囟相倚伏緬懷陋巷顏千載有餘馥
   題張國賓雲山
 白雲多變態青山不攺形達人妙天機自扁非華名
 動靜有定理久速寍足驚願言企前哲千載有遺榮
   題潘守綵衣重慶圖
 大江有一士顒顒復昻昻讀書蘊山海作賦鳴琳瑯
 一朝啓閶闔三策奏
羲皇

後錄一035-2

帝曰來汝嘉民牧須賢良蘄水布仁政視民如有傷頌
 聲藹鄰邑芳譽播荊壤獻績居上考
玉音重揄揚超遷金華守婺星耿耿光八邑沛甘霖千
 里敷春陽夙夜末終譽寍容思故鄉丹山羣鳳雛羽
 翼成文章遡風紛屢舞皇雲天一方丹青解至情繪
 圖昭休祥禁苑天葩茂謝庭玉樹芳良辰試批閱瑞
 氣藹華堂孝思惟在目庶幾慰棗腸吾聞范文正佐
 宋居廟廊純仁固辭邑跬歩不能忘父忠子克孝精
 誠格上蒼巍巍兩相業千載垂馨香今君賢文子令

後錄一036-1

 德實與行皇天鑒不忒福祿來未央譬如鄧林木蔽
 雲千尺強榱桷豈堪𤲢終當作棟梁譬如荊山璞鬱
 鬱含珪璋琢成瑚璉器宗廟供蒸嘗蹇予非浪誇多
 君請自詳根盛末必茂源深流益長願言純不已世
 德垂無疆
   水竹幽居過丹陽有感
 誰家傍小洲風景四時幽初日青玗照明霞碧玉流
 吟成裁鳳管睡起覔漁舟機靜塵勞息何心萬戶侯
   挽馬逢源父母

後錄一036-2

 祥雲護舊居高士竟何如絳帳春無際青衿樂有餘
 松風鳴籟遠梅月映窓虛教子成賢哲含怡返太初
 何年青鳥啼晏罷竟忘歸月冷梁鴻案塵迷孟母機
 落花春雨寂荒艸暝烟微吟斷蓼莪句賢郎泪滿衣
   問弟直夫索棃
 昨欲還我書一書紙千幅何如代以棃一書棃一斛
 去歲尚纍纍今年多可卜樹上大如斗席間珍似玉
 金刀切處液流泉一片下咽冰沃腹煩可解𠔃況疴
 痊月白風清思爽然短章未足致予意明朝更賦雪

後錄一037-1

 棃篇
   慶張榆秀才母壽
 卓哉張氏母不與凡母俱孀居三十載貞心鐵石如
 搆書課諸子剪髮延名儒淑德光閨閫芳名動里閭
 流年越花甲炯炯璠璵姿宗戚穪觴罷兒孫戲綵餘
 齊視阿母壽艸心報春暉明年舛閶闔
恩光下庭闈
   贈別駕鄺侯
 有美鄺侯溫乎如玉斯民父母斯文骨肉軒車至止

後錄一037-2

 民歸如簇侯命勿驚俾爾戩榖按籍清戎月照空谷
 民貢繭絲舊或未足侯命勿亟俾查案牘舊役未償
 新役難續墨吏侵欺良民繁獄匪彼罪尤乃我荼毒
 陽子良謨科拙愛篤孔門明戒見小欲速民聽德音
 歡震比屋僉曰我侯春臺玉燭
天子愛民俾作良牧何以報之華封三祝
徵書莫來我民之福
   送劉太監歌(有序)
  成化甲辰秋七月鎮守江西司設監太監劉公奉

後錄一038-1

勑移鎮兩廣挽𤲢不可人心皇皇分巡僉憲莊公於是
  俯命按屬採拾民風以送之切惟古之仁人君子
  按冶一方而民愛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去則遮
  道𤲢之至沒世而不忘者夫豈聲音笑貌云乎哉
  貢必有所以為之者矣劉公受
命鎮藩幾及十 孜孜奉國知無不為以寬厚待民以
  恩禮待士夫而左右近習未嘗有挾勢而生事者
  士民被其德而安其治也非一日矣今而攺鎮他
  藩澤不終究則夫士民傷悲不已之情發於嗟嘆

後錄一038-2

  詠歌之餘者固其所爾因采其大意而為之歌曰
 有美人𠔃邦之媛被圭璧𠔃紉蘭荃羌含睇𠔃互笑
 善窈窕𠔃增妍奉
玉音𠔃南國發桂棹𠔃洪川遡洄從之𠔃道修阻舉頭
 仰望𠔃空雲烟隰有芳𠔃沚有香懷美人𠔃不能忘
 願言相夫君𠔃均德音於四方
   戲三同寅懼內無子
 陰盛則陽伏內重則外輕河東獅子吼響馬寂無聲
 文豹應潜竄寒雞不敢鳴隔墻鶯燕笑連浦鴛鴦驚

後錄一039-1

 我聞夫為天何事常戰兢三綱壹以弛萬化何繇成
 婦性雖妬忌法語可開明專寵眼前樂無兄身後爭
 樛木能逮下千古垂芳聲若得陰陽和會有鸑鷟生
 他日過孔門共看鯉趨庭
   送酃縣尹陳良貴之任
 曉捧除書出
帝鄉春風花椏选行裝從今刀劒為牛犢自古鷹鸇下
 鳳皇莫惜三年勞撫字要知千載數循良他時獻績
 歸 金闕明月清風一樣光

後錄一039-2

   壽侍御王克承母
 豸冠貴子榮歸日象服慈親初度展彩鳳玉麟誰不
 美瑤花琪樹自長春雲開南極光芒燦雨過東山景
 物新豈是蒼蒼私着意由來作善屬吾人
   和王內翰韵
 玉帛衣冠列大賢芳心何事轉凄然常期立德垂千
 載誰謂偷閒過十年管樂才名猶不冺伊周事業豈
 虛傳咨諏賴有金蘭契拱北台星正纚連
   題李世南東李十詠卷

後錄一040-1

 禾忝離離九月秋朔風吹雪洒西州江南王氣知無
 幾宇內眞元可暫休顏氏一門井伏節李陵千載尚
 含羞思賢幾度瞻遺象明月清風滿画樓(右詠一門忠義)
 花萼相輝暎浙東誰言江右老陳崇金枝玉樹幾千
 本瑞色天香一樣同雙𡷹 峰巒涵秀氣百年禮樂圃
 春風化行薄俗如堪振蕩蕩堯天屋可封(右詠四世同居)
 莫看東風花椏春歲寒松栢見天眞宮腰國色空中
 盡雪幹霜枝分外親不惜鬱盤先斧鉞獨𤲢偃□拱
 星辰歌殘棠棣重回首盜賊原來亦是人(右救兄感賊)

後錄一040-2

 嘗謂靈椿歲八千松風一夜動哀絃杖身九死嗟何
 贖泣血三年敢自憐赤兔白烏馴艸舍醴泉甘露蒲
 芝田東風回首猶堪慰萱草北堂春正妍(有虞墓養号)
 俯仰乾坤酒百杯堂堂歲月去還來蒼梧翠竹無邊
 趣白石清泉絕點埃日暖波心魚潑刺月明松頂鶴
 徘徊丹心不廢君臣義諸葛原非異世才(右辭辟隱居)
 默然一念格天神何用人前伐此身子產辭圭因得
 寶晉公還帶為安仁春陽出海無邊景秋月當空絕
 點塵莫道陰功無顯報豸冠象簡是何人(右還金冺跡)

後錄一041-1

 從來五福壽為先泡沫風燈豈易全不見三千亡是
 叟嘗聞七十古稀年青鸞彩鳳分番舞紅杏碧桃取
 次妍謾羨一門仁者壽蒲庭瓜瓞更綿綿(右叔侄耆頤)
 孤鸞半室守空林何事鵷雛右獨銀劉水無情紅葉
 遠洞門有限綠苔深峴風竝秀千季景風月雙清萬
 古心寄語當 朝賢太史栢舟誰復嗣徽音(右母子雙節)
 理學淵源何處同民彛天理古今同只因小道多岐
 路遂使眞元蕩太空洙泗宮墻非餙外濂閩脈絡本
 由中𠗦誰引入金華路一道奎光照𡷹東(右先朝理學)

後錄一041-2

 古道功民豈易全曾於班馬見遺編伊  業眞無
 忝管晏才華僅可傳不向長江誇巨浪須從活水探
 眞源吾邦喜有簮纓族自宋于今五百年(右當代功名)
   庚申年五月七 有感
 蘭湯浴罷比窓眠忽聽晨雞思惘然宣殳一加知命
 歲孫郎三倍渡江年光陰苒苒空回首事業悠悠不
 問天寄語碧桃花下客江南風月屬吟鞭
   喜雨
 夢覺吟窩逸興長不因宋玉賦高唐氣蒸竹院琴書

後錄一042-1

 潤聲入荷池枕簟凉彌望江山都攺色四郊禾黍倍
 生香須臾雲散知何處赫日當空照萬方
   次趙尚新韵(六首)
 蓬萊絕頂鬱崔嵬閶闔遙開見上台舉首便堪扶白
 日回頭不用拂黃埃月中丹桂紛紛落天上銀河滾
 滾來堪笑風流謝公子偶逢小景便徘徊(右方岩)
 我愛西方萬歲山乘虬跨鳳不辭煩四時剩有雲霞
 吐千古常將日月吞仙鶴凌風歸洞府神龍帶雨岀
 天門箇中盡是惺惺地不用烹茶醒醉魂(右壽岩)

後錄一042-2

 老幹參天數十圍東風不受祖龍欺愁聞汴水栽官
 椏悶聽甘泉奏瑞芝雪浦鄧林春意蚤雲深商嶺曉
 光遲兔絲千尺神苓見壽國安民正及時(右松岩)
 誰識磻谿老釣翁得魚沽酒醉春風偶來牧野閒揮
 劒笑入天關不用笻出納風雲猶掌運古今人物可
 誰同興來郤上危樓望月落潮平水正東(右八十)
 放鶴山前看白雲牧牛隴上教兒孫兒孫各有田方
 寸種得熟時珠滿盆(右傳耕)
 君不見東方有山高臿天勢與清都紫府相牽連上

後錄一043-1

 有翠竹蒼梧崢嶸捧日月下有丹崖紫石杳藹棲雲
 烟羽衣山人未識山中趣空將朝霞沆瀣穪客遂至
 清母滑鬼自然一氣孔神中夜裡無為之先天作旅
 泰初重開我為主山人胷中無所有只說冰桃與雪
 藕涎口何曾得一飡揚𥇮便欲誇悠久我今勸君莫
 登山山上荊棘生滿巔直須乘龍跨鳳逍遙天地間
 特與東方美人玉貌爭一先(右登山歌)
   选人宰邑(代作)
 鹿鳴聲價重儒林初拂琅玕拜

後錄一043-2

玉音謾道徐生空擊皷須知宓子善鳴琴滿城桃李奉
 風蚤四野桑麻夜雨深他日政成應大用洛陽赤子
 愛棠陰
   輓于時俊母封太孺人
  纔承
恩命出 金鑾何事仙遊竟不還舉案無塵遺則遠斷
 機有樣後人看秋風末夜吹慈竹春雨何年沐瑞蘭
 哭罷賢郎尋往事手書旬日報平安
   輓鄭尚寶母

後錄一044-1

 榮拜
封章壽古稀霞帔鶴髮自相輝歌殘金縷方多慶宴罷
 瑤池竟不歸花落閒庭春晝靜艸深高塚夕陽微賢
 郎最是傷心處手澤猶存舊製衣
   輓霧溪陳處士
 久仰高風未識荊銘文讀罷見平生世傳陳兢有家
 法盜畏彥方知姓名遼海鶴歸知幾歲越山猿唳過
 三聲行觀採入觀風者耿耿芳名照汗青
   选田巡檢考滿

後錄一044-2

 嫋嫋西風湧碧波选君南浦意如何三年清議騰絃
 誦千里深情逐棹歌霜滿竹林天色朗雨餘花塢月
 明多誰知璞玉藏良價要相招端問卞和
   贈高都憲(得來字)
 都憲先生遊勝地侍御諸賢盡日陪□杯不問白口
 速吟詩且促黃花開泛楫中流波弄影榮馬古道風
 揚埃道傍兒童拍手笑笑指淵明歸去來
   中秋翫月(次高都憲韵)
 十二珠簾暮不垂一城絃管樂明時碧天絕翳月千

後錄一045-1

 里丹桂輸香花滿枝且向花前同酩酊謾勞月下問
 盈虧此天此夜應長好不用臨文歎別離
   水竹幽居(次杜公運韵二首)
 一溪流水竹千窠富貴浮雲奈若何紅 拍堤魚烏
 狎綠陰滿室鳳鸞多涵天浴日容非小傲雪凌霜操
 不磨長嘯一聲雲漠漠何人扣角下前坡
 清溪翠竹遶山窠半世忘機奈樂何碧浪平時雲影
 靜綠陰盡處月明多源頭活水時流出林下清光耿
 不磨寄謝非熊休叶卜此生無分到鸞坡

後錄一045-2

   感興(次前韵)
 水竹蕭蕭一蟻窠老天生我欲如何風寒砂磧貔貅
 聚日暮林巒虎豹多懶把金樽邀月飲直將寶劍倚
 天磨明年策奏
重瞳喜萬騎亐旌出禁坡
   過先兄故居
 故居寂寂逕苔深痛憶先生淚不禁芳草一庭隨意
 綠寒蛩四壁為誰吟碧桃紅杏年年景明月清風夜
 夜心惆悵英鬼何處去數聲啼鳥隔花陰

後錄一046-1

   梧州遇漲
 乍夜巒江春水生瀰漫直與曉山平衝崖擊石千雷
 震欲日澄空一鑑明濳底蛟龍爭奮迹吟邊魚鳥不
 知名滔滔東逝應何意要與滄溟集大成
   和同年李啓東韵
 同醉瓊林十八秋相思時倚夕陽樓物華轉眼渾無
 定天運循環不暫休雲過列星皆北向潮平江漢又
 東流寄言獨樂園中叟安石東山為國謀
   和潘二守(三首)

後錄一046-2

 循良事業一番新千里爭傳有腳春日暖桑田馴魯
 雉風和芝囿見周麟匡時直欲安黔首食祿原非樂
 此身寄語當 朝賢宰相廟堂須用讀書人(其一)
 十載乘驄客 帝鄉朝朝執法侍
君王從攜白簡歸衡舍空有丹心遠 建章終日相親
 惟藥石經年散處不冠裳殷勤好是賢(明守)隹句緇衣
 遠見將(其二)
 隹句緇衣久未酬東人忽報袞衣𤲢花含清露如沾
 惠椏拂輕烟似障羞窮谷謾勞傳玉燭芳名只恐覆

後錄一047-1

 金甌蹇予亦有芝蘭志願逐香輪作勝遊(其二)
   和石通府韵
 牧圉台司一樣修休嫌棟宇半擡頭也知六政能馴
 虎何必三春學問牛龍卧不因風浪險鵬摶豈為稻
 梁謀天生豪傑應何似佇看棠陰遍九州
   贈節判謝君之任(有序)
  謝先生弋陽望族也德器宏遠學識淵源累不第
  于有司乃循例入太學茲拜湖廣之桂陽節判道
  出東陽見邑民穪頌令器謝侯德政自信庭訓有

後錄一047-2

  徵喜動顏色遂欲以其訓于子者推于州吾知桂
  陽民之受福亦如吾民之受福矣詩以道之
 冰壺玉樹絕纖塵碧艸綠波相映新曾憶鄰封知世
 冑又從傾蓋識天眞滿城桃李家家曉千里絃歌處
 處春他日 天書詢美政東陽孰與桂陽民
   选人會試
 梅花亭上雪初晴唱徹陽關思不勝兩岸好山供祖
 帳一溪流水选行旌丹墀獨對三千字 金殿俄傳
 第一聲他日宦成何所見麒麟閣上見芳名

後錄一048-1

   悼孔雀(時有孔雀被人殺)
 飲啄東園自在飛誰知一夜落危機空𤲢短翠沾塵
 土無復團金耀夕暉蝴蝶驚鬼頻入夢杜鵑啼血不
 如歸衰音若寄南賓雁應有騷人淚染衣
   讀易
 曾向包羲問太原河圖為後易為先胚胎六合無窮
 理包括羣黎日用天三聖若專尊卜筮宣尼何用絕
 韋編獨憐數易非吾易只把蓍龜紹正傳
   慶謝侯生子

後錄一048-2

 鬱䓗佳氣藹門閶鳳穴新看得鳳雛不用章庭占□
 象定從 漢闕佩金魚斷機孟母賢無敵治獄于公
 慶有餘我欲登門試英物只愁泥醉素人扶
   和艾司訓望雲韵
 泮宮積學幾悲秋寸艸春暉志未酬方舉板輿□孝
 養爭如桂棹不停𤲢管絃有恨聲相逐竹樹多情翠
 欲流極目鎮江江上路白雲離思共悠悠
   趙安人李氏輓詩(有序)
  節婦趙安人李氏為侍御公之子予之中表兄嫂

後錄一049-1

  也予少育于姑夫芝山翁家與安人之子沂俱在
  髫齓相與出入嬉戲以故得侍慈顏而安人亦愛
  予若子迄今垂五十載德音耿耿不忘沂姪徵詩
  因序其畧于右執筆之頃凄然者久之
 物換星移數十年銘文讀罷淚潸然從夫不貳共姜
 節教子成名孟母賢鳳去臺端花寂寂牛眠隴上艸
 芊芊只今太史書貞烈佇看 恩光賁九泉
   同謝侯遊東峴
 邑侯邀我訪山霛同上東峰第一層黃鳥間關如有

後錄一049-2

 約白雲變化更忘形水從石竅鳴瑤珮風向松林舞
 翠屏分付山僧牢着眼他年信筆說吾曾
   选葉節推考滿
 仗韌登舟氣若虹遙瞻天表日輪紅從來只喫雙溪
 水此去無慚七里風南國多人歌召伯漢庭有日相
 于公嗟予莫勸陽關酒空向江流憶去踪
   壽鄺侯太宐人
 黃堂令子過家日閬苑慈親長壽展彩鳳聲連瑤珮
 響碧桃花映錦袍新儒林詞翰岡陵祝綺席芳華水

後錄一050-1

 陸珍試問韶光𡩖幾許 封章三賁太夫人
   选醫訓陳節之歸義鳥
 春風聯轡謁通明又見承 恩出鳳城巵酒話分亭
 柳細寸心歸壽馬蹄輕雲飛東海家千里人倚西樓
 笛數聲嗟我懷親歸未得夕陽回首思沾纓
   題葉氏壽萱卷
 天理民彝久喪眞紛紛逆子獸為鄰良金美玉專□
 已糲食粗衣郤奉親冷地椿萱空自老載途荊棘逐
 時新吾鄉喜有詩書族孝弟相承示子孫

後錄一050-2

   賀李世榮先生除貴州斷事
 葩經燈火十年苦 楓陛雲龍此日遭三尺能持祛
 俗弊一心不媿見賢勞庭開白晝春長滿門掩黃昏
 月自高執法分明清議在行看當道有崇褒
   选許時舉歸東陽
 曉日都門酒一尊天涯分袂倍傷神春風桃李同舟
 客秋雨梧桐兩地人賈誼久知懷獻納班生未許嘆
 沉淪江南佳夢應非偶試看薔薇來歲春
                 一卷終

後錄一051-1

(空白頁)

後錄二001-2

荷亭文集卷之二
            東陽盧格正夫著

   馬上偶成(三首)
 乘閒訪舊出長安雨浥輕塵路未乾綠桞墻頭遙掩
 映一枝紅艷倚闌干
 綠楊堤畔偶徜徉隔水誰家笑語凉卻命胡床臨水
 坐清風一點藕花香
 春波渺渺桺依依斜日江陰燕子飛愛此清幽不知

後錄二002-1

 晚一看新月伴人歸
   遊西山(二首)
 夾路松筠曉色遲風敲清露滳秋衣鍾聲隱隱知何
 處一抹輕烟鎖翠㣲
 澗水潺潺潤石清嵒花灼灼照人明山翁不遇知何
 處忽有雲中笑語聲
   寫懷
 一枕仙遊興若何月明如水夜凉多覺來彷彿家鄉
 裏猶說高堂鬂未皤

後錄二002-2

   遣興
 共嘆紅塵行路難閒過僧舍借花看數聲啼鳥不知
 處滿地綠陰清晝寒
   邊報
 誰嘆封侯事業難朔風吹雪洒邊關將軍當勒燕然
 計莫使胡兒疋馬還
   不言
 風虎雲龍遶建章常隨仙杖侍 清光等閑不敢高
 聲語恐皷雷霆震八荒

後錄二003-1

   荅劉道長(四首)
 邂逅論心五鳳樓一腔藻鑑魯春秋蹇予亦有夷吾
 志願逐東風汗漫遊
 公是文章第一流謙虛只為誨人謀滿門桃李春無
 際藹藹芳陰遍九州
 曾向吳亭望虎丘奎光萬丈謫仙儔三秋風月無邊
 興千古江河不盡流
 一叚經綸老不休德音秩秩滿 皇州行看說命與
 伊訓照耀乾坤千萬秋

後錄二003-2

   過吳江(三首)
 孤舟千里過吳亭兩岸丹楓醉眼醒翹首家圍何處
 是落霞孤鶩數峯青
 厭聽歌管弄新聲黙坐焚香思自清飯罷推篷時一
 翫疎雲漏日蕩船明
 落水寒鴉歲欲徂幾家漁火夜相呼恠來詩思清於
 水風月扁舟過五湖
   荷池詠史(十二首)
 誰將尤物種神州一笑能消萬斛愁從此西風生茂

後錄二004-1

 艸洛陽花木自春秋
 楚天雲雨興悠悠㰸郤嬌容半掩羞自是不言增嫵
 媚綠陰青子滿芳洲
 艷骨香肌雲錦裳若耶溪上鬪新粧憑誰種入吳宮
 裏一曲烏棲鹿擅場
 暴雨翻空漢水盈佳人揮淚落紅氷憑君莫問烏江
 事終古波濤恨未平
 莫向天涯怨色空從來造物妒花容玉顏流落香䰟
 在青艸年年入漢宮

後錄二004-2

 宛轉回風舞袖長恍疑神女踏春陽落紅漬點香泥
 上又逐烏衣入未央
 一種妖嬈取次開芳心耿耿絕塵埃老瞞不用頻回
 首作惡東風捲地來
 六斗明珠照六更無端風浪一時生粉花錦幛同湮
 沒金谷樓前月自明
 一叚秋光翠欲流江南王氣漠然妝臨春結綺皆塵
  跡玉井舍污恨未休
 曾見更衣侍玉皇青宮深處宿夗央夗央夢斷恩波

後錄二005-1

 冷斜倚溪風醉六郎
 溫泉浴出振新衣倚翠無言對落暉老寉貪歡看不
 盡一聲鼙皷又驚飛
 隔水盈盈不可親天香國色奪陽春憑誰品作花君
 子宇內由來第一人
   和孫廷噐韵(兩首)
 靈源一逕隔塵几眼底風花莫浪攀脫郤錦袍林下
 坐竹陰分我半邊閒
 滿目山光興不几高人約我共躋攀雲根一脈源頭

後錄二005-2

 水萬壑淙淙總是閒
   寓意集句(三首)
 莫惜芳尊細細斟春宵一刻值千金共君今夜不須
 睡明日池塘是綠陰
 浮雲飛盡日西頹客有可人期不來獨坐黃昏誰是
 伴玉消清轉寉徘徊
 當筵換酒解金貂鐘皷無聲夜寂寥試問西牕前夜
 月玉人何處教吹簫
   山家合韵(二首)

後錄二006-1

 三月園林未見花春風疑不到山家等閑步入蓬萊
 頂一朵妖紅奪晚霞
 東風誰唱後庭花綠樹陰陰映酒家愛此多清歸去
 晚馬蹄踏碎一川霞
   壬寅春寄許時舉(五首)
 別後相思又歲除多君心事近何如人來京國三千
 里不寄家鄉一紙書
 獨憐上市艸痕深寄問交游肯再臨源水須期雲弄
 影莫叫泗澤自徽音

後錄二006-2

 一命初沾未得歸興來空自試班衣故人有意勤相
 慰莫矢高堂賦式微
 不耐寒威鎻非扉漫空風雪晝熹微也知紅日還依
 舊無奈彫雲凍不飛
 共說烏衣雨露濃毛生約我覔春容也知幽徑巳成
 路為憶高柴失舊踪
   溪橋見梅(二首)
 米肌玉骨絕纖塵獨立溪橋冷笑春試向東風問消
 息徃來誰是看花人

後錄二007-1

 天與精神分外竒肯同桃李絃芳姿明時要作調羹
 用分付東君好護持
   謝人送燈
 故人惠我竹絲燈絕勝長檠與短檠五夜長風吹碧
 落彩雲不動月萃明
   花椏無𥝠
 造化生成各有時不緣花椏自無𥝠東園昨夜春風
 惡滿地落紅君未知
   春風

後錄二007-2

 三月幽崖艸木生上林花巳映天明年年消息長如
 此誰謂春風不世情
   喜雨(二首)
 歌殘雲漢非牕眠俄頃風雷震九天解道神龍作霖
 雨坐看人樂太平年
 天上風雲送雨聲八問煩暑一時清憑君汲取新河
 水為洗胷中舊甲兵
   壬戌寫懷(二首)
 今年五十又加三終日昏昏不是酣偶值良宵出門

後錄二008-1

 望一天星斗落寒潭
 今年五十又加三除郤吟詩百不堪試問詩腸𡩖幾
 許九天風月半江南
   次韵王安石小艇
 半山亭下老生涯擾擾應愁日易斜爭得謝公墩属
 我又分犢艸佔鷗沙
   過喬太師墓
 宰木蕭蕭艸徑荒鳥啼花落總刊傷憑君欲問前朝
 事翁仲無言臥夕陽

後錄二008-2

   登㟴山絕頂
 西風立馬最高峰下視塵寰杳靄中此去碧宵應不
 遠騰身直入水晶宮
   上先兄墓
 駐馬山前酹酒杯落花滿地鳥聲哀英豪一去無消
 息風雨年年長綠苔
   中元憶約叁叔父
 去歲中元月色新荷亭望月兩閒人今年風景渾如
 舊不見先生涙滿巾

後錄二009-1

   悼內
 玉毀珠沉事巳空傷心何處覔遺踪夜深獨倚闌干
 立兒女相悲問舊容
   登六和塔(二首)
 千尺浮屠接太清時聞仙管按歌聲從今八極都遊
 遍看取清雲足下生
 春艸堂前捧壽杯天風吹我上瑤臺舉頭紅日不違
 咫一任浮雲自徃來
   錢塘觀潮(二首)

後錄二009-2

 八月觀潮上海樓渾如金虜出楊州平常最是錢塘
 水觸着潮頭便倒流
 八月觀潮上海樓舟人恐懼赴中流伊誰醉舞狂歌
 者回首西風巳覆舟
   江亭雨霽(二首)
 江亭雨霽解行舟萬壑千岩水亂流試向前川探涯
 涘滄波萬頃拍天浮
 風過山前紅葉鬧兩餘江上綠波新乘槎千里觀滄
 海多少行人候問津

後錄二010-1

   有感
 極數知來之謂占天虧盈滿地流謙憑誰說與秦公
 子得隴無煩望蜀添
   西湖
 十里湖光綠染衣滿船燈火夜忘歸憑誰寄語林和
 靖近歲梅花學雪飛
   春景(二首)
 眼底春風次第來梅花開盡杏花開春光山色□人
 管都入詩家送酒杯

後錄二010-2

 花陰寂寂鳥關關弱椏和風拂画闌最是一年春怒
 處先生都在醉中看
   詠易
 世儒問我五經原易道原居六畫先若說羲文專卜
 筮街頭盲瞽盡真傳
   詠詩
 夫子刪詩立義精國風亞送各分明考亭半作淫奔
 什何用為邦放鄭聲
   壽七十

後錄二011-1

 謾道人聲七十稀今朝王母宴瑤池年年此日春如
 烸千百兒孫捧壽巵
   覔雪梨
 聞說君家好雪梨東園樹樹壓枝低蹇予無計消煩
 渴郤憶花時巳品題
   三月牡丹未開
 東君何事靳韶華國色天香属
帝家三月春風都着盡誰知猶有未開花
   贈謝侯花燈

後錄二011-2

 天遣郎星出禁坡精光耿耿照人多從今徧照乾坤
 內不問逃亡與綺羅
   題扇獨鯉朝天
 誰將子 戯金箋俄頃風雲浪拍天豈是神龍暫魚
 眼九淵騰起作豐年
   題扇竹
 傲雪凌霜色愈新肯同花椏媚陽春餘稍偶托丹青
 手猶有清風擺世塵
   慶太守韓候生子(三首有序)

後錄二012-1

  吾郡韓 視篆以來六年于兹矣公廉有威明睿
  善斷夙夜匪懈始終如一求之于古其邵杜之流
  歟今春始得嘉兒相表異常𦶩天鍚之也凡在帡
  幪罔不穪慶矧予素辱侯愛喜慰何可勝言但短
  章寂寥不足揄揚盛德讀者惟亮吾情可也
 一自魚符入郡門八方無地不生春分明
上帝敦元德故遣竒童下紫宸
 翹首東風二月時奎光一道照雙溪相門出相非虛
 語靜聽民謠自可知

後錄二012-2

 龍種生來骨相殊不須啼看定何如高車駟馬君知
 否治獄于公慶有餘
   送呂侯考滿(二首)
 蔽芾甘棠花正開不知何處領春回東風願得常為
 主只恐花飛過栢臺
 石樓岩上幾徘徊百里陽和遍艸萊傅語伊儂休借
 寇明堂顒待棟梁材
   和鄺侯韵(三首)
 洞口相逢便有春等閑笑語亦驚人愧予未識桃源

後錄二013-1

 路欲向漁郎更問津
 花底酣歌喜欲狂寧嫌白首尚為郎謾將佳句千迴
 讀星月交輝夜未央
 融融化日三冬暖凜凜清風六月寒屈指循良能有
 幾佇看富老又封韓
   題葉孟德小桃源(二首)
 日月中天萬國春耕桑何處有秦人 源郤是真仙
 境恨殺漁郎不識津(比)
 勝事悠悠幾百春桃花流水属吾人漁郎唱徹寒潭

後錄二013-2

 月絕勝雲閒要路津(賦也)
   題画魚
 偶更魚服戯江湖郤被良工作画圖天下蒼生望霖
 雨便須初服上神都
   戯人運籌
 聞說多君善運籌一伸一縮有竒謀誰知當道非高
 祖誤使張良泣楚囚
   月山挽陳侍御乃尊
 竟日塵勞朝至酉呼燈自酌梨花酒𥧁外輕風敲竹

後錄二014-1

 鳴清夢覺來五更漏陡然詩思滿胸臆撫卷床前巳
 無有依稀憶得月山高造化悶藏龍虎守月山主人
 歸幾年活人陰功播南斗門高駟馬知有由庭植三
 槐蔭厥後青雲令子持風裁白簡飛霜鬼神吼東人
 爭𤲢袞繡裳西土猶誇霹靂丰功業直與前哲竝芳
 名佇看金甌覆滿庭玉樹更崢嶸袞袞公侯世無偶
 先生地下應含笑作善降祥果不負我與令子舊同
 年同官誼結金蘭从思長才短將奈何推枕非徊重
 搔首他日有筆如長虹計取遺芳垂不朽

後錄二014-2

   送弟濟夫會試
 人生 塊間紛如樹花發日暮狂風起枝頭轉消索
 高者拂簾幌早者墮溝壑佳人愛春色強歌渾不樂
 君不見渭川干 森如柬高節虛心四時綠鳳皇棲
 老碧琅玕吹作虞庭太平曲又不見千尺蒼龍撼半
 空亭亭勁質凌霸風一朝大匠採梁棟擎天選入明
 光宮吟詩送子日邊去碧桃紅杏春無際蚤聽臚傅
 第一聲宮花笑入瓊林醉莫作縱橫秦莫作曲學弘
 丈夫功業轟轟烈烈直與前哲竝照耀天帝萬古無

後錄二015-1

 終窮
   翰林傅日川先生同乃弟曰會請賞遛賦
 翰林爾謫仙攜朋啓瑤席風月早七賢道義來三益
 清漪秀發半池蓮一𨸜秋光嬌欲滴紅白淺深次第
 開宦遊見此真竒特俗塵一點飛不到花水相輝爭
 無匹飽承雨露待秋成肯與桃李爭春色君不見淵
 明愛菊不愛蓮淒淒霜露寒無氊又不見和靖愛梅
 不愛蓮隆冬寂寞西湖邊卓哉濂溪翁太極開先天
 愛此不蔓不枝清入品光風霽月流寒泉濂溪一去

後錄二015-2

 五百載荒塘落日空爭妍繩繩二夫子寤寐追前賢
 明物妙入神愛物思入玄不賞葉如舟不賞藕如船
 直欲依此天香與國色種入洙泗千古萬古相周旋
   送解君宗性歸曲阜
 君不見泰岳巍巍青矗天秀鍾人物多英賢英賢不
 必破萬卷胷中經濟如源泉解君解君真竒特百里
 陽和布春色黃童白叟仰恩威懿德修能聞郡國正
 爾立功圖不朽玉上青蠅鼓讒口駕言米氏一葉舟
 歸看陶潛五株椰我辱君知垂六載青山綠水長不

後錄二016-1

 改今朝南浦歌驪駒遙望白雲巳多態別後相思可
 奈何為立穹碑寫遺愛
  賀中舉詞(無俗念)
 三年大比看鏖文戰藝幾多豪傑誰是誰非誰得意
 紛紛都是虛說日弄祥蕐雲呈瑞彩自有真才出袞
 鉞小試掇郤桂宮秋月 歸家祭罷休多戀大丈夫
 出門天地闊明年有策獻
勳蕐期在其趨 金闕匪爵祿媒匪利名屑所志者勳
 烈願言柱石明堂匹休稷契

後錄二016-2

   賀中舉(滿江紅)
 十載潛心雞窻下幾更寒燠務時敏磨光刮垢明珠
 千斛一日青雲誇得路六街年少爭馳逐醉鹿鳴花
 壓帽簷低人如玉○秋江上歌聲續闗河內爭帆速
 望天涯隱隱紫雲黃屋獨對 丹墀應及第東風搖
 曳宮袍律跨龍媒踏遍杏園春歡心足
   賀中舉(風入松)
 昨朝霧鵲報蕐堂丹掛飄香鳳雛振羽千仞廣寒
 宮裡翱翔雲際翩翩苞彩人間隱隱笙簧○明年三

後錄二017-1

 月好春陽花滿曲江 丹羿獨對
天顏喜聽臚傳萬丈奎光從此股肱廊廟虞廷補舜衣
 裳
   贈朝覲(謁金門)
 霖雨足染就一江新綠風送錦帆西去速雙鳧覲 
黃屋 夾道輪蹄轆轆老稚歡呼相属此去賢侯應進
 祿作我生民福
   贈考滿(謁金門)
 風嫋嫋吹遍一門芳艸有客乘風上天表極日紫雲

後錄二017-2

 繞 三唱陽闗未了都把酒尊傾倒看取天曹布公
 道廉能居上考
   賀冠帶(滿庭芳)
 椏眼 竒梅粧凝素鴻鈞初啓三陽有美君子履慶
 沐 恩光紗帽錦衣故里飄飄似仙子翱翔家聲舊
 鳳毛世美德譽重鄉邦 画堂喧笑語高朋濟濟宴
 樂穪觴把古來義士仔細論量從此貧䘏匱莫惜
 箇倒廩傾囊陰 好芝蘭競秀玉樹滿庭芳
   慶壽(沁園春)

後錄二018-1

 南極呈祥東嘉孕秀端有由來看奚斯頌禱武公警
 戒福從人召瑞自天開錦綺輝煌笙歌鼎沸歲進長
 生萬壽盃兀的不是仁心積累厚德栽培雲間鴻雁
 徘徊桂子紛紛香滿臺計明年此際龍駒變化蟾宮
 掇月平地鳴雷竇氏義方于公陰德管取
封章下九垓那時節看名傳四表光映三台
   思親(如夢另三闋)
 昨夜北堂春透滿目花開如繡夢斷五更鐘百結愁
 膓依舊知否知否沈約腰枝消瘦

後錄二018-2

 梁上呢喃雙燕似訴王孫幽怨悶上仲宜樓千里□
 蕪綠遍膓斷膓斷極目家山不見
 顒望白雲不起鬱鬱此情無巳何日是歸期瞬息舟
 型千里歡喜歡喜忠孝庶幾全只
   詠新晴(滿江紅)
 宿雨初妝西風動瀟瀟庭竹凝望眼澄江似戀翠峯
 如簇旅雁一聲樓外過鳧鷖數點沙頭浴聽隔江何
 處有情人歌新曲○墟里內炊烟續郊野外歡心足
 遠行人笑指酒旗斜矗遙望落霞天際盡紫雲隱隱

後錄二019-1

 浮 黃屋好乘鸞飛上陽宮承新福
   寫懷(金菊對芙容)
 塞雁初鳴鄰雞蚤唱驚回一枕遊仙值輕風揭帳明
 月當軒起來無盡□修念對斗牛空自淒然徘徊數
 四金爐香燼玉漏猶傳○獨憐孤負遺編想聖賢教
 我萬語千言惟
君恩至重忠義當全誰知好事多磨瘴如一場春夢杳
 難圓末追徃事丈夫出處應有天緣
   詠七夕(𪃒鴣天)

後錄二019-2

 河漢盈盈暑氣消天孫此夕赴鸞交行行指恐佳期
 誤玉露金風濕翠○情脈脈路迢迢一年一度在
 金宵莫言夜短歡娛少萬古人間望鵲橋
   詠中秋(𪃒鴣天)
 乘興難樓把酒看暮雲妆盡溢清寒水光瀲灩花生
 影萬斛明珠濕未乾 吹玉笛舞青鸞美人含笑倚
 闌干耀𤫊此夕遊何處誰識嫦娥一寸丹
   詠閨情(長相思)
 隨花鈿拾花鈿乳燕雙雙入繡簾相思盡日眠風滿

後錄二020-1

 川月蒲川何日鸞膓續斷絃梅花又一年
   賀中舉(謁金門)
 老學術莫言宋五坦率一日囊錐脫穎出光滿芝蘭
 室 遙望祥雲捧日載見花生綵筆春風得意馬蹄
 疾臚傳應第一
   贈之任(謁金門)
 霖雨足染就一江新綠風送錦帆西去速福星降殊
 俗 夾道輪蹄轆轆老稚歡呼相属願君化作光明
 燭偏照迯亡屋          二卷終

後錄三001-2

荷亭文集之三
            東陽盧格正夫著
  序記
   淸勤詩卷序
 貴溪縣新建學宮而邑之耆士王銮許禎史潤昌李
 元亨陰陽訓術李祥義官盧炳實董其事落成之日
 都憲高公大書淸勤二字遍集諸名公詩文共若干
 篇裝演成卷丐予一言以蕐之先是壬寅歲予受
命出宰是邑筮以冬十二月十一日視事前期一日止

後錄三002-1

 于郊舍掌敎陳君卽予而言曰致仕高都憲與分守
 陳方伯謀新學宮定之明日建明倫堂而使君適來
 無乃斯文有慶願先期下學可乎予以爲學校有司
 首務其可以常例拘至則環視殿廡門齋以及師生
 舍宇悉皆年乆傾圯無一當意者用是沉默者乆之
 何者造端易圖成難顧茲盛舉而或以非才任焉則
 將假公營司狥名忘實而所以敗吾事者不少亦掌
 敎陳君歷數六人姓名且具述都憲公選舉之意予
 惟荷荷而巳旣而靜觀六人者夙夜精勤出納惟謹

後錄三002-2

 而且經理有方悉可人人意乃喜都憲公之選愼不
 謬也因委任之不疑由是規制用其區畫工役㨿其
 可否錢穀縱其出入歷三牛厥功告成猗歟羙哉其
 □淸則處心公而賢愚具孚勤則治事敏而巨細畢
 舉茲焉六君子者同心戮力弼成偉功賢勞三年間
 出入錢穀𦶩百千計不以一毫自𥝠可謂淸矣未旦
 而入旣暮而出孜孜焉如治家事雖寒暑未嘗少更
 可謂勤矣淸焉而不以淸自喜勤焉而不以勤自勞

後錄三003-1

 𦶩惟知義事之所當爲委任之不可苟耳然而功業
 日就文采炳然不惟賢者許可而愚者亦信之下治
 市井無賴不得志于蠅營者亦不敢以𥝠意而加誣
 焉夫豈無自而然哉𦶩善者人心之所同然彼惟汩
 于利欲而亡之爾而吾眞實之善一處其機則彼同
 然之善不期應而自應此其許之信之所以同聲而
 無間也歟嗚呼是有憺人爵食人祿而不忠於所事
 優游卒歲一無用心其或爲名而動者名之所在則
 勉强爲之以增□其名而暗室屋漏無所不至觀此

後錄三003-2

 𡩬不汗顏也哉吾於是又知諸義士所得多於若人
 遠矣若夫有德者昌作善者降祥夫人之理自有脗
 合焉用併書之以俟夫厥後興者
   慶陳世茂先生伉儷同壽序
 邑南三舍許里曰安文望族陳氏所居也黃巢之亂
 野無青艸而陳氏□完圖書故以安文名其里焉至
 宋有諱□者從東萊呂成公遊登淳熙辛丑進士第
 官至駕部郎中自後簮纓相繼代不乏人近世均實
 翁駕部之裔孫也修身愼行以𡥉友聞于郡邑翁之

後錄三004-1

 冡嗣世茂先生尤所謂傑然者也弘治庚申先生壽
 躋七十五月十一日廼其初度之辰厥配羊夫人先
 於巳未正月十一日亦歷四百二十五甲子其子壻
 趙君世淸奉巵酒爲壽徵文以致其慶祝之𥝠格惟
 先生於先君爲中表兄弟則壽文之作於義所不得
 辭者夫人生穹壤間孰不以壽爲期然不能皆如其
 願則以德有淺深故爾先生以仁存心以禮律巳事
 親𡥉而不苟于曲從事長順而靡流於姑息□宗族
 以情而靣是腹非無有也交朋友以信而拍肩執袂

後錄三004-2

 無有也凡其中之所生外之所施莫非明允篤誠温
 恭正直則其得□于天有自來矣而於是徜徉山水
 頤精飬神□朝霞飲沆瀣飱芳馨吸泉液肆縱目於
 烟霞或陶情於松菊視夫塵世紛華無纖毫芥意則
 夫飬壽之術豈時人所可及哉矧夫羊夫人內相有
 到相敬如賓同□壽域非徒然也詩曰天作之合詎
 不信夫昔程仁霸以仁直著于鄉里享有壽考孫子
 榮昌又得子壻蘓洵外孫蘓□兄弟以發揚其盛德
 今先生得于天脩于巳者皆不減于仁霸而食報于

後錄三005-1

 後必有大顕于時者矣蘓氏父子宜何如其發揚耶
 庸書以俟之
   盧氏家乘序
 家乘者族譜之別名也族之有譜所以正本始敘親
 疎而明尊祖敬宗之義也夫以一人而分繁衍或至
 於什伯千萬苟無譜以統之其不相親為路人者㡬
 希吾家自主簿府君遷居東陽益十五葉于茲矣仁
 厚一脈清白相承足以衍世德於無疆振家聲於不
 替者也不幸舊譜亡於成化丁未之回祿于□先君

後錄三005-2

 𢔚徨無措嘱從叔父本源甫而謀所以續之□搜遍
 采得殘稿于宗族中漠無先德可尋□足以稽世次
 而巳方欲舉而新之而先君疾作不果嗚呼痛哉弘
 治庚戍不肖孤憂居叔父重申先君之命惕然內感
 悲不自勝於是遂以為請埽東偏一室而居之□互
 考訂曲盡其方殘缺者表而續之失次者編而序之
 訛者正之疑者𨶕之舊所無者不敢妄有增加又多
 訪於親故中搆得舊所有詩文若干篇補綴成帙不
 泛不畧𨤲為六卷甲寅年乃克倩工鋟梓而遺德哀

後錄三006-1

 輓二卷猶未就緒越七載弘治辛酉始克足而成之
 嗚呼忘祖非孝也冐祖亦非孝也吾見世人徃徃棄
 厥眞源妄冒他族以𩛙世德之羙其何以免君子之
 □詆乎叔父深並此故凡因革去取一一㨿實筆削
 之間毫髮不假向非叔父詳審精密未必若是之眞
 正書成謂宐序諸首簡格方謝病林下未克□祈名
 公姑述𦥷廢之大畧如右後之𦥷者采而圖之庻斯
 志之不冺也               
                     

後錄三006-2

   慶謝方伯先生壽詩序
 八閩多望族𦶩惟兵燹罕至德澤先加重以禮義維
 持詩書涵育是故徃徃世冑遠賢才盛而非他邦可
 及閩淸謝叔和先生望族也生有異質器識不凡及
 長飽經術善容止僉以公輔期之景恭甲戍登進士
 上地拜地官主事歷員外□郎中成化庚寅奉  
 勑賑河□郡縣飢民區處有方全活甚衆    
上聞而嘉之陞廣東右叅議尋轉左叅政督理粮儲弘
 治政元陞右布政使所至皆有惠□及民民德之不

後錄三007-1

 忘一日會㣲疾遂上章乞致其仕       
上以情切憫而許之時弘治巳酉也越十五年爲歳甲
 子先生年躋八十二月十五日乃初度之𫝕令噐鄉
 進士綬署敎鳥傷預期謀歸穪壽庠生吳源毛傑□
 相率求詩若干什歌以侑觴而属予序諸首蕳竊惟
 位祿名壽人所同欲而克遂所欲者百無一二茲間
 而有之豈偶然哉□善者夫所附之正理而人所得
 以生者也人能全而無虧順而不害則所以事天而
 天亦愛之福之矣先生自㓜至老終始一德事君惟

後錄三007-2

 忠卹下惟仁律巳惟廉凡其所存所發一以天而不
 以人則夫得位得祿得名乃天授也及其致政而歸
 葛巾野服徜徉山水舍朝霞飲沆瀣飡芳馨汲泉液
 縱目因雲之表游心天地之初視夫塵世紛蕐無纎
 毫芥意則其得壽無疆非天慶歟書曰作善降之百
 祥易曰自天祐之吉無不利昔魯仲康居官有善政
 而身膺五福子孫位列九鄉□先生盛德不减仲康
 而綬學行兼優賢聲茂著行將登甲科躋𩔰要以光
 前裕後子子孫孫勿替引之未必不與仲康齊羙也

後錄三008-1

 庸書以待之               
   李氏族譜序             
 族譜何爲而作也體一人之心而作也譬之水焉穿
 涯□石流川澄淵雖至散溢也而未嘗不肇于一源
 譬之木焉千枝萬葉蔽日拂雲雖至蕃盛也而未嘗
 不出于一本是故𡥉子仁人必以一人之心爲心而
 凡宗族之利害休戚無一不相關𦶩以吾視宗族雖
 有親疎而以祖先視之均是子孫無親疎也所慮者
 人易世□聚散不一苟無譜以統之則偽亂眞疎踰

後錄三008-2

 戚雖有尊祖敬宗之心將安施乎此譜之所以不可
 不作也𢧐水李氏自唐歷宋世爲望族名宦𩔰躋史
 策具載不幸舊譜亡於元季之兵燹而世次無稽矣
 有淸五府君痛惟先德失傳不遑𡩬處乃以口授於
 先人者編次成帙僅得十世弗能全也於是乃弟淸
 十府君從子乾十三府君各以所知重加訂定而又
 爲圖以經緯之謹始於黎山府君而黎山以前畧家
 討論𦶩欲㨿實不敢臆說也弘治□元之某歳從孫
 鄉進士汰署敎鳥傷圖欲鋟梓而属予爲之序竊惟

後錄三009-1

 古穪世其家者非以世祿實以世德□漢之袁楊𣈆
 之王謝唐之崔盧俱以忠義勲烈著于史筞𦶩可見
 矣今觀李氏一門禮義相承詩書不㬱居官者則以
 盡忠為念家食者則以□族為心或執□捐軀者有
 之或同居累世者有之內而婦人女子亦秉貞淑不
 貳之德故有青年䘮父而之死靡他者豈非所謂世
 德者乎嗟夫源深則流長本培則末茂李氏世德厚
 矣重以掌敎君噐識宏遠學問淵源而夙夜在公惓
 惓以敎育英才爲務茲典文𢖍于南閩亦其文行兼

後錄三009-2

 𨺚芳聲遠播之所致耳迹其所至未必不大庸丕𩔰
 而建李氏無窮之基詩曰子子孫孫勿替引之予不
 文敬誦斯言以告其後之君子        
   可齋集序              
 夫文不可徒作也尚矣雲漢昭回日星照耀川□流
 峙花木繽紛天地何嘗有意於文哉惟時陰陽相□
 五行相宜自然而成文爾人之於文亦然情激於中
 物感於外有不得巳而後言斯爲文之自然者乎吾
 兄可齋先生年甫弱冠即以文鳴于庠校藩臬重臣

後錄三010-1

 時見許可天順壬午以第一人□解浙省所司多録
 其文以為式及上春官不利棲 太學盡交天下知
 名之士故其所文益廣所學益精一時□紳名賢若
 閣老商公冢宰姚公學士楊公伯仲皆忘勢忘年與
 之相友𦶩精神意氣有以感格其心非特體文之交
 而巳行將對 大廷居近要以不負      
天子不負所學夫何天不祐善年甫三十有四而卒反
 䄃拭面見於人人嗚呼痛哉今其孤䏈檢□遺稿𠔏
 得詩若干首文若干篇介先生之友杜公運甫爲之

後錄三010-2

 校正而以格當序諸首竊惟先生之作𤼵於情根於
 理富而不誣貞而不固清而不短裁而不俗葢非知
 道者不能也所謂文之自然者其庶幾乎昔賈□抱
 經世之才而壽不酬志其文流于後世若精金羙玉
 人爭寶之先生之志之才皆與□匹而壽亦不穪則
 文之傳後豈待智者而後知哉先生諱楷字中夫姓
 盧氏可齋其號也世居婺之東陽是為序
   哀榮詩序
 潘世家徽之婺源爲望族潘君玉汝登甲辰進士第

後錄三011-1

 拜湖廣之蘄水令不數載政化大行懿德升聞  
天子下詔旌異之贈其先考府君爲文林郎蘄水縣知
 縣先妣齊氏爲太孺人玉汝哀二親弗及生榮捧詔
 而泣士大夫相知者咸贈以詩題日哀榮集而属予
 序諸首簡竊惟父𠔃生我母𠔃鞠我欲報之德昊天
 罔極故人臣食君之祿而必欲榮及其親人君施恩
 于臣而亦必推及其親者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
 而郎乎人心之安爾乃若親具存而制不得或制當
 得而親不在則不能不□蓼莪之哀焉嗟夫談虎傷

後錄三011-2

 人神色獨变予嘗傷于此者敢不陳其所知是攸 
龍□燁燁恩至渥也而吾親知乎不知乎
天語琅琅寵至𨺚也而吾親聞乎不聞乎峩寇博帶之
 錫則袁其吾以爲生前之寇𢃄錦衣綉裳之賁則哀
 其無以爲生前之衣裳山川改色若增榮矣或雲歛
 容而悽慘草木生光亦𦔳榮矣或風引韻而鳴咽水
 溶溶𠔃與波露瀼瀼𠔃凝淚鳥悲鳴𠔃花間獸狂顧
 𠔃樹底是皆傷于心而慘於目者也吾聞之𩔰親楊
 名孝之大者人而能此復何憾焉玉汝一令蘄水二

後錄三012-1

 守金蕐以敬持巳以廉守官以公正臨民其難任人
 不惡而嚴其敦□元德不偽而實其折獄訟不佞而
 良其期會簿書不煩而集葢其所存者賢哲之心所
 務者循良之績故施於有政自能超乎尋常之外也
 昔范希文以親不祿飬爲哀厥後移孝爲忠勳名葢
 世亡霛增耀後嗣傳芳則其所就豈非孝之大者乎
天休未必不與希文齊羙也因僣書以寇羣玉
   贈龐士龍東歸序

後錄三012-2

 越中多佳山水故孕而爲人物則光明俊偉卓犖不
 羈若普之孫焯謝安唐之賀知章張志和宋之杜衍
 陸游皆表表在人耳目傳謂地霛人傑非虛言也龐
 君士龍其殆孕秀𤼵霛者乎龐自樂䢽居士遷居會
 稽葢幾葉于茲矣士龍生有異質不妄言笑比長得
 父兄師友之傳因大肆力于學經書子史靡不窮究
 掇其精蕐訂其偽謬作文有源委有典則□□數千
 百言如錦𦂶珠璣輝□錯落葢□中之傑出者也弘
 治辛酉以庠生領鄉薦上春官遨遊京師遍交四方

後錄三013-1

 知名之士以故所聞益廣所業益精今年予從弟元
 夫暨何 □延致于堂訓廸諸子負笈相從者濟濟
 如歸葢欲師其德行焉師其文學焉非特明經應舉
 而巳歲聿云暮僕夫言旋門生應世仁□徵言以贈
 其行予惟贈之爲言增也古之贈言者將以增益其
 所未至今之贈言者直欲增重一時而巳士龍學行
 兼□賢聲素著固不俟予言增重而予學術淺陋內
 顧悾悾將何以增其所未至□竊惟大學之道在自
 □明德以施于天下國家所謂聖賢之學也唐虞三

後錄三013-2

 代之隆上以是爲敎下以是爲學故人才濟濟彬彬
 弼成雍熙太和之治後世道學不明士習□陋師之
 敎弟子之學皆不過尋章摘句以媒利祿而巳及至
 身榮要乃以經書爲敲門石過水杖漫不省所敎所
 學何事尚奚望其知聖賢事業 韓子曰師到不傳
 久矣良可嘆也方今
聖明夢想眞儒力圖至治士龍尚其益隆所養益遠所
 其□明德新民知學足乎巳而推漁人他日登科甲
 躋脯仕或居廟廊廊或司風或職守令恒以聖賢爲

後錄三014-1

 的不爲利祿所移師生同德彼此俱榮到盛德大業
 可以垂示於無窮矣越中多老成人歸其以予言質
 之因書以爲贈行序
   綉川別意詩序
 靳水李君淸之□鄉貢進士拜義烏儒學敎諭九載
 榮滿將獻績天曹庠生吳江輩相與徵詩繪圖以贈
 之題曰綉川別意而属予序諸首簡予惟古人於朋
 友相違之際必有飲食酬酢圖史詠歌以旌其情故
 江淹別賦王維三疊自不容巳清之以名家早遊泮

後錄三014-2

 水噐識渾厚襟懷曠達其得於天者固厚而脩於巳
 者尤力是以吐辭摛文如霞布山輝風生水湧自然
 成章初非有所矯飾而其爲敎則又循循善誘因材
 而篤亦不急於進取誠師儒中之表表焉者凡在□
 游咸能稱述而予何辭以復之竊聞大學之道在自
 昭明德以施於天下國家所謂明體適用之學也體
 具用周無施不可以之司敎則青衿樂育以之作牧
 則黔首奠安職風□而百僚爲之振肅居廟堂而庶
 績爲之□熙何莫非吾一德之所推乎方

後錄三015-1

 今儒運隆興賢關四啓有風憲之擢有郡邑之□有
 禮闈之選斑斑布列項背相望清之苟持是說以往
 則於分所當得者隨天付與不以盛衰敗節不以利
 害易心𠈷明德新民之學必止於至善而後巳望實
 □隆古人並列豈非吾道之光哉若徒取高位縻厚
 祿而德業寂焉無聞則非羣心所望矣湖光湛湛君
 其質之因書以爲序
   贈尚寶卿劉君致政序
皇明有內閣大臣曰劉文安公譽望播于華夷勳業格

後錄三015-2

 于宇宙誠所謂斗南一人也公有丈夫子曰稱字務
 敎生有異質莊重寡言早遊庠校即能篤志好學擬
 掇嵬科文安薨
恩授中書舍人九載陞大理右寺副仍知科是丁内艱
 闋歷陞至南京尚寶司卿正德攺元兼掌吏戶禮三
 科印信弁帶□後湖册事葢異任也越三載巳巳君
 以耳目少異循例掛冠西歸士大夫咸重其別相與
 祖餞于都亭輪蹄之重沓道路之嘆息葢不異于漢
 二疏也吾邑賀□懋敎與君姻契徵言以贈之竊惟

後錄三016-1

 贈之爲言增也古之贈言者將以增益其所未至今
 之贈言者特欲增重一時而已劉君居官廉愼制行
 剛方學問淵源器識渾厚兩京縉紳皆知之固無俟
 鄙言之增重抑將何以益其所未至乎嘗聞之孟軻
 氏云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其子弟
 從之則孝弟忠信劉爲江右望族芝蘭玉樹不知其
 幾君於是敎以義方因材而篤立經義齋懌疏通有
 器局者居之立治事齋擇明敏有材幹者習之賢智
 者則抑其過愚不肖者則引其不及如合抱之木必

後錄三016-2

 養之於拱把如放海之水必 之於原泉審爾則達
 而爲卿爲相庶幾匹休乎伊博窮而爲師爲友亦可
 踐迹于顏曾是知君之才雖不及大用於時而君之
 澤足以及乎天下後世迂疎之見未識以爲何如賀
 □曰然遂書以復以爲劉君贈
   贈二伊王君謝政詩序
 嘗論士君子之出處其品有三上焉者明體適用修
 巳安人不懷寶以迷邦不衒玉而求售語所謂用之
 則行舍之則藏者是也其次焉者審巳量力舍短從

後錄三017-1

 長不立功以求名不尸位而苟祿傳所謂見可而進
 知難而退者是也若夫知進而不知退患得患失則
 孔子所謂鄙夫不足道矣晉陶淵明居官甫八十日
 卽賦歸去來辭以見志後世仰其高風如景星鳳凰
 之不可及向使淵明貪位慕祿不能恬退則其功業
 所就豈得如斯之盛哉吾邑二伊王君克恭江右南
 城人也閑靜寡言不事表白民方愛其平易可親庶
 幾乎豈弟君子夫何視事未幾卽踐淵明舊跡正伊
 謝德溫輩挽留不可乃徵詩繪圖以贈之而属予序

後錄三017-2

 諸首簡予惟急流勇退固哲人之知幾見義勇為亦
 君子之能事范希文置義田以贍宗族民到于今稱
 之王君爲湖東名家貲產甲于一郡歸田得請高下
 在心城於是企仰前修力爲善事先父族次母族次
 安族以及鄰里鄉黨罔不拯其顚危濟其不及立爲
 定規有隆無替務使義聲丕搌隂德充閭則今日之
 贈言非徒然也若惟孜孜爲利德業不修蘭玉蕭條
 谷神垂老非惟贈言者之羞抑亦執事者之憂僉曰
 然遂僣書以冠羣玉

後錄三018-1

   旗帳詞序(贈冠帶)
 恭惟某簪纓舊族詩禮名家重義輕財早得趨庭之
 訓親賢樂善應知剪髮之功堂堂七尺軀廟□器宇
 挺挺四方表胡海心胸肯搆肯堂丕承祖父百年之
 遺緒克勒克儉光啓子孫千載之鴻基珠盈□庭孟
 嘗之食客不少禾苗蔽野文正之義田何多傑然出
 衆之才允矣亢宗之子茲者膺 明詔而輸粟沐冠
 帶以榮身 寵命維新義聲丕振饑者食而渴者飲
 是大有功鄙夫寬而薄夫敦孰云無補菜等目茲盛

後錄三018-2

 事忝在至親徒伸欣躍之私莫致揄楊之美聊哥短
 調用助歡聲
   旗帳詞序(贈中舉)
 恭惟某斗宿元精山川間氣早遊泮水探至理於唐
 虞屢試名藩播芳聲於吳越詞源倒流三峽筆鋒橫
 掃千軍慕先憂後樂之希文期名竹帛習幼學壯行
 之孟子擬迹丹青超然出衆之才允矣濟時之器茲
 者𣗥闈告捷桂籍流芳日月無私壯山用之秀氣風
 雲有慶增閭里之光輝祖宗數世之基從茲光啓父

後錄三019-1

 母百年之願一旦 伸予也忝辱至親目擊盛事徒
 歡欣而致慶莫賛美以揚芳聊製短詞用申遙祝
   旗帳詞序(贈考滿)
 恭惟某詩禮名家簪纓世胃早承庭訓折丹桂于蟾
 宮茲拜倫音種名花於我邑冰清其操玉潔其心治
 官如治家衆務畢舉愛民如愛子群意惟歡勤農桑
 以濟富庶之源與學校以闡禮義之化桎梏不施而
 獄訟清桴鼓不鳴而盜賊息□肆無賭博閭里有絃
 哥誠製棉之良工濟時之羙器也茲者朝

後錄三019-2

天有日車從戒行赤子依依不忍暫違慈母
重瞳烱烱應知垂憫黎元雖行斾之難留諒囘轅之可
 卜予也素辱雅愛目擊輿情徒懷眷念之私莫致榆
 楊之羙聊製新曲用助棹歌
   旗帳詞序(慶壽)
 恭惟某斗宿元精山川間氣汪洋無際心胸渺千頃
 波瀾瀟洒出塵襟度豁九秋風月推濟溺扶傾之志
 德譽昭彰沐□軒衣錦之榮
恩光炤耀不慕功名葢世帷敦詩禮傳家克勤克儉丕

後錄三020-1

 承祖父百年之遺緒肯堂肯搆光啓子孫千載之鴻
 基珠履盈庭孟嘗之食客不少禾苗蔽野文正之義
 田何多超然世上神仙允矣山申宰相茲者祥開華
 旦壽屇稀年挹甘露於金巵柫香風於錦□歡騰閭
 里咸祈羅結之遐齡瑞靄門庭共仰于公之隂德予
 也托交令壻素仰高風爰居北極之區莫陪喜宴遥
 寄南山之祝少祝歡聲倘辱無嫌不勝有慶
  旗帳有序有詞或贈或祝雖非古制亦人情之所
  不容巳故錄之

後錄三020-2

   夢太乙□
 盧格謝病林下常掃一室而居之研究義理考訂古
 今□至夜分不寐疲極就寐夢一老父鬚髮皓白衣
 冠鮮整手携青藜杖招格而謂之曰若何如是疲於
 思耶吾乃太乙之精漢時曾以洪範五行授劉向 
 國初又以文章要□啓宋濂若今明以告我當有以
 誨若也格乃稽手稱臣而對曰下土之臣歲月虚逝
 不能建功業於當時思欲明理學於來世上堪下輿
 今來古往遍觀盡識旁詢博訪煽尼父之餘輝昭人

後錄三021-1

 文於惚恍去者以復昏者以朗何乃上不取重於縉
 紳下不見信於鄉曲橫起是非時興怨□自疑見道
 不明訛言取辱以故疲精竭思奮志益篤奚今夕之
 有緣沐神光之下燭肯賜德音何啻珠玉太乙曰伏
 羲畫卦闡明斯理二聖繼之人文丕著朱熹好奇專
 主卜筮汝能復之可謂曰智大學之道明德新民致
 知格物入道之門多學而識泛泛不親汝能明之一
 本斯眞人性相近聖愚不移仲尼大聖萬世宗師寧
 不適性爲後人所□合而爲一孔孟皆宜克巳復禮

後錄三021-2

 彩雲四合和風上颺仰觀天門焰若有光反而顧之
 大乙已亡惕然驚寤不知爲何祥椎枕而起沐浴冠
 裳焚香拜天如痴如狂鳴呼天之命我至矣敢不刻
 之衷腸謹令毛□書之庶幾乎乆乆不忘
   應宿樓記
 弘治壬戌春弋陽謝君德溫以名進士來宰吾邑越
 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建樓三間于縣治之北
 扁其顏曰應宿夫樓地據高阜下臨曲池雙𡷹拱其
 南□溪環其北東有東白之饒西有甑山之勝春日

後錄三022-1

 載陽則紅芳可𧢇朱明永晝則綠隂生寒秋月楊輝
 軒□爲之增□素梅傳信几案爲之生香或雲霞舒
 卷變態異常或鳧𩥯往來情親可狎誠一邑之勝槩
 也□一切弗錄而獨命名如右豈無謂哉昔漢明帝
 有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則民受其
 殃□其有見於此乎夫天生民而立之君君不能獨
 理而建群牧使分治之郎官最號親民故天象尤爲
 顯著卽凡在位之賢否得失無一不應乎天也是故
 郎官公則宿之光明郎官廉則宿之光清郎官仁則

後錄三022-2

 聖賢靜功妻子雖親無繇覓踪聞見稱許泥而不通
 得汝讜言斯理融融聖門大道無出四者汝之著迷
 雖多而四者爲最可謂有功於聖門矣然而上得罪
 於縉紳下取謗於鄉曲者豈無謂哉昔王安石立新
 說取士行之數十年爾楊時一斥其非朝貴皆爲切
 齒矧今註傳行數百年一旦驟言其悞不亦難乎汝
 當謙卑委曲常若不知不能一則曰存疑一則曰存
 疑庶或感悟一二而乃自信弗疑自居弗讓此其所
 以重得罪也格曰天下有眞是眞非是非若眞甲不

後錄三023-1

 避尊孔子謂武盡美未盡善孔□論武帝前善而後
 慾魏徵獻陵之對孫□天書之非葢惟知道理爲大
 雖君父亦不嫌也矧註解經嘗關係甚大一言差謬
 流害無窮其可避嫌而弗正乎太乙曰不然治熱病
 者以溫而不以寒釣大魚者以顧而不以□葢因革
 有漸則大功可成友而激之必成殃矣宋儒程顥有
 曰新法之行吾黨有以激之亦言激之爲害汝宜三
 思而言九憲而動安得以吾爲常□而不加之意乎
 予去汝矣予去汝矣格恍然自失逡巡不敢對但見

後錄三023-2

 宿之光潤郎官信則宿之光凝世道衰焉人心昧焉
 泰者以否淳者以漓或私念興則不公矣宿何有於
 明或食欲生則不廉矣宿何有於清政尚苟急民不
 聊生欲宿之光潤不可得也令出二三民無適從欲
 宿之光凝不可得也是知下之所感雖微而應于上
 者甚顯下之所感雖遠而應于上者甚速可不敬歟
 嗟夫天位天祿天之所以待賢人使治天民者也世
 之居位食祿者寧知此□□之名樓實得於心矣觀
 其公廉以持巳仁信以臨民嚴於懲惡𧇖於聽訟規

後錄三024-1

 模宏遠舉措光明自非有本者不能如是他日所至
 殆將位廊廟應三台非徒應列宿而已孔子曰如有
 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僉謂斯言可徵遂併書以□石
 刻
   重修東江橋記
 弘治紀元之庚甲廣德呂君文郁以名進士出宰義
 烏越明年令行禁止化洽俗美民有餘力官有餘財
 乃脩庠校以居學徒脩倉廩以廣儲畜脩□障以防
 澤脩茀□以通道脩館舍以無忘賓旅葢其所存者

後錄三024-2

 莫非利物之心故其所發亦莫非利物之政也邑之
 東江有大橋路當衝要往來絡繹自宋慶曆至今不
 知幾興廢矣成化間重建干先子贈知縣府君再脩
 于邑宰元城齊君溥雖工力浩繁規制完美而洪漲
 衝擊暴風飄忽頓崩而屋壞瓦落而柱欹漏濕相仍
 日就傾圯□事過而見之慨然曰橋梁道路長民者
 之責也吾其可坐視乎謀之庠序士有喜色聽之道
 路民無異言廼謹區畫規貨食敦勤義士吳希采黃
 子宜虞子盛爲之助理三人尚義者皆欣然梋巳資

後錄三025-1

 殫心力以秪承德意購財于集鳩工於良欹者正之
 墜者舉之缺者補之弊者易之不嗇不侈不亟不徐
 財用以足民不知勞不數月而工告畢工程堅固氣
 象嵬峩遠視之知蝃蝀橫空雲龍騰海豈特行者之
 利哉誠一邑之勝槩也吳希采恐□之德乆而不傳
 而属格爲之記古者辰角見而雨畢則除道天根見
 而水凅則成梁橋梁之脩有司之常事爾常事不書
 此何以書昔□初視篆辱臨與舍聆其言論正直有
 以占其所存矣數年以來明目熟視見□於事有定

後錄三025-2

 見守有定力規模宏遠舉措光明學識淵源器度渾
 厚乃知□之所以大過人者其本在是他日蹟顯階
 而秉大政功名事業直當與古人等故雖常事而不
 容不書亦春秋賢而得書之法也詩云蔽䒥甘棠勿
 剪勿伐召伯所苃夫甘棠微物非能利人周人感召
 伯德澤之深而愛護之若此則斯橋之所以寄遺愛
 於無窮者又豈可以常事論□故不辭而爲之記
   義烏縣重濬綉湖記
 義烏有綉湖在縣治之西廣□九里三十步山川花

後錄三026-1

 木掩□如綉故曰綉湖舊設東西中三管以均水利
 東□二十戶溉民田二百四十二畝西□二十七戶
 漑民田三百四十三畝中□三十三戶漑民田七百
 七十五畝東南各有斗門釃以二渠循隄折行會于
 南又折而東疏爲三以達于田然而衆流挾沙土以
 入易致堙塞自宋迄今縣令有賢否而湖之興廢隨
 之前人之述備以弘治甲寅長樂鄭君錫文來知縣
 事一日循行阡陌顧湖水淺涸仰而嘆曰不有以濬
 之早莫救矣民食何所頼乎遂白于分守少叅吳公

後錄三026-2

 記爰□冬隙謀集有衆八鄉之民紛若子來□乃量
 地定役分鄉授事遴𨕖耆德委任責成或日一至焉
 或日再至焉區畫有制勞來有方不亟不徐功緒日
 就湖之北隄爲水所齧因築而廣之南隄爲居民所
 侵則斥而復之肇工於丁巳十月朔訖工於是歲十
 二月終湖北深八尺湖南深十尺隄凡高五尺食粟
 凡若干石用工凡若干萬先是湖中築臺榭植花木
 以爲遊觀之所□因其故址搆爲書院令諸生肄業
 其中絃誦之聲四時不輟葢前此未之有也歲庚甲

後錄三027-1

 □被徵拜南京道監察御史廣德呂君盛來繼之呂
 亦留心民事者以石閘未備乃捐俸金一鎰倩工伐
 石未幾亦徵拜南京戶部生事新安洪君通復來繼
 之視事之初卽欲畢前功以稱厥志乃召工運石稽
 程考事越兩月而閘成矣於是啓閉有節旱澇無虞
 耕者以悅行者以慶時和景明則波光溶溶雲過雨
 收則烟水渺渺淨焉如練瑩焉如磨即有鳧鴈戲友
 魚鼉實有菱芡香有苃荷或漁郎兮欵乃或蓮女兮
 笙歌不但農稼之所資亦一邑之勝槩也邑人□伊

後錄三027-2

 陳君人謂盛事不可無述介幣徵記于予昔孟軻氏
 謂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葢不得已而爲其所當爲
 所謂佚道也三君子發身賢科施於有政凡其興舉
 皆順民心循國度以故所成就者炳然卓然垂髫戴
 白談不容口豈特不怨而已乎後之君子咸有感於
 斯則邑民受惠於無窮矣春秋之法賢而得書陳君
 樂道人之善亦在所當書也因併記之
   理和堂記
 邑東五十里有山千䬢名曰嵬山山之陽有偉丈夫

後錄三028-1

 曰趙君世本宋魏王廷美之十六葉孫處士環清翁
 之曾孫也豪𤕤好義名眾鄉邦乃因傳居湫隘與弟
 世武世文闢而新之伐木巨壑□石高岡中建正廳
 三間前堂二重後堂四重左翊危樓三十五間右翊
 亦如之峨然屹然輸焉奐焉綠水護田青山排闥趙
 契因扁其顏曰理和而徵文以記之竊惟理者天下
 之大序禮之所以立也和者天下之大順樂之所繇
 生也貫隂陽該物我以之脩身則身脩以之齊家則

後錄三028-2

 家齊以之治國平天下無所施而不可趙氏長幼有
 序內外有別卑不踰尊疎不踰戚人知其用禮矣而
 不知理爲之楨𠏉閭門穆穆兄弟怡怡戾者以平爭
 者以讓人知其用樂矣而不之和爲之本根猗歟美
 哉是豈惟居室之過人耶君子樂之良不虚也抑稽
 世本自十世祖忠訓郎公藻隨駕南渡遷居東陽子
 孫登第相繼不絕世爲東陽望族至環清翁始自潼
 塘遷居嵬山大父仲和翁乃考尚毅翁皆以才名聞
 子郡國而壽母呂夫人又以淑德懿行爲閨閫宗師

後錄三029-1

 耳濡目染日就月將陶成世本之賢其所繇來者乆
 矣故曰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雖然竊有說焉漢于
 公高大門閭而子孫果爲三公良繇治獄多陰功非
 偶然也世本累葉獨善未嘗治獄駟馬高車寧或可
 致耶是不然善惡分幾吉凶巳判故孫叔理蛇宋郊
 渡蟻咸獲降祥之報矧趙氏種德之深厚耶卽今玉
 樹芝蘭盈滿堦室他日為棟為梁以鞏固
皇明千萬年之基庭訓丕徵
恩光返炤未許于公得專美于前也諸君以為何如僉

後錄三029-2

 曰然遂書以為記
   肅雍堂記
 肅雍堂者先考贈知縣府君之所扁也先考以舊居
 湫隘卜築干𡷹溪之西前建大門三間次建照廳七
 間中建正廳三間挿二間用堂三間後建正堂三間
 挿二間正樓則基而未楹左廂樓五間平屋十間右
 廂亦如之繚以周垣甃以磚石經始於景泰丙子至
 天順壬午三月初二日始克落成三峯峙其南兩木
 環其北前有蔬圃後有甫田其規制亦宏矣而乃命

後錄三030-1

 名如右豈無謂哉葢惟肅肅敬也禮之所以立也雍
 雍和也樂之所繇生也人能敬以持巳而視聽盲動
 罔不在規矩之中和以接物而升降楫遜舉合夫自
 然之度自身而推於家自家而及於國自國而達之
 天下則聖賢事業不外是矣先考之所以啟我後人
 者不亦深且遠哉昔楊太尉以清白啟後人而子孫
 若秉若賜世守弗失先考貽謀不忝楊氏而子孫亦
 有如秉如賜者乎詩曰無念爾祖聿脩厥德又日子
 子孫孫勿替引之敢誦斯言以俟後之興者

後錄三030-2

   退思堂記
 東陽為浙東巨邑提封幾二百里民堵至四萬區蓋
 古子男之國也故縣治必尊崇必狀麗所以嚴等威
 重教令非徒聳觀瞻而已舊有後堂年乆傾圮正德
 巳巳建昌楊君文瑞以名進士來知縣事視篆之初
 卽慨然以興廢為巳任越明年政通人和財優力贍
 乃於正廳之北鼎建中庭三間後堂三間東西廂廊
 各五間繚以磚垣甃以文石經始於辛未歲春至今
 年三月始克落成區畫有方民不知勞峨然屹然輪

後錄三031-1

 焉奐焉棟宇之盛前此未之有也侯登堂四顧扁其
 顏曰退思切惟愷悌君子視民如傷退食自公無乎
 不思一夫不獲則思所以安之一令未善則思所以
 易之訴訟盈庭何道可以息爭鄉閭夜警何法可以
 弭盜緩科徵而勤撫字寧事虛文一道德以正風俗
 務臻實効無一念不在乎民無一事不思其職侯之
 名堂可謂知所本矣自是而脩南壇以祀風雲雷雨
 之神脩北壇以祭四鄉無祀之鬼建公館以無忘賔
 旅建更樓以隄防盜賊儀門吏舎通衢大梁凡百廢

後錄三031-2

 墜煥然一新葢推愛民之思無所不用其極也方是
 時侯將獻績天曹而觀風憲臣旌勸沓至民心恐侯
 就留於 朝弗克終惠而以格為言官不茍而信俾
 記斯堂以繼召伯之甘棠縣丞張君銘召工刻石以
 啓夫後來者嗟夫作善降祥作惡降殃此自然之理
 也循良之吏天必福之歷觀卓密魯中牟輩葢可見
 矣侯之善政無愧古人他日所至殆將位廊廟秉鈞
 軸而以天下國家為思天之降祥又當何如耶孔子
 曰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因倂記之以爲一得之驗

後錄三032-1

   琴鳴記
 正德七月冬至前一日予姨甥張玉有琴懸于壁上
 無故自鳴其聲如磬家人怪之取置几上則不鳴懸
 壁復鳴自巳至酉方息是日天無風門□又閉詳覽
 文獻通考不載琴鳴事竟不審其為祥爲妖也是歲
 春暮予花砌叢瓣紅芍藥開作玉紅明潤可愛每花
 有十瓣狀類蓮花而小乆乃變白月餘纔謝文獻通
 考亦不載等爲異見因併記之

後錄四001-2

荷亭文集卷四
            東陽盧格正夫著
  啟
   郤和面啟
 區區與樊介福本同道同寅宜同心同德偶日前蒙
 張宗器招飲值醉後與樊介福猜拳拳旣我輸酒當
 他舉他旣以滿斟見愛我可以沉醉為辭人怨語聲
 高良有以也酒沿衫袖濕庸何傷乎雖稱毒手老拳
 料是作權不爲亂縱有霜威鉄面也知善謔不為虐

後錄四002-1

 出門巳雲消霧釋到家惟月朗風清卽無不淨隂翳
 何必自生疑阻荷䝉和面用敢辭榮君子無所爭元
 是一團和氣狂藥非佳味恐生半句非言倘介福眞
 欲露齒茹柔則小子自當負荊謝罪相如屈干廉頗
 吾聞其語矣𡨥恂不見賈復人各有志焉
   賀王樂用新婚啓
 恭惟某嘉樂君子溫恭哲人稟金石不變之姿得鉛
 汞相生之術跨伏波之矍鑠笑裴相之龍鍾聿當梅
 落之期肆起桃夭之興新諧鳳友再續鷺膠楊柳逢

後錄四002-2

 春應有新條之長禾苗得雨豈無嘉榖之生獲此良
 緣實非細故念同道同寅之誼感吾輩喜而不忘誦
 如兄如弟之章諒先生勞而無怨共成薄禮用助歡
 聲撤帳無文今日末繇窺翡翠美璋有慶明年尚興
 抱麒麟
   答談朝宜送扇啓
 方開北牖忽被南風物旣時哉情之厚矣對使失子
 奉覽開緘而後拜嘉煩渴元無不用方丈中消解仁
 風旣至謹依千里外奉揚倘辱不棄榜中人尚與共

後錄四003-1

 除天下𤍠
   賀謝侯建吳寧樓啓
 恭惟某德盛望隆羣休駢集才優政舉百廢具興因
 勝地之發祥肆危樓之𪔂建與民經始不日告成巍
 巍百尺之高蕩蕩萬間之庇飛雲卷雨寧須王勃之
 揄揚近水向陽不假蘇麟之諷詠山川增麗民庶具
 瞻賢者惟能樂之先生自此升矣格叨陪清勝乆荷
 帡幪攬轡有游俄喜眼前突兀拋梁無頌却漸筆底
 荒疎謹布魚緘聊申燕賀狄氏陽和寬幾許桃李盈

後錄四003-2

 門謝家隂果熟多年芝蘭滿畹
   慶韓太守升男啓
 恭惟某斗宿元精山川間氣琅琅炳炳心胸蘊萬斛
 之珠璣顒顒昻昻氣象聳半空之泰嶽司職明刑于
帝里多積隂功分符作守於吾那增脩德政茲者羆熊
 叶夢鸑鷟呈祥肇眞英物之挺生豈寧馨兒之足比
 歡騰八邑咸推德澤之源喜溢重𨵾益衍簪纓之慶
 格素蒙青𦕎實切丹𠂻自揣病軀未堪爲湯餅之客
 强持吟筆又莫成洗兒之歌聊將瑣瑣之儀用表拳

後錄四004-1

 拳之敬伏惟于公益𢡟於隂德寶氏丕顯於義方源
 遠流長根培末茂螽斯蟄蟄瓜瓞綿綿
   師誡
  敬夫訓鯨經學時或怠荒故作此以誡之
 天道不貳故能成生物之功君道不貳故能成治世
 之功師道不貳故能成作人之功夫不貳者一之謂
 也一則純二則雜純則誠雜則妄誠則有功妄則無
 終是故天道貳則雨暘不時寒暑無節星辰錯行肌
 疫並作而生物之功有時間斷矣君道貳則内作色

後錄四004-2

 荒外作禽荒酣酒嗜音峻宇雕墻而治世之功亦有
 時間斷矣至於師道之立所繫尤重明善復出非師
 莫習也進德脩業非師莫傳也絳帳常開則青衿樂
 育山蹊不用則茅塞頓生韓子曰業精于勤荒于嬉
 良有以也自今伊始幸聽鄙言懲惰勸勤體湯銘日
 新之要主敬無息法周易乾徤之誠聖謨洋洋嘉言
 孔彰金石不裂山川有光
   學箴
  盧鯨六歲就學能作汗氣對予時憂戚中頗爲解

後錄四005-1

  顏自後或作或輟虛廢日月者數載今年駒犢齒
  青十六春矣光陰如瞬學業未成追咎宿愆悔悟
  何及作學箴以示警
 莫高匪天學探其玄莫厚匪地學窮其理莫大匪道
 學盡其要何爲伊周學入聖優何爲藍哲不學無術
 咨爾小子聽我訓辭明體適用培根達枝雞鳴而起
 歛袵君伊蘭膏欲竭手不停披析理惟精洞徹無疑
 執理惟固堅守不移作文惟理孔孟是師稽古驗今
 極深研幾幽明並燭大小不遺如飢斯食如鳥斯飛

後錄四005-2

 冬日夏日朝斯夕斯寸隂是惜終食不違來爾小子
 一誠自持學求自得不爲人知顯衆勿飾暗獨勿欺
 視聽言動用愼厥儀聲色貨利萌絕爾思有心不欲
 有形不私知行並進動靜皆宜明德之要新民之基
 他日治平舉此而推匪我自言聖賢成規
   約齋先生像贊
 有斐君子逍遙空谷行簡而方志端而肅泥塗軒冕
 唾咦珠玉五鼎非榮簞瓢不辱白石清泉蒼梧翠行
 典籍浩繁肆旁搜而遠紹義理玄妙必精擇而敬服

後錄四006-1

 子雲識奇孫盛實錄不忮不求所至常足噫此非承
 累葉之餘慶鍾三峯之清淑者耶
   方君談子傳
 靈臺有方君者深居丹府人莫能窺居上有留侯宅
 又有雍齒宅宅南有談子者君之属吏也好臧否古
 今人物君惺惺時奉命惟謹不敢妄發一或昏怠則
 欺之矣一日以言得罪君甚憂之命留侯責之侯曰
 吾掉三寸舌爲帝者師渠之力也安得而責之命雍
 齒齒曰吾自漢祖封居於此日食異味皆其招致也

後錄四006-2

 安能與讐命如意如意曰吾錫土封王君之藩輔也
 敢不惟命是聽歷侯關過齒衙呼談子而詔之曰君
 之訓汝不爲不勤戒汝不爲不至若違訓戒招致禍
 尤何也談子對曰抑亦君之過也何以言之曰昔在
 唐虞之世君德休明百司奉職予爲納言之官敷奏
 詳明出納惟乆故一時制作若二典若三謨垂在史
 冊炳如日星歷代寶之永以為訓三代之隆君聽無
 替時予山納王命罔敢怠遑以故伊訓說命無逸諸
 篇亦與典謨相表裏周之衰也仲尼設敎予奉揚休

後錄四007-1

 命叩竭兩端三千之徒並受厥旨韓子曰其聲大而
 遠詎弗信夫戰國孟軻氏好辨予實為之息邪說詎
 詖行性善養氣之論擴前聖所未發韓子曰孟子功
不在禹下非繇我乎漢唐以下君德慚矣而予供職
 不廢於是治安天人等策出師奏議原道等作吐露
 丹𠂻恢弘治道皆有功於天下後世者也凡若此者
 君主之予宣之非君則予固無以施其辨非我而君
 又何以行其意哉是知同功同罪不得獨尤我也如
 意曰雖然何以復命曰君之所居隂陽為之體剛柔

後錄四007-2

 爲之用七竅通其靈五官供其役左有褒善司以施
 其善右有貶惡司以洩其怒定之以仁義中正則神
 明内腴五官聽命可以比德于堯舜奪之以聲色貨
 利則本體昏昧反為形役不免同惡于桀紂是知君
 者百司之綱領萬化之權輿其自任可不重乎如意
 曰願抽子妙思倡子箴辭吾將復於君爾談子曰吾
 聞敬者聖學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君惟以敬為主
 其庶幾乎葢必淵默而雷聲尸居而龍見靜而戒懼
 存天理之本然動而省察遏人欲于將萌素富貴素

後錄四008-1

 貧賤不頃刻而或忘或造次或顚沛無須臾之敢忽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敬行于耳目之司矣手容必恭
 足容必重敬行于股肱之部矣夫然後君德脩明内
 外畢照吾儕小人謹朝夕趨是乎左右庸敢怠忽如
 意曰何謂朝夕趨事試詳言之曰君命吾言則言必
 有中其言足以興君命吾默則默而識之其默足以
 容或推明政治正言得失或形容盛德揚厲休功或
 婕而道之或諮而揚之或辨真偽而明之或正是非
 而著之或道其常兒作彛憲或陳其策而成嘉猷或

後錄四008-2

 出法語若日月之垂炤或降德音如雨露之沾濡或
 頒華衮之寵或肅斧鉞之誅是皆得其情性之正合
 乎義理之公葢非君德脩明吾亦不能為也夫然故
 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君臣俱榮内外
 合德可以孚魚鳥可以感鬼神可以贊化育可以參
 天地休風被于六合令聞流于無窮顧不偉歟顧不
 偉歟於是如意避席曰富哉言乎吾聞有德者必有
 言信不虛也遂以復于方君方君憮然為間曰命之
 矣

後錄四009-1

  昔韓子作毛頴傳君子恠其以文為戲及高氏作
  烏寶傳又喜其效韓體而頗留情於世教傳奇云
  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愚也竊不自揆輟以所
  聞組織心口一傳葢欲學者内外交養動靜不違
  以造乎成德之城耳辭雖不及二子而寓意則向
  上一等讀者不以辭害意庶幾僣妄之罪可少逭
  云昔
  正德丙寅三月望日書
   書張處士輓冊後

後錄四009-2

 昔馬伏波北地田牧有畜數千頭穀數萬斛嘆日凡
 殖財產貴能賑施也否則守財虜耳乃盡散與親舊
 予讀史至此未嘗不三復嘆美而仰其為一世人豪
 也吾鄉張毅菴處士貲產甲於一邑可謂富矣乃能
 不私所有見義勇爲首輸粟以賑貧民又捐金以助
 軍費又出貲以興學宮彬彬義舉不一而足
天子聞而嘉之旌表門閭復錫其子阜冠帶若處士者
 豈非聞伏波之風而興起者乎處士没于今四十年
 矣英風偉烈猶能使邑人稱誦不置喙今觀諸名公

後錄四010-1

 所述乃其表表者爾其他固未悉也嗚呼生能樹義
 沐 恩詔之寵褒没有遺芳振家聲於不替處士亦
 吾邑之人豪也哉予旣讀輓冊慨然興感者乆之因
 遂書於卷末以示其後之人
   書獅子贊後
 右師子贊吾從祖都憲府君所作也府君繇進士拜
 監察御史執法不撓風裁凛然及陞都憲坐堂行邊
 俱有成績人望之若喬嶽倚之如長城可謂大臣矣
 茲讀其文有原委有典則英烈俊𤕤令人景仰不已

後錄四010-2

 有德者必有言豈不信哉金甥權為圖而表章之足
 以傳芳矣因併書之俾觀者知所自焉
   䟦南閩紀行詩
 右南閩紀行詩李君清之所作也清之掌教烏傷賢
 聲丕著甲子歲閩藩聘為總考試官而夙夜在公罔
 纖毫怠忽以故閩中是科選士稱為得人今讀其詩
 清新婉麗中正和平自非知德者不能及此則其木
 玉之操藻鑑之明葢已素定于胸中矣昔韓宣子觀
 鄭六卿賦詩而知其爲數世之主予不敢擬上宣子

後錄四011-1

 而億則屢中或有取焉謹書為李君他日之驗
   北上舟中紀夢
 予與王德輝許時舉同舟北上夢見薔薇一院花蕚
 甚盛德輝據視為已有予曁時舉競欲得之德輝曰
 二兄應得華值先耳相揖而退遂寤夫夢見薔薇乃
 狀元之兆也德輝果符此夢予僅厠其榜尾時舉常
 應在來春予不得不望之後人矣因紀其事于時舉
 冊中歸復迷諸小子小子誌之
   書陳氏由光集後

後錄四011-2

 蔡氏伯喈曰吾爲人作墓銘多矣惟郭有道一偏無
 愧詞葢無其實而侈其辭謂之諛墓世之貪夫佞子
 未有不諛墓者也霧溪陳存善處士以行義聞于鄉
 黨親疎遠近稱之無異辭自非實有諸中不能若是
 中舍王君爲之銘葢實錄也質而不疎詳而有體豈
 彼諛墓所可方哉予讀而嘉之因書卷未以示處士
 之賢後昆
   書石潭俞愼齋卷後
 論語曰子之所愼齋戰疾葢惟愼之爲義從心從眞

後錄四012-1

 誠而無妄敬而不欺實聖學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
 俞子希祥以愼名齋其得於天性乎抑基於問學乎
 余同年王冡宰爲序篇端而郡伯吳君輩題詠揄揚
 不一而足奚俟愚之置喙雖然愼外而不愼中非愼
 也愼衆而不愼獨非愼也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尚冀益加懋勉終始一德以求不負于斯名則為慥
 慥君子矣書以歸之
   題曾叔祖妣節婦門
 曾叔祖考壽七府君諱文翁松齋府君第三子曾叔

後錄四012-2

 祖妣胡氏諱德東湖胡仲清之女還珠翁之外孫也
 年二十四夫亡守節不貳屏去膏沐無故不出戶庭
 年八十一無疾而終君子以為眞節婦成化戊子有
 司舉奏
詔旌表門閭歲月逾邁子孫罔知格痛惟先德失傳謹
 於今年春捐貲鳩工建石門一座於風紀門之北題
 曰旌表貞飾之門而繫之以贊庶幾侈
聖德於無涯振先聲於不替且使吾家貞婦烈女亦有
 所取則云   贊曰

後錄四013-1

 操肅冰霜 譽流鄉國 明詔煌煌 永垂婦則 
   讀朱子婚禮
 朱子曰古禮有問名納吉今不能盡用止用納采納
 幣以從簡便繇是觀之則婚禮之有幣其來遠矣近
 世大族嫁女咸以受幣爲嫌或至鬻產稱貸間有家
 貧而受數星者則共非笑之以故生女多不舉嗚呼
 先王制禮毫髮不差何世人之反背耶夫生女至於
 長成所費亦多矣富室固所不論貧家何所取給今
 受財者笑之奩粧溥者又笑之是驅之使殺女也不

後錄四013-2

 亦繆乎
   䟦松谷老人詩
 松谷老人者吾鄉施君所號也施君年踰八十精𤕤
 不衰有契乎松谷諸名流因賦篇章以歌頌之其子
 進士克敏持以示予予惟施君恭勤不懈正直不欺
 凡所施設舉有典則誠可謂古逸民矣而克敏進脩
 不已望實兼隆行將對
 大廷居要職其所以顯親揚名宜有大于此者庸書
 卷末以爲他日之徵

後錄四014-1

   䟦王氏遺芳集
 麗川王伯玉予同庠友也辭榮隱居留心經史一日
 出示先世遺芳集并唐宋二朝恩典予歛袵展讀不
 能釋手益知吾鄉之多賢矣嗟夫五瀾山輝珠明川
 媚文章光燄豈珠玉比哉故雖深山窮谷自不容隱
 昔杜審言之詩□子美而益顯□王表揚先德拳拳
 不忘吾知王氏詩文當與杜集並傳矣書以歸之


後錄五001-2

荷亭文集卷之五
            東陽盧格正夫著
  狀誌
   先君贈知縣府君行狀
 先君諱溶字孟涵姓盧氏義三其行也別號三峰居
 士其先涿人相傳爲漢中郎將植之裔厥後族属藩
 衍遷徙不常宋治平間有諱實者主簿吳縣自台遷
 居東陽之考溪再遷邑東𡷹溪今所居是也七傳曰
 大振大成者聯姻宋宗室爲郡馬大振孫曰紀卿先

後錄五002-1

 君之高祖也曾祖怡仲樹德行義時稱長者祖原定
 以仲子貴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父世平風儀峻整
 識慮絕人母杜氏有賢行先君痛惟先府君刻苦樹
 立弗享壽年於是深自漸磨務從寛厚凡鄉鄰之侵
 陵者一切弗較或有所欲則挈而與之以故人心益
 從家業日裕獨病舊居湫□而享祀樂賔或有未備
 別築室於□溪之西去故不百步而近前後左右幾
 二千楹區畫經制悉出巳衷而氣象規模獨出人表
 者又慮夫衣食不足則不暇治禮義於是附郭買田

後錄五002-2

數頃而各鄉亦置庄田以為子孫衣食之資且田必
 築室室必聚人量地肥磽等其租稅豐則歛之凶則
 散之貧不自給者賑之以食没無所歸者殮之以棺
 親族鄉里歲給私廪千餘斛義不納其息以為常其
 或公帑告乏賑濟不足必揮粟以助之橋梁道路年
 久傾圯必捐金以脩之正統巳巳處冦陸梁殺死官
 軍數百於南午嶺骸骨暴露先君悉倩人收埋之成
 化間義烏東江橋壞欲葺計工費浩甚郡邑募民竟
 莫能舉先君獨出私帑以成之一無所擾其輕財尚

後錄五003-1

 義類如此然所以爲此者豈有一毫要譽之心哉胸
 襟開豁志趣高明持守堅正其教訓子孫啟廸後進
 必以忠孝爲先誠實爲本光明正直為貴局促里汚
 爲戒益其素所蓄積非虛言也其或見夫爲官而不
 守廉爲士而不好學爲富而侵漁小民為用而暴殄
 天物則疾之如□危言而叱不少恕是其義形於色
 非好訐也天順壬午歲先兄以第一人發解浙省有
 司餽白金若干兩爲行資先君曰吾用頗足吾兒可
 病民以利巳乎郤不受成化丁酉不肖孤亦領鄉薦

後錄五003-2

 先君以為來而郤之民巳受病不若先事郤之民可
 弗擾遂辭諸縣尹克巳愛衆惟恐不及故人見吾家
 有慶則欣欣焉不特此也親戚故舊情好素篤一以
 非財來獻則痛加叱絕至不與見下至閭閻小人婚
 姻鬬訟之類未嘗一毫妄取西溪有商人誤入粟若
 于斛侍者密以為言先君亟召商人而還之益其天
 性自然非矯飾也度量寬洪不役於物任人作事推
 誠待之雖費用不貲漫不與較事甚不當亦不譴責
 故人樂為之用勞無怨焉博聞強記多識往事讀書

後錄五004-1

 成誦終身不忘自恨少時失學弗克建勳立業故言
 及古人功名之盛欣慕愛樂不巳或至貪夫敗名奸
 臣誤國則切齒怒目若躬受其害者益其秉彛良心
 非勉强也天性孝友奉母太夫人深愛篤誠晨昏不
 少怠受終之日年餘六十居喪盡禮訖如壯兒扶柩
 歸山踵皴氣竭見者為之泣下其友愛妹婿趙先生
 恩義誠篤始終無間君子以爲難弘治巳酉十二月
 二十二日以疾卒于正寢距生永樂癸巳九月二十
 五日享年七十有七後二年辛亥

後錄五004-2

聖天子旌異孤臣推恩所生贈先君爲文林郎貴溪縣
 知縣是歲十一月十八日塟于本都五里□山之原
 去家東三里許娶同邑前城徐氏内助賢明治家有
 法子男三人長楷浙省解元成化辛卯歲疾卒于京
 次不肖孤任江西道監察御史皆徐出次彬側室金
 出女一人貞亦徐出適縣西金沂孫男六人長熙先
 卒次聯默燾點鯨孫女五人先君爲人正直寬洪得
 於天性疎財樂善出於自然不立町畦不事邊幅不
 皎皎沽名不庸庸混俗動止語默惟理是從而得失

後錄五005-1

 禍福一委於命雖韋布老於山林而聲華達於四表
 故其卒也藩臬重臣若大叅周公季麟方公全憲副
 林公濬淵郡守郝公隆郡佐鄭公重于公瀛郭公鏞
 縣宰楊公琛齊公溥王公秩或躬詣柩前或親臨墓
 所吊祭盡禮哀感路人而十三道監察御史亦相率
 爲文遣禮以祭見者榮慕焉嗚呼先君卒於今十三
 年矣不肖孤間關仕途蹉跎歲月使潛德懿行韜晦
 弗彰不孝孰甚焉幸惟君子立言順天揚善謹以先
 君平生履歷之槩具述如右伏乞大手雄文表諸墓

後錄五005-2

 次實爲盧氏千萬年無疆之休也謹狀
   芝山趙先生行狀
 公諱華字孟實姓趙氏良卄其行也號行素晚別號
 芝山老人裔出宋魏王廷美七世孫諱公藻者南渡
 時奉母高氏扈駕南來求山水之僻得婺之東陽中
 興僧舎而居焉高宗定鼎臨安遂占籍於東陽世爲
 東陽人公藻生彥稢彥稢生游夫從東萊呂成公學
 登進士第游夫生時恃時恃生若恢若恢生嗣興嗣
 興生古經卽公之大父也父希德恢擴倜儻勤禮好

後錄五006-1

 施先娶范氏生三子晚年別業於邑東五十里嵬山
 之陽續娶天台廟山陳氏生四子公其季也公生四
 歲失所怙育于母氏比長狀貌豐偉意氣寬裕而性
 資明達先從祖都憲公見於逆旅甚器重之歸語先
 大父世平公先大父有鑒裁謂其可妻也以女歸之
 實格之姑也公年廿一以詿誤從諸兄謫戌遼陽時
 江右王公著以刑部主事亦謫戌遼陽公因得以師
 □之作書爲文蔚然有法旣而事卒白復壁南歸當
 更歷之餘聞見之博適家大饒裕公力相諸昆脩德

後錄五006-2

 行義首焚宿券遠近德之者動數萬緡昆季各以義
 向交納四方衿佩日填其門儀物必豐禮意必洽視
 其窮乏者則周之顛連困厄者則又殫力以拯之其
 於宗族隣里尤盡恩義邑之定安溪有水崇希德公
 嘗弭其患久而崇復作遭溺者衆公側然自念溺者
 固可憐而先緒又所當繼為之設醮具舟民免溺患
 至今頼之郡邑有大興舉公帑有不支者率以告於
 公家公必盡誠以赴之若邑庠之大成殿明倫堂兩
 廡戟門之建皆出於公家不費一錢於官不藉一力

後錄五007-1

 於民提學僉憲張公悅欲建羅山書院以祀宋潜溪
 先生顧浦江無可共其事者致書於公公卽慨然成
 之成化甲午
朝廷命出粟賑飢公首應命輸粟若干石監司嘉其義
 如例授以七品散官旣而諸兄皆逝世公獨存十五
 年好賢濟物之心視前為有加繇是吾邑之趙傑然
 爲浙束望族嗚呼公之賢行可盡述耶先是東陽號
 多賢世家巨族競以讀書相高至
國初及永樂間列職朝署者猶冠蓋相望踵後俗變逐

後錄五007-2

 未文氣少衰公乃景仰先哲毅然以興學為巳任敦
 請四方知名之士延教子姓親族遠近嚮風士氣丕
 振天順壬午先兄楷首以春秋發觧浙省第一自後
 登名科甲者相繼不絕若格頗知進脩一二實皆公
 之賜也公天分孝友晚而弥篤四時享祀必致謹以
 率諸子姓承事如在或值考妣諱辰則悽然泣下悲
 不自勝瀕病之日屏去家事促脩族譜葺祖墓建祠
 堂樹先府君墓表事方就緒而公逝矣實戊化戊申
 十一月十八日也距其生永樂庚子五月廿八日申

後錄五008-1

 時享年六十又九□盧氏卽格之姑性稟賢淑實多
 內相子男六錦上舍生博學贍文藻鉞□鈍銘皆通
 敏克肖鑰邑庠廩生女一適長逵郭瑄孫男若干曾
 孫男若干諸外兄痛惟公有抱負弗克顯榮於世碩
 德懿行苐恐久而湮没將求諸名公銘諸不朽以格
 爲公姻姪請爲行狀格念惟幼多疾病育于公家捧
 負提攜不啻巳出分雖姑姪恩猶父子今格羈於薄
 宦遠天一方公之卒也旣不能哭臨成禮而葬也又
 不及匍匐墓次徒爾南望長號中心哽咽而巳謹用

後錄五008-2

 掇公素行之大者為狀□立言君子得有所採擇云
 謹狀
   亡妻 敕封孺人吳氏墓誌銘
 孺人諱娟婢吳氏其先出吳季子札之裔宋祥符問
 有諱造者主簿義烏縣子孫遂卜居邑東之大玄世
 爲義烏望族高祖濟川曾祖彥清俱以貲產雄于鄉
 邑祖希采輕財尚義旌為義民父文英性豪華尤好
 施予成化間
詔授七品散官母浦江義門鄭氏有賢行孺人幼有志

後錄五009-1

 操性行賢淑為父母所鍾愛年二十一歸于我克盡
 婦道事舅姑以孝稱待妯娌以和稱上而重慶外而
 宗姻下而婢妾無不得其歡心者性勤女工不好逸
 遊危坐一室晏如也初年頗以失子為憂中歲得子
 橅愛特至後妾魏氏生子橅愛尤篤葢其天性惻怛
 不妬忌非勉強也衣服飲食不事奢華雖生富室未
 嘗以資裝驕人鄰房或有不給悉意周旋不少吝惜
 葢其質任自然非矯飾也弘治辛亥夏六月
朝廷推恩敕封為七品孺人弘治丁巳春正月初二日

後錄五009-2

 以疾卒于正寢是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葬于家東五
 里牌山之原從先塋也距生正統丙寅三月十八日
 享年五十有二子男二人長□巳出次鯨庶出女三
 人皆巳出長緯適桂坡李𠏉先卒次昭適蘭溪童朝
 顯次寧適宋魏王裔孫趙治孫女二人嗚呼孺人歸
 我三十餘年富而不驕恭而近禮内外無怨始終一
 德可謂賢矣舅姑俱全夫子無故
 封章寵賚冠服有光可謂榮矣然而壽不稱德一疾
 不起謂之何哉嗚呼孺人巳矣我之哀思曷有巳耶

後錄五010-1

 所幸有子傳家有女步武餘慶發靈祥光返照孫枝
 榮秀繼繼繩繩庶足少慰九泉之靈也謹銘之以俟
 銘曰
 慈愛弗妬 信直弗欺 歟猗令德 誰其似之
 木生有本 福生有基 子子孫孫 勿替引之
   亡女李孺人墓誌銘
 盧氏世爲東陽望族予曾祖原定府君贈都察院右
 僉都御史予祖世平府君予父贈知縣府君俱樹德
 行義爲世所推予荷先德叨任江西道監察御史予

後錄五010-2

 娶大玄吳氏封孺人予有長女曰緯德性幽閑不妄
 言笑年二十歸于桂坡李斡室家甚宜時舅世恭公
 巳没惟姑趙氏在堂趙予之中表兄也撫愛誠篤女
 事之如事父母處妯娌如處兄弟外而宗姻下而婢
 僕無不稱其賢者弘治壬子歲七月十一日生男喜
 甚次年癸丑六月二十八日竟以產難卒于家距生
 成化巳丑四月十四日享年二十有五而已嗚呼痛
 哉是年冬十二月十七日葬臺盤山之原去家不百
 步而近越七年爲弘治庚申其夫泣拜求銘於予嗚

後錄五011-1

 呼予尚忍銘耶女有姑弗克終身有夫弗克偕老有
 子弗克教育女若有靈其能瞑目耶所幸子巳九歲
 頗有智慧他日成立宜可慰女於九泉之下者銘曰
 婦德有四女享其全人壽滿百女局其偏吾將何尤
 蒼蒼者天幸子成立宜慰女於將然
   處士盧府君墓誌銘
 府君諱澤字時澤姓盧氏格之從叔父也其先涿人
 相傳為漢中郎將植之裔宋治平間有諱寔者主簿
 吳縣自台遷居東陽之考溪再遷邑東𡷹溪今所居

後錄五011-2

 是也七傳曰大振大成者聯姻宋宗室爲郡馬大振
 孫曰紀卿府君之高祖也曾祖怡仲樹德行義時稱
 長者祖原定以仲子貴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父世
 文有隱德毋賈氏有淑德府君幼有局量爲先大父
 所鍾愛及長儀狀豐偉器識超凡事上撫下咸得其
 宜親賢樂善惟恐不及嘗曰讀書而不達諸用記誦
 之末學爾故凡覽及經史之言必欲身體而力行之
 性至孝奉母夫人先意承顏晨昏不少怠夫人寢疾
 府君左右湯藥者八年未嘗一日變易受終之日哀

後錄五012-1

 毁踰禮三載不御酒肉與人言輒流涕四時享祀必
 誠必敬或值考妣諱辰則淒然泣下悲不自勝見者
 爲之感動其於宗姻故舊尤盡恩義平居無疾言遽
 色人或以橫逆加之謾不與較甚至顛倒是非變白
 為黑府君徐以義理曉之辭氣從容不隨不激觀者
 爲之敬服博學善談論或接上官或遇四方賢士開
 陳利害辨析是非亹亹數千言如貫珠如懸河聽者
 為之忘倦君子曰奇才也使得一職而推其所蘊其
 功業詎可量耶勤於治家綜理有法嘗謂善攝生者

後錄五012-2

 惟取天所有以為資不奪人所有以為利以故家業
 日隆聲華日盛而人莫知其所繇來頗病舊居湫隘
 別業于東實宋叅政何夢然府基也築室殆數百楹
 朴素渾堅深得古人善居室之意成化甲辰九月十
 七日巳時以疾卒于正寢距生宣德辛亥三月十七
 日亥時享年五十有四明年冬十月葬于本里昌期
 門山之原去家不百步而近娶華溪虞氏子男二人
 梗穆皆側室許氏出女二靜宜皆虞出靜早世宜適
 鄉貢進士嵬山趙鑰孫男三人熯煉廌府君旣葬十

後錄五013-1

 七年爲弘治辛酉梗徵銘于格嗚呼尚忍銘府君耶
 昔聞府君訓曰學而不以明體適用為務仕而不以
 致君澤民為心雖盈篇累牘千駟萬鍾亦不足觀也
 日月雖遷言猶在耳嗚呼尚忍銘府君耶易曰積善
 之家必有餘慶今梗穆俱克負荷卓有成立比之府
 君有隆而無替他日慶遠流長孫枝茂植必有大顯
 融於時以成府君之志者庸可以不銘銘曰
 天之生物 因材而篤 樂只君子 胡嗇其祿
 厥德不回 以祈黃耇 樂只君子 云胡弗壽

後錄五013-2

有德者昌 天道靡忒 瓜瓞綿綿 昭哉嗣服
 奕世無疆 永照貞石
   舍人盧府君墓誌銘
 府君諱瀚字會源姓盧氏義十四其行也生於永樂
 壬寅八月廿六日卒於成化丁亥九月初八日享年
 四十有六卒之明年十一月葬于本都野猫墩之原
 去家僅三里許越三十四年為弘治辛酉介子森徵
 銘于格曰先府君墓木栱矣而墓石未有刻辭若有
 待也敢以哀請格仰惟先世有諱實者主簿吳縣自

後錄五014-1

 台徙居東陽九傳曰紀卿府君之高祖考也曰怡仲
 號松齋樹德行義府君之曾祖考也祖考原定累贈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考睿繇進士拜廣東道監察御
 史累陞至右副都御史茂績著于邊陲能聲播于朝
 野母蔣氏累封恭人實生丈夫子四人而府君居第
 三府君爲人閑靜寡言不慕榮利雖爲公卿之子未
 嘗足跡公門怡情由水葛巾野服澹如也達官或欲
  見而府君不爲少屈性孝友事母恭人深愛篤誠
 晨昏不少怠奉二兄恂恂謹飭有無相通終始無間

後錄五014-2

 君子以爲難正統末處寇陸梁家人奔竄各随所之
 府君獨奉蔣恭人避于懷德山之陰左右周旋不避
 艱險景泰間都憲府君歸老命府君預營壽藏府君
 承命惟謹晝夜不遑甚愜所志都憲府君喜曰願爾
 子孫亦若是矣配太平呂氏有淑德子男四長斡領
 成化丁酉鄉薦任五河縣知縣次枋次森領弘治戊
 午鄉薦次楫領弘治壬子鄉薦任祁州學正孫男十
 有一燦烠儒學廩膳生員炎謙熟烋鵬魯鸞鯤驥孫
 女一曾孫男一女三皆據今所有也易曰積善之家

後錄五015-1

 必有餘慶益自松齋府君積而發于都憲府君又積
 而發干府君之諸子若孫源深流長信不誣矣今森
 楫如日方升烠亦向進不巳他日大著勳猷光前裕
 後未必不有徵于此也謹銘之以俟銘曰
 盧爲望族 世有顯人 逮我松齋 積功累仁
 篤生都憲 為時名臣 根培末茂 垂裕府君
 三子登科 萬物斯春 府君雖亡 不亡者存
 勒之貞石 慶遠無垠
   處士盧季美府君墓誌銘(代諸叅議作)

後錄五015-2

 處士諱員暟字季美姓盧氏其先有諱寔者仕爲吳
 縣主簿自台徙居東陽入傳曰大振大成者聯姻宋
 宗室爲郡馬大振之子曰希文處士之高祖也曾祖
 明之任台郡陰陽學正祖道眞父仁童皆隱德弗耀
 母金氏仁童有子六人而處士居第四以再從父天
 童無嗣而爲之後處士為人溫厚和平與物無競讀
 書好禮始終如一嘗告其從兄毫令世榮公都憲仲
 思公曰先世惟善是寶非義不爲爲其後者要在恪
 守先規母恭厥祖茍欲欺天妄人則辱先喪家矣二

後錄五016-1

 公深然其言未嘗以兄弟視之性好施予不求顯達
 凡遇鄉鄰有困乏者必推所有與之弗吝居南爲大
 路人患徙涉處士獨出巳資成石橋以濟人人甚德
 之邑大夫張侯立居官清介慎於許可獨以處士耆
 年淵德重加禮遇凡舉鄉飲必延致為大賔成化丙
 戊十一月十五日以疾終于正寢距生洪武乙亥二
 月十六日享年七十有二配上崗呂氏先十有一年
 卒子男一淙女二長適大玄吳漢次適桂坡李宗德
 孫男五桓梁梓朴樚曾孫男九燁㷆爌燃爖焰卓杰

後錄五016-2

 爀孫女三人處士先與呂氏合葬于東山之陽弘治
 甲寅冬十月遷葬于秉聰鄉岩前之原卜吉故也淙
 以處士與予有東南之美徵銘以納諸幽予雖不文
 然於義有不得辭者銘曰
 徛歟處士 淑慎其身 其儀不忒 其德恂恂
  人亦有言 古之逸民 勒之貞石 昭示後人
   盧智四孺人金氏墓誌銘
 孺人名純姓金氏裔出宋國子生諱皥高祖伯珍任
 灌陽縣知縣曾祖希實祖瑀富父沂皆隱德弗耀母

後錄五017-1

 盧氏予之女兒也有賢行孺人自幼頴悟十歲母沒
 哀不自勝卽能助父綜理内事勤謹不懈父鍾愛之
 年十八歸予從姪盧煇克篤婦道家室甚宜上而重
 慶中而諸姑下而婢僕無不稱其賢且能者弘治戊
 申二月十五日巳時產後不治卒於家距生成化丁
 亥七月廿八日丑時享年二十有二而巳是歲十二
 月初二日葬於黃藤山之原從先塋也越十三年為
 弘治辛酉其夫泣拜求銘予不能銘亦不忍銘嗚呼
 天何奪汝若是之速耶忍見爾夫哀號而痛哭耶爾

後錄五017-2

 若有知其能瞑目耶銘曰
 哀哀孺人 德全壽偏也 彼蒼者天 何為其然也
 勒之貞石 壽爾萬年也
   盧禮六府君壙誌(代其子煇作)
 先君諱本字敦夫姓盧氏禮六其行也世居東陽之
 三峯下為宋郡馬大振七世孫曾祖原定累贈都察
 院右僉都御史祖世文考德澤皆隱德弗耀妣虞氏
 有淑德先君稟性眞幸而練達有為祖考有子五人
 而先君居長祖考卽世四叔半在童稚祖妣虞夫人

後錄五018-1

 深以爲憂先君力任家政恭勒不懈諸叔以次婚娶
 各有樹立遂致祖妣怡然解顏家益饒裕買田築室
 煥然爲吾鄉偉觀弘治辛亥遭回祿之禍舊宅新居
 蕩盡無遺先君別業於東築室殆數百楹弘深寬廣
 朴素渾堅其所以貽我後人者規模宏遠矣不幸弘
 治壬戌十二月十一日以疾卒於正寢距生正統癸
 亥三月二十日享年六十娶華溪虞氏淑德懿行爲
 宗戚所服先十有八年卒子男四人長煇布政司知
 印次耀次美皆邑庠弟子員幼羔女欽適江西高安

後錄五018-2

 縣縣丞蓮塘張熇孫男五人堯經堯寬堯縉堯宏堯
 瑞孫女七人越二年為歲甲子十一月奉柩葬于黃
 藤山先塋之下與先妣合壙焉嗚呼先君為人正而
 不譎直而有禮不立町畦不事邉幅讀書成誦終身
 不忘語孟學庸詩書經傳皆背頌如流自恨弗克取
 科第建勳業故延師以教諸孤務欲追古人功名之
 盛有志未就哀痛何勝不肖孤未能求鉅筆以垂不
 朽姑忍死記其素行大畧及生卒歲月以納諸幽爾
 嗚呼風木之恨何時而已耶孤哀子煇泣血謹誌

後錄五019-1

   勉夫先生墓誌銘
 先生諱懋字勉夫姓盧氏盧自主簿府君遷居東陽
 于今十五世矣清白相承簪纓不替中有松齋府君
 樹德行義為鄉邦所推重原定府君累贈都察院右
 僉都御史先生之高大父曾大父也大父世文父德
 澤皆有隱德妣虞氏有淑德先生幼有正性不妄言
 笑及長體頎而長骨清而聳人咸以貴壽目之性嗜
 學孜孜不倦至忘寑食習禮經及學庸論孟皆背誦
 如流作文有原委有典則滚滚數十百言讀者不覺

後錄五019-2

 其繁成化新卯甲午兩以儒士試浙藩不利充邑庠
 弟子員提學憲副胡公榮愛其文美毎合試郡邑士
 必列于優等補廪褒賞不一而足失何屢困塲屋積
 勞成疾弘治辛亥七月十三日未時竟以是奄奄而
 逝距生正統丙寅正月初三日寅時春秋四十有六
 明年十一月葬于本里黃藤山先塋之下娶本邑高
 沙吳氏子男一淡側室施氏所生女二煥白皆吳出
 煥適(華溪)虞大有白適宋魏王裔孫嵬山趙瀛孫男
 一堯賢據今所有也銘曰

後錄五020-1

 貌古而氣充學優而志雄 天不憗遺 哲人之凶
 嵬嵬雙𡷹 鬱鬱三峯 死而不朽 𡷹峯其同
   木齋陳處士墓誌銘
 木齋處士旣卒越十年爲弘治甲子其從子醫學訓
 科節之偕其孫儒學生員繼志親詣荷亭徵銘以納
 諸幽余惟昔年登處士之堂見其長幼有序動容中
 節秩秩然雍雍然每嘆近世鉅族皆不及也旣而與
 節之同上京師間處士之賢甚悉感慨興思則於義
 有不得辭者按狀處士諱機字時用姓陳氏木齋其

後錄五020-2

 號也世居烏傷之霧溪高祖諱材力本尚義值元季
 兵亂晦德弗耀曾祖諱道德以行義聞徵辟不就祖
 諱仁護考諱全紹皆克紹遺風不樂仕進妣金氏有
 淑德處士幼有至性為鄉長老所愛及長體貌厚重
 性質純實而練達有為家饒於資世充萬石長父兄
 頗以爲勞處士身任其責恭勤不懈上不負公家之
 賦下不虧百姓之財時皆服其公平景泰丙子歲飢
 公私徵索民不聊生處士為立鄉約凡私債期至秋
 成償本以故民免逃竄鄉人德之扶傾拯艱常若不

後錄五021-1

 及有里人陳進一者全家遭疫死亡過半處士躬爲
 收埋又有開化石工鄭文玘兄弟二人亦皆染疫處
 士躬為調治畧不畏避而竟亦無恙又有小民許旺
 三駱入一等貧不能娶處士捐貲以成就之里有孫
 村埠頭水深泥濘行者病涉處士作舟以濟人人皆
 德之季父存仁翁建家廟以安祖禰處士慨然曰此
 義舉也庸可後乎遂割巳田若干畝以助蒸嘗季兄
 時匡無子愛處士公謹悉推其所有與之處士惻然
 曰此兄之不幸也吾可利其所有乎俟時匡没後悉

後錄五021-2

 人小宗以供享祀一毫不私也尊尚儒術敬禮賢士
 凡士夫過其門者延欵終日未嘗少怠閒有賴其成
 事而反悖之者處士償以巳財不悔以故四方聞其
 風者咸雅重之邑大夫素如其賢每鄉飲招為大賔
 處士自以齒德未尊固辭所請人益高之尊祖敬宗
 不敢怠忽凡遇朔望必正衣冠率子姓親詣祠堂焚
 香致奠而後退四時享祀齋戒沐浴設位陳器務致
 其如在之誠以舊居湫隘而享祀樂賔或有未備別
 卜築於所居之南宏深寬廣朴素渾堅深得古人善

後錄五022-1

 居室之意睦宗族以恩教子孫以義脩家譜而本支
 昭穆葺不紊先塋而祖禰神靈以寧是皆可以傳法
 於將來者也又如拾遺金於行路密俟其主而還之
 惡橫財之非義固謝其人而郤之可謂行人所不能
 行者也弘治甲寅十月十三日辰時以疾卒于正寢
 距生宣德丁未六月廿八日申時享年六十有八明
 年十二月廿四日葬于本里惠山之原配東陽巧溪
 張氏先處士十九年卒淑德懿行為宗族取則中書
 舍人王君汶巳銘其墓子男五人曰政曰疇曰可曰

後錄五022-2

 崇皆嫡出曰址庶出曰可者充邑庠弟子員早卒孫
 男一十三人繼章繼先繼善繼賢繼志繼文繼宗繼
 隆繼成繼統繼緒繼周繼綱而繼志卽求銘者曾孫
 男四人鑰銓鏜鎬嗚呼處士為人正而不激通而不
 隨剛而有禮毅而有容表裏如一始終無閒在一鄉
 則為一鄉之善士在一國寧非一國之善士乎昔戚
 同文樹德行義不求聞達而子孫貴盛累世今處士
 德義不滅同文而身名未顯其子孫繩繩必有大顯
 於時者庸可以弗銘銘曰

後錄五023-1

 猗歟處士 厥德何稱 心乎師古 善不近名
 山藏玉質 淵蘊珠英 宗族領袖 鄉黨儀刑
 垂裕後昆 式鴻其聲 乆哉有道 無忝斯銘
   鈍菴蔣處士墓誌銘
 鈍菴處士旣卒越十六年為正德辛未其孤儒賛介
 其姻友李世濂世南徵銘于予予惟世衰道微孝德
 寥寥儒賛愼終追遠可謂孝矣君子成人之美寧容
 以不文辭按狀處士諱志仲字希敏性蔣氏鈍菴其
 號也世居東陽泰里推爲望族遠祖曰原浩者仕宋

後錄五023-2

 任興化宣使曰快者任助敎曰昌道者開義塾延孔
 山喬公為主席自後金紫蟬聯誌不絕載其諱容諱
 德生諱永道諱宗瑊處士之高曾祖考也俱有隱德
 母鍾氏友淑德處士生九齡而孤母遣從鄉進士倪
 志道及剡川錢洳貫學卽能留心典墳亹亹忘倦二
 先生深器之常恨父早世風木興悲每夕焚香籲天
 以祈母壽伯仲三人早已分析處士乃興季弟志太
 脩孝弟立條約復荊四十餘年後又別業街南奉養
 母夫人承顏順志務得其權心奉伯兄友愛尤篤歲

後錄五024-1

 時飲獻未嘗少怠桂坡李侍御秉彘東山孫別駕彥
 誠嵬山趙散官孟實品鑑精嚴不輕許可獨於處士
 折輩忘年推心相與葢重其篤實光明非茍然也子
 姓自外歸必問其所接者何人茍非其人則正色謂
 之曰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也母殁
 哀毁踰禮築室數十楹于墓側旦夕悲號名曰蓼莪
 庵左右置田六十餘畝以充祭祀又立祭範十六條
 以規一家蒸嘗之禮立拜儀十二條以規一族會同
 之禮宗戚鄉里有顛連者必捐資以濟之橋粱道路

後錄五024-2

 有傾淖者必出力以脩之見義勇為大多類此晚年
 諸子成立日以經史自娛暇則與視朋徜徉山水間
 裕如也弘治丙辰七月初六午時以疾終於正寢距
 生正統戌午七月初六亥時享年五十有九是歲十
 二月辛丑葬于法興街頭盤石山之原從先塋也配
 岩口俞氏内助有道子男四長儒堯次儒賛卽求銘
 者次儒恂先處士卒幼儒眞俱讀書好義綽有父風
 孫男承泉承訓承詔承德承永承忠承恕承謨孫女
 一閨清適鹿峯孫梗曾孫男一邦獻𥜅今所有也於

後錄五025-1

 乎處士以禮律身以正訓家御下有恩與物無競在
 一鄉則為一鄉之善士在一國寕非一國之善士乎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今觀諸子諸孫如珪如璋
 繼繼繩繩益隆無替必有大顯融于時者庸可以勿
 銘銘曰
 猗歟鈍菴 淑慎其身 其儀不忒 其德恂恂
 今之善士 古之逸民 孰云其亡 不亡者存
 勒之貞石 慶遠無垠
   附錄先君墓誌銘

後錄五025-2

 弘治巳酉三峯盧先生卒越十一年為弘治庚申其
 子格具狀乞銘于予義不得辭因為之銘曰
 三峯中峙兮雙𡷹左右梃生賢哲兮實鍾厥秀眞率
 世傳兮大度天授不忮不求兮八荒為囿不屈不侮
 兮忠信為冑積功累仁兮蜚英騰冢茂嗣奪錦兮仲
 也衣繡 鳳敕寵嘉兮光前裕後瓜瓞綿綿兮受天
 之祐嗚呼盛德兮𡷹峯同壽
賜進士出身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傅史部尚書前都
 察院左都御史四明屠滽撰

後錄五026-1

   華溪義六三處士墓誌銘
 處士虞府君旣卒越五年為正德壬申其冢子上舍
 大韶具狀親詣荷亭徵銘以納諸幽格惟盧與府君
 累世姻家懿德卓行知之甚悉而韶尤為莫逆則銘
 有不得辭者按狀府君諱昌字子盛姓虞氏義六三
 其行也其先會稽人宋初始遷義烏之華溪至府君
 巳十五世高祖實夫讀書好禮曾祖槻靜樂縣承祖
 文輔父涓俱有隱德母傅氏有淑德府君聰慧倜儻
 立志不凡痛父早逝慨然以幹蠱為已任葺廳堂脩

後錄五026-2

 垣宇凡百遺緒煥然一新年幾髦始別築室以居事
 母氏以孝教子孫以義待兄弟以恩睦宗族以禮居
 家有度御下有方應接賔客從容款洽百事叢萃畧
 不動容雖至倉卒亦無疾言遽色揚人之善惟恐不
 及聞人之過終身不言親戚故舊一誠相與未嘗以
 盛衰存亡易心能因事導人於善人皆化服與人謀
 利多以讓人興濟橋壞損巳資以助成之歲凶民困
 輸粟百餘石以資有司濟荒之用凡此之類不一而
 足郡邑士大夫罔不敬仰君子曰濟時美器也使得

後錄五027-1

 一職而推其所蘊則功業詎可量乎正統戊辰正月
 二十七日戍時以疾卒于正寢距生永樂癸卯九月
 初三日寅時春秋八十有六是年季冬二十一日安
 厝于上華溪後山之原先娶龍岡王氏男一卽大韶
 女一稜適吾從兄本繼娶玄圃吳氏男三銓銘鎮女
 一細適嵬山趙沐孫男一十七人文讙文謠文諤文
 評文讃文詢文獻文譁文詔文訓文祐文詵文諛文
 譙文謨文德文會皆諳知書史孫女三人妙需適吾
 從子點妙嵩適嵬山趙稠妙清適上湖何炤嗟夫府

後錄五027-2

 君爲人恭勤不懈正直不欺不立町畦不修邊幅動
 靜云爲舉合古度而得失喜慍聲色隱然誠無沗乎
 古逸民矣位祿名壽固宜兼得天賦其一而啬其三
 謂之何哉昔竇禹鈞專脩德義不求聞達而享有壽
 考子孫榮昌天之報施葢亦不爽今大韶學行兼隆
 行將得位得祿子子孫孫勿替引之未必不與禹鈞
 齊美也謹銘之以俟銘曰
 嘉樂君子 溫乎如玉 天道福善 胡啬其祿
 躬行君子 淵默無聲 天鑒靡忒 胡啬其名

後錄五028-1

 祿無人爵 天爵自足 名不升聞 鄉邦信服
 漢有陳寔 宋有禹鈞 孰繼其踪 有美府君
 功光先德 慶垂後裔 蘭玉繽紛 有隆無替
 鳳山之麓 欝乎蒼蒼 刻辭不愧 終古流芳





後錄六001-2

荷亭文集卷之六
            東陽盧格正夫著
  祭文
   祭按察使王公文
 公生於洪武丁卯卒於成化甲午而予小子以壬寅
 年來宰貴溪非惟公之音容莫得而覩而公之宦蹟
 亦莫得而窺也何為使我景仰不已或至於悲感欷
 歔嗚呼是可見公雖死矣而實不死者天理民彛兒
 童走卒皆能誦公之德而世有甄別賢否斷斷不恕

後錄六002-1

 者於公獨無貶辭或相與評品則曰渾然天成表裏
 一致當於古人中求之公果何自而得亦哉亦惟不
 失其人心之所同然者而爾豈有他為使世之學者
 皆能以公為法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何有於用
詐行私兹格等瞻拜公墓何物何儀殽旣不足登俎
 而酒亦無以滿巵惟以此為世道勸而啟公九泉之
 知尚享
   祭鄉貢進士許時舉文
 嗚呼天胡厚君之德而弗假之以壽天胡懋君之才

後錄六002-2

 而弗使之終就雖一經發解鄉□胡德澤弗加于時
 而勳業莫垂于後此志義之士所以深為善人傷悲
 而恨天之不申佑也於乎痛哉惟君生有異質早得
 明師琢磨陶養惟道是資内充厥美外愼厥儀肅而
 不倨通而不隨剛而有禮恭而坦夷君之問學誰其
 及之研窮義理縷析無遺作為文章瓊珮陸離君之
 節行終始弗虧入孝出恭思罔或違愼言擇行動必
 得宜人謂令德壽考維祺胡為不淑竟止於斯識與
 不識孰不涕洟於乎痛哉我念疇昔感君高誼同事

後錄六003-1

 芸窸啟沃特至發我愚蒙開我昏蔽過則相規善則
 相勵義雖友朋情實昆弟辛丑之歲同上春官君時
 嬰疾我實厚顏甲辰之年我辱貴溪聞君北上復以
 疾辭意謂憂戚玉汝于成忽爾訃聞我心惕驚傷今
 感昔涕淚交零於乎君有幼子兮悲啼煢煢君有少
 婦兮哀號失聲兄憶弟兮顧影徬徨翁憶壻兮展轉
達明使君有知兮寧不為情於乎痛哉宰木蕭蕭兮
 悲風四鳴宿草芊芊兮朝露上盈今日何日兮哭拜
 君塋叩而不聞兮使我心怦於乎哀哉尚享

後錄六003-2

   祭外姑吳夫人文
 嗚呼鄭惟義門天下望族母閑内訓義禮涵育歸我
 外舅恭順賢淑孝奉姑嫜小心屬屬和洽妯娌恩及
 奴畜肅乎有範溫乎如玉念承宗祧痛惟陽祿奕奕
 箕裘誰其嗣續樛木單思天錫遐福二子有成母愿
 斯足令德若兹罕見其属宜享百齡厲兹流俗胡為
 一疾萬金莫贖於乎痛哉格忝半子感恩實篤一別
 三年濫官京國病不侍醫喪不臨哭負德辜恩昌勝
 恨忸載慕音容載瞻丘谷一奠告哀血淚盈掬於乎

後錄六004-1

 哀哉尚享
   祭先君文
 嗚呼吾父龎眉皓首年幾八十壽豈不足耶貲產豐
 殖垂裕後昆富豈不足耶生平無疾考終牗下福豈
 不足耶宗族感其德鄉黨服其公子姓佃僕懷其慈
 恕而内外無間言者名豈不足耶以吾父之福之壽
 之各之富而不肖孤獨抱終天之恨豈特人子之心
 無終窮也耶嗚呼痛哉吾兒早登高科賢聲籍籍行
 將對 大廷居廊廟而大闡顯揚之偉績夫何有之

後錄六004-2

 不就客死京國踣驥兮殪麟隕珠兮毀壁淼駕海兮
 摧梁奮垂雲兮折翼老淚汎瀾憂懷□惻悵卒歲兮
 無懽或終朝兮不食悲夫及不肖叨領鄉薦而積愁
 泮渙少舒何吾姐繼焉天没而哀思蹇產不釋於乎
 不肖孤以丁酉年領鄉薦於今十四年矣辛丑年中
 甲科于今亦十年矣初非捷經以窘步不能與世而
 推遷承乏外邑任重力綿思徬徨而求逞兮蹇陷滯
 而莫前 恩光庶幾下照兮日月忽其不延遂使吾
 父賚志以沒一 命莫沽嗚呼天乎善何辜而獲譴

後錄六005-1

 人何德而福全胡為賦授有此奇偏使我肝腸寸裂
 血淚俱盡空餘氣息之奄奄於乎痛哉我念先德世
 積陰功或還遺珠或資困窮用食顯報丕振家風肆
 發吾父器大德宏肯堂肯構亢惟厥宗賙貧瞻死業
 恢以隆姻族隣里睦睦雍雍敎子義方曰孝曰忠得
 失喜慍禍福吉凶淵乎不露廓乎有客惟善是主惟
 義之從光明正直平易舍洪雖老于潜有光如虹非
 子譽父人心之公謂宜上壽榮受 褒封褒封伊何
 烏鳥私衷今其否者天實蒙中欽惟

後錄六005-2

聖皇孝德積躬推恩臣下存没攸同願言陳情哀啓 
 九重聿頒鳳敕炤我三峯奕奕煌煌為光為龍寸草
 報春百川注東悠悠哀思有辭莫窮臨奠長號氣浩
 太空於乎哀哉尚享
   祭姑夫趙先生文
 嗚呼公棄榮養三年于今我羈薄宦靈筵莫臨感公
 恩義山高海深瞻望弗及泣洟沾襟悠悠蒼天實勞
 我心嗚呼哀哉惟公禀氣純正性資明達器宏而遠
 志端而確雖無專門之師而自足暗合乎古雖無嚴

後錄六006-1

 父之教而自能肆力于學誤早歲之殷憂愈志氣之
 奮發富而好禮豐而能約和而不流剛而無虐潜老
 于適志之鄉實蘊乎經世之畧好賢禮士類齊孟嘗
 而體之以忠恕輕財尚義邁漢卜式而文之禮樂芳
 譽沛乎流播門庭煥乎昭灼誠詩禮之宗盟信鄉邦
 之柱石也胡為一疾不可救藥也耶嗚呼痛哉吾邑
 望族曰趙與盧吾祖所生惟父與姑公既以前年捐
 館舍而吾父又以舊歲棄諸孤天之酷虐一至于此
 使我呼號無所肝腸摧裂既絕而後蘇仰荷

後錄六006-2

聖天子哀憐孤子放回憂居因得以謁公墓次陳詞跽
 奠少伸哀悃之區區陰風兮悲鳴宰木兮蕭疎慨音
 容兮莫覩空涕淚兮潜如於乎痛哉公固不可作矣
 然而賢子繩繩賢孫蟄蟄衍世德於無疆廓家聲於
 赫奕而公在天之靈亦可以慰懌矣於乎哀哉尚享
   祭姊夫金處士文
 凡人之生孰不有死惟君之死可哀也巳君自了角
 悼失所怙大厦既顚支撐孰倚内憂方殷外侮沓至
 君能堅持不爽厥志肯搆肯堂以續以嗣築室百堵

後錄六007-1

 爰居爰處倬彼甫田終三十里功倍祖先慶垂後裔
 門庭煥發聲華昭著謂宜百齡用綏福履胡為一疾
 不可藥止鳴呼痛哉予與兄姊同氣四人兄命無祿
 姊生不展父母哀悼念君方殷君能秉義屈志不伸
 鰥居撫孩幾二十春視予長幼情誼益親興言及此
 涕泗沾襟歲聿云暮靈輀發輪千古永訣薄奠一陳
 𤫊兮不昧庶幾來聞於乎哀哉尚享
   代趙時啓中舉告墓文
 戊午之秋例當大比浙士三千𣗥闈合試中式九十

後錄六007-2

 實惟定制鑰也列名六十有四仰荷先𤫊幸成厥志
 鹿鳴告歸心焉如醉於乎人莫不養子而孰如吾父
 之難辛人莫不教子而孰如吾父之諄諄開門納士
 勝友如雲擇賢為師不吝千緡歷年彌乆用意益勤
 竟無成績芳心若塵兹當告謁丘隴尤新伏惟神𤫊
 感格佑我來春倘
皇恩之下照庶幾乎宿願之獲伸於乎泰山非高滄海
 非深痛恨綿綿孰如我心一奠告知涕淚盈襟尚享
   祭太守童勉和文(先任給事中)

後錄六008-1

 有生必死自古如之生也無述死亦何悲惟公之生
 際遇 明時發身黃甲列職金閨責難陳善補過拾
 遺士夫光範 朝廷羽儀歲維乙巳天象不虞公曰
 噫嘻讀書何為
天子仁聖寧忍負之上書萬言辨入幾微謫官南服忠
 義益持
天子曰咨邦之彥兮忠而獲譴譴而不移驟遷汾晉俄
 守靑齊力行教化民不忍欺無何憂奪改官江西一
 德不變賢聲四馳人謂令德股肱是宜云胡一疾長

後錄六008-2

 逝莫追我惟疇昔念兹在兹姻情之篤友道之資惟
 忠惟信不激不隨我初聞訃驚信猶疑□水荒凉旅
 襯倐歸嗚呼痛哉哲人之萎終天之訣悠悠我思歌
 此奠章涕淚漣洏尚享
   代人祭外姑文
 猗歟外姑四德兼全相我外舅實惟所天克勤克儉
 弗妬弗偏樛木逮下瓜瓞綿綿人謂令聽宜壽百年
 胡為一疾竟爾棄捐我忝半子愛深且堅歲聿云暮
 𤫊輀發遷薄陳一奠涕淚如泉嗚呼哀哉尚享

後錄六009-1

   代人祭外祖母文
 嗚呼夫人育我凱風𣗥心夫人敎我至言聽音夫人
 之恩山高海深憶昔吾父遭家不造夫人憂思不離
 懷抱悠悠蒼天矢心莫報再念吾母中年奄棄送死
 撫孩誰為之計欲報之德茫茫無際我有居室夫人
 築之我有田疇夫人殖之我有婦子夫人誨之往過
 來續誰其似之嗚呼雲容□兮風聲悲魚失水兮鳥
 無棲仰太山兮徒爾為奠巵酒兮涕淚交垂鴻呼哀
 哉尚享

後錄六009-2

   祭外舅吳公文
 嗚呼公有濟世之才而弗獲一施公有兼人之智而
 僅庸目持德雖被於一鄉名未溢于四馳豈命禀之
 有限抑天道之無知也耶追念疇昔感公高義葑菲
 無嫌謂予可妻惠我育我恩同父子勉以詩書懲以
 利氣愚衷豁然昔非今是甫脫縲絏聿登科第非公
 訓廸予寧自智弘治庚戊屯居外艱公曰爾子他族
 罔攀予姪有女蘭質舜顏命諧鴛侶于飛往還丁巳
 之年 詔容養疾公復念予幼男未室許以從孫嫁

後錄六010-1

 從巳出胸次高明有如皎日僉謂盛德宜享百齡云
 胡一疾竟莫能興情深痛切血淚交零再越寒暑夢
 寐猶驚嗚呼泰山其頹哲人其萎天實為之謂之何
 哉兹焉歲暮𤫊輀將遷敬師父子同拜几筵有哀莫
 盡有辭莫宣一奠永訣痛恨終天嗚呼哀哉尚享




後錄六010-2

 䟦荷亭後錄
 文不可以徒作也必其有得於心不能自巳而發洩
 為文則神會天出不事藻餙而斐然成章不然割裂
 装綴耀人耳目而曰能文吾未見其文也昔老蘓謂
 楊子雲之書求聞於後世而不待其有得而陶靖節
 之詩辭識者謂其景與意會又謂其自肺腑中流出
 則文必繇于自得明矣吾鄰邑侍御盧先生謝事家
 居垂及二紀其於勢利紛蕐澹如也日與聖賢為徒
 探索義理其胸中所得淵深宏博故其𤼵而為詩爲

後錄六011-1

 文爲碑銘傳記皆有源委有斷制精潔而温潤不期
 文而自文其誠流自肺腑而非求聞於世者乎然此
 特其緒餘耳若其超然自得𤼵而為大識見大議論
 者則別見之荷亭辯論讀者合而觀之自見 時
 正德七年歳在壬申季夏□晚學義烏虞守隨拜䟦

後錄六011-2

(封底裡頁)

後錄六012

(封底頁)